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54」上杭蕉坑村:紅軍後人林福建重返的家鄉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54」上杭蕉坑村:紅軍後人林福建重返的家鄉

▲深山裡的蕉坑村鳥瞰


今年國慶前夕,紅三十四師失散老戰士林中輝後人林福建一家,從湖南搬回上杭縣官莊鄉蕉坑村,在社會各界幫助下,蓋起了新房,實現了先輩返鄉定居的願望。革命基點村蕉坑,第一次走出深山成為全社會的新聞焦點。日前,記者再一次前往拍攝採訪這個紅色深山村落,感受山村巨大變遷。

蕉坑地處上杭、長汀、武平3縣交界,全村戶籍人口658人,沿著高山小溪兩岸居住。村支部書記張利東介紹,土地革命時期,蕉坑是紅軍重要的活動場所,1930年6月,朱德、林彪曾來到村裡擴紅,召開群眾大會,朱德還在臺上講了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村裡曾有200多戶人,積極支援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紅軍長征後,張鼎丞、鄧子恢率領的紅軍游擊隊在蕉坑村一帶活動,得到蕉坑村群眾的支持幫助。反動勢力在蕉坑實行三光政策,村裡大片房屋被燒燬,不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到解放初,全蕉坑從土地革命前百餘戶人減到只剩下27戶人,全村有17名烈士、失散紅軍1人,參加紅軍後下落不明的12人。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54」上杭蕉坑村:紅軍後人林福建重返的家鄉

▲墾複竹山



近年來,村兩委帶領群眾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該村硬化了從回龍通往蕉坑、從通賢通往蕉坑的公路,藏在山溝裡的蕉坑與外界溝通更方便了。村裡拆除空心房,整頓村容村貌,沿著溪流添置了30餘個垃圾桶,改變了群眾以前垃圾入河的習慣,生態環境一天天好轉。蕉坑村地處偏僻,山多田少,4000畝毛竹林是一個優勢。村兩委組織群眾耕山,進行毛竹墾複,這幾年群眾春天產春筍,夏天賣毛竹,冬天挖冬筍,毛竹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毛竹和外出勞務等產業闖出了蕉坑的小康路子,到目前大部分群眾蓋起了新房,不少家庭購買了小車。富裕起來的村民不忘紅色文化,去年群眾自籌資金23萬元,在河邊建設了農民公園、休閒長廊,並修復了當年朱德住處。


閩西革命基點村巡禮「54」上杭蕉坑村:紅軍後人林福建重返的家鄉

▲群眾捐贈建起的長廊和公園



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傅長盛

檢查:羅愛萍

審核:陳良錦

監製:林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