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上漲 市場承壓!豬肉將迎來“高價時代”?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豬價走高、生豬養殖企業股價飆漲與養豬業的業績虧損同時出現。

“我在昆明賣豬肉賣了十幾年,還從沒遇到過今年這種情況。往年豬價都是漲漲跌跌,而今年從7月開始一直上漲。”9月11日中午,金色交響商業街的肉攤店店主謝學芬(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以前白條豬肉零售價最高時24元/公斤,今年卻出現上漲,目前零售價漲到了32元/公斤。

謝學芬店裡的價格如此,其他大型農貿市場豬肉零賣價格如何?

9月12日,本報記者分別走訪了昆明市篆新、大樹營、虹橋等農貿市場,發現攤主對白條後腿豬肉的最高叫賣價達到了36元/公斤,實際賣價在26元/公斤至28元/公斤。

對於今年昆明的豬肉價格為何走高,篆新農貿市場肉類攤位攤主王大姐的看法是受非洲豬瘟以及過中秋節等因素影響。

本報記者走訪發現,多個農貿市場的零售豬肉攤主出現了謝、王二人遇到的情況。

受到價格影響的還有許多生豬養殖企業。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豬價走高、生豬養殖企業股價飆漲與養豬業的業績虧損同時出現。

豬肉迎來“高價時代”

豬肉價格同樣受到消費者廣泛關注。9月13日,本報記者從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未來豬肉價格有可能還會上漲。

從全省來看,8月全省外調生豬量達到28.7萬頭,是5月的6倍。省農業農村廳相關部門監測數據顯示,8月末較7月末,每公斤豬後腿上漲了3元至4元,每公斤豬肋條肉上漲了3元至5元,每公斤豬排骨上漲了8元至10元,零售市場價格較7月漲幅達10%至20%。

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處處長白雪斌介紹,從9月開始到春節期間,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旺季,截至8月底,全昆明市存欄生豬208.75萬頭,同比下降16.7%,從中秋到春節的市場供應存在一定壓力,受供需影響,昆明市場豬肉價格還將有所上漲。

從零售市場看,溫氏、正邦、神農、正大等大型養殖企業利潤相對看好,而對於中小型養豬企業則呈現賬面上漲、業績下滑的現象。

溫氏股份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304.35億元,同比增長20.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3億元,同比增長50.76%。但漂亮的成績單背後,主要得益於公司養禽業業績表現良好。而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養豬業上半年非但沒有賺錢,還出現了小幅虧損。

對此,溫氏股份表示,公司生物安全防控設施、設備及人員投入增加,上半年公司商品肉豬生產成本有所上升,同時,1月至2月生豬價格低迷,導致上半年公司養豬業務整體出現小幅虧損。

與之類似,因公司持續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礎設施改造,強化物品、人員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投入,以及受到一季度生豬銷售價格較低等因素影響,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56億元,正邦科技上半年虧損了2.75億元。

以上幾家企業在雲南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雲南養豬資源條件成熟,雖受到上半年影響,但在下半年,截至目前也出現了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