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音樂遊戲是遊戲分類裡比較特別的存在,遊戲中不存在任何戰鬥情況,只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操作來完成一段音樂的演奏。音樂和遊戲結合在一起,有時是遊戲操作按鍵模擬樂器,通過打擊來演奏出一段音樂;有時會是根據節奏設計的一段點擊操作,雖然沒有進行演奏,但是在每個節奏點都有進行打擊操作。音樂遊戲沒有刀光劍影的打鬥、沒有複雜燒腦的套路,最主要的還是考驗一個玩家的反應能力,算是益智類的遊戲。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音樂遊戲發展至今擁有很多種表現手法,並不像其他的遊戲只能存在於PC段和手機端,正是因為音遊的特殊的性,才可以擁有那麼多的遊戲載體。音遊在手機短和電腦端的遊戲已經很多了,現在已經在AR遊戲大放異彩了,這種追求肢體和腦子協調合作的遊戲,運用於AR遊戲再合適不過了。音遊沒有絲毫的暴力的畫面,所以也一直被稱為"綠色遊戲",這一個特點也是其他遊戲類型不存在的。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音樂遊戲的類型

要說到最初的音遊應該還是"跳舞機",街機遊戲最早引入音樂遊戲,在1998年日本推出了初代跳舞機,隨後傳入臺灣,然後流行在大陸。跳舞機和當時時代流行的遊戲機有太大的差別,當時的遊戲機都是用手來操縱遊戲手柄,跳舞機卻是用腳來挑戰完成遊戲。這種遊戲機在讓當時的年輕人眼前一亮,立刻就火熱了起來,我國的華億集團也研發出了國內第一臺跳舞機"DSS",並且加入了很多高難度的歌曲,一下子激起了玩家的挑戰欲。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DSS這個跳舞機還推出過第二代,甚至研發了其他的系列,後來其他的集團也研發出來類似的跳舞機,可以挑戰的曲目慢慢增加了很多,難度也越來越大。跳舞機作為最初的音樂遊戲載體是很成功的,不要說在那個年代,就是在現在,遊戲廳裡依然存在著跳舞機,依然有年輕人熱衷於跳舞機的挑戰。經典又有實力的遊戲就會流傳下去,不會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跳舞機的鼎盛時期過後,就到了互聯網的時代,問問現在的90後,還有誰是沒有玩過《QQ炫舞》這個遊戲呢?《QQ炫舞》並非是PC端的第一款音遊,但它卻是出名的一款,該遊戲依附於網絡版的QQ,是這個社交軟件的一個高度融合的音樂遊戲。在這個遊戲推出的時候也時互聯網大發展的時候,2008年的大部分90後都還在上學,已經在接受互聯網的教育,對於網絡遊戲的接受渠道就打開了。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QQ炫舞》的操作模式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模式,四建和八鍵,一般玩家還是玩四建模式的多,根據遊戲的提示按鍵盤上的"↑←↓→"四個按鍵,多餘的操作都沒有。雖然按鍵操作很簡單,但是這個遊戲卻擁有很20多種遊戲模式,這樣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遊戲吸引了很多的玩家,初中時只要有QQ號的人都在玩這個遊戲。這也是國內PC端音遊最火熱的遊戲了。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再往後就進入我們的智能手機時代了,這個時候的音遊就不會像以前一樣一枝獨秀了,各種各樣的遊戲層出不窮,就連本來有些小眾的音遊類型都有點"百家爭鳴"的感覺。在2012年光速工作室研發的《節奏大師》開始發行,該遊戲一經上線就引起了巨大的關注,該遊戲是是一個下落式觸摸音遊,和《QQ炫舞》是差不多,只不過炫舞的按鍵是像左右滑動的。《節奏大師》的樂曲庫可以說是很豐盛了,只要玩家願意氪金,就能買到想要的音樂,官方也是在曲庫的版權上下了大功夫的。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還有一些算不上是很正統的音遊,但是依舊還是很火爆,《別踩白塊兒》這個小遊戲同樣是下落式觸摸音遊,但是這個遊戲玩家追求的更像是遊戲的挑戰,畢竟音樂的成分真的有點少了。2017年從日本傳入國內的PC端2D遊戲《不要停!八音符醬》,火遍了B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音遊,不過這裡的"音"就是"聲音"的意思了,由聲音來控制遊戲的操作,這個就更算不上正統的音遊了,但是也還滿特殊的,相信以後的音遊還會有更加創新的遊戲推出。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遊戲與音樂的完美結合

音樂遊戲最主要的還是享受音樂,遊戲是為音樂服務的,音樂也是遊戲的參考基礎。在音遊裡哪怕是使用競技模式,也沒有平常遊戲裡的那種廝殺的感覺,參戰的雙方需要戰勝的不過是音樂的節奏,也不是對面的對手。音遊講究的就是一個節奏感,不管是最初的跳舞機,還是現在的手遊,每一個操作都是卡在節奏點上的,對於節奏很敏感的玩家一定可以玩得很好。音遊的按鍵大部分都具有模擬樂器的效果,遊戲的打擊感就像是真的演奏樂器,逼真的音效感覺自己彷彿一個音樂家。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如果節奏感不是強烈的玩家,玩音遊就只有靠自己的眼力和反應能力了,在遊戲看準按鍵的提示,提前看好自己需要做的操作,眼睛把信息傳遞給腦子,腦子再把信息傳遞給肢體(手或者腳),尤其是在快節奏的音樂裡,少了一下點擊就會失去整個遊戲的勝利。音樂過於考驗玩家的眼手腦的協調性,不像在戰鬥遊戲中,只要或者就不怕失誤,但是音遊裡一次失誤就是失敗,精準的操作要求讓遊戲變得苛刻而又嚴謹。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是遊戲就會有成就感,音遊當然也一樣,當你完美的演奏出一首快節奏、高難度樂曲後,那種成就感也是很深厚的,比擊殺了一個boss來得還要痛快。遊戲的同時還能聽到或優美、或激昂、或歡快的音樂,心情也有所放鬆了。就算是在把電子遊戲當做洪水猛獸的年代,音樂遊戲看起來也還是綠色健康的遊戲,沒有血腥的打鬥的場面,沒有拼的你死我活的競技場,音遊的風格看起來一片歲月靜好的感覺。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想要玩跳舞機已經不需要專門去遊戲廳了,在家裡買一個跳舞毯就可以享受到跳舞機的樂趣。前面也提到了AR遊戲,玩家拿著重力手柄,帶上AR眼鏡進入音樂遊戲,會有更加真實的感覺,這就不止是音樂和遊戲的結合了,還有兩者和舞蹈的結合,讓音遊的元素更加多樣化了。

不用樂器卻能用指尖奏出音樂,音樂遊戲成為遊戲圈的“特殊存在”

結語

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陽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都是音樂的藝術表現,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分,像一種"文無第一"的感覺;而遊戲更像是一個比武,在競技的賽場裡,一定會有一個勝利的一方,比賽總要有一個勝負,這就是"武無第二"的意思。就是這樣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反應,讓音遊在遊戲圈裡成為了特殊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