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能不能拒絕美國的駐軍?美軍走了韓國是不是會更好呢?

順勢為512


如果只是韓國口頭動一動的話,確實可以喊出拒絕美國駐軍的口號,但是韓國有這個底氣這麼做嗎? 應該說,美國對韓國的駐軍不是韓國是否願意的問題,而是美國人想不想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決定因素掌握在美國手中,而不是韓國,韓國是否願意都不是問題,對韓國來說,駐韓美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這是韓國與美國關係中重要的一環,如果美國真的從韓國撤軍的話,後果可能就是韓國無法承受的,這意味著美國完全的拋棄了韓國,韓國承受不起美韓關係的這種變化,即便說美國將駐韓美軍撤走,韓國也不會因此得到什麼好處,韓國可能受到的處境更為艱難,美國因素在韓國的對外政策當中佔據相當重要角色,沒有了美國的支撐,韓國能否維持國家的現狀都是一個大問題。


麥田軍事觀察


理論上韓國當然可以拒絕美國駐軍,前提是隻要廢除韓美軍事協定和兩國的同盟關係,美國人就沒有辦法在韓國駐軍。

不過問題來了,韓國能廢除和美國的盟友關係嗎?答案是否定的。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韓國等於是美國挽救的,很多韓國人都把美國人視為恩人,韓國社會整體上沒有斷絕和美國密切關係的要求。

如果不是美國和所謂的聯合國軍,韓國可能在李承晚時代就已經亡國了。從這個歷史角度上看,美國人確實是韓國的救星和恩人。

這也是為什麼韓國能和美國結成同盟關係,進而美國人必須在韓國駐紮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過去這段歷史,美國人在韓國的正當性就減弱很多。

第二,韓國發展的現實也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韓國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該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卻是自己難以抵抗的。這就如同波蘭為什麼非要和西方走近差不多。

因為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個敵人雖然經濟上不怎麼樣,但是軍事實力要超過自己,為了防止發生另外一場戰爭被滅國,波蘭當然要找個靠山,西方,包括美國和歐盟就是靠山,北約也是靠山。

同理,把波蘭換成韓國,這個邏輯也存在,只不過靠山是美國罷了。如果沒有美國人的存在,韓國的國防預算可能超常規發展,肯定會阻礙韓國經濟,特別是在一個不穩定的大環境之下,韓國沒辦法開放與專注於經濟發展,成為如今這樣的發達國家的概率都會降低不少。

因此,韓國理性的聲音一直是要維持和美國的同盟關係,同時減少駐軍。因為他們知道,不可能讓美國完全撤軍,這意味著美韓同盟沒有了。這個結果是韓國承受不了的。


你如何看待美國駐軍韓國?


木春山談天下


在朝鮮半島沒有實現民族和解或統一前,韓國不會要求撤走美軍,而且會忍受特朗普對駐軍費用的勒索,花大價錢留住美軍。

韓國的威脅來自朝鮮,朝鮮的威脅來自駐韓美軍

1953年中朝與美韓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戰爭停戰協議,但不是終戰協議。從法理上,簽字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

朝鮮半島停戰後,韓朝的安全由兩大國際條約保障。

韓國與美國簽訂了《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於1954年11月17日生效,無限期有效。

目前,韓國駐有3.4萬美軍,掌握著韓國戰時指揮權,對韓國安全承擔保護義務。

朝鮮與中國簽訂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於1961年9月10生效。

條約有軍事合作內容;“一旦締約一方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或者幾個國家聯合的武裝進攻,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該條約在1981年、2001年兩次自動續期20年,現處於2021年9月10日之前的有效期內。今年2018年7月11日,中國駐朝鮮大使館臨時代辦張承剛在使館舉行了招待會,紀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署57週年。

朝鮮還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地友好關係。

時過境遷,朝鮮半島戰爭陰雲正在散去。

中國和俄羅斯都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平進程,韓國應感到放心。中國與韓國保持著經貿務實合作關係。俄羅斯為開發遠東,也致力於與韓國發展經貿合作關係。

朝鮮已宣佈棄核,韓朝和解互動頻繁,軍事互信,撤除哨所;經貿合作,互聯互通;文體交流、組隊參賽;朝鮮半島出現了明亮的和平曙光。


隨朝鮮和平進程取得進展,韓國為了顯示對朝鮮誠意,也表現對其它近鄰國家友好,要求美軍逐步撤離半島是可行的。

目前特朗普要求韓國加倍承擔美駐軍費用,實質是要韓國獨家包攬。遭到韓國強烈反對,目前雙方談判陷入僵局。若韓國以負擔過重為由要求縮減美駐軍規模,現在正是時機!

