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什麼都有?你只是在為銀行“打工”而已

一卡在手,什麼都有。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為看上一件心愛的商品但囊中羞澀無力購買而鬱悶,如今,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因為手裡有卡,心中不慌。“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界限被模糊了——至少在表面上是這樣。

一卡在手,什麼都有?你只是在為銀行“打工”而已

人們青睞信用卡,不但因為其在消費時比現金更加方便,更因為其帶來了可以提前消費——透支這一最大誘惑。在這種誘惑下,我們正進入一場狂熱的透支消費大潮中,而由此引發的還貸危機,被暫時的快感和表面的美麗浮華掩蓋了。

然而,當這種“提前型”消費,遇上日益龐大的“月光族”隊伍,以及滿眼皆是的“負翁"們,必將帶來一個新的族群——“ 卡奴”。

支付罰息為銀行“打工”

有人形象地將“卡奴”解釋為信用卡的奴隸。顧名思義,它指的是那些擁有信用卡的客戶在不合理的透支下打亂了自己的信用狀況,為償還信用卡本金和不斷產生的高額利息而出現生活危機的人。

“卡奴” 就在我們的身邊

劉圓,26歲,從事媒體工作,目前單身,是個很會享受生活而且喜歡玩的女孩。她的日子經常過得非常光鮮,擁有多張信用卡,穿名牌衣服,用名牌化妝品,出入一些高檔娛樂場所。

然而每個月的26日一臨近,她的心就要砰砰跳,又害怕又無奈,因為這一天是她的信用卡還款的最後截至日。“這個月又有3000多元信用卡欠款要還,唉......”每月拿到剛發到手的4000多元工資,竟然一點也興奮不起來,她都會皺著眉頭盤算這有限的4000元該如何分配,這個月才能躲過財務危機。

在短短几年時間裡,雖然收入一般,但是名牌衣服、高檔化妝品、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高檔傢俱一樣不少,這些都極大滿足了她的虛榮心。“刷卡時神采飛揚,還賬時灰頭土臉。”如此自我解嘲道。

劉圓的錢包裡塞滿了各式各樣的銀行卡,其中光是信用卡就有6張。劉圓的這些信用卡都有不同的用途:有專門用來日常消費的,有出去旅遊消費用的,有用來購買類似筆記本電腦等“大件'的,還有用來分期付款買傢俱的,等等。

一卡在手,什麼都有?你只是在為銀行“打工”而已

“我覺得在這個大城市裡,沒有信用卡你根本就不能算一個真正的城市人!”

劉圓這樣認為。“信用卡的好處很多,攜帶方便啦,不像紙幣那樣一疊塞在錢包裡鼓鼓的,小偷一眼就盯上你了。風險小了很多。信用卡丟了你還可以及時掛失,但錢丟了你只好自認倒黴了,根本追不回來。”劉圓歷數著信用卡的好處,“用起來簡單,方便,結賬時刷一下卡籤個名就行了。還可以分期購買大件物品,讓你提前享受......”

起初使用信用卡時,劉圓體會到的是一種刷卡的快感與消費的滿足。但最近,信用卡帶來的還款壓力已經讓她透不過氣來。“我現在簡直就是在為信用卡打工。”劉圓鬱悶地說。

工作4年,劉圓至今只有40000元的存款,這讓她常常沒有財務安全感。她每個月要收到6家銀行寄來的信用卡對賬單,總還款額每月不低於3000元。而一個月4000多元除了還信用卡之外,還要應付房租、水電費、交通費用等,這讓她時常感到捉襟見肘。

因為每月工資剩餘部分已經逐漸不能全額償還信用卡賬單了,於是,劉圓自然而然地用上了信用卡的“循環信用”。其結果就是,她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要50多元,有時候超過100元。

對她來講,信用卡導致的這些債務就像是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她快要撐不住了。每次與朋友聊天,她都大訴使用信用卡之苦和自己目前的窘迫處境。做“卡奴”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她決定把這最後一期的欠款還上以後,就去銀行註銷5張信用卡,僅留1張貼身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