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8576565
《新世界》是13年上映的一部韓國黑道主題的電影,本片導演兼編劇樸勳政承認《新世界》的構思100%來自於《無間道》,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它的精彩程度,甚至某些方面比《無間道》還要出彩。
《新世界》和《無間道》無論在劇情和人物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新世界》中的李子成,也是在有性命之憂的情況下,被上司一再拖延,被迫局中。
來自情感的告白
這是一部充滿細節的電影。如果不仔細琢磨細節,去設身處地地理解一些影片中的場景和對話,在看完影片後就會留下大量琢磨不通的疑點,成為所謂的bug。
兩年前初看此片,當做快餐片一覽而過,覺得沒看明白的地方頗多。近日無事連續五天看這個電影,幾乎是一幀一幀截著圖暫停著看,慢慢地解開了所有的疑惑。
全片除了李子成丁青兩人的武力值過高外,在劇情交待上幾乎沒有bug,演員的演技更是深入骨髓。是一部以細節和寫實風格取勝的經典黑幫電影。
下面我將解構劇情相關的細節,向大家展示《新世界》。
一、會長到底是怎麼死的
石會長的死亡就像薩拉熱窩事件裡的公爵死亡一樣,是片中金門內部衝突的導火索。但片中就事故本身並未給予太多交待,表面上展示的只是一場車禍,事故後醫治無效死亡。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會長的車禍是偶然的事故還是必然的謀殺。這個片中通過鏡頭語言其實已經給了回答。
這是事故前的那個路口,注意是雙左轉車道,右車是後並過來的,而且全程沒有打轉向燈。車牌號871112,全片沒有出現第二次。
會長的保鏢還是很警惕的望向鄰車,鄰車只是漠然地望向左前方。此人全片沒有出現第二次。
左轉燈變綠,會長車左轉,右車根本沒動,鏡頭還給出了右車駕駛位看向會長車的視角。卡車疾馳而來。此處暗示右車知道會有事故。
卡車將會長車狠狠懟在道路中間的金屬隔離帶上。這個撞法就是衝撞死去的。(如果是普通的肇事車輛,不會將被撞車輛往牆啊隔離帶啊之類的地方懟吧!)
鄰車左轉車道不左轉,鄰車車內視角,卡車撞擊方式均提示這是一次謀殺。右車是卡車司機的同謀,很可能還負責載離卡車內的兇手。右車司機和車輛全片未再出現,說明是僱兇殺人
再來分析片中主要勢力殺死石會長的動機--
1.首先了解石會長本身。片中通過新聞和警方的敘述給予了描述。
石東出,金門集團的董事長,金門集團由韓國最大的三個黑幫--在虎派、帝日派、北大門派合併而來,石東出是勢力最大的“在虎派”的首領。合併之後領導金門集團迅速企業化,之後成為涉足八大改革領域的中型企業(合法化)。其被警方以經濟犯罪起訴,但被法院駁回,剛擺脫訴訟恢復自由身第1天。
2.片中主要嫌疑人的背景:
丁青--合併前的北大門派首領,掌管的是金門集團目前的主要業務,即經濟業務(跟石會長一個專業,也是金門集團目前的主要業務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幫會內排名第3,實權第2。
李仲久--合併前在虎派的二把手,掌管的是私人貸款,傳銷,娛樂業務(全都是黑道傳統業務,均需要暴力保駕),幫內排名第4,實權第3。
李子成--
幫會內:丁青的副手。這個副手是負責什麼的呢?