文在寅有這個膽識和勇氣顯示韓國的獨立自主嗎?歷史給了他機遇,看他能否把握住?


諶人


韓國這個國家很怪,或者說很傲嬌。對美國駐軍本國不滿意,而且韓軍的戰時指揮權也不在自己手裡,認為這是自己主權受到屈辱,恨不得美軍趕緊滾蛋。但是真要具體討論美軍撤離,韓國又哼哼唧唧了,甚至當美國同意交出韓軍戰時指揮權的時候,韓國還倒推託起來了。這種矛盾性,就是韓國基於情感和現實的糾結。美國駐軍對於自尊心已經是玻璃心一般的韓國來說顯然是根紮在心裡的刺。如果美軍撤走,那麼對韓國來說是揚眉吐氣的事。然而,從現實來講,駐韓美軍的存在對於韓國有很大作用,能夠切實保證韓國的安全,並且讓韓國少花很多軍費。特朗普對韓國獅子大張口,看起來不講理,但是對韓國來說,就是答應特朗普的要求,在防務上也是很划算的。這也是每每到實質性討論駐韓美軍去留問題時,韓國卻又不乾脆的主要原因。

說白了,韓國是個極度自卑的國家,有著強烈的不自信,所以才會特別在意別人怎麼做、怎麼看他,顯得神經兮兮、歇斯底里。對於駐韓美軍,韓國一直都是欲拒還迎,遠不像日本那樣巴不得美軍趕緊滾。所以好笑的是,美國時不時漏個風說考慮從韓國撤軍,結果韓國上下都緊張的不行,然後讓美軍“暫時留下”。一來二去,美國摸清了韓國的底,根本就不怕韓國會趕自己走。從這次日韓貿易戰就可以看出來,韓國的實力是脆弱的,一旦別人動點真格的馬上就被打回原形,所謂的電子技術強國、汽車強國都是紙糊的。所以,如果美軍撤離,韓國獨自面對周邊這幾位大國強國,會一個頭三個大。(S)


聯合防務


韓國可以拒絕美國駐軍,但韓國沒有這個膽量。韓國一旦拒絕成為美國盟友,不只是在安全上,而且在政治,經濟,外交上,韓國將面臨全面走向哀落的命運。韓國是個資源匱乏的,內部經濟環境脆弱,周邊強國環繞的小國家,它只能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利益鏈上受益,如果這個鏈條不小心崩斷,它將失去了滋養的水份,像一盆無人澆水的室中花一樣慢慢枯萎。

(注意國旗的擺放,很有意思)

像特朗普所說的一樣,美國在韓國駐軍完全是出於整體盟友的利益,是美國一家花錢讓他人享福,而這些盟友則不想為美軍多交一分錢。事實上,韓國每年都給美軍一大筆軍費,但比起讓韓國自己發展完整而可靠的國防事業來說,的確是九牛一毛。根據韓國國防戰略安全總體評估透露,如果韓國獨立建立防務體系,每年的軍費開支將超過三百億美元。這是韓國所無法承受的。實際上,如果美軍一撤走,韓國要恢復到之前的防務水平,那將是一個非常漫長耗資巨大的工程,可以說,韓國經濟發展將因這項工程而出現長時間的大亂和倒退。

(駐韓美軍F-22戰機)

