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高端的局?

千非絕


高端的局,蔣介石當年也有過精彩表現,短短几個月時間從一個邊緣人物佔據到國民黨的最高地位。



孫中山去世以後,有資格繼承大統的有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尤其是汪精衛,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同盟會的老資格,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兼軍委主席,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好汪精衛,沒人想到是蔣介石。



蔣介石一代梟雄,擅長權謀,利用一切機會,異軍突起,創造了一個民國史的政治奇蹟。

1923年,蔣介石訪問蘇聯,在共產國際的大會上,蔣介石作為代表發表過一篇極富誘惑的演說: “俄國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理應幫助中國完成革命,也理應幫助德國完成革命(其時蘇俄也在鼓動德國革命),屆時中德俄,三國組成同盟,就必將完成世界革命,消滅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制度。”

“我們希望在三五年後,中國的革命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民族革命順利完成,達到這一目標後,我們將轉入第二個階段,宣傳共產主義口號,到那個時候,中國人民將很容易實現共產主義。”

僅僅靠看蔣介石的演講還以為是一個百分百的布爾什維克呢?野心家往往是帶著面具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機會而已。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刺於國民黨中央黨部。蘇聯顧問鮑羅廷相信蔣介石,提出了一條至關重要的建議: 以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成特別委員會,授以政治、軍事和警察全權。原來蔣介石不過是粵軍參謀長和黃埔軍校校長,第一次擁有這麼大的權力。

蔣介石開始出手了,野心家是不會錯過任何機會的。利用廖仲愷被刺案,蔣介石指揮軍隊包圍了許崇智住宅,指其涉嫌廖案,許崇智傖徨逃往上海。

胡漢民之弟胡毅生與廖案有瓜葛,胡漢民先被拘留審查,後被迫出使蘇聯。

廖案處理,蔣介石一石三鳥。廖仲愷許崇智胡漢民,一夜之間,三個障礙一掃而光,只剩下了汪精衛。



汪精衛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蔣稱汪為“季兄”,汪稱蔣為“介弟”,汪精衛沒有想到這個兄弟會有一天會逼得他出走他國。

第二次東征勝利,蔣介石聲名鵲起,如日中天。

廣州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聯合譚廷闓宋子文發電報欽佩的說:“我兄建此偉功,承總理未竟之志,成廣東統一之局,樹國民革命之聲威,凡屬同志,莫不欽感。東征功成,省中大計諸待商榷,凱旋有日,尚祈示知,是所禱企”。

宋慶齡更是稱讚蔣介石:“此間一切的政治軍事都有所進步,而且比先生在的時候弄得還要好。”

有人在廣州第一公園弄了一副對聯,上聯四個大字:“精衛填海”,下聯對得工整:“介石補天”。

蔣介石的威望開始直逼汪精衛。

1926年1月廣州舉行國民黨“二大”,到會代表256人,選舉中執委時,有效票總數249張,蔣介石得票248張,以最高票數當選中央執行委員。




一山不容二虎,蔣介石的異軍突起,必然會導致新的權力分配。

民國史專家楊天石根據蘇聯駐華使館代理武官拉賓事後向莫斯科提出的報告及當事人回憶,提出過一種看法:汪精衛原本主張聯合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各軍的力量,組成“反蔣聯盟”,以武力打倒蔣介石。但蘇聯方面不僅不支持這一主張,反而撤去原先最積極支持汪精衛的顧問季山嘉(即古比雪夫)等,使汪精衛失去靠山,不能與蔣介石抗衡。

國民黨右派“西山會議派”分子開始製造各種謠言,從中挑撥蔣汪之間的關係,廣州出現了反蔣印刷品,蔣介石認為是汪精衛指使共產黨所為,因此對汪懷恨在心。

蔣介石再一次來了個一石三鳥,親手製造了“中山艦事件”。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調動軍隊宣佈戒嚴,斷絕廣州內外交通;逮捕李之龍,扣留中山艦及其他艦隻;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其衛隊槍械;包圍廣州東山的蘇聯顧問所;驅逐了黃埔軍校中及國民革命軍中以周恩來為首的共產黨員。


據說,事變當天下午,何香凝徑直去見蔣介石,質問他派軍隊到處戒嚴,究竟想幹什麼?斥責他是不是發了瘋,想投降帝國主義?蔣“竟像小孩子般伏在寫字檯上哭了”。

蔣介石的表演天賦也是不錯的,只要達到目的就行了。



汪精衛後來回憶:“3月20日之事, 事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絲毫沒有知道。我那時是政治委員會主席,我的責任應該怎樣?3月20日,廣州戒嚴,軍事委員會並沒有知道。我是軍事委員會主席,我的責任應該怎樣?”  

