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效的課外閱讀?

zhm_327439078


題主問的是有效閱讀,確實,現在很多閱讀能力弱的孩子對不認識的字詞、沒有讀懂的內容也會直接讀過,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一件“讀完”比“讀懂”更重要的事,這樣就是無效閱讀。

閱讀理解力的提升,一靠大量閱讀,多讀好的作品;二靠適度練習,挑一些好的題目。

首先,孩子從小就要培養大量閱讀的習慣,家長要給到好的作品,不求長,但求精。

不要覺得孩子能讀完一整本書就很厲害,有些兒童作品從文字到情節沒有任何滋養,偶爾讀讀無妨,但多讀並無益處。

中文如是,英語亦如是。有些原版讀物只是篇幅長度增加了,難度沒有增加;倒不如RAZ分級一級級上去,看著篇幅好像沒有某些初章長,但難度是增加的,配合閱讀理解QUIZ的訓練,水平提升得快。

適合孩子閱讀的文章,貴在文筆精妙、構思精巧,文風多元;哪怕寥寥幾行,也能激發孩子對於文字美感的靈性體悟。

所以,文章長短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文字好,而且精短的文學作品更適合孩子訓練閱讀理解力。

其次,閱讀理解力要靠適度練習,用大量閱讀和適度做題相輔相成,這樣進步更快。


閱讀理解力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急不得,需要幾個因素同時作用: 大量閱讀+生活經驗+有效練習 三者缺了任何一項,孩子的閱讀理解力都會打折扣。

所以,每天堅持至少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每週兩三次的針對性練習,以及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很重要。

閱讀理解的練習書很多,盯著一兩本優秀的做就行了,不要買太多,做題的時間省下來,去閱讀。

這樣操作,有精讀、有泛讀,有拓展、有練習,就可以把閱讀效果最大化!

如果大家覺得有用處,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聽我聊聊教育那些事兒。


淺叔熬雞湯


作為一個已經教小學好多年的老師,來分享我看到的一些做法,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卓有成效的。

首先,在最早的階段,比如說一二年級,以培養興趣為主,不要去規定孩子看什麼書,有的家長會給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看《三國演義》,雖然是注音版的,但是我覺得還是沒有必要,他們可能還是會對《米小圈上學記》更感興趣。因此,最初以培養興趣為主,等孩子漸漸大了,如果養成了要讀課外書的興致,再去對他的閱讀類別進行引導和調整才會比較合適。

其次,要讓孩子持續性地讀書,家裡最好有一種讀書的氛圍。比如說:以前遇到過一個家庭,媽媽說:“孩子放學了,即使我刷了一天的手機,在孩子到家之時,我也要讓他看到媽媽捧著一本書在讀。”意思其實就是要讓孩子知道媽媽也看書,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這件事很有趣。要養成一種好的讀書氛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讀一本書,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情節,有時候孩子沒讀完家長卻讀完了,家長可以故作神秘地調動孩子的胃口,效果會很好。

再者,還有一種做法很有意義,那就是每個週末都帶孩子去圖書館,圖書館的氛圍是很不一樣的,孩子多去幾次就能感受到那裡特別的氣息。有過體驗之後,他才能向圖書館裡的其他人一樣,對知識產生敬畏和渴求。

以上說說的不一定對每個孩子都奏效,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如果真的願意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深度的思考並願意付諸實踐,就去行動起來,或許你會看到孩子的成長。


是鬼五十七啊


恰當的選書,就會成就一個孩子的閱讀。 隨著語文課程的改革,部編教材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編語文教材突顯了主題在單元教學中的作用下,課外閱讀以主題為引領,推進課外閱讀的縱深發展。“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喜歡讀書並多讀書的人理解能力就非常強。



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

初中則加強了"名著導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導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導讀"設置的改革方向。 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多數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恰當的選書,就會成就一個孩子的閱讀。但選書的確是一件複雜的事,如果將通用的依據歸納起來,大致可以有以下五方面:

1、類型合適(歷險,奇幻,家庭,校園…)。

2、思想略高出當下理解水平。

3、語言難度適中。

4、出版社正規。

5、篇幅不宜過長。


選書的過程如同試圖去窺探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滿著不確定的冒險。所以,如果你已經成功地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妨時常帶他去書店或圖書館吧,把這項偉大而困難的任務交給那個最合適的人去完成,而我們不妨去充當一個謙虛的嚮導。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動態過程,不同階段的興趣發展的特點各有不同。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階段的孩子是身心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


翰韻薪傳


家長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格外重視閱讀,這是一個好開頭。

的確,在教改下的今天,課外閱讀在考試中更突顯它的重要了。因此,適時地指導課外閱讀,也成了家長們迫切想做的事。



家長如何知道課外閱讀更有效呢?

