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今年以來,在連麥鎮石坑村的懷集縣科寶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發展石坑鴨養殖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打響石坑鴨品牌,讓農戶養上“致富鴨”。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在連麥鎮石坑村,

一群群肥美的石坑鴨怡然自得,

或在水中戲遊,或在灘上覓食,

叫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養殖基地負責人容梓科是石坑村人,他曾在外經商,收入可觀。由於父母年邁,再加上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創業的熱情,他毅然返鄉養起了石坑鴨。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養殖基地負責人 容梓科:

回到家鄉之後就發現,我們石坑鴨有比較長的歷史,名氣一直都比較好。


今年7月,容梓科成立了

懷集縣科寶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管理模式

發展的石坑鴨養殖基地,

被確定為石坑村“一村一品”項目。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村委會幹部說,科寶農牧公司的產業佈局新穎可行,以基地為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對口支持扶貧就業,帶動村民致富。截至目前,已吸納5家農戶分別養殖500-2000只數量不等的鴨子。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村委會副主任 何育南:

現在很多村民都認可這個鴨,所以有五六戶加進來養,可以帶動有能力的貧困戶,請他們來做點事情,讓貧困戶看到石坑鴨是值得養的。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讓當地農戶嚐到了甜頭,李崇成就是其中之一。李崇成說,公司把保育15天成活率高的鴨苗交給農戶,農戶飼養50天后公司統一回收。除了免費提供飼料,公司還按照每隻鴨子10元左右發給農戶。談及收益,李崇成為我們算了一筆賬。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村民 李崇成:

跟公司合作,增加我們村的村民收入,按照一批養500只、10塊錢一隻來算,一批就有5000塊錢啦!如果一年養十批的話,一年有五萬多收入!


容梓科告訴記者,由於石坑河河水清、水質好,晝夜溫差在2-5℃之間,對石坑鴨的品質調整獨具優勢。因此,養殖期滿65天的石坑鴨被統一回收後,公司還要在基地上繼續養殖至少25天。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養殖基地負責人:容梓科:

為了保證品質,我們回收之後再作品質的調整,做到最好再對外給客戶。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的標準養殖天數為90天,

還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向養殖到120天或150天,

成品鴨主要銷往珠三角地區。

由於肉質好、口味佳,常常供不應求。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養殖基地負責人 容梓科:

石坑鴨是比較清甜的,如果做白切的話特別能體現它的味道,它是沒有腥味的,沒有泥味的,很清香!如果清燜的話,慢慢嚼會發現味道是很香的。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村委會副主任 何育南:

因為石坑的水有很多種微量元素,養出的鴨味道鮮甜,進口咬起來有香味,所給以客戶感覺這個味道是可以的!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截至目前,

該基地的石坑鴨每月出欄1500只,

飼養90天的活鴨每斤價格在18元左右。

隨著管理模式的不斷成熟,

明年年初鴨子的出欄量預計會翻一番。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下一步,

石坑村將繼續以科寶農牧公司為龍頭,

帶動更多的農戶建設養殖基地,

努力將石坑鴨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擴大宣傳效應。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同時,科寶農牧公司還計劃

與電商企業合作開拓生鮮運輸業務,

並不斷探索創新築壩養魚和蔬菜種植模式,

走出一條種養結合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全面提升基地的經濟效益水平。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石坑鴨養殖基地負責人 容梓科:

未來我們打算把所有的東西結合起來,把經濟效益儘量最大化,種養結合,把鴨糞這些有機肥利用起來,種植蔬菜、沙參之類的。我們先慢慢試驗,把經濟帶起來之後再給我們村民、貧困戶去做,這是我們最初的一個理念,就是初心不變、合作共贏這樣一個模式。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懷集縣連麥鎮石坑村養出“致富鴨”


發佈:懷集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徐逢瑩,劉耀華通訊員:鄧明奇編輯:蔡亞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