汪精衛斥責蔣介石的行動是“造反”。4月初,汪精衛以就醫為名,出走法國。

汪精衛就是這樣,虎頭蛇尾,有事情就喜歡逃避,一走了之,缺乏政治家的擔當和責任。和蔣介石相比,汪精衛無論是謀略還是手段,都處於下風。最終汪精衛只能感嘆誰和蔣介石共事誰就是傻瓜。


非常道畢延河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了取得對雲南的控制權,命令龍雲的心腹盧漢率雲南主力部隊赴越南接收,從而導致昆明防守空虛,讓蔣介石的嫡系杜聿明可以從容的以武力逼迫龍雲辭去雲南省主席,實現了蔣介石對雲南的控制。蔣介石做的這個局不可謂不高端。


不得不說,蔣介石此舉是處心積慮,謀劃已久。而蔣介石和龍雲的關係更是複雜,從稱兄道弟到反目成仇,歷史上這類似的一幕已經上演過無數次,而他們的恩怨也要從1927年說起。


1927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也是中國歷史上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裡,蔣介石背叛革命,“自立為王”,而同時在中國的西南邊陲雲南省,它的主人也剛剛變成了龍雲,成為了雲南的第二位“雲南王”。


(龍雲)


一開始,龍雲與蔣介石“互愛互敬”,互相扶持,龍雲承認蔣介石的正統地位,而蔣介石也認可龍雲對雲南的統治權。二者距離相差太遠,蔣介石的煩心事也實在太多,一時對雲南是鞭長莫及。


在紅軍長征時期,兩人的關係又變得微妙起來,蔣介石以“圍剿紅軍”為名,命令大軍一路開到了西南地區的腹地,引起了包括龍雲在內的西南軍閥的警覺,這是蔣介石與龍雲第一次無聲的交手。



抗戰期間,由於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使得雲南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蔣介石也在考慮如何使得“雲南中央化”,可一直視雲南為獨立王國的龍雲是根本不會同意蔣介石的中央軍入滇的。


兩人的暗鬥一直僵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東南亞地區橫行無阻,都快打到雲南邊境了,這時候的龍雲以抗戰大局為重,同意中央軍入滇,很快在昆明相繼成立了中國遠征軍司令部和陸軍總司令部,幾十萬富有朝氣的青年經雲南邁出了國門。同時,蔣介石的魔爪伸向了雲南的每個角落。


抗戰即將勝利,蔣介石也在考慮如何兵不血刃的逼迫龍雲下臺。如果武力威逼龍雲,弄得不好勢必引起輿論譁然,況且龍雲自身也有十萬大軍,而且龍雲在雲南的人氣很高,又是剛剛抗戰結束,不宜刀兵相向。



日寇宣佈投降後的接收,為蔣介石找到了一個機會,就是以接收越南為名義,調龍雲手下大將盧漢率領滇軍主力去接收,這樣肯定不會使得龍雲起疑心。這一招還真靈,龍雲果然沒有懷疑,而且龍雲認為抗戰才結束,蔣介石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自己動手。


可偏偏盧漢前腳剛走,蔣介石就宣佈免去龍雲的省主席職務,調到南京另有重用,手下心腹杜聿明也以武力威逼龍雲下臺,使得兵力單薄的龍雲面對幾十萬中央軍束手無策。僵持了幾天後,龍雲被逼接受蔣介石的任免。作為交換,雲南省主席還是讓龍雲的心腹盧漢擔任。而由於杜聿明“曲解”蔣介石的意思,武力逼迫龍雲,杜聿明被蔣介石“貶”到了東北去了。



龍雲的去職,使得雲南正式劃歸蔣介石的勢力範圍。放眼全國,也僅有山西和廣西以半獨立的姿態在挑戰蔣介石的權威。就在蔣介石沾沾自喜的時候,雲南內部對蔣介石不滿的種子開始發芽,到了解放戰爭末期開始結果:在盧漢率領下發動起義。這應該是蔣介石想不到的吧。


