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商不好做了,大家都轉行做什麼了?

淼淼森森懿懿


社交電商是近兩年的風口。垂直電商和跨境電商更適合市場需求和發展。二孩政策的放開。母嬰市場的紅利期,自用➕分享,每個人是消費者的同時也是消費商。符合國家大眾創業的理念。我做蜜芽 ,我為自己代言。如果你也想選擇一個備胎行業。這就是你的機會。歡迎諮詢。



母嬰垂直電商


馬雲創造了某寶,引起了不少人入駐某寶做了商家想要同新型的電商行業一起分一杯羹。剛開始的某寶人行門檻低,入門也不需要繳費,吸引了一大批想要發家致富的人湧入做生意。某寶剛開始很好做,不比實體商鋪需要投資門店的租金費和房費,只需要在某寶這個平臺註冊,有貨源有快遞就可以賣貨即使沒有生意也不會賠本,相對於實體店需要先投資租金費還有裝修費另外還需要先鋪貨,而電商就不一樣了有生意就發貨沒有生意就不發貨,在某寶平臺也不需要繳納什麼費用,不用擔心會有更多的投資。

剛開始的某寶的經營模式並不被人們看好,因為需要把錢先打到一個平臺,處於那個時代的科技並不發達人們並不很相信這個經營模式,還是有一個膽大的人促成了某寶app的第一單生意。有了日後的推廣人們對於這種模式越來越接受,人們也更加偏向於這種購物方式足不出戶就能搜索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其中挑選,不僅節約時間也免去了逛街的辛苦。隨著這種模式的推廣,越老越多的商家加入某寶。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入駐某寶,同一個類型的的商家亮也越來越多,競爭力也越來越大,某寶也越來越不好做。

剛開始的某寶是靠低門檻吸引了一大批中低等的商家,那時候的客流量都是依靠自我運營的,相當於實體店的自我經營,貨品的質量還有店員的服務質量售後等方面,這些是實體店決定一個實體的決定性因素。目前近期,某寶的一些流量都是依靠某寶的一些直通車等吸引流量,這些東西是需要花重金購買的,如果入不敷出是最為慘痛的,加上產品本身的成本還有快遞費人工費水電費,還有買流量的費用。如果不買流量也意味著沒有客流量,沒有客流量也就沒有客戶,也就沒有收入。

某寶註冊公司對中低端商家的重視度也不如以前了,更多的關注在某貓上。然而入駐某貓的都是品牌的商家,都是頂端的商家。某寶註冊商家的對於中低端客戶的關注度不如以前,也不更加關注,不關注也就不重視,不重視就任由其自生自滅自由發展。另一方面就是某寶註冊公司對於某寶的打擊也更加嚴格對於刷單等刷店鋪的好評量等也都在嚴格的把控。現在的生意也是越來越難做,不花成本沒有收入,花了成本也不一定就有收入。現在這個平臺成熟了肯定會更加嚴格的把控質量,門檻也就變得越來越高了。也有了一些P 多多的平臺競爭生意。

小編認為,某寶隨著科技的發展應運而生,幫助很多人開始創業之旅,某寶也幫助了很多人創業致富。可是,一個生意不可能做一輩子的生意,應該時時刻刻跟著國家的政策走,做好心理準備,用最大的能力達到不虧損,如果有虧損也應該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80鎖王在江蘇


說不好做的不見得吧,這是我前段時間的一個店鋪經營截圖,我做的是服裝類目,平時也沒有任何的一個付費推廣,只是發佈一些商品到店鋪上面就很輕鬆地賣到了一天1萬多。

因為我做的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服裝的一些圖案都是自己印花的,一般是什麼圖案熱門就印什麼圖案,所以說流量獲取的也很多,只要把主圖還有價格什麼的都弄好,轉化率也挺高。



熱轉印之家


傳統電商資金到達了一個飽和期,已經滿足不了大部分的賣家了,很多人賣家都開始轉行,一部分人選擇了其他行業,而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跨境電商,加上有政策的扶持,說跨境電商是一個風口也不為過。

跨境電商,顧名思義就是把國內的東西通過平臺賣到國外去,然後賺取中間的匯率差,當然跨境電商也有很多的平臺,主分為四大平臺,eday、wish、速賣通、亞馬遜,前兩者的平均單價是12美元,速賣通是10美元,而亞馬遜的平均價格是17美元,可以說是最高的。

舉個例子國內57的鞋子,在國外賣24.99歐元,以1歐元等於7.8元的匯率來算,摺合一下人民幣就是195,在減去其他的費用大概利潤160元左右。





電商小射手


我轉行做生鮮了,結果被加盟公司吭的不要不要的,現在開個買菜的店投入大幾十萬,說出來都沒有人相信,哎…社會出出充滿了套路,不知道何時能走出迷宮,轉行是必須的,希望朋友們能慎重考慮市場和各個行業,一定不可以心急,現在市場不行每個行業都不好做,一定要分析好行業前景在行動!







石滔滔1


現在社群營銷非常紅。可以試試做社群。以前大家都靠微信朋友圈做微商。現在都是社交電商了。社群營銷了。我目前也在做。


鋒說情感


每個店的產品!渠道!經營理念不同吧!流量獲取確實難了!前幾年隨便上個款就能賣!現在用心經營未必能賣











華少先生A


電商衝擊了實體,國家應該嚴格管理好電商,實體才是國家的希望,未來還得靠實體,希望有更多人才走向實體


用戶4155096045184


在我的看來電商依然是很多創業的首選,找對方式方法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邵雄傑


前些年電商好做,那是因為有流量紅利,紅利期過了,比拼的就是實力。為什麼最早做電商的那批80後被90後給打敗了,為什麼95後崛起了,開始有了要打敗90後的勢頭。那是因為早期享受了流量紅利的做電商的那批人太安逸了,沒有危機感,安逸到不思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