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亡靈節,西方的“鬼節”為什麼在10月末11月初?

七七二一


萬聖夜,Halloween 是Hallows' Even 或者Hallows' Evening的縮寫,諸聖節的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晚慶祝。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國內對萬聖節是有誤解的,討糖日是萬聖夜,或者哈嘍畏鬼節,並非西方人所指的“萬聖節”。


諸聖節 (All Saints' Day)是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在天主教會和聖公會中,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又稱諸聖日、萬聖節。這才是西方真正的“萬聖節”。

諸靈節(All Souls' Day),又稱悼亡節,天主教稱追思已亡節或追思亡者節,是在每年的11月2日。這個節日是天主教會和聖公會的煉靈月的第二日,而這日是用作紀念及追思亡者,特別是已亡信眾的瞻禮日。


亡靈節(Day of the Dead)通常在拉丁美洲國家和其他講西班牙語的國家中慶祝。 慶祝活動的重點是死去的家庭成員。 家庭聚集併為親人建造祭壇。 他們還將禮物送到墓地。 假期類似於基督徒在11月慶祝的“諸聖日”和“諸靈節”。 每年的10月31日至11月2日慶祝亡靈節。

在墨西哥,亡靈日是一個舉國歡度的節日。


節日都在10月末11月初,這位人物起著重要的作用。

Saint Odilo of Cluny

聖奧迪洛(大約1096年962 – 1月1日)是克魯尼的第五位本篤會修道院長,任期約54年。 在他任職期間,克魯尼成為西歐最重要的修道院。 奧迪洛不僅在克魯尼(Cluny),而且在其他本篤會房屋中積極致力於改革修道院的習俗。 他還提倡上帝休戰,出於表面上的宗教原因,軍事敵對行動在某些時候被暫時中止。 他在克魯尼及其修道院設立了“萬靈節”(11月2日),作為每年的紀念活動,為所有信徒的離世祈禱。 這種做法很快被整個西方教會所採用。


西方的“鬼節”與中國的中元節以及日本的百鬼夜行類似。西洋傳統如天主教、基督教使得節日過程中有著和中國不一樣的文化。基於中國文化,探索不同國家的文化,對不同文化的瞭解和包容,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躍起的鹹魚









巧巧207663997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鬼節——萬聖節。這個節日的由來說法很多,比較普遍的一個說法是萬聖節原本是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讚美秋天的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

  這些古人認為,在10月31日晚上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的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這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韓海軍易學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All Saints' Day),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Halloween)的10月31日(萬聖夜)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

萬聖節的習俗:

  萬聖節(萬聖夜)的主要活動是“不請客就搗亂”(Trick-or-treat)。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鍾,大叫:"Trick or Treat!"主人家便會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制煙機器營造恐怖氣氛。

“不請客就搗亂”:

  “不請客就搗亂”的起源是這樣的,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於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的擺佈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嘶鳴的孤狼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裡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版本繁多,流傳較廣的是: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讚美春天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的萬聖節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糅合而成的。

萬聖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裡進行。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讚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亡靈節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為主導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結合的產物。印第安土著的亡靈節在每年七八月間。土著人認為,只有善待亡靈,讓亡靈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個節,來年活著的人才會得到亡靈保佑,無病無災,莊稼也會大豐收。

西班牙人來到美洲大陸後,他們把西方的“諸聖節”、土著的亡靈節以及土著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風俗結合起來,創造了今天的亡靈節,日期定在11月1日和2日。如今在墨西哥和其它拉美國家,每年的11月1日是“幼靈”節,是懷念故去的孩子的節日,2日是“成靈”節,是大家緬懷故去的成年人的日子。


詩詞與美文欣賞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版本繁多,流傳較廣。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和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聖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靈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和燭光,讓死人的靈魂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靈魂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振興中華81570676


西方的萬聖節原文是all saints' day”,是每年的11月1日。歷史上羅馬帝國將基督宗教正式定為國教初期,基督教會將原來幾年亡靈的11月1日all souls' day”改為紀念所有聖徒的節日。 中文一般將萬聖節前夜halloween”翻譯成萬聖節,實際上,10月31日是西方的鬼節,而不是萬聖節,這是最初譯者以訛傳訛,流傳至今。人們在鬼節這天吃南瓜餅、化裝、戴假面具,尤其在晚上惡作劇;孩子們會挨家挨戶敲門,問主人trick or treat? ”倘若主人拿出糖果招待,就開心離去,假如拿不出糖果就會被孩子們惡搞一通。 10月31日除了是鬼節外,還是宗教改革運動紀念日。1517年10月31日,德國神甫、威登堡大學教授馬丁?路德按照當年組織公開辯論會的慣例,將自己的《95條論綱》釘在威登堡大學教堂大門上,從而引發了開闢人類歷史新篇章的偉大宗教改革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