對此,你覺得蔣介石可以以其他方式調走龍雲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設局害人,常常發生在一些影視劇當中。其實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這樣的高端局,一般都是一些有能耐的大人物為了名利而對另一方設“局”達到除掉對手的目的。比如有名的“鴻門宴”等,這些高端局彷彿是每一個朝代的經典印證,並且被人們流傳至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到底有那些看起來很高端的“局”。

古代經濟局,據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管仲的文官,他才華出眾善於管理經濟,於是被齊王器重。齊國的周邊有一個魯國,該國有一種叫魯縞的織布,做工分精美備受歡迎,當地權貴富商都喜歡購買魯縞來縫製衣裝。後來,魯國這種小熱潮被管仲熟知,於是就建議齊王跟官臣貴族們穿用魯縞裁縫出來的衣衫。

不久後齊國上下也形成了一股用魯縞裁縫衣衫的熱潮,當這種潮流越來越旺之際,管仲就下令禁止齊國老百姓織布,改從魯國大量購入魯縞,這種進口行為使得魯國人十分自豪,覺得自家的魯縞很有商機,於是就放下手中耕地轉而織起布來。時間一久,魯國的大量農民就轉型成為了織布工,並且日夜不停的趕織絹布等著齊國購買,而耕地的人數迅速減少,導致大量田地荒廢。這時管仲就下令大力收購其他鄰邊國家的糧食,全都開倉囤積起來。

當管仲的這個經濟局弄好之後,突然有一天他就讓齊王下令禁止國民收購魯國的魯縞。這時魯國的魯縞積累過多,需求齊國又突然不來,導致沒有了銷路。眼看秋收已過,之前把大部分時間都耗費的織布當中,百姓們根本沒有收穫多少糧食,平時吃的糧食都是從其他國購買。此時鄰邊國家的糧食因為被齊國大量的買入,變得越來越少,價格就變得水漲船高,甚至有錢都難以買到足夠的糧食,但魯國人總要吃飯,為了生存就得花高價從齊國購買糧食,因此管仲就趁機高抬糧價,把魯國人的血汗錢全撈了過來,最終利用這個“經濟局”幫助齊國穩狠狠賺了一大筆巨資。

另外還有一個名利局,相傳魏國的宰相田文離世後,權官吳起跟公叔痤為宰相位置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公叔痤勝出擔任上魏國的宰相。失敗的吳起因此極為不滿,頗有抱怨,身為一國之相的公叔痤回想當初跟吳起的奪位鬥爭心生忌恨,並且生怕有朝一日吳起會再次威脅到自己的相位,所以就想設下一個局去陷害吳起。

公叔痤在門客建議之下,先是去拜見了魏王,並且在他面前亂誇了吳起一頓,但是暗示對方恃才傲物,在競選相國失敗後不甘心久居魏國,他日必有離國行為,魏王聽之有理,請求方法,於是公叔痤就提議魏王將公主嫁給吳起,如果他有心久居魏國就會答應這門親事,否則的話就會拒絕,魏王因此採納了提議並打算挑選時日給吳起賜婚。公叔痤看到事情的進程都在按照自己的設局發展,回去後就開心的邀請了魏公主跟吳起到自己府中吃宴,並且私底下說服魏公主在席間故意羞辱自己,讓自己生氣。

於是一場“戲局”就此上演,在吳起跟公叔痤吃宴的過程,魏公主果然故意羞辱公叔痤,想盡辦法逼得他生氣,此時公叔痤裝得默不吭聲故意忍讓,而在吳起看來,這個公主嬌蠻任性,對其印象極為不好,於是當聽到魏王要賜婚的消息後,一下就給拒絕了,這導致魏王開始加重對吳起懷疑,最終迫得他逃離了魏國。


貓眼觀史


中外歷史上最高端的局,莫過於基辛格作為美國總統特使秘密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做準備,開啟了中美破冰之旅,這是基辛格可以吹一輩子的牛皮,是正兒八經的牛逼大佬。是基辛格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事,就讓我們打開這段塵封的歷史,看看偉人們是如何巧妙佈局設下這世界歷史上最高端的局,讓小球推動大球,讓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的國家建交的,這是一段濃墨重彩的歷史。這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智慧。


