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沒用,需以利誘之|觀扶貧幹部“怒懟”貧困戶有感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融融皆為利往。不管身處何等地位,不管自詡何種身份,權衡利弊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屬於正常操作。

最近,某扶貧幹部在扶貧的時候“怒懟”貧困戶的視頻引發各方關注,像“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是在家中翹著腳等來的”這些話,就像金句一樣傳遍了網絡,收穫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

但是,對於這番話所起到的效果,我本人持懷疑態度!

確實,這位扶貧幹部說的話很有道理,振聾發聵。但是,道理誰都會講,但很多時候,講道理並沒有多大效果!

講道理沒用,需以利誘之|觀扶貧幹部“怒懟”貧困戶有感

對於聽者而言,對的道理就像一陣風:聽的時候很受感染,感覺很慚愧或者感覺被鼓舞,但聽過之後沒多久,該幹什麼幹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

在當今社會,民智大開,越來越多的人趨於理性,一些簡單的心靈雞湯或者口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具有號召力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貧困戶這個身份對於貧困戶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好處1-旱澇保收

就算再怎麼懶、再怎麼不努力,對於貧困戶的補助一分都少不了。

如果脫離了貧困戶這個身份,這份補助就沒有了,這意味著以後生活好不好、能不能繼續活下去全靠自己的打拼了,太累了。

懶是人之本性,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從某種意義上說,因為懶,科技才會進步!

講道理沒用,需以利誘之|觀扶貧幹部“怒懟”貧困戶有感

好處2-政府背景

貧困戶可以說是吃國家糧的,是有政策保護的。他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冊,他們是特殊的一群人,是上面掛名的,所以輕易也沒人找他們麻煩。

但普通人就不一樣了,自由是自由了,但一切靠自己。

壞處

基本上除了名聲上有些不好聽、讓大家知道你窮之外,沒什麼壞處了。

更何況,某些地方,管理混亂,貧困戶也不一定貧困。

所以,好處壞處一目瞭然,你說貧困戶該怎麼選擇?如果是我,如果臉皮厚的話,也想弄個貧困戶的身份!

這裡還有個權衡利弊的過程:

如果你現在是貧困戶,靠政府接濟,至少可以保證自己生活的溫飽,富不了也餓不死;

但如果你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去創業發家致富去了,就會有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創業成功

這個時候你有沒有貧困戶的身份已經不重要的,那點救濟的錢糧已經不放在你心上了。

第二種結果:創業失敗

比如你之前發了一點小財,所以在評貧困戶的時候,因為不符合標準,被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但沒過多久,你創業失敗,還欠了一屁股錢,生活都成問題,但這個時候,因為你已經不是貧困戶了,所以你也得不到這政府對於貧困戶的救濟。你只能自己承受這個後果。

所以,權衡比較的結果,還是貧困戶好一些。

講道理沒用,需以利誘之|觀扶貧幹部“怒懟”貧困戶有感

那麼扶貧幹部如果真要讓自己的話起作用,有兩點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要確定一下成為貧困戶將會失去什麼!最好是與其切身利益相關的。比如:

因為是貧困戶,所以不能出門旅遊、不能坐高鐵、不能坐飛機、不能買奢侈品、不能出國!

因為是貧困戶,所以不能蓋新房、不能添置高檔傢俱、不能養寵物、不能吃高檔食品,不能穿金戴銀、不能買高檔化妝品……

有人問:憑什麼啊?

就憑你是貧困戶啊!

既然是貧困戶,很窮,肯定沒有能力做到這些,或者沒有心思弄這些。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不是貧困戶,屬於濫竽充數的那一類必須加以懲罰!

第二個建議就是增加貧困戶的評級制度。

國家有扶貧制度。如果對貧困戶進行扶持之後:

對於那些因為懶惰等原因表現不佳的貧困戶進行懲罰,比如失去貧困戶的身份,或者扶貧物資酌情減少等等;

對錶現好的貧困戶進行獎勵,比如可以恢復一些原先沒有的權利,或者獎勵更多的扶貧物資等等。

有了這些制度保障,作為貧困戶肯定要權衡利弊,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