丁青幹活是這樣的:
經常出國,律師不離身。
當丁青準備召喚延邊老棒子時,律師的話:
可以推斷丁青專注於陽光產業,平時這種黑活都是別人(李子成)動手,已經不沾葷腥有日子了~如果不是剛在姜科長那兒受了氣而且本派內部問題嚴重,這件事他也不見得自己做。
而李子成幹活是這樣的:
陰冷肅殺,殺伐決斷。處置敵人有多殘忍我就不貼了。。。
從片中給出的幾個場景來看,丁青作為非在虎派首領在幫會內得到會長賞識,源自其長袖善舞,雙商頂級,主掌的合法生意風生水起。而李子成負責工作大部分的北大門派的“黑活”部分,這些黑活,則與北大門派--即丁青勢力,在幫內得以存活壯大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李子成,那丁青的狀態則參考二號人物帝日派張守基--合派後被迅速剪去爪牙,混吃等死)多說一句,在虎派內石東出和李仲久的分工也應該類似。黑道公司黑白生意分家能讓各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做事,也有利於規避風險。
丁青跟李子成,是北大門派在金門內部得以壯大的黑白兩面,缺一不可。但在幫會外:
李子成--警察臥底,警方接頭人圍棋老師,直屬上級姜科長。
臥槽。。。殺人如麻的黑活大哥李子成,竟然是偉光正的警察屬性。
李子成為什麼幹不下去,為什麼精神壓力大,分析到這兒應該清楚了。
3.介紹完人物背景,再來說說各個勢力是否存在暗殺石會長的動機和條件。
張守基:原帝日派首領,已被剪除爪牙,但仍保有幫內第二的名譽席位。這類人物能活著就不錯了,但雖然被保有名譽席位,平時的監視和日常審查是少不了的,親信什麼的則更不可能保有。鑑於張守基目前的狀況,應該沒有兇手敢受僱於這麼弱雞的主家來殺強勢的金門會長,分分鐘被發現不說,就算成功殺死會長能撈著什麼好處?只是單純作大死而已。所以,張守基既不存在動機,也不存在條件。
警方:動機是存在的。在石會長運營下,金門暴力組織合法化,企業化,擴大化,即將擺脫警方掌控力。警方希望石會長倒臺,從而得到機會介入操控金門。
但警方有制度約束,劇中警方拘捕人還要李子成傳犯罪材料出來才行,僱兇殺人是基本做不到的。警方找的兇手萬一在某種動機下把這事漏了出去,整個政府的公信力都會喪失,就算是為了掃黃打黑也沒有哪個警方敢捅這簍子。儘管警方可以從石會長的死中得益,也就是說有暗殺石會長的動機,但“警察”的政府屬性,即不掌握黑道資源,容易暴露,註定不具備殺死石會長的條件。(別說越獄裡的Kellerman,那不是警方,那是特務機構,是政府直屬黑活部門)。
(有朋友說警察自己買兇犯案自己不查不就好了,其實不然。重點是作案後的兇手如何控制。韓國沒有媒體管控,只要有料天塌了媒體都爆,例子參見朴槿惠。你警方犯了案,兇手萬一事後爆料,造成的社會影響是無法彌補的,這才是警方從道理上不敢僱兇殺人的理由。)
退一步講,假設警方為了控制一個黑社會公司完全罔顧自己的政府屬性和暗殺行為暴光後對政府公信力的破壞,“警方策劃實施暗殺”也分兩種情況:
警方高層授意,高局長&姜科長及其下屬實施;
高局長&姜科長做為負責控制金門集團犯罪行為的負責人,瞞著警方高層私自策劃實施暗殺。
如果是前者,那警方的全盤計劃是這樣的:除去石會長引發權力真空→誘導丁青李仲久火併擴大權力真空→扶持警方代理人控制集團。警方高層在石會長死前就得通過這一整套計劃。
而片中卻提示警方高層是在石會長死後半個月才從高局長那兒得知該計劃草案並批准:
而具體方案則由姜科長几日之後策劃完畢並報高局長批准:
在石會長死後半月警方高層才知曉並同意開展“新世界計劃”,所以“警方高層授意,高局長&姜科長及其下屬暗殺石會長”--不成立;
再看後者,“高局長和姜科長在上層不知情的情況下為了創造控制金門集團的機會而策劃暗殺”。
首先--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姜科長跟高局長真是冒著被黑道滿門抄斬和被白道送進監獄的風險在為推翻金門集團作奉獻,動機實在難以理解(我的仇恨吞噬了我);
其次,因為暗殺是違法行為,高姜二人是難以找到警察同僚(包括下屬)去實施這項計劃的,只能是買兇殺人。而從片中可以得知,高局長無論是地位還是頭腦都不太適合具體操作這種高難度高風險的事情:
而姜科長則是負責反黑的老人兒了,成天跟這幫人打交道,黑道見面都認得。受僱於這麼明的警察殺全國最大的黑幫的老大,鬧呢?!