1971年,沉寂了多年的中國乒乓球隊參加了名古屋世錦賽,拿了幾個冠軍,美國乒乓球隊隊員科恩上了中國運動員的大轎車,並和莊則棟交談,二人互換禮物美國代表團趁熱打鐵,提出要訪問中國,當時中國和美國已有秘密渠道溝通,尼克松總統正準備訪華事宜,周總理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應該滿足美國乒乓球隊的願望,深夜驅車來到豐澤園向毛主席彙報,應該邀請美國隊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打前站,毛主席爽朗的一笑恩來呀,你的意思是讓小球推動大球,澳有道理我再想想。周總理走後,毛主席反覆考慮這個問題,恩來說的不正是我想的嗎,這可是美國人自己送上來的好機會,一定要捉住絕不能放過,毛主席讓秘書通知周總理馬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中國乒乓球隊領隊立即通知美國隊長,哈里森馬上報告尼克松,尼克松十分興奮馬上回電批准美國隊訪華,周恩來親自接見了美國乒乓球隊隊員,


大洋彼岸的尼克松接到周總理口信,讓他派一位特使秘密訪華,為總統訪華打前站,於是引出了基辛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訪華之旅,尼克松總統認為只有基辛格合適,基辛格說,我去,目標是不是太大,尼克松說我相信一個能夠僅出巴黎而不被發現的人,也一定能夠進出北京而不被發現,基辛格開玩笑的說,總統先生,你派我一個人去不怕我到北京後,把阿拉斯加給賣掉。尼克松幽默的說,不會,中國人不是北極熊,他們在歷史上從不向外擴張,他們不會要我們的阿拉斯加的。

基辛格計劃是這樣的他先訪問西貢,曼谷,新德里,伊斯蘭堡和巴黎在這些地方,基辛格只看不說,使那些多事的記者放棄採訪的計劃,然後到巴基斯坦在哪裡,基辛格將和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合演一出金蟬脫殼之計,直飛北京。基辛格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的他的計劃,在東南亞溜達了一圈,心不在焉的回答應付記者,7月8日,他飛到巴基斯坦時,已沒有多少記者糾纏,這正中基辛格下懷,他一頭扎進汽車,開進伊斯蘭堡城裡接待他的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在車上告訴他買一切都已安排好了,基辛格把手握住胸脯說,願伊斯蘭的真主保佑我。

基辛格的車隊浩浩蕩蕩駛過伊斯蘭堡的大街,最後在市內的豪華賓館前停了下來,基辛格一行入住飯店,當天傍晚,一場由葉海亞總統舉辦的歡迎基辛格的豪華宴會舉行,一個外交史上最著名的遁身術喜劇拉開帷幕如此高規格的宴會,主人公卻遲遲不能露面蘇爾坦過來沮喪的告訴大家尊重的客人,由於肚子痛,正在接受治療。大家聽了,神色黯然,不一會,葉海亞總統出來宣佈說,由於博士旅途勞累,加之水土不服伊斯蘭堡天氣燥熱,我已安排客人到北邊的的總統別墅療養,宴會改期舉行雖然有些人懷疑,但是第二天,他們就看到基辛格的車隊在幾十輛摩托車的護送下,浩浩蕩蕩離開伊斯蘭堡大街,前往北邊山區美國駐巴基斯安大使法蘭和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坐在另一輛車上車頭上美國國旗,巴基斯坦國旗格外引人注目。基辛格入住別墅後,蘇爾坦給他找了一個分辨不出白人誰是誰的醫生給基辛格看病吃藥7月9日凌晨,一對陳隊駛過大街,向機場而去,誰也沒有想到,基辛格在這車隊裡基辛格登上飛機,開啟了中美破冰之旅。


這就是歷史上最高端的局。






約定9521


忽然想到了多年前的“水變油”騙局,跟大家說說這件瘋狂的事情吧。

1984年3月,哈爾濱一位公交司機王洪成,聲稱自己研究出了“水變油”的劃時代技術。具體來說,把四三之三的水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汽油,然後加入他自己配置的“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成本極低的高效燃料。

之後,王洪成開始四處宣傳自己的發明,很多地方的報紙媒體和單位,都表示強烈關注,在不斷的表演“水變油”的過程中,很多領導、媒體,甚至專家都淪陷了。“水變油”被宣傳成了“中華民族的第五大發明”,從1984年到1996年,十多年的時間裡,王洪成通過不斷的宣傳,成了媒體的“紅人”,無數人為他的發明而瘋狂。

我相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知道當時“水變油”被熱捧到了什麼地位。


這麼不科學的事情,難道沒有人質疑嗎?