與我們想像不同的是,韓國精英是求著美國在韓國駐軍。事實上,美軍方呼籲韓國增加軍費的呼聲己經多年,並非從特朗普政府時期才開始的。奧巴馬政府時期對駐軍韓國的情況就頗有怨言。原因是李明博和樸瑾慧總統都想實行大國間平衡外交政策。眾所周知,韓國三面都是大國,即中國,日本,俄羅斯。特別是東方大國,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到韓國的神經。東方大國是韓國最近的大市場,兩國也存在很多的戰略利益,韓國在許多重大戰略上相對於俄羅斯和日本,韓國更願意重視東方大國。每當日方在領土爭端上說事時,韓國也會在領土爭端上回敬日本,看似毫無聯繫,實際上是與東方大國走共同的戰略,共同抵抗日本霸權東亞的企圖。


可惜,韓國始終難以抗衡美國政府的壓力。李明博總統在任期後期成功捱過美國壓力,但美國步步緊逼,迫使樸瑾慧總統在薩德導彈系統部暑問題上讓步。可見,韓國精英階層是不敢得罪美國的,他們不敢放棄是美國盟友的這個位置。現在的文在寅政府實際上也不敢置美國於一邊搞平衡外交,始終得看著美國人的臉色。沒辦法啊,這大概是韓國的一種宿命吧!



一旦得罪美國,美國將會捨棄韓國這個無關緊要的盟友。因為韓國的旁邊就是美國最重視的實力強大的日本盟友。因為日本完全可以替代韓國的作用。的確,作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世界第三大自主經濟體,日本不管在國際政治,外交,軍事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是韓國不敢想象的。

韓國成為發達國家的秘密就是因為有美國的特別提攜。美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就幫助韓國搞產業升級。美國不僅在技術上大力支持韓國,而且還特意讓出部分高端產業給韓國做。如果不是老美背後支持,韓國就沒有三星、現代等大財團大企業,更別說會成為亞洲第二個發達國家了。所以韓國科技和財團的背後是美國人,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

沒有美國的替代外交,韓國在國際上也就是一個無名小卒的角色,更別說什麼經濟文化影響力了。更嚴重的是,如果失去美國盟友的地位,韓國就意味著失去美國的市場和被美國踢出由美國把控的發達國家利益朋友圈。這一切,都是韓國不敢面對的。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實際上自從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以來,駐留在韓國境內的美軍部隊使得半島雙方之間達到了一種平衡。

由於美軍的存在使得釜山防禦戰與仁川登陸可能再次重演,韓國在處理半島問題時變得“底氣十足”,而一旦失去了駐韓美軍的保護,雖然如今隨著朝鮮人民軍的老化與衰弱,韓軍已經能夠或多或少的有效抵擋來自北方的進攻,但若沒有美軍的支援,以韓軍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快速結束這場戰爭的。

駐韓美軍地面部隊以第8集團軍(第2機械化步兵師)為主,航空部隊則有美空軍第7航空隊(兩個戰鬥機聯隊),雖然這一編制比起冷戰期間已經大為削弱,但依然可以給予技戰術水平較差的朝鮮人民軍以重創;同時,長期依賴美軍指揮與美製裝備的韓軍在交戰中一旦失去美軍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況且駐韓美軍的問題還涉及到美韓之間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因此美軍自身既不可能從韓國撤軍,韓國也不大可能要求美軍從韓國撤軍。


DS軍美


駐軍問題,不是美國人提出來的,是韓國人提出來的。

是韓國人主動要求美國駐軍,拉著美國人不讓走的,首先要非常清楚這一點。

假設美軍走了以後,韓國會更加獨立,問題在於:韓國人要不要這個獨立。


韓國傳統:事大主義


“事大主義”這個詞是韓國曆史上的外交基調,所謂的“事大主義”指的是“以小事大”,是小國對待大國的方式,在李氏朝鮮開國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這一套規則,他說:“以小事大,保國之道”,“以小事大”,的目的,是為了“保國”。


事大主義後來發展成韓國人對外求生之道,說的更為妥且點:誰強聽誰的,拉攏最大的國家,求得其庇護,在古代時期,中原王朝是毫無疑問的東亞霸主,因此朝鮮地區是中國的朝貢國,中國衰落以後,朝鮮半島一度陷入日本手裡,二戰結束以後,韓國人主動要求美國駐軍,這都是事大主義的表現。