所以, “高局長&姜科長做為負責控制金門集團犯罪行為的負責人,瞞著警方高層私自策劃實施暗殺” 這種情況,也是動機和條件都極其不充分。
之後是最有條件暗殺石會長的三個人:丁青,李仲久,李子成。
片中丁青、李仲久、李子成都有涉及石會長的死亡的臺詞,具體如下:
丁青(剛出機場,跟李子成寒暄之後嚴肅下來問的第一件事)
對於丁青而言,他掌管的是金門集團目前的主要業務,即經濟業務。這部分業務已被石會長洗白,是金門集團能夠合法存在的原因。丁青是目前集團的實際二把手,執行董事。
腹黑的是,丁青在取得石會長的信任同時,暗地裡在慢慢剪除會長的羽翼(片頭栽贓會長親信為臥底的手段在後面由姜科長交待。負責操作這項工作的人是姜科長的臥底李子成,所以應該屬實)。
可以預見的是,在丁青-李子成勢力在公司主要業務上的業績的上升(壓制李仲久),和暗地裡擴張勢力排除異己的雙拳出擊下,石會長將會長之位禪讓於他只是時間問題。對於奪權,他採用的是緩進戰略。丁青需要會長活著,或者說丁青不希望目前的格局被打破,跟我國希望世界和平的道理是一樣的。
而且就場景來說,在丁青詢問這句話的時候,他車內只有他的兩名親信和李子成,如果不是真想問,是沒有必要故意說給誰聽的。
石會長確認死亡之後的丁青:!@#¥%&
一副既定戰略被打破的樣子。因為石會長的死亡讓他失去了按計劃正常繼位的可能,這一斗難以避免了,而目前提前競爭會長則會降低他的勝算。
李仲久(武力脅迫在虎派元老會投票給自己之後以在虎派老大姿態問話)
對於李仲久,他是會長的左膀右臂,在虎派石會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者。可以想象當初石會長正是由於在虎派的武力登上合併之後的會長位置的,對於門下第一武將自然相當看重。李仲久雖然文活不行,為人狂妄,負責的業務不契合公司合法化後的路線,但其在會內的位置如前述基本可以看作是會長的“李子成”--負責黑活,武裝保駕。他非常忠於會長,雖然會從石會長的死中得益(會長活著、丁青平穩運營時間越長李仲久就越將被進一步壓制),但從他的簡單和忠誠來說他沒有動手的可能。(李子成也會在丁青死中得益,但能當上這種級別二當家的一般都是和大當家相互極其信任的人,下不去這樣的手)
石會長確認死亡後的李仲久:直接炸了,拉都拉不住,簡直是悲憤的患者家屬~
順便提一下姜科長的這個劇情,後面第二部分會具體分析。(姜科長機場裡給丁青“透底”)
這裡的“他”,指的是李仲久。姜科長這裡是在忽悠丁青。他知道丁青正在金門內部雙拳出擊發展壯大,他也知道李仲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失去和丁青的一戰之資,所以他把會長死亡的鍋扣在李仲久身上,用“李仲久求速戰”這種丁青擔心的理由來試圖引發丁青和李仲久的火併(整個劇的前半段就是姜科長利用李子成的情報在丁青&李仲久兩邊挑火)。但別多想,姜科長不見得知道會長是誰殺的,有時候甩鍋時候不需要知道這個鍋真正屬於誰。
重點來了。
李子成是唯一的一個動機和條件都非常充分的嫌疑人。
故事中李子成第一次與姜科長在秘密據點見面時說的話:
這是很多人的一個爭議點,因為這兩句話看上去是矛盾的,初看時讓人不知所云。第一句話好像是在說“我奉你命解決掉石會長引發金門大亂,任務完成了”;第二句則是說“石會長又不是我弄死的”。如果單純解讀文字的話好像是說警方給他下達了暗殺石會長的任務,但“石會長的死是我的錯嗎?”又不太講得通。
在反覆思考後我發現只有一種情境下這幾句話的邏輯是通順的,那就是“解決掉石會長”並不是“弄死石會長”的意思,而且警方也並沒有給李子成下“暗殺石會長”的任務。
請各位加上中間這句話一起看。
李子成口中的“解決掉石會長”,是通過由他向警方輸送犯罪證據,通過起訴審判讓完美運作金門犯罪集團的石會長垮臺。這是他之前接受的任務。警方也許諾給他完成這個任務後他就可以脫離臥底生活了。
結果警方搞砸了訴訟,石東出無罪釋放。
滿心期待會長倒臺結束臥底生涯的李子成,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情簡直無異於被剝奪假期繼續按在教室的小同學。
奉命處理所謂“臥底”時候的幾個表情,思慮重重又有點擔心的樣子。如果是殺一個政敵,用得著這麼憂鬱嗎?(這時候他應該是在操心石會長到底會不會被法院判決有罪的事)
再看宣佈會長死亡的時候李子成的表情:
緊張地呷了一口水,非常緊張,但又有所期待的樣子。有所期待是正常的,如前述,金門失去會長領導的那天就是他脫離臥底生涯的那天。那緊張呢?他馬上就不是幫會的人了,有必要緊張嘛?預感世界大亂?