(水變油表演)

當然有,如果說一般老百姓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當時的媒體也沒有深入探究,那相關專家,或者是稍有燃油相關常識的人,都會明白這其中必有問題。但是,謊言說得多了,就沒有人願意相信真話了。

當時一個最切中要害的質疑是:他可以申請專利,也可以小規模生產,不管怎麼樣,都可以輕鬆的名利雙收。但是,王洪成僅僅是四處表演宣傳,騙吃騙喝,他為什麼不大規模的投入市場?

實際上,“水變油”確實從來沒有投產,僅僅是表演、宣傳。而這種神奇的技術,很早之前的黑龍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已經嘗試過。當時人們是在柴油中加水,然後加入肥皂等乳化劑,看能不能更加“節油”。不過,實際操作中發現,節油效果不明顯,而且加入的肥皂類鹼製品對發動機部件會產生嚴重的腐蝕,得不償失。


王洪成的膨化燃料,在哈爾濱的某些公交車上“宣傳表演”,也嚴重腐蝕了汽車發動機。

從1995年開始,專業的質疑聲音越來越多,也有記者披露受騙投資的人,因為破產而跳樓自殺。國家相關部門出手,認定王洪成是個騙子,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於是以“經濟詐騙”的罪名逮捕了他。

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

據說,王洪成在法庭上還宣稱,自己已經發明瞭永動機……

其實這個一戳就破的騙局,算不上什麼高端。不過,在當時竟然能讓很多媒體、企業、專家等大力支持宣傳,把“水變油”生生的做成了一個高端的大局,也是讓人無奈。

科學是需要不斷普及的,但是騙局也會與時俱進。

不過,現在的媒體和老百姓,已經沒有那麼好忽悠了,法治社會,全民科普,騙局很容易就會被撕的支離破碎。


七追風


古代有一種職業,叫賒刀人,如果有高端的局,賒刀人一定在此之列。

何謂賒刀人?

賒刀人,也叫卜賣刀客。顧名思義,賣刀的時候分文不取,但是會跟買刀人定下一個約定,而且是非常誇張的約定,比如說一百斤大米換一頭牛的時候,再來收刀錢;而定下的刀的價格,往往高出本價數倍。

最早的賒刀人起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

不過,賒刀人有一個特點:與讖語相伴,也就是那個誇張的約定。

秦朝末年,就有一個與秦朝滅亡相關的讖語,席捲華夏大地,讖曰:“大楚興,陳勝王。”

這個讖語,相傳就與最早的“賒刀人”有關。

公元前221年前後,在楚國故地忽然多了一群刀客。這些刀客,大都雙人結伴而行。因為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收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二,以至民間多無刀可使。這幫刀客所售賣的刀,無疑解了當地百姓燃眉之急。

正當百姓掏錢買刀時,刀客擺擺手,道:“這把刀你們先用著,等到大楚再興,我來收你們刀錢。”

這幫楚地的百姓,一個個都蒙了!心想:這人怕不是個傻子吧?自秦王滅掉楚國之後,就對這裡嚴防死守。為了威懾楚國故地的百姓,始皇帝數次出巡都會來這裡,這樣的楚國還能興起來?

一陣嘲諷之後,刀客所攜帶的刀,全都被哄搶一般的“買”走。

一年,沒人來收錢;十年,沒人來收錢。

公元前209年,當楚地的老百姓幾乎忘了買刀這茬的時候,忽然驚聞:在大澤鄉,陳勝吳廣發動起義,打的口號正是“大楚興,陳勝王”!

不久後,賒刀人果然如約而至。這下,輪到楚地的這些老百姓傻眼了,當時只以為這是一句風言風語,沒想到竟然成真了!要知道,當初就是因為沒人相信這句讖語會成真,所以才紛紛契約買刀。

如今,風雲突變,大家都窮,哪裡有錢支付他的刀錢呢?可是,眼前這位賒刀人既然能算出大楚興,一定不簡單!不得已,他們只能答應賒刀人的“條件”,即,家裡抽出一人跟著他們起兵反秦。

對於這些楚國百姓而言,跟著賒刀人起兵反秦亦心甘情願,為何?一是,秦的暴政,實在令他們無法生計;二是,眼前這位賒刀人一定是位高人,跟著他有肉吃。

自此,賒刀人這一職業,一直都不為統治者喜歡。

1878年,《申報》裡記載了這麼一段關於賒刀人的新聞:

咸豐年間……忽有外路人以舟載廚刀求售……並雲今日米貴,每升已糶至八十文,待日後賤至十八文再來收錢,眾皆笑其痴。迨光緒初年,寧波米價果糶至十八文一升……立即飭差往拿,然已杳無蹤跡矣,惜哉!

