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二十年前,澳門迴歸,大三巴牌坊前一群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了無數人。

今年是澳門迴歸20週年,當年合唱團的成員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一開唱瞬間淚奔!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作曲家流著淚

寫完《七子之歌》


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播放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片中第一次唱響了這首主題歌。總導演李凱在一次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他說:“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迴歸祖國的主旋律。”

攝製組找過不少人為這首詩譜曲,但都不滿意。最終找到了廣東音樂人李海鷹。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流著淚完成了曲子。於是,便有了今天這首傳唱二十餘載的《七子之歌—澳門》。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1999年12月20日,在《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旋律中,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首《七子之歌》,響徹大江南北。

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三百名小朋友童聲合唱,至今仍然流傳為經典。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一聲呼喚

20年前的合唱團員再聚首

迴歸之後,《七子之歌》並沒有被澳門人民淡忘。澳門迴歸二十週年之際,新的歌曲傳唱人龍紫嵐小朋友,在廣播當中向當年“迴歸合唱團”的成員們發出邀請——重聚大三巴,再度唱響當年的“赤子之心”。

當年的合唱團員,職業經理人戴小璇找到當年合照發到群裡,發現大家竟然都還留著這張照片。當年的小學生,如今奮鬥在澳門的各行各業,而當年的《七子之歌》在他們心中從未走遠。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劇作老師鄧柏嘉來了,餐飲店主李海龍來了,科技公司員工梁志權來了,藝術家郭家駿來了,圖書管理員李文靜和工人徐永鴻也來了……當年的小夥伴們,又重新齊聚在大三巴牌坊前。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二十年過去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在做些什麼,只要收到呼喚,我都會站出來,再唱一次這首歌。”

歌聲再度唱響,每一聲“母親”都不減當年的熱忱與激情。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一首《七子之歌》

見證澳門二十年變遷


一首《七子之歌》,見證的不只是在外漂泊數百年的“遊子”回到祖國懷抱,還見證了澳門二十年來“滄海變桑田”的巨大變遷。

今日的澳門,珠港澳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今日的澳門,酒店客房的數量從9469間增長到38809間;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2018年,澳門經濟總量4403億澳門元,為1999年的8.5倍;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今日的澳門,人均GDP達8.3萬美元,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澳門迴歸祖國20年,改變的是城市的面貌,不變的是澳門對於祖國的熱愛。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澳門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來源 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綜合央視紀錄頻道、央視網

​監製:童曙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