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通”到“聯通”,從“聯通”到“暢通”廣饒:便捷交通網告別行路難

從“打通”到“聯通”,從“聯通”到“暢通”廣饒:便捷交通網告別行路難

在廣饒縣大王鎮,很多農民靠著種植大棚蔬菜發家致富,可在以前,種植戶們卻吃盡了“路難走”的苦頭。“以前村裡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下了雨更沒法走。老百姓種出的西紅柿本來品相很好,等裝到桶裡運出去都不好看了,價格就高不上去。”明莊村菜農明其武說,2013年,村裡開始修繕村路、生產路,土路搖身變成水泥路,道路兩邊的菜農紛紛稱讚,這是一條致富路。

明莊村是當地重要的西紅柿生產經營集散地,“上海、東北等地區的採購商都到咱這裡拉西紅柿。公路修得越來越寬,大車也越來越多,對我們運輸蔬菜很有幫助。”從事購銷生意十幾年的玉桂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韓玉桂介紹道,自己的生意之所以越來越紅火,與農村道路的巨大變化分不開。

“要想富,先修路。”1978年5月1日,廣饒縣第一條縣級柏油路——廣碼路全線通車。1986年開始,該縣把公路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不斷加強交通建設。1989年,開始組織實施“村村通柏油路”鄉村公路建設“星火計劃”。至1991年,全縣共修建鄉村柏油路353.32公里,97%的村莊通了柏油路,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的縣。

2002年,廣饒縣啟動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雙通”工程,投資3800餘萬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33公里,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更高標準的“村村通柏油路”。從2003年開始到2008年底,該縣5年共投資3.5億元,硬化農村公路420條,建設改造農村公路969公里,對全縣所有骨幹道路,特別是骨幹縣道,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改造,與省道、國道相連接,基本實現了村村相連,建成了“血管型”農村公路網絡。

2018年,廣饒縣編制《廣饒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2018—2035年)》,對未來10—15年全縣城鄉路網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客運、貨運、物流建設管理進行全面規劃。也是從這一年起,該縣計劃利用3年(2018—2020年)左右時間,新改建農村公路262公里,打通與周邊縣區的斷頭路,三級公路比例由22.9%提高到60%左右。2018年投資1.26億元,完成80.85公里的改擴建任務,農村公路三級路比例由22.9%提高到44.2%,廣饒縣被確定為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示範縣。

目前,全縣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813.864公里,其中,縣道99.89公里、鄉道452.46公里、村道1192.977公里、專用公路(企業路、油地共建路等)68.537公里,農村公路列養率、村莊通客車率均達到100%,實現了人便於行,貨暢其流。 今年7月份,廣饒縣首批19輛新能源公交車亮相街頭,相比之前的燃油型公交車,它們不僅外身漂亮,且更低碳環保,舒適度也大大提升。據悉,這種新能源公交車以鋰離子蓄電池為動力源,配載監控、行車記錄儀等設備,智能化管理得到升級。只需充電2-4小時,就可以跑200多公里,噪音小、無排放、經濟安全,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乘車環境。目前,城區6路7路公交車全部更換,票價不變,仍執行1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出行工具也越來越多樣化,從最初的靠“兩條腿”步行走路,到自行車、摩托車逐漸流行,到如今“四輪”的公交車、私家車等,交通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出行越來越便利。

自2013年起,廣饒縣實施了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提升工程,構建起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鎮村公交協調融合的城鄉公交服務體系。2017年順利通過“山東省城鄉公交一體化示範縣”驗收。城區公交線網採用“逐條佈設、優化成網”的佈設方法,居民步行5分鐘即可就近到達一處公交站點,公交班次間隔10分鐘左右。城鄉公交線採用“定點—佈線—成網—設站”的佈設方案,配備公交車46輛,實現所有村莊公交路網全覆蓋,鎮、村公交車通達率達到100%。

從出門全靠兩條腿,到喇叭一響汽車就到;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土路,到四通八達的柏油路,再到如今全面推進的“戶戶通”;從一條條省道、國道到高速公路、鐵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饒縣道路從“打通”到“聯通”,從“聯通”到“暢通”,搭建起了一張便捷交通網,也鋪就了一條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賈瑞君 李明 通訊員 譚芳 玉梅 洪巖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