簡單來說,在浙江奉化縣內,忽然有一天來了一幫賒刀人,專賣菜刀。他們專賣挑鬧事人多的地方賣到,並且說,現在米貴,等到米價掉到18文錢的時候,再來收刀錢。到了光緒年間,米價果然掉到18文,眾人皆驚歎。

此時,距離賒刀人賣刀,已經過去了至少18年!足夠一個嬰兒成長為青壯年啊!

奉化縣官府聽說此事之後,立即派人去捉拿這些“妖言惑眾”的賒刀人。可惜,當衙役們抵達現場時,賒刀人早已不見蹤跡。

官府為何要捉拿賒刀人呢?因為他們的讖語“成真”的那一刻,他們的話,就非常有蠱惑力了,一旦向百姓說些莫須有的消息,這些百姓會不會相信呢?

賒刀人不計成本,跨越如此長的時間去賣刀,真的是在賣刀嗎?

做生意是為了賺錢,可是18年的時間,很多買主都可能不存在了,向誰討債呢?若是將賒刀人的賒刀行為看作一個“局”,是不是就簡單多了?

不過,若真是如此,這群賒刀客真真是成大事者也!


祗樹


不請自來的回答下這個問題:


要說局,或者套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端的局,那一定少不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政治陷阱——金刀計了。

金刀計,顧名思義和一把金刀有關,這事是發生在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前秦君主苻堅手下最厲害的大臣,也是他能夠統一北方的左膀右臂,是漢人丞相王猛。這位王猛堪稱一位外掛,因為他實在是過於文武雙全了,經歷也過於“開掛”。


王猛出身貧寒,基本上是泥腿子,織蓆販履之徒,不過他一出山就不同凡響,先是幫助落魄王子苻堅登上大位,殺了前太子符生,之後銳意進取,改革前秦把前秦從北方弱國變為最強大的國家,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不過,王猛心中一直有一塊放不下的石頭,那就是前燕的吳王慕容垂,當時慕容垂在前燕受到迫害被迫投奔前秦,苻堅於是把慕容垂收入麾下作為重臣培養,王猛深知慕容垂有君臨天下的野心,遲早必反。但是苻堅過於寬仁根本不想殺慕容垂,還想讓他來收服東晉前燕掃平天下,王猛知道這是養虎為患,於是就定下了金刀計打算除掉慕容垂。

公元370年,前秦以王猛為統帥發兵徵燕,這時有一個細節,在王猛率軍出征燕國的時候,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長子慕容令作為嚮導,出任參軍。

出征的前一晚,王猛不緊不慢的就來到了慕容垂府上,有趣的是,王猛到了以後先是和慕容垂喝了兩杯,然後提出了一個要求:馬上我要出征前燕了,您看有什麼禮物能送給我的嗎?讓我能夠睹物思人。慕容垂的心機那裡是王猛這種老謀深算的文臣可比,當時身邊也沒什麼東西可以贈送,於是乎他就解下了自己身上的金刀送給王猛,這一送讓他後悔了一輩子。

王猛之前早就買通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王猛得到金刀以後直接交給金熙讓他火速去找慕容令傳話,金熙對慕容令聲淚俱下,表示慕容垂讓他給慕容令帶話:“秦國早就有殺我們父子的想法,而燕國皇帝已經有了重新讓我們父子回朝的打算,不如我們立刻回去,我已經在路上了,你也快走吧。”慕容令哪知是計,一看到信物和親信,外加上前燕畢竟是自己的祖國,於是就直接逃回了前燕,這一跑造成了連鎖反應,慕容垂聽說慕容令逃回前燕,自己也立刻逃跑,沒想到被前秦兵抓了個正著,送回了長安交由苻堅發落。

可以說王猛的這個計策環環緊扣,精妙絕倫,令人歎為觀止,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苻堅居然沒有殺死慕容垂,反而體諒了他讓他重掌權力,幾年之後王猛病死,慕容垂果然造反,前秦也因此分崩離析。

應該說金刀計的步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陰謀,但是最終失敗不是因為計策的錯誤而是王猛看錯了苻堅,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天命難違?


冷兵器研究所


中外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高端的局?

