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金九銀十”今日到了最後一天,經過了兩個月的衝刺,也算是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可就在這收官之際,經濟日報卻在頭版撰文:看房地產,重在堅持“房住不炒”。頭版強調“房住不炒”還不夠,時評板塊又特別開闢專門區域,特別提出: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文章指出:如果放鬆限購、限外、限售等措施,讓炒房資金再次流入樓市,必然會進一步拉高房價,使許多剛需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難以實現,並且還會加大樓市泡沫,增加潛在的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這句話讓“方便之門”的概念變得淺顯易懂,這次,房地產行業或許真正遇到了最大的難題。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近期關於房地產市場的謠言不少,但“以人才之名,行放鬆之策”的行為也確實存在。本輪房地產行業的自救行為與當前整體環境的不景氣有莫大的關係。其實從上半年開始,房地產行業的寒冬就已經初顯端倪。截止到7月23日,從法院公告網查詢到數據,2019年全國已經有271家房地產企業宣佈破產,到10月27日,這一數據更是擴大到了408家之多。前7個月,每個月平均39家,而最近3個月,月平均破產的房企數量已經飆升到了46家左右,明顯高於前7個月。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近期房地產企業為了保證年底有足夠的回款現金流正在血拼銷售業績,三四線樓市異常回暖,和房企大打折扣戰關係密切。從土拍市場來說,房企揮斥方遒的魄力也已經到了谷底。就拿泰安市場來舉例,本月共流拍2塊商住用地,總流拍額高達19億元。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打破了全年的流拍土地數量和總銷售額兩項記錄。可以看出的是,房企在拿地競拍方面已經越來越謹慎。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說到房企的資金流緊張問題,除回款困難之外,銀行貸款問題也是遏住命運喉嚨的關鍵因素。據央行數據顯示,房地產領域貸款增速已經連續14個月下降,佔比也從去年近40%降低到了目前的33.7%。眼見房地產行業發展不好,公募基金對房地產行業的配置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呈現減持態度。公募機構行業持倉排名,從2018年巔峰的5名,直線下滑到2019年三季度的第13名。2019年三季度,公募機構持有房地產行業的倉位進一步降低,名詞也從11位滑落到13位。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據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前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新增3.3萬億元,佔各項貸款增量的24.1%,和去年全年基本持平。2018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量創造了15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如果今年和去年持平,按照目前的節奏已經很有可能維持甚至創造新的歷史新高。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剛需不是主流,投資才是大頭。2011年,中國住房貸款有7成以上是用於購買首套房,但是到了2018年,情況發生了逆轉:有65.9%的人,也就是接近7成的人,借錢用於二套房,甚至多套房上,只有34.1%的人,是真剛需,首套房購入。現在各種統計、報道都說中國樓市空置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從首投族和多套房貸的比重上,其實也可以反映出來。空置房多、投資行為佔據主導到底會有什麼不良後果?當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房價下跌的時候,空置房更容易被拋售,而導致價值受損。受損的概率,隨著房價下跌的幅度直線增長,最多接近首套房的兩倍。現在無論是地方調控,還是宏觀(利率)政策上,都越來越表現出有利於首套房,抑制甚至打壓二套房,以及多套房的傾向,道理除了住房不炒,給真剛需便利以外,其實也是為了預防,空置房、多套房的脆弱性,以及給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金九銀十”末,房地產再迎新規:不可為炒房開方便之門

三季度中國經濟下滑到6.0%,不少人又想到房地產的支柱作用。但是這種茹毛飲血的行為註定是不長久的,地產對經濟的擠出效應越來越多,刺激效應越來越弱,即使有心插柳最終也難現曾經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