預感世界大亂的臉色是這樣的沉思+意見交換臉。
李子成跟這幫元老的臉色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事實是這是他陰謀得逞的一瞬間,心裡有鬼流露出來的緊張。(片中李政宰用杯子擋住臉,眼珠子連續轉動那幾下子,簡直神了。截圖截不出來)
我的觀點是,李子成在片頭處理“臥底”時,也就是石會長被拘留期間,就一直在操心石會長能不能被順利地送進監獄。而在得知會長被釋放後就緊急實施了暗殺並順利得逞(會長是白天被釋放,出事是在當晚,這之間有充足的時間策劃一場車禍)。他的動機源自他對脫離臥底生涯的渴望(李子成黑化前唯一的訴求就是脫離臥底生活,反覆重申受不了了)。在石東出贏得訴訟後,李子成意識到警方已經沒法用法律手段掀翻石東出了。然而他的任務計劃卻是以石會長伏法而終止的,這臥底生涯一眼看不到頭了。
你在面對無盡的假期補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是老師生病該多好”?
沒錯,李子成就是利用自己的黑道身份自己去滿足自己的放假條件了。既然合法途徑沒法弄倒石會長,那就由我用“意外”來弄倒石會長。反正之前說好只要石會長不再領導金門集團,我就算完成任務了。
(片中初次與圍棋老師接頭)李子成想當然地認為會長死後自己該撤了。
然而,接頭人告訴他後續還有任務,繼續潛伏。
(“我去年買了個表!”)
按照這個思路,你才看得懂李子成和姜科長在秘密據點的第一次對話。但其中“石會長死了是我的錯嗎?”只是李子成喊給領導的一句哭鬧話而已。事實是他成功謀殺了石會長才得到了這個從臥底角色抽身的機會。誰知道他的領導們在石會長死後迅速策劃了新的計劃並仍把他包含在內,他才會怨恨警方說話不算數。
最後經過姜科長棍棒加胡蘿蔔加畫大餅的調教,李子成妥協了,任務改為確認下任會長為止。
姜科長的御人之術到底是厲害還是糟糕就不多說了。先做個小結:
警方在“新世界”計劃前針對金門集團的計劃是通過李子成獲得犯罪證據走法律途徑扳倒石會長,同時會藉此剪除/壓縮金門集團的大部分非法生意,縮小金門集團的規模及涉足領域以便於警方控制,這應該是警方針對黑道企業的常規做法。
李子成的臥底任務--提供會長的犯罪證據。
李子成殺死會長動機--警方既定計劃的失敗讓他看不到脫身的希望,急於脫離黑暗的臥底生活而擅自動手暗殺會長。
李子成殺死會長手段--利用黑道身份買兇。
姜科長採用強壓+欺騙的方式逼迫李子成接受後續任務。
李子成仍然以為自己只是被延長了任務時間,仍屬於情報蒐集人員,對於“新世界”計劃及自己在該計劃中會成為金門集團的實際控制者(終身以黑道身份服務於警方)並不知情。
二、新世界計劃是什麼,以及姜科長是如何運作這個計劃的
如果你只看一遍電影,這個問題提給你,你多半不能回答圓滿。
因為導演刻意在片子剛開始的警方秘密會議的裡省略了最關鍵的部分。高局長介紹了丁青和李仲久。警方瞭解丁青是最有可能的幫會繼承人,李仲久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在簡單的介紹張守基的半隱退狀態後,就直接跳到了高層領導嚴肅的提問:“你們有信心嗎?”