其實作為小國來說,也倒沒有什麼可指的苛責的,因為小國沒得選擇。


美軍如果走了,韓國失去了庇護,韓國就必須進行獨立外交,獨立外交有好有壞,其實日本的情況也比較相似。


獨立外交的最大壞處在於:遇到大國強壓,小國沒有還手的能力,韓國地緣政治環境非常惡劣,周圍一圈全是巨無霸,比如說俄羅斯,中國,日本,這三個國家即便是拿到世界上,也是極大的塊頭的國家。


獨立外交的好處在於:政治地位的提升。


日本為什麼被稱呼為“經濟巨人,政治矮子”,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任何國家和日本打交道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在和日本打交道,還是在和美國打交道”?


日本無法獨立作出外交決策,不能獨立和另外一個國家建立友好關係,日韓在這點比較相似,美國的意志,即為他們的意志,他們沒有獨立意志,因此對於想要和日韓這類構架交往的國家,無論對這些國家是好是壞,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最終決策權掌握在美國手上。

那對於其他國家來說,為什麼不直接和美國打交道呢?為什麼還要繞一大圈呢?


李建秋的世界


美軍在韓國駐軍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以三八線分割佔領朝鮮半島,美蘇分割佔領朝鮮半島後,根據自身的政治需要,扶持親自己的勢力建立親自己的政權,並清初異己!



很快朝鮮半島就形成了以三八線為分界線的兩個相互敵視且胡不承認的政權,並迅速爆發戰爭,南部親美國的韓國政權,在戰爭中潰不成軍,美國旋即操縱聯合國,以所謂的聯合國軍介入,最終這場戰爭演變成一場大國之間的較量!



雙方停戰後,韓國在軍事力量方面嚴重的落後於北方,因此韓國長期以來依賴美國軍隊提供的安全保衛,雖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韓國經濟快速崛起,但與北方鄰居全民皆兵,軍事優先的戰略下,也是缺乏足夠的信心予以抗衡!



因此美軍駐軍韓國,成了一種常態,也成了韓國的心裡寄託,韓國政府及軍隊體系都是在美國的體系楷模下構建的,甚至韓國的社會結構,也基本上是以美國為楷模構建的,美國的影響已經深入韓國的骨髓,不過駐韓美軍與駐日美軍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日本是二戰戰敗國,從頻繁發生的駐日美軍姦殺日本女性,而駐韓美軍鮮有此類醜聞發生,這就是美國對日韓的基本態度!



韓國近些年經濟發展很好,但韓國人的信心並沒有太大改觀,骨子裡韓國還是極為不自信的國家,這表現在不斷的誇大自己國家的歷史及現在的成就,而一旦遭到反駁馬上就變得歇斯底里!


涇水書生


韓國政府是不會輕易同意美國人撤離的,失去了駐韓美軍的協防,韓國自己難以應對北方的國防壓力

首相要明確一點,駐韓美軍和駐日美軍的性質是不一樣的。駐日美軍的前身是美國駐日本的佔領軍,是美國在二戰中擊敗日本後派駐日本的。而作為一個戰敗國,日本無權要求美軍撤離,即便是1952年4月28之後,日本恢復了主權,結束了被佔領國身份,駐日美軍的性質也不再是佔領軍,但是美軍依然享有駐紮日本的權力,這是日本政府必須接受的,然而駐韓美軍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在二戰時韓國雖然是日本的殖民地,但韓國並不是二戰戰敗國。相反,韓國還是二戰的戰勝國。1941年12月10日,正在中國重慶流亡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戰,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因此在戰後韓國也是戰勝國。

作為一個戰勝國,韓國的政治地位是比日本高的。在日本投降後,韓國也獲得了獨立,美軍在韓國接受當地日軍投降之後就基本撤離韓國了。

不過二戰後的朝鮮半島並非只有韓國一個政權,在蘇聯的扶植下,半島北部的北朝也單獨建國,半島南北出現了嚴重的對立狀態,以至於最後引發了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爆發的一個很大原因是蘇聯人想獲得半島南部的釜山港作為遠東海軍基地,因此斯大林同意了北朝武力完成國家統一的要求。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朝鮮戰爭爆發。

