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幹實體店的,網上賣的同種商品(品牌也許不一樣)價格比我們進貨價還低,怎麼辦?

王洪明1981


為什麼網店會幹過實體店,根本原因不在於網店多先進,而是網店直接倒逼企業去掉代理商。


去中介化是互聯網的核心思想,目前網店有三種賣家,一種是工廠直接開店銷售,第二種是大批量找工廠貼牌,第三種就是小商家,找代理商拿貨。

在這三種網店中,第三種是完全沒有生存空間的,甚至比實體店更慘。

真正能生存的只有第一種和第二種賣家。而實體店最大的問題就是還在走傳統的層層代理批發的模式。那麼實體店究竟應該怎麼跟網店競爭。


一、跳過批發代理,直接找廠家

實際上廠家的毛成本非常低,一件批發價50元的衣服,很可能出廠價僅僅20元。

但是實體店最大的問題是沒辦法訂購很大的量。這裡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

1、聯合實體店

找到相關的圈子,大家一起設計幾種流行的款式,一人出一部分資金,直接找廠家代工生產。

我之前在電商平臺銷售過一款飲料,就是聯合了3家直接找廠家,本來一瓶的批發價是3.8元-4.5元,廠家代工價格直接可以到2.5元。

2、找大公司湊單

如果能遇到訂貨量特別大的商家,可以跟著別人定。人家定一百萬的,你就訂10萬的貨。


二、直接從網上訂購

如果你在網上看到的價格比你批發的價格還低,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聯繫網店,大批量進貨,再進行壓價。

實體店畢竟有實體店的優勢,願意在實體店買衣服的客戶,就心裡明白會比網上的價格要貴。

在網上找一些好點的款式,直接在B2B網站上面搜有沒有同款的,再從B2B網上購買。

總之,在運營實體店上,跟網店拼價格肯定拼不過,只有拼商品,拼服務。

在網上一搜一大把的同款產品,你在實體店就很難銷售。其次是針對的人群,可以將目標人群鎖定在不上網購物的那部分。


小漁的創業信條


我來講個故事給提主聽聽,體會下精髓在哪裡。

100顆黃豆拿去市場去賣,他賣了1塊錢,然後有人把這100個加工做成了豆腐拿去賣變成2塊錢一塊,有人把豆腐曬乾做成了臭豆腐賣5元一碗,把豆腐做成一碗湯價值10元,把豆腐做成麻婆豆腐價值12元,5星級酒店賣一盤豆腐價值50元甚至更高,把豆腐拿給一個特級廚師使用,做出來的菜價值上千!

同樣的產品,延伸出不同的花樣變種,同樣的產品稍加改動又是另一個風景,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價值。

同樣材料的老年手機,如果你的牌子是金立你賣199,如果你的牌子是superme價值399美金,品牌的效益高於了產品質量的本身。

做實體店,去發現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在哪裡,賣lv的不需要人流量,賣不一樣的東西,給客戶的定義也不同。

既然你都沒法給線上做對比了,合作考慮過嗎?跨界合作的玻案例信手拈來,聯合通訊店,存話費送可以嗎?存網費送可以嗎?

讓思路清晰起來,不要只看價格,想辦法去融合營銷。你說為什麼網吧成為網咖?賣起飲料和咖啡了?你說為什麼移動聯通開始賣監控家電?

希望題主可以多體會下里面的故事。





混跡在中國移動的老臘


說網上價格低的就沒有拿到最低價價格,網上價格低就是去掉了中間商,讓社會底層沒錢賺,實體關門倒閉員工全部失業。失業、賠錢、倒閉你們這些人應該賺的錢都被馬雲賺了!無事可做,找不到工作,無工可打,無事生非的都是拜馬雲所賜!一環扣一環整個社會經濟鏈條直接鎖死!一連串連鎖反應!


海軍帽飄起來


第一 品牌不一樣是沒有可比性的。第二品牌一樣型號一樣的最多和進價一樣不會有多少出入 如果差價較大不用懷疑代理給你的價格高了。 我也是幹個體實體店的 品牌的貨按照天貓和京東的價都是可以賣的 只是利潤低點 有些高端產品是可以比天貓和京東便宜很多的 舉例 一個ROG的顯卡拿貨價可以比天貓便宜好幾百。華為mate手機可以比天貓便宜400左右。一個東成的鋰電扳手也能便宜好多。淘寶倒是比天貓便宜但也不會比代理的出貨價更低


朱傳旭1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傳統銷售模式下養活了很多人,但買家卻損失慘重。比如藥品出廠價一塊錢的,經過幾級批發商後,最終到達藥店就要賣十幾元錢,你說藥廠掙錢了麼?沒有吧!中間的批發商也覺得自己不掙錢,藥店呢?雖然他的利潤最高,但藥店的成本高,銷量低,最終的結果大家都不掙錢,但是老百姓卻要付出很多錢。其他行業也是相同的。不要說電商怎麼樣怎麼樣,我覺得電商只不過是減少了中間很多環節,早晚會回到正軌,會有人來替代電商的,


大哥雨田


這是目前實體店的一個困擾,也是實體店不好存活的一個原因之一。

針對這個問題,你首先要精準對待去實體店的人群。增加自己的服務,加大產品的介紹,以及產品的對比,讓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感受到產品的差異。

增加自己的進貨渠道。既然實體店的價格不好,你可以從網上購買一些超低價的秒殺,或者根據網店的疊加優惠等,買一些品牌的東西搞促銷。

我現在也在搞一些低單價的東西,採購回來促銷。因為這些產品你的採購價格足夠低,比消費者自己採購還低,而且有品質保證。那你就有自己的利潤空間。

有興趣可以關注一起討論。








創業王魯泰


在實體店打工的在網店購物,實體店倒閉後打工的也失業了,接下來就是網店也沒生意


手機用戶70747130042


我也跟你一樣,遇到同樣的困擾,進貨價比網上零售價格還高,不過我也做過對比,網上買的有些東西,質量跟實體店有差別,現在有的人想在實體店買東西,而以網上價支付,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隨他去吧


喋血詩箋


有些網店故意拿部分老款或斷碼之類的產品低於成本價銷售,是為了吸引流量。不是全部產品低價。是種營銷手段。


熱風熱潮


聽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某分銷商,分銷商拿貨價比新零售售價高是很正常的事。現在電商渠道基本是廠家對廠家的對決,網上分銷商都很難賺錢了。廠家對商品定價有絕對控制權,分銷商的好日子早過了,哪怕是廠家,也是刀刀致命,苟且度日。如果你的情況是競爭力遠遠不足,最好放棄。當然,有時候電商款跟線下款質量可能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