僅僅是扶持某一派有這麼大的難度和危險性嗎?當然不是。我覺得街道派出所應該就經常能完成類似的任務。
而在火併發生之前,片子才補充了該次會議的後半部分:
然後我們知道,張守基在隱退之後一直受到警方的照顧(可能是暗中保護),警方覺得扶他上位最為可控。
而高局長下面這句話其實才是點睛之筆,卻被導演深深的埋藏在糾纏錯節的劇情裡。
“金門內部勢力健在,在外部再怎麼刺激,也起不了作用啊”。內部勢力指的誰?就是丁青和李仲久這兩個實權派。
所以“新世界”計劃的核心,是警方利用石東出突然死亡的權力真空,挑撥幫內最大的兩股實權勢力火併。只有順利讓丁青和李仲久火併並兩敗俱傷,才能製造更大的權力真空,讓自己能支配的代理人入主金門。這可真是火中取栗,摸老虎屁股的行為,只要被幫會成員察覺,那所有參與者都會受到黑道勢力的死亡威脅。
再來看姜科長是怎樣具體運作這個計劃的,說實在的,真是充滿心機和演技。用“摸老虎屁股”都覺得不夠藝術,簡直是在老虎屁股上面紋了個身。如果不是李子成著急下班不成直接黑了導致功虧一簣。。。唉。
第一步,用李子成提供的“丁青手裡的李仲久的資料”,拘捕李仲久,將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方便後續離間計劃。
為什麼選擇李仲久--事實上因為李子成是丁青親信的關係,獲得丁青的犯罪材料更為方便(事實上李子成也已經提供給了警方丁青的犯罪材料,後續有交待)。但首先丁青更聰明理智,忽悠丁青要比忽悠李仲久難得多;其次就算成功挑撥丁青發動火併,丁青的北大門派在金門集團的武裝力量較李仲久的在虎派處於弱勢,在虎派很容易就會撲滅這次政變,進而李仲久或其他在虎派元老便會獲得會長位置,不符合警方的計劃。鑑於如果無法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則後續行動無法開展,所以必須要控制李仲久,要李仲久挑起火併,才更容易造成丁青李仲久兩敗俱傷的權力真空,讓警方代理人得以介入控制金門集團。
而李仲久因為本身跟丁青的競爭關係,下意識地首先懷疑丁青,正中姜科長下懷。李仲久這種炸裂的性格跟直腸子屬性,真是太方便忽悠了。
第二步,用李子成提供的丁青出行信息,促成警方和丁青的秘密會見
假意表示警方要替丁青幹掉李仲久,要套出丁青提供李仲久的定罪材料。這份材料如果套出來了,就會被立刻送到李仲久面前,成為丁青通警的鐵證,火併不可避免。
還補個刀,你們現在鬥,你勝算不大。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李仲久武力脅迫本派元老後,丁青操作空間並不多。哪怕元老臨場變卦,還要面對在虎派武裝政變的風險。
然而黑道三觀極正的丁青直接拒絕了:
姜科長見丁青拒絕出賣李仲久,便使出了第二招,把丁青自己的資料甩給丁青。
如果丁青跟李仲久一樣簡單,這時候沒準會說“李仲久竟然已經出賣我了!你要我跳個刀刃舞嗎?!”
但丁青雖然和李仲久不對付,但對李仲久是否會秉承黑道原則還是有自己的判斷的,沒有直接上套,反而試探說“你臥底不少呀!”
姜科長趕緊把話岔開:臥底什麼的,那是你們為了排除異己的藉口!
而下面這句話,則是在打丁青的七寸。前面講過,打持久戰李仲久會被丁青慢慢壓制,李仲久與丁青競爭的勝機就是要趁早,而這句話也確實說到丁青心坎兒裡了。所以才有後面這段精彩的表情戲:
以及後來丁青在探訪李仲久時候的反問(沒錯,這不是一句玩笑話)
臨走前,丁青質問姜科長如何掌握他的行蹤。姜科長笑而不語。事實是這個問題他沒法回答--因為這真是隻有臥底才能搞到的消息。
丁青之前將他出國的信息限制在了北大門派核心成員內部。丁青由此斷定,警方的臥底就在本派的核心成員之中。立刻下令徹查。
