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一、卷首語

他是遠離廟堂的大驪王子,長於鄉野,卻衣食無憂,生性平淡,恬然自足,似跌落凡塵的謫仙,混於陋巷,隨遇而安。

他是一字並肩的封疆親王,遙掌陪都,卻難有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身不由己的棋子,仰承國師、皇叔鼻息。

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他如無根浮萍,隨風飄遙。沒有陋巷的民風質樸、言談隨心,沒有小鎮的“天高皇帝遠”,自由自在。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陌路人。我想這句話便是宋集薪的寫照,一入宮牆,真的成打醬油的了。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廟堂之高,江湖之遠

二、兩個心結

宋集薪雖長於鄉野,混跡陋巷,卻得老窯務督造官的看重,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但卻有兩個心結始終未曾解開。

第一個,宋集薪欺騙陳平安,五月初五出生的人克父克母,如果不離開祖宅,父母難以超生,這直接導致陳平安違背了母親的遺命,去了龍窯。而且陳平安得知真相後,雨夜追殺宋集薪,把他嚇得不輕。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一入宮門深是海

第二個,截了陳平安的機緣,真正與稚奎有緣的是陳平安,這對於心高氣傲,一向看輕陳平安的宋集薪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難以接受。

但仔細想想,宋集薪之所以會有這兩個心結,正是因為他的心懷愧疚,“良心未泯”。小鎮之上,搶奪陳平安機緣的人還少嗎,但真正“心懷慼慼然”的,也就宋集薪了吧。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心懷慼慼然

三、為人行事

小鎮之上,特別是泥瓶巷中,宋集薪可謂是鶴立雞群。生活富餘,又有美相伴,最主要為人行事,有一種淡淡的出塵之意。

不是富家公子的蠅營狗苟,沒有窮酸之家的奔波勞碌,總給我一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覺。甚至連“被隱瞞身份“也沒有任何抱怨與憤懣。

如同順其自然、任意所至的流水,卻總讓人沉溺其中,流連忘返。好像看著他,想著他,便覺得天地清平,便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

我想,只要等宋集薪從那兩個心結中解脫出來,必然會“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不同凡俗。那時的他,必然會“不滯於物,不殆於心,思而惘顧,行而桀黠“。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有美相伴

四、反派之路

烽火在問答裡,提到宋集薪會是反派壞人,還舉了例子:劉羨陽被打的時候,宋集薪在城頭拍手叫好,唯恐天下不亂。

但其實在我看來,冷酷無情和為人好壞又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就因為沒有幫助主角的朋友,所以就做得不對?感覺有點牽強?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善惡之分,正邪之別

我們看水滸,殺人放火,綠林剪徑的好漢,仍然不失英雄氣概。我們看誅仙,“什麼是正,什麼是魔“?面對荼毒天下,遷怒蒼生的獸神,也沒人敢輕下論斷。為的是什麼?不正是因為人性的不可捉摸嗎?

希望給宋集薪一個好的結局吧,

不與主角為善,仍得其善終;不與主角結緣,仍快意恩仇,我想這樣的配角才能更好地為《劍來》加分。

劍來:被作者判死刑的男配,隨遇而安,還能逆天改命嗎?

希望有個好的結局

五、書裡書外

好人做壞事,和壞人做好事,其實都是生活的常態,沒有徹底的好人,也難有徹底的壞人。一個人的善惡,真是不應該是“一言而決”。

宋集薪能在“環境鉅變”中,保持一顆淡然出塵之心,不說他是一個十足的好人,但是也難與壞人劃上等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