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這個醫生開出3分錢的處方 他說“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諸暨這個醫生開出3分錢的處方 他說“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3分錢,能幹點什麼?在諸暨市璜山鎮中心衛生院黃國水的眼裡,3分錢的藥,有時候可以救回一條命。之前,有個村民找黃國水看病,他開了價格僅為3分錢的幾顆藥,治好了患者的腸絞痛。

黃國水坐診有三個原則:常規藥品能解決的絕不用貴重藥品,能在門診治療的絕不讓患者住院,能通過症狀準確判斷病情的絕不用儀器做檢查。

祖孫三代都找他看病

說起黃國水,陳璜地區很多村民都非常熟悉。璜山鎮許多家庭的祖孫三代都是找黃國水看病的,他坐診時,診室裡總是有長長的隊伍。

诸暨这个医生开出3分钱的处方 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黃國水出生於1957年,璜山人。他在18歲的時候通過了“赤醫班”的培訓和考試,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赤腳醫生”,並自學取得了執業醫師證。2007年之前,他是在璜山鎮下市村開診所的,因為口碑好,被璜山鎮中心衛生院聘請,成為一名全科醫生。

工作四十餘年來,黃國水接診病人超30萬,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就診數百名患者。他擅長治療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對治療小兒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有深入的研究,曾多次榮獲衛生系統“優秀醫師”稱號。

家住璜山鎮的90後童某回憶說,他從小就是在黃國水那邊看病的,至今印象深刻。童某小時候經常感冒發燒,黃國水每次都耐心地詢問、檢查,還會開玩笑地說“怎麼又是你啊,你怎麼又生病了”。

3分錢的藥治好腸絞痛

有一次,一名30多歲的男子被家屬攙扶著走進診室,黃國水看到這個病人身體蜷縮、面色蒼白、滿頭大汗,候診的患者見狀連忙讓了座。黃國水一邊詢問,一邊用手觸摸病人的疼痛部位,檢查完之後,他直接開了一張處方,讓家屬去取藥,讓男子平躺在診察床上休息。

家屬用半信半疑的眼神看著黃國水問道:“直接去取藥?不用先驗血、做B超嗎?”黃國水淡定地回答道:“彆著急,你先去把藥取來。”讓家屬更加疑惑的是,黃國水開的藥只要3分錢,是幾片阿托品。

诸暨这个医生开出3分钱的处方 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這是腸絞痛,你先讓他把藥服下去,過會就會好的。以後飲食上儘量清淡一點,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避免過於緊張、焦慮。”黃國水還不忘叮囑幾句。男子服下藥幾分鐘後,疼痛的症狀逐漸消失,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和剛進來時判若兩人。

對於開小處方心存疑惑的家屬,黃國水經常會碰到。“開藥憑的是良心,便宜藥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關鍵是把病治好,如果用幾分錢的便宜藥能治好病,為什麼要花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冤枉錢呢”。所以,黃國水平均處方金額不超過50元,而且都能藥到病除。他還有個習慣,每次開藥前都會問問病人家裡都備有什麼藥,免得重複開。“一是為患者省錢,另一個也是節省國家資源”。

不僅是醫生更是朋友

除了開處方的金額低,黃國水還有一個習慣,隨身帶著聽診器診斷患者的病因,精湛的醫術讓同行十分佩服。

“幾十年前醫療設備沒有現在這樣先進,基層醫院根本沒有什麼彩超、生化儀,那個時候診斷心膈缺損、心臟瓣膜病變等疾病主要依靠聽診器。”黃國水從一開始行醫,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聽診器,他用一把小小的聽診器救了許多患者的命。他覺得,看病的人大多都是農村的,特別是一些老人,經濟不怎麼寬裕,能為他們節省一分錢是一分,有些不必要的檢查能省則省。

诸暨这个医生开出3分钱的处方 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曾經有一個病人,情況非常危急,黃國水診斷是突發性心動過速伴高血壓,他二話沒說立即進行搶救,待病情穩定後再轉送到上級醫院。聽說要被轉送到市級醫院住院,家屬的神情焦急而又無奈。黃國水看出她的心思,他也知道他們家的經濟的確非常困難,二話不說便掏出口袋裡的幾百塊錢塞了過去。

有時候,黃國水走在璜山的街上,會有人塞錢給他,說是之前借的。“借錢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他們什麼時候會還,只想著幫他們解決困難。所以,我自己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借出去的”。

在患者的眼裡,黃國水不僅是個醫生,更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從醫四十餘年,黃國水和村民之間發生過太多平凡而又溫暖的故事。每當大家誇他時,他總是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做了醫生應該做的事情。”

編後

“3分錢處方”的最大意義在於啟發我們去思考如何維護好醫患關係。藥費僅3分錢,這在動輒幾百上千元的看病買藥的現狀下,讓人倍感意外。

醫者,治的是病,開的是藥,用的是情。黃國水的珍貴在於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真誠關心患者、體諒患者,開低價處方,省無謂檢查,讓病患在治病過程中能夠真正感受醫者父母心,贏得口碑的同時,也贏得信任。

改善醫患關係,說到底就是要努力改觀醫患雙方的脆弱信任現狀。人們心目當中的好醫生,當然是既有精湛的醫技,亦有高尚的醫德。但期待好醫生更多,需要患者及家屬給予醫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由此而論,無論時代怎麼變,好醫生的衡量標準不會變,那就是懂仁術、有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