縱觀全局,這件事直接導致了李子成等人的暴露。姜科長在整個計劃唯一失算的地方就是低估了丁青的情報能力。警方原計劃就是以李子成作為金門未來的實質掌權人,所以不可能有意暴露李子成的臥底身份給丁青。如果不是丁青因為兄弟情義放了李子成一馬,警方將失去幫會內部火併後的核心棋子,計劃也將以失敗告終。
丁青的高明之處在於察覺到了警方的離間用意,始終堅守黑道“不通警”的鐵律,避免自己淪為警方製造混亂的工具;從警方獲得的情報逆推出臥底的存在進而不計代價的徹查,控制了北大門派的損失。
但是姜科長比丁青更高明一些,他在計劃之初就有兩手的準備。明裡忽悠丁青通警不成,卻暗地裡拍下了密會的照片,利用了李仲久本來就厭惡懷疑丁青的心理,最終還是成功誘導了火併。
話說回來,李仲久這個角色莽嗎?莽。但是是蠢嗎?不見得。李仲久雖然氣不過丁青趁他被拘留時候奪了會長的位置,但也沒衝動到因為這個就要火併的地步。李仲久知道警察是要誘導他和丁青火併,但真正讓李仲久邁出那一步的不完全是警察給出來的“證據”,也包括他對丁青的私怨和偏見(丁青作為非在虎派人士在幫會地位上逐漸形成的對他的壓制)。我們看看當時留給他的選擇:
如果丁青通警了--
不發動火併,自己會因為丁青持續提供給警察的證據被判入獄甚至死刑,丁青則會掩蓋背叛幫會的事實成為金門領袖;
發動火併幹掉叛徒丁青,可能還來得及在一些關鍵證據被出賣前掐斷警方這一信息鏈,可能還有脫罪的機會。
如果丁青沒通警--
那警方就得不到什麼金門高層真正關鍵的犯罪證據,自己拘留期過後會因證據不足釋放,雖然董事會已經結束自己以後只能受制於丁青,但短期內並不會傷筋動骨,還存在著利用其它手段翻盤的可能;
發動火併後會徹底葬送自己,成為幫會的罪人,釋放後也會被報復處死。
很明顯,重點完全在於李仲久相不相信丁青會通警。如果李仲久信任丁青作為黑道人物的基本素養,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火併是更好的一條路。但李仲久對丁青的厭惡讓他相信丁青就是通警了,就是在害他。只有完全瞭解了李仲久當時面對的選項,看懂了他在那種情境下作出的判斷和選擇後,我們才能看得明白他在下達火併命令時那一段“莫名其妙”的對話(有多少人認為這只是困獸之鬥之前的裝逼話的請 ):
“警方拍這些照片是想誘導幫會內部火併。”
“相信這些照片,相信丁青通警,幫會火併就勢在必行。”
“但我不得不發動火併。”
“因為丁青通警坑我,我再不動手就要白白死掉。”
“火併除掉他,也許還能讓我有一線生機。”
李仲久面對姜科長真假不明的“證據”,終究還是不能相信丁青的人品。他最後選擇發動火併,就說明了他最終選擇相信姜科長的說辭,也就是“丁青在競爭會長的關鍵時刻向警方出賣關鍵材料,利用警方除掉他”。他其實是被自己的成見逼上了絕路。
李仲久出拘留所時候見門口沒一個人來接他,就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判斷全是錯的了。如果他是處置幫會叛徒的英雄,因為除掉通警內奸而最終逆轉命運得以獲釋,那門口肯定人山人海地迎接啊!但眼前這空蕩蕩的街道只能讓他知道自己被忽悠得有多慘。既然自己發動火併是錯誤的,那就意味著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才會有那句感慨和後面的慷慨赴死了。
多說一句,丁青對李仲久對自己的成見和仇恨清楚的很。為了防止李仲久被警方利用,他在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拘留所進行安撫,並不斷在通過明裡暗裡的手段試圖讓警方停止對金門內部事務的干涉(明面上僱請律師為仲久辯護,暗地裡試圖買通姜科長)。
當然這在對丁青抱有成見的李仲久眼裡只不過是其緩兵之計而已。。。然而丁青確實在努力迴避警方利用仲久製造幫會內部衝突,洞察力可見一斑。