高端的局肯定是高端的人所設的,沒有聰明的大腦,則設高端的局?古代能設此高端局的帝王還真不少,我們詳細瞭解一位:

唐太宗李世民設的高端的局。

徐茂公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南征北戰,功勞卓著,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就是這樣一位功勞卓著的大功臣,輔佐了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三朝皇帝,但他卻遭遇過被貶官的尷尬處境。為什麼呢?

自古以來,開國功臣常常被皇上所忌憚,向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做法的還是好的,朱元璋幾乎把功臣屠戮盡了。

徐茂公一直很謙卑,懂得收斂鋒芒。李淵很信任徐茂公,李世民也很倚重他,但後期李世民卻怕自己的兒子李治鎮不住他。就想到了一計,把徐茂公貶官,讓他去疊州當個小官。


如果徐茂公膽敢反抗或者其他不軌企圖,就要直接幹掉他,以絕後患。如果欣然接受,就留他性命。

結果,徐茂公收到被貶的消息後,二話不說,連家也沒回,趕緊高高興興去走馬上任。他懂得李世民真是用心良苦,是在考驗自己,此刻順從才是上策。

原因很簡單,李世民把徐茂公給貶下去,再讓兒子李治把他提拔上來,這樣不但徐茂公,而且世人都知道是李治對他徐茂公有再生之恩,怎不會全心全意輔佐新君?

徐茂公不愧是高人,被貶了,還興高采烈。他高高興興去疊州赴任。李治上位後,又把他提拔上來,繼續自己輝煌的人生。

對此事,《舊唐書》記錄如下,

《舊唐書》:二十二年,轉太常卿,仍同中書門下三品。旬日,復除太子詹事。二十三年,太宗寢疾,謂高宗曰:“汝於李勣無恩,我今將責出之。我死後,汝當授以僕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乃出為疊州都督。高宗即位,其月,召拜洛州刺史,尋加開府儀同三司,令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是歲,冊拜尚書左僕射。

【譯文】 公元648年貞觀23年,李勣轉任太常卿,仍然同中書門下三品。過了十天,又拜太子詹事。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臥病,對李治說:“你對李勣沒有什麼恩惠,我現在準備貶他為外官。我死後,你應當授給他僕射的官職,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為你盡死力。”

於是派李勣出任疊州都督。李治即位,當月,召他入朝拜洛州刺史,接著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命他任同中書門下,參與執掌機要事務。這一年,又冊拜為尚書左僕射。


歷史漫談君


中國歷史上最高端的局,應該就是當年張儀為秦國制定下的連橫之計謀,且張儀從一開始,就讓山東六國走向了互相猜忌之中。

首先張儀欺楚,讓南邊霸主楚國失信於其他各國,然後秦國出兵伐之,順帶將魏國同韓國的矛盾激化。

這是一手什麼樣的博弈呢?簡而言之就是秦國伐楚,打下來了一個空虛的地帶,秦軍不取,讓各國來取。

見有利可圖,又得到秦國許諾,韓國和魏國都動了心思,都想拿下上庸之地,此時韓魏楚三國,開始了離心離德。

最後的結局就是秦軍二度伐楚,且是無後顧之憂的伐楚,這一仗讓楚國失去了北上的精力和膽魄。

至此楚國派遣太子為質子入秦,結成了所謂的秦楚之好。而秦國此時大大方方的又出兵拿下了上庸之地。


而後秦國又是出兵,再度將魏國精銳殲滅,魏國不得不再度割讓大片國土。

此後張儀又開始了對齊國和燕國進行安排,順帶將趙國拉了進來。這三國的關係,同樣讓張儀打上了死結。

簡單來說張儀的存在,就是讓六國結盟成為了不可能,張儀靠著他的奸詐伎倆,讓六國互相猜忌,離心離德。

到最後秦國就像是安排好了一樣,每隔個十幾年的時間,就能消滅一國之精銳,就能打垮一國之國力。



面對秦國,山東六國一直採取的是綏靖政策,原因就在於六國難以同心。若是同心,秦國又怎能如此脅迫之。

可以說戰國後期的天下大勢,都在張儀的口舌之種被基本奠定,張儀這個人,巧妙的利用了利益人心,雖令人不恥,可卻是實實在在厲害!


