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馬未都曾說,古代傢俱設計其實是“以人文精神為本”。

從明式傢俱注重人的尊嚴與舒適,到今天簡約、功能性強的北歐設計,無不在向我們重申一個道理:好的設計來源於生活,它不僅是美的,還要以人為本。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明式傢俱以其簡約的設計原則,不僅在審美和實用上遙遙領先於那個時代,也影響著今天我們的設計。

它並非只指明朝的傢俱,而是從明代中葉興起的一種硬木傢俱風格。

用5分鐘穿越去明代文人的書齋,也許會更明白明式傢俱的美。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第 1 分 鍾

此刻我們站在明代文人書齋中間,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方長書案,上面多擺著筆墨紙硯、文房清供。

案的腿腳是縮進來的,這是案與桌最本質的不同,因為桌腿是頂住四角的,因此看上去是收勢內斂的。

有些人會放翹頭案,它和平頭案不同的地方是在案臺兩端,如祥雲升起般,翹成一個飛角。

翹頭案是文人專為自己設計的,因為他們平時要看卷軸書畫,須得用手慢慢打開。

但卷軸很容易滾到桌邊,然後溜到地上,還可能會撕到畫紙,因此,翹頭案彎起的結構,讓卷軸不會掉下去,又優雅美觀。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第2分鐘

下一分鐘,你可能會注意書案附近的坐具,有時是榻,也有圈椅等,它們方方正正地站在地上,讓你要“坐如鐘”。

有時在榻上下棋對弈,有時賓主對坐,觥籌交錯間,“談笑有鴻儒”。

榫接的結構讓椅子嚴絲密合、結實牢固,椅背與扶手的過渡如行雲流水,手臂可自然地擱在扶手上,這樣的姿態最適宜靜思談論。

有些人會放把禪椅,這種椅子需要盤腿坐,才能靠到椅背,有如打坐、入定。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第3分鐘

文人書房裡陳設的屏風,多是山水花鳥畫,如在水一方,蘆葦隨風搖曳,如青山綠水,遠鳥高飛,貴在意境深遠。

既有分割空間的作用,又能彰顯主人的志趣。

若是放著書架,則是一卷卷書軸井井有條地擺放著。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第4分鐘

再看向兩邊,也許會發現成對的香幾、花幾。

它們多是瘦高型,圓形或方形,有三至八條彎腿立著,下有託泥,像兩個俯首的清秀侍女。

香幾是奉香爐的,獨處時焚上一柱香,平心靜氣。

與知己傾談時,香氣圍繞心間,如那份淡如水的情誼。

在花几上擺清逸的蘭花,或奇峻的松柏盆景,添上一點生命綠意。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第5分鐘

再環顧書齋四周,傢俱擺放錯落有致,秩序井然。

牆上掛著幾幅主人喜愛的畫,或懸著一張古琴,彷彿有絲竹之音,陽光透過軒窗,照在這些傢俱上。

它質地堅固,不喧不躁,紋路柔美,有層橙黃色的光澤,空氣裡也有一縷淡淡的木香,讓人心曠神怡,寧靜致遠。

5分鐘,帶你領略明代文人書齋!

書齋是文人精神棲居的地方,體現著他們對於設計的審美,對生活的追求。

在那個以文人審美為主導的時代裡,他們代表精英群體,有尊嚴地享受生活。

文人們對生活的極致追求,對心靈感受的敏感,促成了明式傢俱在設計史上的高峰,也讓今天的我們仰望、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