順便貼下劇中李仲久提到“叛徒不是你就是李子成時”丁青的眼神(這時候他已經拿到李子成的警案資料了。老楊說丁青會在上飛機時候拿到資料),
看著真心疼啊。。。
再做個小結:
新世界計劃的核心是讓丁青和李仲久火併;
姜科長忽悠丁青通警不成,用偷拍的密會照片忽悠李仲久;
李仲久因為對丁青的不信任而做出錯誤判斷髮動火併;
在李子成黑化之前,姜科長的計劃完美實施。
三、李子成黑化後如何在與張守基的鬥爭中反轉
張守基在丁青和李仲久火併後的權力真空中迅速建立自己的武裝,拉攏在虎派元老並獲得支持,成為唯一的會長候選人。
在董事會當天挾持李子成,並計劃處死李子成擺脫警方的控制,結果被自己的武裝倒戈擊斃。
這段看起來有點主角光環的劇情其實是有鋪墊在先的。張守基的一切都在黑化李子成的控制之下,一切按照張守基的劇本走只是為了出張守基本人的預料而已~
首先我們注意幾個人。
右邊這位是丁青的司機,和左邊這位丁青的保鏢,是丁青的絕對心腹。
石會長追悼會上左邊這個門衛,是丁青的第三個心腹。
全片有很多場景印證這幾個小弟不同於其它群眾演員的地位,有心的夥伴可以自己去電影裡驗證,這裡就少貼點圖了。
而這幾個小弟站到李子成背後,也象徵著李子成正式繼承丁青在北大門派的地位。
在丁青追悼會張守基走後,左1和左2這兩個心腹(就是之前石會長追悼會把門的那倆)被示意跟蹤監視張守基。
然後在處置張守基的現場出現的李子成手下,便是此二人。
而在之前,負責駕駛李子成座駕追趕張守基車輛的這兩位明明已經被張守基手下甩開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個地點是不會到達這裡的。
所以可以推測,這兩位心腹在張守基離開丁青追悼會後便一直跟蹤監視張守基,在發現張守基部署私人武裝欲圖殺害李子成時,像張守基手下陳述利害(“你們不知道,張守基在幫內守活寡已經好多年了,跟他混小心你們的菊花”)併成功買通。他們交了張守基人頭這個投名狀之後便被吸收進李子成麾下。
結論:李子成不是靠主角光環反轉,一切盡在掌握。
順便提一句,丁青的另一個心腹,即他的保鏢,負責處死李仲久。
這些細節都是導演設計的可不是我平白分析出來的噢。
四、姜科長為什麼在見到殺手後直接放棄抵抗了
姜科長見到殺手是在秘密據點,是殺手直接找進來的。這個地方專供李子成和姜科長碰頭使用,除非有情況否則不會隨意來。這臭水坑也不是堂堂科長的常規辦公地點,見面前要提前約定。
殺手找進來的時候姜科長正好在,說明姜科長是被李子成約來的。
殺手進門之後姜科長一看不是李子成,緊張而狐疑地盯著--畢竟還存在有SB進來釣魚的可能性嘛!。。。
結果來者掏出把刀。。。我真是太喜歡這幾個逗比了,一定要貼一張!
姜科長意識到這是李子成約他過來來取他性命的,李子成已經黑了,新世界完了,所有人都得死。
咱們不討論“姜科長和殺手誰戰鬥力高”,“姜科長慷慨赴死以求保全家人”之類的中二問題。就說李子成黑了之後,知道李子成底細的所有人就死定了。李子成作為金門黑幫新的老大,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不計代價的處死姜科長、高局長和張守基這三個知道他底細的人。他就算能從這個殺手這裡逃脫,仍舊難逃一死。
(評論裡很多人問之前知道李子成身份的丁青律師哪去了,這裡補充一下--那個律師在火併時候被李仲久的小弟拿球杆敲死在辦公室。圖我就不找了。)
再說姜科長反黑大半輩子,為了對付金門集團處心積慮。環環相扣的詭計換得黑幫火併死傷大半,對身處高壓之中的臥底也以多重利益關係捆綁防止跳反。眼看大功即將告成,計劃中的核心人物卻叛變了。多年經營的心血和之前的犧牲全部付之東流,自己和朋友的性命都已危在旦夕,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不是放棄抵抗,這是對命運的無奈好吧......
