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詳解2019年內蒙古天氣情況 預計今年冬季大部地區氣溫較往年高

呼和浩特日報訊 10月30日下午,2019年前三季度內蒙古天氣氣候特徵分析及今冬明春氣候趨勢預測新聞發佈會召開。發佈會通報了2019年前三季度內蒙古天氣氣候特徵分析及今冬明春氣候趨勢預測。

記者:2019年前三季度內蒙古天氣氣候特徵如何?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楊志捷:今年前三季度,天氣氣候呈現以下六個特點:一是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第4高,錫林郭勒盟及其以東地區明顯偏高。二是降水量東多西少,全區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三是大範圍沙塵天氣過程出現較晚。四是入汛後乾旱發展迅速,6月下旬開始旱澇急轉。五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較去年明顯偏少。六是全區大部秋季初霜凍出現偏晚。

記者:2019年冬季和2020年春季氣候趨勢預測以及重點有哪些?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楊志捷:今年以來,自治區大部平均氣溫接近常年、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目前,大部地上生物量較往年持平或偏高、部分草原區稍差,進入秋季,植被逐漸黃枯,可燃性增強,加之秋防期我區大部氣溫普遍偏高,相關部門需密切關注森林草原防火,關注氣象部門發佈的火險等級氣象預報,加強人為火源的管控和宣傳,增強防火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做好各項防範工作。

預計2019年冬季大部地區氣溫較往年高,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東部較常年高1—2℃,其餘地區較常年高0—1℃。但仍需注意冰雪給交通帶來的不利影響和階段性低溫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春季是容易出現乾旱的季節。2020年春季除中西部偏南地區降水偏多外,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因此,東部的偏南地區(主要是農區)春播期將有階段性乾旱發生,建議相關部門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記者:今年我區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乾旱,請問今年的旱情對農牧業有哪些影響?目前的乾旱情況如何?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張存厚:受去年封凍前全區大部地區土壤底墒較好影響,2019年5月上旬旱情出現,6月中旬乾旱發展迅速。截至6月24日,內蒙古乾旱面積接近七成,乾旱面積達69.5萬平方公里,全區乾旱以中旱為主。7月以後局部地區有旱象出現但沒有成災,總體來看,今年全區乾旱屬於偏輕年份。

對內蒙古農區而言,2019年乾旱和高溫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對農業影響不大。當前我區大部分農作物已經收穫、草原牧草已經黃枯,當前乾旱對農牧業產量影響較小、適度的乾旱有利於作物晾曬與收儲,提高牧草品質。

記者:據瞭解冬季運動會對氣候條件要求很高,請問氣象部門將如何為全國第十四屆冬運會提供氣象保障呢?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薛德友:截至目前,氣象部門按照“一場一策”的建設策略,在5個比賽場館新建和升級氣象自動觀測站25套,購置紫外線強度觀測儀5套,在牙克石市鳳凰山滑雪場、扎蘭屯市金龍山滑雪場、烏蘭察布岱海滑雪場安裝天氣觸摸顯示屏系統6部,租用激光測風雷達4部及手持和便攜觀測設備11套,多要素、高時空分辨率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按照“一項一策”的保障策略,三級氣象部門均成立了“十四冬”氣象服務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組建了“十四冬”氣象中心,“十四冬”現場氣象服務團隊等部門。圍繞災害性天氣分析、冬季山地和雪上運動高影響天氣預報技術研究等“十四冬”氣象保障服務需求,科研立項56項。在各類測試賽中,全區氣象服務團隊全員入駐賽區現場。(記者 李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