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毫無疑問,《少年的你》,是這幾天的流量之王。

口碑炸裂,豆瓣評分8.4;11月8日也即將在北美上映。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上映6天,票房已超7億,儼然已經成為一部全民話題之作;

無他,因為主角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演技好棒,因為主題是敏感話題“霸凌“,也因為與東野圭吾的作品“高仿”……

大家讚賞的,或質疑的,都在那裡,我不打算做評價。

只是,被霸凌的陳念們,終其一生,可能都遇不到一個小北。

藝術化的浪漫,抵消不了現實的冰冷與殘酷。

真實的霸凌,是赤裸裸的血淚交融,是無法自救的黑暗噩夢,是口不能言的生不如死,是此後餘生的萬劫不復。

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了《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有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其中,高達88.74%的案件導致受害人存在傷亡情況。

觸目驚心!

縱觀所有的霸凌事件,我們會發現,實施暴力的人,其實只是極少數。這些施暴之人所倚仗的,不是神通廣大,不是體格壯碩,而是,未被欺凌者的集體沉默,以及受害者的逆來順受。

就如同《少年的你》開篇所展現的胡小蝶事件。

1

霸凌,無須藉口的惡

《少年的你》,一開場,就是胡小蝶的死。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她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花季的生命。

那種窒息的疼痛,只有親歷過的人,才可以感同身受。

現實裡,如同胡小蝶一樣,被霸凌到死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2019年4月,甘肅隴西,14歲少年張凱,遭到同校的5名同學圍毆,被活活打死。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醫院出示的屍檢報告稱:張凱左側顳骨巖部骨折伴左側乳突氣房積血,左側顳、枕部硬膜外血腫,蛛網膜腔出血,左側側腦腦室積血;左側小腦半球挫裂傷;雙肺挫傷;左側第1後肋骨骨折;雙肺多發支氣管痰液阻塞。

要怎樣的深仇大恨,才可以對同學,下此狠手?

而其實,起因,僅僅是一副耳機。也或許,耳機,不過是施暴者找的託詞。

廣西,一名13歲女生在宿舍內,被數名女生圍毆,她們抓著她的頭髮,持續地扇她的臉,其中有的女生,還有說有笑地拍下視頻,而起因,僅僅是因為她們對這個小姑娘“看不順眼”。

江西永新,一群小太妹們,對一個下跪著的女孩扇耳光、踹身體,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施暴的9人,全部都未滿16歲。而被打女孩,是學生會成員,因為盡心盡責而遭此暴行。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長得不好看、體味太重、成績太好(或太差)、相貌太出眾……

竟然都可以成為被欺負的理由。

霸凌,真的有原因嗎?沒有,所有的理由,我們能夠讀出的理由,不過是恃強凌弱,不過是無聊生事,不過是彰顯自己的“江湖地位”。

畢竟,欲問其錯,何患無辭?

霸凌,從來不需要藉口,霸凌的人只需要將自己變成“牲口”,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傷害別人。

柯爾律治說:“倘若人不升空成為天使,毫無疑問,他將下沉成為魔鬼。他不能停留在獸性。最野蠻的人並不是野獸,他更壞,非常壞。”

此話一點都不過分。

讓我們看看施暴者,他們還有良知嗎?完全就是獸。

《少年的你》中,陳念被逼到牆角,被羞辱,被折磨,被脫衣服,被拍裸照,那些做惡的少年呢?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他們肆無忌憚地狂笑,他們毫無人性地施暴,他們身上,完全沒有人性的影子。

《彷徨之刃》中說“犯罪哪裡分什麼大人小孩,只有壞人而已”,是的,只有壞人而已。而且,少年的惡,遠比成年人的惡,更直接,更殘暴,更喪心病狂。

2

我們都是那一片雪崩時的雪花

《少年的你》中,被欺凌者胡小蝶跳樓自殺後,圍滿了人,一圈圈,一層層,他們拿著手機,起鬨,拍照,錄視頻。多麼像魯迅筆下冷漠地圍著看殺人的看客。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而當陳念,將衣服披在胡小蝶的身上,就預示了,她將會成為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

她怎麼可以和被欺凌者站在同一個陣營?