鑑於朝鮮戰爭的爆發是非常突然的,不僅韓國政府沒有任何準備,美國和中國在事先也是毫不知情。在北朝軍隊的凌厲攻勢下,韓軍節節敗退,很快就被壓制到釜山一隅之地,大寒冥國政府眼瞅著就要成為歷史了。

緊要關頭,美國立即在安理會召開會議,要求出兵制止北朝的軍事行動。由於當時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尚被國民黨把持,而蘇聯又希望藉此事件將中國拉下水,因此在投票中選擇了棄權。這樣一來,美國出兵半島的提案得到了通過,此後美國組建了所謂的“聯合國軍”,到1950年7月15日在仁川地區登陸,直接將北朝軍隊攔腰斬斷,戰爭形勢開始逆轉。

(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

隨著美軍的參戰,疏忽大意的北朝軍隊迅速潰敗,美軍先鋒部隊直奔鴨綠江而來,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美軍進攻勢頭才得到遏制。

朝鮮戰爭打了整整三年,我軍憑藉這頑強的戰鬥保住了北朝,而美軍也至少保住了南韓,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平心而論,要是沒有美軍,韓國就穩穩的歇了,單挑韓國絕對不是北方的對手。戰後,韓國政府和美國簽訂了《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美軍繼續駐留韓國,保障韓國安全。所以駐韓美軍是韓國政府請來的,不是什麼不平等條約。

在《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簽署之後的半個多世紀中,駐韓美軍一直就是韓國的防衛中堅,美韓兩國專門成立了由美軍主導的韓美聯合司令部,作為韓美聯軍的最高指揮機構。

之後隨著冷戰的結束,北朝失去了蘇聯的強力支持,半島安全形勢開始緩和。1994年韓國收回和平時期的軍事指揮權,而在2004年美軍也正式將三八線的防衛任務交還給韓軍。不過即便如此,美軍至今還擁有美韓聯軍的戰時指揮權。(駐韓美軍)

其實按照美韓之前的約定,早在2012年韓國政府就應該收回戰時指揮權,但是由於擔心自己實力不濟,韓國政府一直推遲接收戰時指揮權,時至今日,戰時指揮權還是在駐韓美軍手裡。

從韓國政府的態度中可以看出,韓國國防是非常依賴美軍的。雖然現在韓國的經濟和國防開支遠超過北方,但面對北邊的百萬大軍,韓軍還是難以獨挑大樑,如果沒有美軍鎮場子,韓國政府的攤子早就被人砸了。

當然,韓國政府是可以要求美軍撤離韓國的,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韓國政府有這樣的權力,但問題是,韓國政府真的不想讓美軍走。之前駐韓美軍稍微往南撤了撤都引起了韓國國民的對防務問題的擔憂,若是美軍真的撤離韓國,韓國還不炸鍋啊。

(文在寅曾表示,即便是半島統一了,美軍依然可以留在韓國)


千佛山車神


美國在韓國駐軍是二戰時的歷史產物,當時美蘇對半島進行了分割佔領,最終導致了南北戰爭,戰爭的結局是固化了南北分裂。此後,美國在韓駐軍常態化,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保護韓國的安全;二是構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體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從韓國撤軍的可能性很小,主要原因有二:從韓國方面來說,因為周邊形勢複雜,而韓國自己的軍力有限,目前仍離不開美軍的保護;從美國方面來說,雖然特朗普以撤軍威脅過韓國,但美國絕對不想從韓國撤軍,因為韓國是其構建的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有了這一基地,美國就可以近距離對其遏制對象進行偵察、監控、攔截和威脅,這就是它把薩德系統引入韓國的原因。



但是從長遠來看,韓國要成為一個完全主權國家,美軍必須要撤出半島。試想:一個連作戰指揮權都沒有的國家,怎麼能算正常?如何在世界上口稱強國?更何況,在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國不斷要求韓國增交不菲的“保護費”,韓國再也不能享受“搭便車”的福利了。隨著韓國實力的增強與地區形勢的向好,韓國人是不可能永久忍受美國在其國土上駐軍的,總有一天美軍會撤離韓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