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這句話道出了這本《簡單邏輯學》的真諦,當再一次翻開此書時,依舊覺得它是最好的朋友,以簡單的方式告訴闡述複雜的學科,有時複雜並無必要,簡單就好。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曾經有人讓我推薦看什麼書比較好時,我首先推薦的則是這本簿簿的小冊子,32K的紙,156頁,56萬字,拿到手中書的厚度比常規的鍵盤還要簿,正是這本輕飄飄的小書,卻包含著不簡單的邏輯學。我不但堅持向他人推薦,同時也買過數次作為禮物送給友人,至於對方是否認真閱讀那就未知了。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為什麼推薦這本小書,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只要不想研究深奧的邏輯,達到在生活中的運用,此書已經足夠,這本書是邏輯學科普入門書,在其背後經典著作有《邏輯學導論》(第13版)柯匹和科恩合著及帕特里克·赫爾利的《簡明邏輯學導論》(第10版),這兩本書可以說是邏輯學當中的佼佼者,不過厚重且不易讀。

邏輯學的主題就是清晰高效的思考。可以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此書就是向讀者介紹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技藝。由於是簡單,可以作為一本引導之作,對邏輯有更深興趣的可以看經典著作,若是沒多少興趣的,看完此書也可以在日常語言交流及撰文寫作中應用,基本效果已然達成,這也是我為什麼非常這本書的原因,個人閱讀已經不下五遍,卻是常讀常新,另外兩本則是斷斷續續閱讀,它們實在太深奧。

既然說到《簡單邏輯學》的優秀之處,那就順便說下為什麼是如此優秀。

一、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

這本書的開篇和其他邏輯書不同的則是關於思想準備的課,讓讀者有個淺顯的認知,其中以全神貫注作為起點,這四個字是如此的簡單,簡單到讓人不相信會出現在此書的最前面。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但把這四個字放在最前面,卻至關重要,如今是手機橫行的時代,碎片化的閱讀佔據主流,讀書時手機上一會來個短信,一會跳出個廣告推廣,到底要不要看呢?而這四個字則是告訴我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當然作者此時的出發點是默認我們不會分神,讓注意力集中到閱讀過程中,學會專注觀察,但個人以為,這四個字放在這裡,同樣重要的則是要讓我們學會脫離手機,閱讀時做到專心專注。

至於其他的確認事實、觀念與對象、有效溝通、真相這些關鍵詞等等,都是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這些道理若是翻開那些經典著作,是以體系化的內容散落在各個章節中的,可以自己總結,但是這本書簡單之處就在於,幫你把這些最關鍵的概念總結出來,不一定是最齊全的,卻是其中的關鍵點,正如走在陌生的道路上,有一個人在前面給你引路一樣,跟著走能少走彎路。

二、邏輯學的基本原理

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曾經說過自己利益於第一性原理,簡單說是就是一件事物最根本最底層的原理。同樣的道理邏輯學也有自己最基本的原理。

如同書中說的,任何科學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識組成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衍生出其他的各項活動。同樣邏輯學也包括著基本原理。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基本原理有四個:

1、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2、排中律:對於任何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判斷都要有明確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間狀態。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4、矛盾律:在同一時刻,某個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這樣又不是這樣。

按批判性思維來看,有的人想是不是要證明一下這基本原理的正確性呢,不然怎麼知道它們是正確的。

所以作者特別聲明瞭一下,首先基本原理是不證自明的。其次,它是不能被證明的。如果人們認為科學的基本原理需要證明而不能直接被接受的話,科學根本就不會前行,它將永遠停留在原地。

這段聲明很簡單,但是反映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如同我們的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模樣,那一定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在這些共識的基礎上然後再慢慢摸索,也許有一天會打破這些定律,那些新建立的定律又將是不證自明的。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如有的物理學家說19世紀已經將物理大廈全部建成,今後物理學家只是修飾和完美這座大廈,那就是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體系。雖然已經有了量子學,但是經典物理學依舊需要牛頓的力學體系。

瞭解了這些基本原理就可以應用在基本的日常行動中,如矛盾律來說,一個人說他今天在北京,那麼在他說的這個時刻他就不可能在南京,若是他站在南京夫子廟說他在北京,那隻能證明他在說謊話,這就是一個人不能同時在兩個地方,若同時在兩個地方則會產生矛盾,有矛盾就得要找到其中的真正,是故意撒謊還是其他原因?

三、邏輯學的語言

如同偵探小說家道爾說的:一個邏輯學家不需要親眼見到或聽過大西洋或尼亞加拉大瀑布,他從一滴水中就能推薦出它們存在的可能性。

我們學習邏輯學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實際的應用,並且學會使用正確語言來表達它,不一定要達到邏輯學家的水平,只要知道簡單的論證和經典三段論就可以在日常行為中應用,這也是《簡單邏輯學》的初衷,只給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建立一個論證,明白什麼是全稱和特稱,瞭解一下三段論之類。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這其中最經典的當屬於三段論,著名的“蘇格拉底三段論”是這樣的: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結論: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多年前,魯迅在他的《論辯的靈魂》裡諷刺當時很多人的論辯邏輯: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麼價值?倘若你沒有生瘡,是說誑也。賣國賊是說誑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

這段話看上去很繞口,把人說暈掉了,但是這裡面所有的邏輯關係都是錯誤的,看上去是許多三段論組成的推論,其實都屬於臆斷,並不是真正的三段論。

這只是一個簡單介紹《簡單邏輯學》的文章,並不試圖解釋到底什麼是三段論,因為這本小冊子中已經很簡單明瞭的闡述了,只要打開書本看就成了,畢竟只不過才是156頁的文字而已,比起那些網絡小說來,不知道要少多少字呢。

《簡單的邏輯學》:大道至簡,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邏輯學

如果說邏輯學的大廈建立是由無數本邏輯學的圖書組成的,那麼這本小小的冊子就是在這個大廈的外面讓人直觀的感受到這座大的結構還是基本構成元素是什麼,你可以不必進入到邏輯學這座大廈裡面,在外圍溜達一下,感覺一下邏輯學的美,然後學習一點基本入門知識就已經足夠了。

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是以邏輯學以主要研究對象,我對此書如此推薦的正是這一點,知道但不必詳細,瞭解它的結構但不必深究其體系,腦海中建立些邏輯的概念就可以少犯邏輯錯誤了。

比如女孩與男朋友約會過近二十次了,這一次男朋友遲到了,女孩會說:這次你遲到了啊,算下來已經約會遲到兩次了,我有點不開心。還是會說:你為什麼總是遲到,心裡是不是沒有我?。

你看,邏輯有時挺簡單,簡單到一本小冊子就成了,那就開始閱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