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你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文 | 江曉白

《菜根譚》中說:“不宜暴怒,不宜輕棄。”

脾氣是行走人間路的通行證,管理好了它,我們就擁有了對人生的把控;反之,如果它不被馴服,我們的人生就如野馬脫韁,充滿未知的危險。

簡單來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脾氣,就會有什麼樣的命。

01

脾氣大,傷身

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怒傷肝”。

現代醫學也發現,人在發怒的時候,生理上會有一系列的變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膽汁增多,甚至有人還會全身發抖、怒髮衝冠、目眥盡裂。

由此可見,我們常常說的“肺都要氣炸了”,“氣得我渾身哆嗦”,並不僅僅是文學修辭,它是有醫學依據的,也是會真實發生的。

網上曾有這樣一則新聞。

兩位老先生在馬路邊上下象棋,一個路人上前圍觀。路人見老人棋藝不佳,就出語“指點”。誰知道,老人家不買賬,根本不聽。

路人很著急、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只能憋著氣繼續觀棋。

後來老人又輸了一局,路人憋不住了,再一次支招,誰知道老人仍然不理。這下,他幾乎氣到吐血,面色難看、肌肉痙攣,然後,頭一歪,就倒在了地上,沒氣了。

有道是:“觀棋不語真君子。”這位圍觀者,因為參與意識太強、心腸太過“熱絡”,同時,情緒的拿捏又不到位,活活地送上了自己的小命,令人警醒。

有人說:“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古人在排解情緒方面,各有方法。

比如清代作家李漁,他碰上不開心的事,就練字:“予無它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鬱郁不得志時,就畫竹子,當畫作完成,心情就變的明朗了。

脾氣是“負能量”,對身體的破壞力非常強大。如果足夠理智冷靜,就可以脾氣小一點,生氣少一點,身體也能健康一點。

你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02

脾氣大,破壞感情

安妮寶貝在《春宴》中說,“高級的感情,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低級的感情,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

脾氣大的人,常常因為瑣事,氣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一旦無法剎車,就會殃及無辜,破壞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嚴重的,還會摧毀他人的人生。

今年4月份,一則“丈夫忘買雞腿被妻捅死”的新聞上了熱搜。

事發當晚,男子吳某外出應酬,妻子羅某囑咐他買雞腿回來。吳某結束應酬回到家後,才發現自己忘了妻子的吩咐,兩手空空。

夫妻倆就此起了爭執,接著矛盾激化,兩人扭打在一起,隨後,羅某拿出水果刀,捅死了吳某。

事後的採訪中,吳某的表哥介紹,羅某在生活中非常強勢,脾氣很大,比如:

當丈夫有應酬卻不帶她一起去時,她會大吵一架;

當丈夫有某些地方沒做好時,她就扇他耳光,即便丈夫並不還手。

但吳某的寬容和寵愛,並沒有平復妻子羅某的脾氣,反而讓她越來越“無底線”。

當吳某把拉扯他長大的母親接來同住後,羅某讓婆婆住到了地下儲藏室。這一次,吳某沒有妥協。

當然,兩人也因為這件事多次爆發爭吵,家庭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狀態,直到釀成了這一次的悲劇。

周國平曾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顯然,新聞中的羅某,沒有剋制住本能,只在脾氣中放大自己的自私,只考慮自己舒服,丈夫稍有忤逆,就無止境發脾氣,無止境地鬧騰。這,想必也慢慢寒了丈夫的心。

都說夫妻是這世上最親的人,但羅某,親手把丈夫吳某變成了最遠的人。可悲可嘆。

人啊,總是把最差的脾氣,給最親密的人。何其愚蠢。

你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03

脾氣大,影響事業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寫道:“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後人把這句話演化為: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沒脾氣,四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的確,即便能力再強,如果他控制不了情緒,那麼前進路上也會波瀾重重;但是如果本身有能力,再加上有好脾氣打底,那麼,事業上也必將如有神助、如虎添翼。

晚清名臣曾國藩,早年間脾氣也很壞,動不動與人發生爭執,以致於很多人非常畏懼他,見了他繞著走,更不用說與他一起吃飯了。

這種異狀令他自省:“我做官,卻和眾人不合,導致辦事處處碰壁。歸根到底,還是自己脾氣差,太不近人情。謹記於此,以為切戒。”

後來,他就徹底改掉了壞脾氣,像是換了一個人。

咸豐八年七月,清廷命他入江西重新掌兵。好友郭嵩燾面對他的改變,非常讚賞“曾司馬再出,頗務委曲周全”;胡林翼也評價他說“漸趨圓熟之風,無復剛方之氣”。

就這樣,在隱忍平和心性的助持下,曾國藩最終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很贊同網上的一個觀點: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當人走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發現,周圍的同行者,在能力和才智上,都相差無幾。這個時候,自己要想從一群佼佼者中脫穎而出,最該去注意的,就是自己的脾氣。

只有修煉得百忍成鋼、隨圓就方,才有可能不戰而勝。

你什麼脾氣,就什麼命

04

別讓壞脾氣,毀了你的人生

《佛陀的智慧和修養》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釋迦牟尼帶領徒弟經過一個村莊時,聽到當地人正聚集在一起謾罵他。

安靜地聽完那些汙言穢語言後,佛陀對村民們說:“謝謝你們來找我,不過我正趕路,下一村的人還在等我,我必須趕過去。等明天我有空了,你們如果還有話想說,就來找我好嗎?”

那些人不敢置信,怎麼會有如此軟弱的人?於是派代表提問:“難道你剛剛沒有聽到我們說的話嗎?我們把你說得一無是處,你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佛陀回答道:

“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應,那你來得太晚了,你應該十年前就來的,如果是那時的我,就會有所反應。

但是,這十年以來,我已經不再被別人的嘴巴所控制,我已經不再是別人嘴巴的奴隸 ,因為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與認知在做事,而不是跟隨別人的情緒在做反應。”

這就是佛陀的修養,不讓自己成為壞脾氣的犧牲品,不讓自己成為別人言語和行為的奴隸。

當然,控制情緒、不發脾氣,並不等於要壓抑怒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讓自己不被憤怒左右。

第一, 啟動暫停鍵。當發現情緒爆表時,我們不要做任何反應,先冷靜下來,在心裡數幾個數,讓怒氣有個緩衝的餘地;

第二, 尋找樹洞。當壞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可以找人傾訴,或者寫日記,這樣,就相當於把怒氣給排放了出去;

第三, 轉移法。當壞情緒無處排解時,不妨把精力轉移到工作或者學習上,一旦忙起來,一切的“喪”和“傷”也就無處容身了。

最後,和大家分享電視劇《破冰行動》中的一句臺詞:

把脾氣拿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人發脾氣應該是對世間醜惡的譴責與憤怒,而不應該是對無辜者的情緒發洩。

人生漫漫,前路多險阻,願我們都能葆有和氣、修煉大氣,而不是輸在脾氣。

共勉。


作者:江曉白,碧讀好書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在清風烈酒裡,執筆慰風塵。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圖/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