1.多閱讀經典名著

聽過許多家長說過,孩子喜歡看書,也看了不少書,但發現孩子的閱讀寫作還是沒有提高,差距比較大。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看孩子的閱讀書目。不是說什麼書不能看,而是儘量去引導孩子看經典名著。經典名著裡不單是詞藻的精用,還包括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以及整本書或文章帶給孩子都是不同的感受。



長期泡在經典裡,無形中影響孩子的不單是書,而是這些作家的素養和文學氣息。我覺得這些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深遠的。

2.針對性地練習

家長更關心的是考試中的課外閱讀如何應對。我家孩子五年級,我以過去指導學生的經驗來指導她,來說說吧。

我覺得做課外閱讀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只要讀懂短文內容,閱讀題的答案基本可以在短文中找。

中高年級的閱讀題,就涉及需要自己根據課文內容組織語言表達,有些題也是一些需要技巧性地答。



比如:常出現了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類似這樣的題,教會孩子分析說明方法中的哪種,也熟記每種說明方法的作用,再結合短文解答,答案就八九不離十了。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遇見凌薇


 現在,家長很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但是,在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們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家長為孩子買的書,孩子不願意看;孩子愛看的書,家長又不滿意,家長該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課外閱讀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湖北省“十佳閱讀推廣人”肖軍老師。

  肖軍認為,家長為孩子買的書,孩子不願意看,有多種情況。有的是親子關係不和諧,孩子明明喜歡看可偏偏就是不看;有的是家長不停地要求孩子讀這讀那,引起了孩子反感;有的是孩子暫時還不喜歡。

  而孩子愛看的書,家長為什麼又不滿意呢?這也有多種情況。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閱讀內容過分在乎,其實孩子只要不讀有害的書,家長並不需要太在意。再比如,有些家長不準孩子看休閒雜誌、武打小說、魔幻書等,認為看這些書不能提高學習成績,而只准孩子看一些作文書和學習輔導書,這當然是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的。

  家長該怎樣引導孩子閱讀呢?

  首先,要讓孩子掌握閱讀的主動權,建議讓孩子自己到書店挑選圖書,孩子會對自己選擇的書特別珍惜。

  其次,尊重孩子興趣與講究營養搭配相結合。比如,選擇自然科學(《十萬個為什麼》)時,人文科學(《上下五千年》)也要兼顧一點;如引導孩子閱讀名著時,也可選幾本休閒性質的書籍適當搭配。

  再次,根據孩子當時的心情選擇書籍。讀好了書是可以治療心理疾病的。當孩子悲傷時,為他選擇輕鬆快樂的書;當孩子心情煩躁時,為他選擇寧靜致遠的書;當孩子畏懼困難時,讓他讀一點勵志的書;當孩子與同學鬧矛盾時,讓他讀有關友誼的書籍等等。


峽拍吧


感謝題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本身做了十幾年的圖書編輯,孩子也已經小學六年級。這個問題,我想從專業的角度和一些為人父母的經驗,給大家一些建議。


我們知道,親子閱讀越早越好。親子閱讀在孩子一歲半到二歲的時候就應該有了。每天給孩子讀些故事,繪本,兒歌等等,包括看一些實物認知類的圖畫書,從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達到開發孩子情智的目的。


那麼到了小學,孩子認字量多了,也有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是不是不需要親子閱讀了?當然不是,小學生同樣需要親子閱讀。


只是這時候的親子閱讀,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家長讀,孩子聽,而是從形式進入到內容當中。參與到書本的內容的討論與閱讀當中。


這其中,首先家長也要閱讀孩子喜歡讀的書。不要覺得孩子閱讀的書就簡單、幼稚 、淺顯。其實未必,一是因為很多童書都會在孩子的情商發展上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幫助孩子心靈的成長,這樣的成長也許家長也需要,我們常說“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成長”,這其中說包括閱讀孩子喜歡讀的書;另一方面是知識上,不要小瞧了童書,很多知識可能大人們都未必知道,比如說孩子喜歡看《上下五千年》,那家長是不是也要讀一下,不然敢保證自己知道那麼多的歷史知識嗎?


而且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萬一孩子就書中的問題考了你那麼一下,你卻回答不出來,或是答錯,那就尷尬了。


之後,以引導者的身份,平等地參與到與孩子的討論與交流之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自己對書的理解就一定比孩子深刻,正確。更不要懷著目的性去引導。我們要蹲下來,懷著同樣對知識的渴望與思考,與孩子交換你的觀點,看法,態度,與孩子共同探索,一起發現,提出問題,解開疑惑與迷題。這樣的過程,即是在幫助孩子有效地閱讀,更好地吸收書中的知識與智慧,更重要的是,這將是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一段非常美妙的過程。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一點。家長要學一些選書的方法與技巧。現在好書很多,可是爛書更多。讓孩子有效地閱讀,起碼得保證多讀好書,少讀爛書吧。學會選書,選對書,選好書,將使你輔導孩子閱讀的效果事半功倍。所以,沒事的時候多看看圖書排行榜,和一些閱讀推廣人的文章,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我是林教師,如果有任何關於孩子閱讀與寫作的問題,都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溝通,我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請大家關注,或點贊支持。



