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白馬頻頻“閃崩”:業績不達預期,機構籌碼鬆動

股價暴跌成為三季報披露期的一個扎眼的註腳。

10月29日晚間,通策醫療(600763.SH)發佈三季度業業績公告稱,前三季度淨利潤4億元,同比增長45.13%;營業收入14.21億元,同比增長22.11%;基本每股收益1.25元,同比增長45.35%。

在這樣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三季報下,通策醫療股價卻在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發生“崩盤”,開盤便直奔跌停,截至10日收盤封死跌停板,報收99元/股。

通策醫療還不是個例。

近2日來,不僅有白馬股白雲機場(600004.SH)的跌停,還有績優熱門股滬電股份(002463.SZ)的連續大跌。

這些“崩盤”的個股大多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機構的“集中營”。

業績上漲股價也跌

三季報密集披露期間,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白馬股或前期的熱門牛股大跌,一種是三季報業績虧損較大;另一類,就是雖然業績看似光鮮,但實際沒有達到前期預期的上限,還是遭遇了投資者的“用腳投票”。

白雲機場29日的跌停,就是因為前者。

白雲機場10月29日公告顯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公司淨利潤5.73億,同比下降了37.6%。今年以來,白雲機場一改去年的頹勢,強勢上行,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一度高達137.45%。

順鑫農業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0.1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比增長23.393%;然後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達到了76.78%。

同樣大跌的還有洋河股份。10月29日晚間,洋河股份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23.0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費淨利潤同比下降27.8%。

相對而言,五糧液的數據就可圈可點。

10月30日傍晚,五糧液發佈三季度公告,前三季度五糧液實現淨利潤125.4億元,同比增長32.11%;營業利潤同比增加32.63%,上市公司解釋的原因是“主要系本年公司開源、節流雙驅動所致”。

屬於第二種情況,比較典型的就是滬電股份。

滬電股份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顯示,淨利潤增長約為108.76%~134.86%,實際情況是增長122.13%。也就是說,實際處於預期區間的中上位置。

繼29日大跌後,30日滬電股份繼續下跌4.62%,兩個交易日合計跌去了11.41%。

而即便滿足預期的深南電路,淨利潤同比增長83.4%,此前預期是65%-85%,也就是基本接近了預期上限,但股價反映並不明顯,截至10月30日收盤,微漲了0.19%。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投研老總認為,市場一致預期較高,不斷超預期才能支撐估值。三季報出來後,一些公司雖然看起來數據不錯,但因為沒有超預期,所以就認為估值給高了;另外一個反映出市場資金不足,一旦有新的熱點出來,就造成資金分流,對資金面造成一定衝擊。其他版塊的資金就跑到這個熱門版塊中,比如最近的區塊鏈。

茂典資產投研中心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最近白馬股的下跌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因為部分三季報業績出現明顯放緩,其二是另外部分業績雖無出現明顯下降,但由於不及市場預期,出現了收益兌現現象。

“閃崩”背後

第一財經注意到,近來“閃崩”的這些個股,大多有一個共同點:機構抱團嚴重。

滬電股份三季報顯示,機構紛紛選擇在三季報進入。陸股通持股比例達到7.6%,較二季度末持股比例增加逾1個百分點;中國人壽新進前十大股東,多家基金公司同時新進前十大股東。

具體來看,截至三季度末,中證500、富國創新科技、國泰估值優勢等持倉分別為1306.9萬股、833.2萬股和790萬股,後兩者均為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

在白雲機場的前十大股東中,易方達中小盤、社保基金1104組合、興全合宜、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社保基金一一五組合、社保基金一零九組合等機構倉位佔據7席,截至三季度末,機構對白雲機場的持倉比例高達73.24%。

也就是說,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機構的動作對股價的影響就會非常大。有分析認為,由於公司基本面並未發生太大變化,股價的閃崩最可能是機構的調倉行為所致,由於此類機構持倉較多,實際的流動性較弱。若有機構賣出,就會導致閃崩。

“機構籌碼鬆動不是趨勢性現象,大家還是更關注公司基本面是不是足以支撐現在的估值。如果真的預期很高,而公司業績又無法支撐,那麼公司估值就會下一個臺階。”上述深圳公募基金投研負責人表示。

“會存在機構調倉的可能性,但是市場是各路資金互相博弈的結果,有進有出,而且隨著市場IPO的加速,藍籌股越來越具有稀缺性。而且外資仍舊保持著非常大的淨流入,所以機構的調倉並不會大幅影響白馬股的股價。”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進一步稱。

“對於白馬股也還是要分情況來看,長期來說,若基本面在未來還具有良好成長性,市場預期得到一定修復後,仍然存在機會。短期來看,仍具有下行壓力。”茂典資產投研中心相關人士表示。

為了穩定股價,上市公司也是“各顯神通”。比如洋河股份宣佈,擬以10億~15億元自有資金回購股份。洋河股份選擇在三季報的節點回購股份,市場也將此解讀為提振股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