浙江溫嶺,高一女生王晶晶,因同學的一句玩笑“她的杯子值300萬”而引發群嘲。她所有的解釋,都被越描越黑,最後,一個成績優異、家境普通、學習上進的女孩,變成了一個“炫富、整容、有無數男友”的“神女”。

一旦有人站在她的一邊,袒護她,替她說話,就會被罵,遭受眾人的排擠和唾棄。最後,在王晶晶的世界裡,只剩下兩種人:神女和罵神女的人。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在狂歡群體的圍剿下,王晶晶數度自殺。

她的父親到學校希望瞭解真相,每一次,都無功而返。

那個被毆打致死的陝西少年張凱,則更是在眾多人的見證下,被活活打死。

毆打當天的13:40左右,有目擊者看見張凱跟兩個同班同學在校門口前方的一棵樹下講話,約莫過了一兩分鐘,打人的五人圍了過來。

領頭的男生對其他人說,“張凱現在皮犟(方言,意味狂)得很,咱們到後面去教育一下他”。

目擊者也跟了過去,在校門旁的一條巷道後,其中一名打人者問張凱有沒有拿某人的耳機,張凱說沒有,而後,殘暴的毆打拉開序幕。

而當天,還有七名同班同學目睹張凱被毆打,卻沒有一個同學上前制止,更沒有人去向老師和學校報告。

為什麼?

因為學生,很害怕自己會成為被孤立的那個人,更害怕自己會成為“XXX第二”,所以,最大的善良,就是不罵他不管他也不替他說話。

因為老師和學校,都本著“息事寧人”的原則,將所有的惡行,都以“同學之間的小矛盾”輕輕掩蓋。

日劇《Legal High》裡,古美門律師這樣解釋霸凌:“霸凌的本質,是氣氛。”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是的,氣氛。

本質上,霸凌者所需要的,就是一場權力和武力的炫耀與作秀,若沒有了氛圍,沒有了圍觀者,這霸凌的場景,給誰看呢?

所以,圍觀者越多,他們越肆無忌憚;

所以,他們錄製視頻、拍照,獲得認同感。

卻不知道,這些惡,在被霸凌的學生那裡,成了永遠無法撫平的傷痕。

那個被同學圍毆的13歲廣西女生,身患抑鬱症,不得不終止學業;

深圳那個12歲的小姑娘,拒繳保護費而被打到脾臟破裂,此後一生,她都將與殘疾相伴;

那個被剝光衣服拍視頻的女生,一次次自殺未遂,再也不敢面對任何人;

更不用說,那些已經被毆打致死的年輕生命,他們,留給家人的,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傷痛。

……

可,那些施暴者呢?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直接的施暴者,簡單教育,依然歡天喜地地上下學;圍觀的“幫兇”們,都不覺得自己有罪,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我又沒有毆打,我又沒有參與,不關我的事。

是的,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是有罪的。

只是,別忘了,施暴者,會不斷尋找新的獵物。

誰能保證,圍觀的你,圍觀的我,圍觀的他,不會成為施暴者的下一個獵物?

別忘了,霸凌者,永遠沒有理由,只要想霸凌你,就會找出一千零一個理由,讓你生不如死。

3

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

近兩年,校園霸凌的治理,被多次提上日程,學校裡,設立了專門的防霸凌機構,安裝了報警電話,多方面的舉措,可以遏制一些霸凌的情況,但也讓我們認清現實:

霸凌不會因為這些舉措就消失無蹤,每天,都還會有孩子承受陳唸的遭遇,只是,他們沒有小北來守護。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刀紮在誰身上,誰才會痛。

我們不能寄希望於霸凌者痛改前非,因為人性之中,本來就有那些惡,而且無法杜絕。

我們所能做的,是給自己的孩子更多信念,更多方法,和更多的支持。

★第一,做個善良但有鋒芒的人

《奇蹟男孩》中,面部嚴重畸形的奧吉,在新的學校裡,由起初的被排斥,到最後的被接納,除了自身的優秀和努力,還得益於周圍環境的溫暖,與人們的善良。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奧吉所在學校的校長,暗暗囑咐下屬多關照奧吉;布朗老師發現小團體對奧吉的惡意,便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們養成正直善良的品質;傑克的媽媽囑咐傑克要多和奧吉說話……

