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殺回馬槍敘利亞藉口保護油田,會不會讓美俄再戰?

易枝玄門集福堂梁成偉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素有“世界油庫”和“石油海洋”之稱。近二十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新興大國快速發展,並大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導致全球能源需求不斷提高,所以一些強權國家也加強了對中東石油利益的爭奪。

而對於美國而言,中東利益不僅攸關美國自身的能源需求問題,而且直接關係著石油美元體系的生死存亡,與美國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長期以來美國一直都在努力加強對全球石油交易的控制。

所謂的美國退兵敘利亞,只不過是美國在敘利亞交鋒中暫時受挫,做出的戰略佯動而已,美俄目前在地緣政治交鋒中正處在極為關鍵的時期,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導致美國全盤皆輸。長期以來,美國對俄羅斯在戰略上步步緊逼,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全力反擊,以至於美俄關係如今勢同水火,同時美國也讓自己騎熊難下。敘利亞問題當前攸關美俄角逐之勝負手,美國豈能輕易放棄!

在俄羅斯周邊,美國長期以來動作頻頻,圍繞著烏克蘭與波蘭等國家在北極熊的家門口不斷挑釁,全力圍堵俄羅斯,導致俄羅斯也是火冒三丈,不僅在敘利亞問題上直接出兵,而且還在伊朗、委內瑞拉等問題上與美國較勁,讓美國吃了很多虧,迫使美國不得不做出一些戰略後退。

同時俄羅斯還大規模去美元化,做好了與美國長期角逐的準備,俄羅斯國內最大石油公司日前已經公開宣佈將全面推行石油歐元,這等於俄羅斯準備帶著伊朗、敘利亞等國家開始直接衝擊石油美元體系,一旦美國在中東與俄羅斯的交鋒處於弱勢局面,一旦美國撤兵敘利亞,那麼美國的風險敞口就會突然之間意外擴張,經濟與金融都有可能因石油美元體系被突破而遭受沉重打擊。目前看似弱勢的俄羅斯,這次出手極其老道狠辣,美國只怕稍有閃失就會飛來橫禍。

歐委會主席容克提到美元時,曾連用兩個荒謬來形容。“歐洲一年的能源進口費用當中有80%是用美元付款,而我們只有2%的能源進口來自美國,實在荒謬。”“歐洲企業購買歐制飛機是用美元而非歐元付款,這更是荒謬!”由於歐盟加速脫美,歐盟會積極建立獨立的國際支付體系以維護自身利益,而俄羅斯大力推動石油歐元交易,這無疑將直擊美國金融命脈。

一旦石油美元被突破,不僅俄羅斯與伊朗等石油輸出國的利潤會大幅度增長,而且會嚴重打擊美元的國際支付佔比,美元的國際儲備與結算自然會大幅下降,這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場金融災難。所以表面上看來還有所節制的美俄中東交鋒,從經濟角度上來看已經處於生死時速,幾乎沒有迴旋的餘地,這也決定了美俄之間在敘利亞會再次交手。

俄羅斯官方披露,美國每個月會從敘利亞石油上撈取3000萬美金的巨大利益。面對如此鉅額的利益,美國怎麼可能輕易撤走呢?更何況還牽涉到石油美元體系、美國的軍工複合體與美國的國際戰略。

所以美國國防部近日發表聲明稱,將向敘利亞東部增派軍事力量和設備,防止油田落入“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手中。這表明美國不僅暫停了從敘利亞全面撤軍的計劃,而且還可能增加一些新的作戰力量。

敘利亞政府強烈反對美國的這一計劃,要求美軍撤離代爾祖爾省的油區,未來將由敘利亞政府軍和經敘政府同意駐留在敘國的部隊保障該地區穩定。油田是敘利亞的國家財產,敘政府的目標是逐步恢復對這一地區所有油田的控制,但美國豈會輕易放棄在敘利亞巨大的石油利益。

針對美國再度增兵敘利亞,俄羅斯國防部10月25日表示,為維護當地秩序,俄羅斯增派了300名軍事警察及33套作戰設備赴敘利亞“執行新任務”。雖然暫時美俄之間沒有直接交手,但是隨著矛盾的再次激化,估計明裡暗裡的交鋒也不會少,並隨時存在大打出手的可能。