林老師講作文


既然題目談到了有效的課外閱讀,那就要理解一下這個“有效”是什麼含義。一般來說有效都是針對目的和結果來說的。所以說,如果是想讓閱讀的結果有效。那就需要站在目的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1,如果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在小學年齡段,已經能夠閱讀基本的漢字書籍,可以選擇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一些課外書籍,可以泛讀增長知識。也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挑選某一方面的書,向深度去發掘。

2,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初中或高中的階段。由於這個階段的學習壓力都偏大。如果孩子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泛讀。如果孩子本身學習就比較吃力,時間比較緊迫。就需要選取一些跟課程內容或者考試內容相關,或者是在這個階段有利於其身心陶冶的書籍。

家長在選擇的過程中,一定充分考慮孩子的時間,興趣愛好以及與課程內容的相關性等要素。孩子如果較小不會做選擇,以家長的選擇為主,孩子到了初高中以後,家長可以根據需求圈定方向,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


老朱的解憂雜貨鋪


提出這個問題的題主,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視課外閱讀的人,懂得現在“得閱讀者得語文”的道理。作為家長,在指導孩子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時,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讀什麼”

——選擇優秀的、適合孩子年齡和身心特點的讀物,是進行有效課外閱讀的基礎。家長要用心選擇,謹慎推薦。如果自己沒有把握,首選孩子所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欄目中的推薦書目,也可以到一些官方網站,搜索推薦書目作參考。像人民教育出版社這套大型閱讀叢書,精心遴選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涵蓋了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經典文學作品。它與語文課堂教學同步,遵循閱讀規律,兼顧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性,以滿足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需求。

二是“何時讀”

——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讀了一天書,回家還要寫作業,沒有什麼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散文《三上》中寫道:“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意思是坐著的時候就讀經書和史書,躺在床上就讀各種雜記的書籍,上廁所的時候就讀短小的詩詞、小令。大概從來沒有半刻放下書的時候。《鄭板橋集·板橋自述》中記載:“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舟中、馬上、被底。”意思是板橋每次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千百遍。有的時候在船上,馬上,被子裡。所以,家長們可以把古人的做法告訴孩子,引導他們利用碎片時間堅持閱讀。


三是“怎麼讀”

—— 孩子可以把在語文課堂裡學到的做筆記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當中。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適當進行圈點勾畫,寫簡單批註,做重點抄錄,寫讀後感,都是可以的。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勤查工具書。經典的內容可以進行朗讀,適當記誦。

家長堅持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孩子必將受益無窮。建議家長適當陪同閱讀,讓書香沁滿家庭。

🍁我是賞楓亭🍁,一位在小學語文的天地裡耕耘了20多年的園丁。有緣與你相遇,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的快樂。

賞楓亭


談下個人的建議。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建議可以考慮陪同閱讀,幼兒園階段可以為孩子挑選閱讀題材,其實從我個人來說,我們每個人回頭想象,我們可以擴展的想象裡,往往是單一的記憶。所以,在孩子較小時可以提供一個相似的題材,讓孩子足夠聚焦,她的想象才是連貫的。幼兒園階段,提供的閱讀主題儘量是拓展孩子想象的內容,有趣的童話故事,關於人物的講解。

等孩子上小學了,可以再增加一些內容廣泛的內容,拓展孩子的視野,但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具有自己獨立認知世界的能力,這個時候別忽略孩子的建議和想法,保持理解和溝通,平等的溝通會讓孩子增加理解的意願。

當然對孩子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回答,如果自己講解不了,可以輔助一些工具。也可以帶孩子看同類題材的電影,也可以購買同類的玩具,幫助孩子深入故事人物,熟悉人物。

這樣孩子通過自己的閱讀既有了自己的想象,也能具象到個體。

這些都是相對完整且有幫助的。

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理解和陪伴。比一切都重要。

謝謝。


王琨老師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

讀書,是件好事,但是題主所說的有效,又該如何來界定呢?

是讀有用的書就叫有效,沒用的書就叫沒效嗎?我覺得不是

身為家長其實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讀書,並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在讀課外書、小說、漫畫書的時候,都會覺得,既然看書,為什麼不能看些學習相關的書。只會看些沒用的書。事實上,孩子在看書時,就是在吸收知識,擴充眼界的過程,這時的他們擁有強烈的求知慾,如果父母在這時從中阻撓、限制的話,反而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孩子的課外閱讀水平達不到要求,對於孩子語文的閱讀理解,以及作文的學習,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讀書,但千萬不要限制孩子閱讀的書籍。

而且,家長在孩子閱讀時,可以跟孩子一起。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天天跟你說讀書好,要多讀書,結果那個人天天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就是不看書,這樣你還會信嗎?所以,家長最好能和孩子一起閱讀,不僅是能起到示範作用,家庭閱讀的氛圍,對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幫助。

讀書也是一個長期性的行為,貴在堅持。可以專門頂一個讀書的時間,可以是每週,也可以是每天。哪怕因為有事,可能沒有讀書,後面也一定要補上。這段時間,不管孩子看什麼書,都不要上去過分的指責,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久而久之,自然會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