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懟貧困戶獲一片點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前些天,一條“雲南一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的視頻火了。

視頻中,這位扶貧女幹部說到:

現在政策越來越好,國家退耕還林還給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了還有低保,蓋房子了給你們補助,你們想一想,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幹部懟貧困戶獲一片點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視頻中她實在又扎心的話語,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點贊:確實,扶貧不應該是簡單的給錢給物,更重要的是‘扶志’和‘扶智’!

需要改變他們“福利依賴、政策依賴”的思想,從而激發他們內心向上的動力,才能徹底的拔掉窮根,實現脫貧。

貧窮實際上不可怕,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01 為什麼俗話說“窮不過五服”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諺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

很多人對前一個:“富不過三代”的說法非常熟悉,往往會忽略下一句:“窮不過五服”。

對於這句話,一般有兩種說法:①窮人會陷入貧窮的循環,難以脫身;②五服親戚內不會都是窮人;大多數的人比較認可第一種說法。

幹部懟貧困戶獲一片點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有太多太多生活中的例子告訴我們,“貧窮”就像一個巨人,很難被打敗。窮人需要付出相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擺脫它。

還記得沈騰的一部喜劇《西虹市首富》中的片段,在人生低谷接受花過十億資產的挑戰的王多魚,本以為快樂生活就此開始,卻陷入“錢怎麼都花不完”的死循環裡。

雖然不否認電影的誇張的成分,但道理確實實在在的,對於富人來說,錢生錢簡直太容易了;那麼多的資產即便存在銀行,或者說是投一些穩定的理財,都足夠自己生活下輩子。

富人的生活很多人會關注,但社會上的富人並不多;窮人的生活很少人看到,但社會上貧窮的人士卻真不少。

02 為什麼很難擺脫貧窮?

這位扶貧幹部的觀點不是少數,今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樣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們的

得獎原因是所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們應對全球貧窮的能力。

那個研究“貧窮”的巔峰之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揭曉了和這位扶貧幹部一樣的觀點:“窮人之所以難以脫貧,是因為很多慈善機構的做法建立在誤解的基礎之上,沒有考慮到窮人真正面臨的問題。”

幹部懟貧困戶獲一片點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在書中,他們揭曉到“真正的窮人,一般會面臨以下這些問題”:

①窮人並不是吃不飽飯,而是沒有辦法獲得全面的營養;

②健康方面,他們更關心生病以後需要花多少錢來治療,而不是做疾病預防工作;

③窮人家的孩子不上學不是因為沒錢,而是不願意上學;

④窮人一般都沒有社會保險、退休金、養老金,對他們而言,孩子是養老送終的唯一希望。

所以,他們會越窮越生,惡性循環。幾個看似簡單的結論,卻反映出“窮人”的無奈:

沒有錢,所有沒有選擇,面對風險時的聽之任之,讓貧窮代代循環。

幹部懟貧困戶獲一片點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根”不除

03 想要擺脫貧窮,首先得剷除“窮根”

正如這位扶貧幹部所說,扶貧首先是“扶志”和“扶智”。國家政策讓我們在貧窮的時候有了選擇,給了我們基礎的醫保、養老等保障。

在我們生活中,很難接觸的本身就貧窮的人,反而看到的更多的是“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人,普通人離貧窮其實只差一步。

在一個家庭裡,有老人、孩子、還有成年人。成年人負責賺錢,來養活這麼一大家子,包括老人的贍養費、孩子的教育費、以及一般的生活費。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成本也是嘩嘩地往上漲,用薪資來承擔家裡的各個責任可以說是很不容易了,更何況還不算上,預料不到的花費。

老人、孩子都屬於體質較弱,容易生病的群體,而成年人又承擔著各種重擔,生活作息不規律,特別處於重疾高發的年齡階段(20-50歲)。

捫心自問一句:“如果不幸發生了,你真能扛過這個重擊嗎?”

目前,重疾的治療費用,沒有一個三、四十萬哪能搞得定?這些錢又從哪裡來呢?指望輕鬆籌,指望親戚朋友?——難!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如果我們不早做準備,當風險來臨時,我們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