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1951年,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的傳記電影《偉大的卡魯索》全球上映。不久後,在意大利的摩德納,一名業餘男高音兼麵包師的兒子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深受鼓舞,下定決心要成為像卡魯索那樣的一個偉大的歌唱家,之後,他成為當地學校的一名音樂老師,並且同自己的父親一起成為當地合唱團的一員。再後來,這個年輕人逐漸嶄露頭角,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媒體給他起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外號“High C之王”,他的名字,就是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文章開頭提到的卡魯索與帕瓦羅蒂之間的關係頗有些傳奇色彩,但對於傳奇人物來說,人們通常不介意為他加上一些更加傳奇的色彩,就比如許多年來網絡上一直流傳的關於帕瓦羅蒂並不認識樂譜的傳說。實際上,帕瓦羅蒂年輕時當過一段時間的音樂老師,一個音樂老師又怎麼會不識譜呢?事情的真相是,帕瓦羅蒂只是不太認識交響樂的總譜而已。2007年,帕瓦羅蒂因病逝世,但有關於他的影視作品卻一直沒有出現,終於,在今年有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那就是由朗霍華德執導的紀錄片《帕瓦羅蒂》。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如果是從電影的角度出發,《帕瓦羅蒂》這部紀錄片並不怎麼精彩,幾乎全是用過去錄像的拼接和名人採訪去串起了帕瓦羅蒂的一生,但對於喜歡帕瓦羅蒂或者是愛好音樂、熱愛生活的人來說,這部紀錄片無疑是一筆無比珍貴的寶藏。在接近兩個小時的片場中,我們能夠看到無數的珍貴照片和錄像帶,去了解到一個偉大的歌唱家是如何熱愛生活並且影響世界的。

毫無疑問,所有人都知道帕瓦羅蒂的成功來自於他那天生的好嗓子,說他是“被上帝吻過的嗓子”一點兒也不為過,但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並不是僅僅靠天賦就能實現的,他在上臺前也會緊張、也會害怕,這位神仙一般的歌唱家也跟我們普通人一樣,而這也使得他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更加立體和豐滿起來。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雖然這部紀錄片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但跟隨著舊影像的腳步觀察大師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仍然是非常有樂趣的事。我們或許聽說過許多大明星在臺上和臺下是兩種風格,有可能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熱情似火,回到臺下就誰也不見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但帕瓦羅蒂並沒有,通過這部影片我們能夠看到,無論在臺上還是臺下,他都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他人的開放,時刻不忘用自己的開朗情緒去感染身邊的其他人,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做他的朋友,一定會很開心吧。

在這部紀錄片中,還出現了一些帕瓦羅蒂在1986年來華時的珍貴影像資料,畫面中,體型肥碩的大師在長安街上騎著單車,逍遙自在的像個孩子,而這個胖子給當時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也帶來了藝術的新風,正如片中接受採訪的朗朗所說的那樣:“他為中國觀眾指了初窺歌劇門道一條明路。”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雖然這是一部紀錄片,但竟然也有高潮部分,而這高潮部分就是1990年由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聯合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所舉辦的“三大男高音”演唱會。語言是有國界的,但聲音卻是無國界的,看著當時的影像,不但畫面中的觀眾激動不已,坐在屏幕前的我也心潮澎湃,不管能不能聽懂唱的什麼,單是三人那近乎於完美的嗓音和無與倫比的表達力就足以感染每一個有著基本欣賞能力的觀眾,那種強烈的、炙熱的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只要聽到,就會被感動到。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在片中,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出鏡接受了採訪,看著他們二人我不禁感到有些唏噓,曾經在那個夜晚風光無限的大師們如今都已容顏衰老、白髮蒼蒼,而唯有帕瓦羅蒂,卻因為過早的離開這個世界而永遠保持著那年輕的模樣,永遠被世人所銘記。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在我看來,帕瓦羅蒂就是我們人類之中的神,之所以稱他為神,並不單單是因為他所擁有的無與倫比的嗓音這個“神力”,更在於他用這“神力”造福了全人類,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不斷地推廣美聲,積極的推動美聲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讓美聲成為被更廣泛接受的藝術形式,同時他將自己的聲音所換來的巨大收益貢獻於人類的幸福事業中,時至今日,他所建立的慈善機構仍然在救助著全世界各個戰亂地區的孩子們。這,就是真正的神。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最後,我想說說帕瓦羅蒂對我的影響。小時候雖然在電視上看到過這個滿臉鬍子的大胖子,但我對他和美聲唱法都毫不瞭解,初中畢業時,不學無術的我為了能夠有大學可上,便選擇了藝術生的道路,進了我們當地的一所藝術高中,在這裡,我終於第一次接觸到了美聲唱法,也開始對帕瓦羅蒂慢慢熟悉,彼時的MP3還是個新鮮貨,人們最普遍的聽音樂介質便是CD機,我那厚厚的CD盒裡只有兩種風格的CD,一種是搖滾,一種是美聲,而在美聲的分類中,帕瓦羅蒂的碟佔了一大半,他的聲音陪我走過了高中三年,雖然我聽不懂意大利語,但還是那句話,“語言有國界,聲音無國界”,他的歌聲仍然能夠打動我,就像我第一次聽他唱的《卡魯索》時,雖然聽不懂歌詞,但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情感,從而淚流滿面。

而帕瓦羅蒂對我更重要的影響,則是讓我走上了寫作這條路(雖然我寫的東西大多不堪入目,但也妄稱自己是在寫作吧)。2007年9月6日,正在家中等待踏進大學生活的我突然從電視上看到了帕瓦羅蒂去世的消息,毫不誇張的說,當時我整個人都震驚了,我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猶如天神一般的大師會突然離世。由於當時家裡沒有電腦,我便跑到網吧,在當時的主流社交平臺——QQ空間上寫下了我個人對於帕瓦羅蒂離世的哀思,這也是我第一次決定在網絡上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當然,這個有些“中二”的舉動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評價,有不少好友包括親戚都對我這篇文章冷嘲熱諷,因為他們並不理解我的感受,覺得死的是個跟你毫不相干的人你有什麼好激動的,這導致我在一怒之下刪掉了那篇文章,但後來我想明白了,寫文章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去迎合誰,總有人會和我一樣有共鳴,這才堅持寫了下來,一直到今天。可以說,如果沒有帕瓦羅蒂,我不一定會走上用文字表達內心感受這條路,也不會因此獲得一些精神上的巨大滿足,感謝他。

時至今日,我仍然忘不了一個畫面,那就是當帕瓦羅蒂的靈柩被抬出教堂時,大街上站滿了前來哀悼的人,意大利空軍的飛機也在此時拉著彩煙從上空飛過,極盡哀榮。我想,這也許就是人們對“神”的最高禮遇吧!


《帕瓦羅蒂》:神和他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