馨月說財經


美軍重新回到敘利亞奧馬兒油田,對於敘利亞來說也只能抗議一下,俄羅斯也不會為了一個油田會和美國開戰。

敘利亞東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區是個比較貧窮的地方,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奧馬兒油田,原本該油田被伊斯蘭國控制,恐怖分子將奧馬兒油田的石油走私到土耳其賺取外匯,埃爾多安的兒子也捲入其中,此事被俄羅斯曝光後,在國際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俄羅斯的戰機還轟炸過土耳其運油車隊,搞得當時俄土關係很是緊張。

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土耳其斷絕了與伊斯蘭國的石油交易,伊斯蘭國收入來源被截斷。同時在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趕跑了產油區的伊斯蘭國武裝,幫助庫爾德人控制了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包括奧馬兒油田。

對於敘利亞第一大油田,俄敘聯軍同樣志在必得,在擊敗伊斯蘭國後,俄敘聯軍也曾越過幼發拉底河試圖攻佔產油區,遭到了庫爾德武裝的抵抗和美軍的轟炸,俄敘聯軍損失慘重,俄羅斯僱傭兵也死傷好幾百。

經過這次試探後,美國和俄敘聯軍達成了默契,以幼發拉底河為界,以東是庫爾德人控制區,以西是俄敘聯軍控制區,雙方不得越界。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網友發的敘利亞局勢圖,很明顯幼發拉底河成了雙方的隔離河。

而這次俄敘聯軍想要進攻油田區,主要看到美國撤離了敘利亞東北部,認為有機可乘。誰知道美軍折而復返,而且還帶有上百輛裝甲車,再加上原來駐紮在油田區的德、法、英、土耳其和意大利軍隊,讓俄敘聯軍躊躇不前。

對於俄羅斯來說,這次美軍的撤離給了俄敘聯軍機會,將前沿推進到了以前未曾涉足的敘土邊境地區,收穫的同時,還得提防敘土是否會發生摩擦,在寫這篇文時,敘土已發生過軍事摩擦。

所以,美軍折回敘利亞奧馬兒油田後,俄羅斯不可能為了一個油田把自己放在對抗美國的前沿,現在俄羅斯最大的問題是穩定局面,協調敘土庫三方的關係,不能發生軍事摩擦,至於要和美國開戰,根本不可能的事。


火炎炏焱燚水淼




俄羅斯和美國曾經面臨過多少次劍拔弩張,但最終都是擦肩而過。兩個國家都是世界級產油大國,如果就為了敘利亞那點產油量而大動干戈,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可想象。


還有人說,這片敘利亞產油區也是伊朗與伊拉克物資運輸通道,更是伊朗石油陸路運輸的重要通道,所以美軍把守此要地,也是在向伊朗發出威脅信號。但我們不禁要問:在前期美國駐敘軍隊,強大到可以橫行敘北地區時,為何不直接掐死這個咽喉通道?何必要在地中海和波斯灣瞎胡鬧?更何況,這次美國重新派遣回來的兵力只有幾百人,即使加上當地石油公司的僱傭兵,要想擋住俄敘聯軍的進攻和圍剿,也是在開國際玩笑。

所以我們依然堅持以往的觀點:這次美軍重返油田,只是要做出一個姿態,不想因庫族武裝撤離,而造成軍事空白,讓俄敘聯軍憑空撿到一個便宜。美國需要掌握未來與俄敘談判的籌碼,而且這個籌碼還有吸引力,能夠引來土耳其的競爭,在俄土的相互“競價”中,讓美國人從容獲取高額溢價。


新文化街男孩


首先,本人對老特的看法是一以貫之,那就是,老特擅長用經濟手段打擊對手,讓對手臣服,對戰爭是持反對態度,因為他覺得不划算,花錢打仗,撈不到好處,就是虧本,就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這是他的執政所採取的的“原則”。

美國不但在敘利亞的油田留守200多人,過了幾天又高調的聲稱再從伊拉克的方向派出一個營的兵力,據說約800人,還有坦克和步戰車二三十輛,目標很明確,保護油田,不讓奧馬爾油田落到“伊斯蘭國”手裡,但在美國的心裡,也是不讓油田落在敘政府的手裡,所以俄羅斯的態度明瞭,俄國說,那裡的油田既不屬於美國,也不屬於庫爾德人,而是屬於敘政府,屬於整個敘利亞,而且俄羅斯指責美國是“國際竊賊”。

