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扔掉鐵飯碗,做起了又苦又累的地推,後創業打造出百億估值企業

10月23日,貴州最大的獨角獸企業滿幫集團宣佈:該集團ETC累計充值額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據悉,滿幫ETC業務從2016年4月上馬,實現如今這一成績,僅用了3年半時間。截至2019年10月,滿幫ETC累計開卡超過200萬張,合作12省(區、市)高速集團,是國內貨車ETC最大的代理髮卡機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滿幫集團CEO、原運滿滿創始人張暉的故事。

他扔掉鐵飯碗,做起了又苦又累的地推,後創業打造出百億估值企業

一、地推干將

張暉18歲從江蘇鹽城中學保送到南京航天航空讀本科,22歲考入北郵計算機系。畢業後張暉先後在華為、中國聯通工作過,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國企做運營商工作的那半年,張暉的工資低的可憐,“工資剛剛到手,一交完房租就沒有了”,這對於手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信工程學士和北郵碩士學位的高材生來說,哪裡能忍受。

2004年五一,張暉加盟杭州西湖旁邊的阿里巴巴。當時的阿里是沒有錢的兄弟拼搏的戰場,那些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熱血青年沒有太多的退路,必須靠雙手殺出一條血路。張暉加入的是地推團隊,乾的是阿里內部最苦、最累、最髒的活,日後大名鼎鼎的“中供鐵軍”當時根本招不到人。

“掙錢當然是有意思的事兒。當時去阿里可不就是奔著錢多麼,阿里一個月的錢抵得上我在運營商幹半年的”張暉坦承。只不過,剛進去的時候,由於還沒有打開局面,他的日子過得很清貧,每個月就那麼上千塊薪水,扣除通訊費和差旅費所剩無幾。但張暉還是堅持每天給自己打雞血,不停地拜訪客戶。

那時候張暉的“主戰場”是長三角,然而,收穫甚微。儘管張暉一連20幾天往建在郊區的製造工廠跑,但始終沒能打開市場,差旅費倒花了不少。這些企業壓根就不相信誠信通這新鮮事,後來拋來一句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踏實,網絡不靠譜!”

他扔掉鐵飯碗,做起了又苦又累的地推,後創業打造出百億估值企業

二、財富自由

直到張暉轉換戰場到了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珠三角,局面才開始有所改變。精明的張暉,摸清楚珠三角商家痛點後,窩在網吧裡熬了三個通宵做出一本集合網上2000多宗國際貿易糾紛的小冊子,但逢見客戶就掏出來,“見一個說一個”。

隨著那些吃過虧的工廠,開始用阿里的誠信通,帶動了不少企業。到2006年底,客戶已經發展成2000多個,"超出任務的3倍多。" 阿里中供鐵軍向來有一條不成文規定,業績是晉升通道,此後,張暉憑此開始平步青雲,由小組長一步步躍升為銷售主管、區域總監。

也就在這時候,時任阿里副總裁王剛開始留意張暉。當時程維是支付寶B2C事業部的副總經理,也是副總裁王剛的管轄地盤。這期間,張暉也認識了程維。張暉、程維一路猛打猛衝,王剛就一路使勁提拔,並幫他們申請了幾十萬的原始股。於是在2007年阿里赴港上市時,張暉藉此一夜之間實現了財富自由,四年後又晉升為廣東大區總經理,

後來,程維從阿里離職,並於2012年6月成立了小桔科技,主做智能打車軟件,而王剛提供了最初的70萬啟動資金。程維在柳青、馬化騰、王剛等高人的加持下,短短兩年光景就成長為超級獨角獸,尤其到了2013年B輪融資過後,程維身價已經逼近50億。

他扔掉鐵飯碗,做起了又苦又累的地推,後創業打造出百億估值企業

三、新的戰場

轉眼到了2013年8月,有一天張暉跟王剛、程維等老友喝茶,說到創業時,當時因與快的打得不可開交而屢屢被監管部門約談的程維提了一句,“運管處的人找我們談,希望能做個貨運信息匹配的信息平臺,市場很缺這個。”

張暉當場把這句話聽進去,決心在這個領域創業。為了支持張暉,王剛提供了80萬的啟動資金。隨後張暉帶著幾個從阿里出來的人,浩浩蕩蕩地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華榮大廈租了三間辦公室,開始寫運滿滿這款軟件。一個月後,主打貨車匹配的“運滿滿”橫空出世。

有痛點就有需求,張暉從信任、方便、快捷3方面入手對軟件迅速作了一番調整。與此同時,他拿出在阿里做誠信通的經驗,帶領一支地推團隊深入各大配送中心,向貨車司機推銷運滿滿APP。2014年春天一個倒春寒的晚上,運滿滿迎來第一輪曙光,APP平臺上同時有100個貨主發佈貨物信息,那一刻張暉知道路走通了。

於是張暉興奮地召集團隊所有在公司的人,出門喝了頓大酒,一醉方休。等到了2016年底,張暉已經搞定全國200多個城市的物流中心,用戶數量超過500萬,日成交量達到10萬,佔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2017年年初,運滿滿已匯聚全國390多萬重卡司機和85萬貨主,覆蓋全國315個城市,日成單24萬單,成為全球最大的整車運力調度平臺和最大智慧物流平臺。

當時運滿滿的估值也一舉接近100億。2017年11月,運滿滿與昔日的競爭對手貨車幫戰略合併組建滿幫集團。2018年4月,滿幫集團完成19億美元融資,估值65億美元。如今由張暉擔任CEO的滿幫集團已經擁有650萬認證司機、160萬認證貨主,業務覆蓋339個城市。

他扔掉鐵飯碗,做起了又苦又累的地推,後創業打造出百億估值企業

​關於張暉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歡迎關注,一起討論更多相關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