沒有誰生來會善良,但是,善良可以培養。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選擇時,選擇善良永遠不會錯。

那些校園霸凌的施暴者,正是缺少了善良之心。

那麼,身為父母,身為老師,請告訴他們,如何去做一個善良的人。

因為,善良,既可以扶危濟困,又可以挽救自己於水火。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教會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小時候,家在農村,家境貧寒。班裡有幾個家境優渥的女生,總是看我不順眼,原因是,我一直當班長,成績一直好,他們很不爽。

所以,在學校,她們總是有意無意的貶低我辱罵我,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好老師,替我遮擋惡意,她們不敢在學校有過分的行為。

但是,放學後,卻總是有數不盡的暗黑。

從學校到家,有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左邊是厚厚的土牆,右邊是幾十米深的懸崖,懸崖上,長滿了酸棗樹。她們,常常將我和弟弟,擋在那條道上,用難聽的話罵我們,不讓我們回家。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她們四個人,再次將我和弟弟堵截在羊腸小道上,整整三個小時。她們,用惡毒的語言咒罵,用雪砸我和弟弟,然後,動手打我們倆,弟弟溫順不好鬥,一直哭泣。

那次,我終於爆發,狠命地抱住那個領頭的女生,和她一起滾下了懸崖。我告訴她,咱們一起死,怎麼樣?

此後,她們再也不敢對我有一絲一毫的欺辱。

所以,自救,是面對欺凌最好的防禦。

★第二,一個信念,撐過灰暗

《少年的你》中,陳念、陳念媽媽、警察都曾多次說:熬過高考就好了。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電影中濃墨重彩地表現了高考時的場景,潛臺詞就是:“高考是最平等的競爭”。

如果沒有“考上最好的大學,走出去”這個信念的支撐,陳念或許早就和胡小蝶一樣,選擇了永別,或者就此沉淪。

但有了考上大學的信念,和“高考面前,人人平等”的支撐,陳念在最灰暗的日子裡,也始終心懷希望。

正如她在作業本上寫的: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那片星空,就是她度過人生陰霾的最大支撐。

我們所有人都曾經歷過低谷,在那些時光裡,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盼頭”:等到XXX就好了。

同樣,當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強大信念,就能撐過人生的黑暗——不僅僅是學校霸凌,或者是其他的人生窘境。

這個信念,可以是高考,可以是相信未來,可以是追求自由,可以是功成名就。有信念的人,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在狂風呼嘯中站穩身形,在無邊黑暗中心存光明。

★第三,做更強大的父母,才有更多選擇權。

片中最觸動我的場景,發生在兩個霸凌者的父母身上。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學校對霸凌者做出停學的處分之後,富家大小姐、魏萊的媽媽可以和警察正面抗爭,為自己的女兒強力撐腰;而另外兩個霸凌小跟班的平民父母,則只能帶著女兒去學校給老師下跪,打自己女兒。

同樣的後果,同樣的霸凌者,有的家庭可以雲淡風輕,有的家庭則走投無路。

在電影中,陳唸的媽媽一直處於消失的狀態,她幾乎無法對女兒做出任何保護,甚至自身難保,而陳念,也只能獨自扛下所有的痛苦,還要對媽媽報喜不報憂。

你有多強大,孩子就有多堅強。

就像我們前段時間發的《孟晚舟戴腳銬出庭,任正非輕鬆笑對:父母有多堅強,孩子就有多強大》,因為有了任正非和華為的後盾,孟晚舟才能在絕境中保持樂觀。

面對陳唸的處境,如果家庭能給她更大支持,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

陳唸的父母不需要是鉅富,不需要手眼通天、心狠手辣,只要他們能夠守護在女兒身邊,做好自己的本分,陳念都不必經歷如此痛苦的境地。

陳唸的父母本可以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至少不要像片中那樣雪上加霜(在女兒受欺凌期間始終躲在外地)。

你強大了,孩子的腰桿才能硬起來。父母有多大的能力,孩子就有多少選擇。

霸凌者的惡,屬於他們自己;我們的強大,也屬於我們自己。

被欺凌的周冬雨,遇不到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沒有拍的,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