報道說,奧馬爾油田產油並不多,日產2萬桶左右,但是對於敘政府來說卻是不小的一筆收入,能緩解敘利亞的油荒,更加有利於敘政府的戰後重建。美國每年從這座油田得到5000多萬的收入,在老特的賬本上,有了這筆收入,或許就可以養活在油田的美國大兵了,故而,他才會有一種想法——花一些錢或者用軍事裝備,從庫爾德人手中將油田買過來,讓美國公司經營。十足的商人經;保護油田,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從敘利亞撤軍,不符合歐盟或沙特、以色列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國政治精英集團的利益,更不符合五角大樓的企圖,想想第一次撤軍,直接導致防長馬蒂斯的憤而辭職,美國在中東的特使辭職,這次撤軍,依舊是故技重施,誰都不知道,命令就在推特上;國內外譁然,偏偏現在不是好的時機,他面臨眾議院的彈劾,而且是形勢越來越危機,為這事牽扯過多的精力,讓許多支持者離開,得不償失,故而,只能選擇妥協,讓部隊再次回到敘利亞。

美國大兵的迴歸給庫爾德武裝一個錯誤的信號,增加了敘政府軍的收復領土進程難度,但是,他不會引起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衝突”。本人估計,美國既然不願打仗,自然會避免與俄敘聯軍的正面碰撞,因為一切都物是人非,所以他們會以油田為中心畫地為牢,俄敘聯軍雖然駐守在這一地區,會出現“雞犬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的景象。


見腫消世界


美軍回敘利亞“保護”油田,應該是由於“撤軍”的草率,而使自己險些丟掉已經到手的利益而做出的迅速調整而已。

美軍對土耳其的那些激烈行為並不為之所動,庫爾德人該出賣就必須出賣,就像在古代的貿易市場一樣,只要商販感覺有利可圖,親爹都能立馬出手。

但土耳其的貿然舉動,讓俄羅斯和敘利亞獲得了戰略機遇,同時由於身處生存環境的改變,使庫爾德武裝迅速投入敘利亞政府懷抱,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卻把現實利益拱手讓給別人,待緩過神來發現大事不妙,趕緊回敘利亞“保護”油田。

土耳其對美國來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這回卻給了美國一個最好藉口,美國佬也沒必要“制裁”他了,埃爾多安盡在為他人做嫁衣裳,這次還是要哭暈在廁所。

當然,有一點不得不說,美國的“撤軍”與返回敘利亞“保護”油田的舉措,是否與消滅巴格達迪有關呢?“撤軍”撤的突然果決,返回“保護”大大咧咧,真是撤的詭秘,回來的神速,若如此,巴格達迪可真夠寃的。

謝謝!


abc138763755


美軍的退出,說明了原有在庫區僅存的一點誠信也付於東流,俄土的和平解決敘庫爾德人區的協議,讓庫爾德人民帶來了希望,美國大兵的去而復返,使得庫爾德人感覺和平有如曇花一現。

俄土敘的配合佈局,美國大兵的重回,嚴陣以待的俄土敘和庫爾德武裝,美國必然會有如臨大敵之感,雖然不會大打,但是游擊戰的方式會令美國大兵縱深孤立無助之感,也不是久留紮營之地,掠奪敘庫石油資源,冒險的非法刷存在,無論你走到那個國家同樣的變為眾矢之的,時刻在做驚弓之鳥,到不如一走了之爽快,美軍的重回不會長久,只不過虛幌一槍繼續在俄土敘之間攪局,因為局勢不宜美軍冒險久留。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塘坳美如畫


美國和俄羅斯的對抗一刻也不會停止,就算不會真刀真槍的實幹,也會私下裡對壘。


在敘利亞的局勢里美國宣佈撤軍以後,俄羅斯的意志就主導了敘利亞局勢的走向,和土耳其達成索契備忘錄。敘利亞政府軍也加緊收復庫爾德武裝的控制區,可以說沒有美國什麼事了。美國的失落是可以看得見的,畢竟美國為了推翻巴沙爾政權,扶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也是付出大量的美元和武器。如今隨著特朗普宣佈撤軍,庫爾德武裝和敘利亞政府和解,美國在敘利亞的投資一朝喪失。


特朗普宣佈撤出敘利亞,但撤軍一直是拖拖拉拉,甚至最近又加派士兵返回敘利亞油田。對於特朗普的反覆無常恐怕美國軍隊也無所適從。美國派兵返回敘利亞油田的背景就是特朗普不承認美國在敘利亞的失敗。在俄土達成停火協議之後,美國又出人意料的來了個回馬槍,美國的意圖就是在敘利亞局勢快要穩定的時候,牽制敘利亞政府,阻止敘利亞政府完成收復國土,就近監視俄羅斯的海軍基地,以達到繼續對俄羅斯的戰略壓力。


美國和俄羅斯的博弈,都是在大的戰略上的對抗,像在敘利亞局勢裡的短兵相接,雙方發生衝突的機會還是有的,但雙方都會很剋制,避免引發雙方之間的直接對抗。(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我是點力,喜歡就來個關注。


點力


現在敘利亞東北部成為世界的焦點,為何?說白了,還是為了石油!