小司馬遷論史


1907年,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終於決定開始官制改革,這個消息如同在朝堂上引爆了一顆炸彈,瞬間整個朝廷就亂做一團。以奕劻、袁世凱為首的改制派實力強大,他們主張撤銷軍機處,成立責任內閣。然而撤銷一個權力龐大的部門哪有那麼容易?軍機大臣瞿鴻禨抵死反對,勢單力孤的瞿鴻禨將雲貴總督岑春煊提撥為郵傳部尚書,結成同盟,一場朝堂博弈不可避免的上演。

先出手的是有“官屠”之稱的岑春煊,他沒有上任就面見慈禧,將奕劻在郵傳部的心腹朱寶奎革職。之後又乘勝追擊,利用報館揭發袁世凱心腹段芝貴靠送小姨太的方式獲得黑龍江巡撫。把奕劻、袁世凱折騰的雞飛狗跳,不得安生,但袁世凱豈是泛泛之輩?受此大辱怎麼可能一笑置之?一個龐大的連環殺局逐漸在保守聯盟身邊展開。

起手招——斷其根基

袁世凱沒有像岑春煊一樣上書彈劾或者公佈醜聞,他深知一個道理,決定權不在輿論,而在慈禧手中,慈禧信任保守派,他們才能做大。他要做的是將信任變成懷疑,方法非常簡單,在軍機處的故紙堆裡翻出幾份保舉摺子。

瞿鴻禨保舉康有為、郎啟超的奏摺和岑春煊保舉張謇的奏摺,要知道慈禧最恨康梁等維新派,這無疑在她心裡埋下一根毒刺,即使當時不發作,只要時機成熟,這幾份奏摺就是催命符。

第二招——分而謀之

在慈禧的心裡種下懷疑後,袁世凱的後招很快來了,時值兩廣地區革命黨起義頻繁,袁世凱力薦岑春煊出任兩廣總督平亂。慈禧說岑春煊不太願意出京任職,一時有點猶豫。袁世凱恰到好處的說了一句“君命猶天命,臣子寧敢自擇地?春煊渥蒙寵遇,尤不當如此。”

這大帽子扣下來岑春煊不去也的去,否則就是不忠!袁世凱稍使手段,進京還沒一個月的岑春煊就又被趕了出去。保守派聯盟的兩個大佬暫時分開,難以統一步調,袁世凱的下一步必然是各個擊破。

第三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瞿鴻禨在失去強援後並沒有氣餒,他在慈禧面前反覆檢舉奕劻貪贓枉法的事情,慈禧耳根子軟,在某次有點流露出要罷免奕劻意思。瞿鴻禨大喜而去,回家開始籌備一舉剷平奕劻黨羽。

可袁世凱等的就是這個時候,第二天京城的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奕劻要被罷免,連英國的《泰晤士報》都進行了同步報道。慈禧聽到消息後大驚失色,連連否認自己有罷免奕劻的意圖。事後老佛爺暴怒,認為瞿鴻禨貪功激進,為了迫自己就範,主動向報館洩露了機密。當時對付段芝貴就用的報館這一招,現在居然用到我頭上了!當真賊子無疑,其心可誅!

袁世凱也不失時機的授意翰林院彈劾瞿鴻禨“暗通報館、授意言官、陰結外援、分佈黨羽”,老佛爺見後哪能再忍的?直接把瞿鴻禨給罷免了。事實上報紙那些消息都是袁世凱花錢發的,你用報館毀我心腹前程,我就用同樣的方法斷你官位,袁世凱的心機不可謂不深。

第四招——PS大神發威

還在路上的岑春煊根本沒費袁世凱什麼力氣,一張照片就打發了。他花了點錢找了一位早期PS大神,把岑春煊和梁啟超給PS了一張合照,還是親密交談的合照。袁世凱親自把這張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張PS的照片送給了慈禧。

老佛爺哪見過這麼高端的技術啊!手握照片眼淚嘩嘩的,萬萬沒想到連春煊都是他們的人,老婆子我這一生何其的失敗!算了,他能負我,我卻不能負他,讓他退休回家吧!我不想再殺人了。

總結——歷史的黑色幽默

就這樣,朝堂的保守勢力在奕劻、袁世凱這個連環殺局中一敗塗地,被徹底掃出朝堂。然而清朝的官制改革依然沒有成功,強大的官位慣性讓改革舉步維艱,而且他們沒有時間了,1907年就是黃花崗起義那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力主改革的奕劻其實是個大貪官,很是做了許多不光彩的事兒。而本來似乎應該是腐朽保守的大反派們卻是實實在在的清官,岑春煊更是海瑞式的直臣清官。最終保守的清流也罷,貪腐的改革家也好,都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歸於歷史,這個叫人拍案的連環殺局似乎也無關緊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