五、丁青對李子成的縱容和掌控
在李子成暴露之後,丁青跟李子成的關係著實是個淚點。很多人認為這是個bug,哪有黑幫老大這麼仁慈的,這麼仁慈混黑道死得慘就對了!還有人認為丁青留李子成一命不單純是因為兄弟情誼,而是因為丁青自知自己資質不如李子成,自己現在的地位是被李子成抬上去的,放他一馬是為了報恩。
前面的分析其實已經說明丁青的能力了,綜合素質絕對是本劇第一人(石會長戲太少不算數),各種臨場處理明顯優於李子成(各位可以數下李子成在劇中發了多少次飆,在丁青面前暴露時候被嚇得跳了多少次腳......石武都比他鎮定)。這裡我想說的是丁青對李子成的縱容也不是沒有思考的一時興起,他在放走李子成同時也已經做了風險控制。
還是從兩人身邊的小弟分析,李子成在片子的前半段也是有自己的心腹小弟的,即石武和右邊這個司機。
在影片前半部分中,這兩個小弟的走位時刻印證著他們“心腹”的地位,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片中查證,這裡簡單貼幾張。
(只有石武和司機跟李子成走,其他人跟丁青後面)
(主子被開玩笑自己手下還敢跟著樂?瞪)
重點是在石武被處死之後,司機小弟在後續的半部片中也不見了蹤影。
本劇的導演很注重配角的安排和前後統一,是不會平白無故的把一個前半部戲有特殊象徵意義的角色在後半部戲中給忘了的。這種群演小弟也不是明星檔期緊的不行,該拍的戲是應該能拍完的。。。
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位小弟也被丁青從李子成身邊調走了(處死不處死說不好,但反正無法再為李子成幹活了,從此被排除在北大門派的核心隊伍之外)。也就是說,跟李子成關係緊密的人,都已經被排除在了幫會核心之外。
而導致丁青死亡的事件是李仲久下令引發的火併。其實跟放走李子成沒太大關係。
可以說,丁青的兄弟情誼並不是沒原則的心太軟。他在發現李子成是臥底之後迅速處置李子成的親信架空李子成,但也同時給了李子成一個選擇的機會。如果你執意做警察,那你已經在我這兒暴露了,你該逃走了。事實上丁青真的以為李子成已經逃走了,畢竟火併發生的時候李子成已經不在了。
丁青見李子成回來了,才知道李子成仍是把他看做兄弟的,根本不捨得在他垂危的時候離開。他意識到李子成一直以來心不在焉都是在糾結什麼,於是才有了那段經典的對話,勸李子成做個決斷。
但他仍怨恨李子成是個警察,怨恨他向警察出賣自己。所以才恨恨地說出了這句話。
丁青是一個講究忠義的人,作為黑道,通警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而臥底簡直是最大的通警啊!你是我最信賴的人,我是把你當成最鐵最親近的弟兄,而你這麼多年來的真實工作卻是“專業背信棄義”,我要是活著成為會長還能容得了你?!
你還是讓我死吧。
李子成這個龜孫,真是陷自己的兄弟於兩難。丁青都要死了,還在為他著想,告誡他心要狠一點,才能活下去;
而姜科長代表的警方卻對他這個深陷苦海的苦逼臥底各種違約、監視、脅迫。
姜科長和李子成最後一次在秘密據點見面時,不但絕口不提之前許諾的脫離臥底工作的事情,還再一次暗示李子成不要忘記自己攥著的把柄。
李子成對於姜科長再次違約則已經習以為常了。(你們這幫賤人......!!!)
臨死還在為自己著想的黑道兄弟和流氓坑貨白道領導,誰對你好李子成真是看的透透的了。所以李子成最後黑的無比決絕。
總結一下:丁青是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放李子成一馬,李子成敢回來出乎他的意料,但他對李子成的感情確實幫助李子成做出了對個人來說正確的選擇。
華哥l影視
該電影是我認為韓國犯罪類中非常出彩的一部,前中段劇情緊湊,打鬥場面真實不作,電影后段,各種反轉,同樣也解釋了前面埋下的伏筆,特別是最後由李子成這個臥底警察,大開殺戒成為老大,進入會場的裝逼橋段,深得人心,好不暢快。
毛豆特工
那些說和無間道比較的沒法理解你們!(難道人云亦云)
無間道情節設計比這部劇複雜,但是不得不說,新世界人物的塑造確實飽滿
評價這部劇
第一:全明星陣容,崔岷植(超體,鳴梁海戰,親切的金子,看見惡魔)
李政宰(下女)等等好多
第二主線清晰,一條是警察介入金門會長人選
還一條是大家不易發現也是從頭到尾的,就是丁青對李子成的情(不要想歪了,是基情麼,不,是大於兄弟情的情,至於什麼情我也不知道哈哈哈)
聊電影能聊一天
影視評價分為幾個部分。一、對劇情結構的評價,屬於編劇和導演部分。二、演員的評價,指演員表演方面是否符合劇情人物所要求,精不精彩。3、影視畫面評價,簡單的說就是畫面感強不強,是否能達到劇情所需的衝擊和審美感。四、綜合評價,做為一個觀眾的眼光去評,每個人藝術要求是不一樣的,喜歡就好,不喜歡就不好。
朋友的驛站
我覺得裡面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 十分鮮明。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結局也讓人大跌眼鏡。遠超於無間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