土耳其為了石油,以為美國走了之後不再回來,殊不知美國政壇裡也是相互牽制、制衡。特朗普下令撤軍,也不是美國最終的選擇,美國再回首該地區。是土耳其沒預料到的!說實在的,土耳其入侵該地區,也是為石油!因為土耳其境內沒有一塊油田,土耳其用油屬於純進口。雖說設定什麼“安全區”。那只是一個以後入侵的藉口!為了以後還再次侵略。這一點,美國看得真真切切!

現在美國再回首該地區,也是為了石油。雖說美國用不著該地區的石油,但可以控價、控股。最大還是地緣政治,因為庫爾德人無時不刻想成立自己的民族國家。此地理位置上,可以破什葉派之弧;也可防止土耳其南下——作大奧斯曼帝國!

由美土雙方的意圖,只要俄、敘有智慧,美、土現在都是以石油為中心。何必急於參與?俄、敘噹噹黃雀不行麼?看似主動在美土手上,其實就看俄敘、怎樣引導!別看美國現在以敘利亞政府為目標,那只是借屍還魂。目的還是土耳其👌


詠慶他爹


美軍撤離敘利亞,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首先,美國現在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不足以支撐其軍隊,在敘利亞和俄羅斯、伊朗打一場持久的註定要失敗的消耗戰。

其次,美國被人指責勾機基地組織,製造“911”事件,繼之發動阿富汗戰爭,又以洗衣粉為罪,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之後,在二戰中積攢的道德優勢失去大半。

最後,美國不但沒有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中汲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在敘利亞支持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建立所謂的哈里發國,以求控制什葉派之弧,遭到俄羅斯、伊朗迎頭痛擊。美國的倒行逆施式的神操作,還包括認可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佔領,遷使館於耶路撒冷,到退出伊核協議而達到高峰。至此,美國先賢的身體力行的自由、民主、人權、博愛的政治哲學徹底破產。

美軍撤離敘利亞,接下來與伊朗和解,其實是以道德重組的方式斷尾求生。

但是,這一符合國家利益的舉措,不符合五角大樓和軍工集團的利益,不符合猶太財團的利益。

直白點說,美國撤離敘利亞,會讓美軍的將領們,在敘利亞投資的油氣田的收益消失。還有,美軍撤離敘利亞,還會讓伊朗主導的什葉派之弧強勢崛起,最終打敗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分子。

這是美國重回敘利亞的根本緣由。

美軍沒有選擇,最終還是必須撤離敘利亞,但是會在猶太復國主義分子接受失敗的局面,美軍的將領再賺一些錢之後。


成縣融媒體中心賈啟明


美俄真正打起來的概率,比你中了六合彩還難。即使在上個世紀美蘇冷戰階段,兩國直接動手的情況還是沒有發生,這就證明在核武器時代真正的大國交手很難出現了。現在雖然美俄在各個領域勾心鬥角,小動作不斷,但是直接交戰的可能性還是沒有。

美國殺回敘利亞保護油田實際上有兩個原因,其中表面上的原因就是保護油田,沒有錯誤,在特朗普當任政府期間,美國對於經濟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而高油價對於經濟的傷害非常明顯,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會防守油田,避免出現沙特油井遇襲事件那樣的黑天鵝。

第二,俄羅斯在美國撤軍之後與土耳其達成了協議,這個協議是以出讓了敘利亞部分主權為代價的,也就是說俄羅斯堂而皇之尾隨美軍撤離的步伐進入了敘利亞,強化了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這是美國無法容忍的,所以藉口保護油田重新強化軍事存在可以制衡一部分俄羅斯的影響力。

這是美俄兩國在中東博弈的一部分,兩國其實從敘利亞陷入內亂以來,就一直在敘利亞明裡暗裡的爭鬥,但是沒有直接進入衝突,充其量進行了代理人的鬥爭,現在也將延續這個節奏,不會出現兩國的直接交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