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高地在軍事地形學上一般指的是丘陵或者山地地形中絕對高度突出於周邊環境,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山頭或者丘崗。高地在軍事上整體被化歸於易守難攻的地形,由於山地往往起伏不定,多懸崖峭壁,大部分山地植被也較為茂盛,因此極其不適合機械化部隊的展開,由於環境的限制,導致進攻部隊速度遲緩、力量難以集中、火力分散,機械化優勢難以發揮,因此山地被劃為典型的易守難攻地形,如果能夠在兩山之間建立要塞工事,往往能獲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巨大優勢!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除了對於部隊機動的影響,高地還會嚴重影響進攻方步兵的射擊和視線,進攻方在向上進攻時全身暴露無疑,並且行動遲緩、仰視視野受限,很難進行搜索和射擊,死亡率頗高。而防守方可以在高地構築多道工事戰壕,不僅視野開闊,射角完全不受限制,並且隱藏軀幹,只露出頭部,受彈面積也很小,受傷死亡率也要低的多。因此在進攻高地時,往往集中幾倍於守方的進攻兵力都不能得手,並且還可能付出嚴重傷亡,山地攻堅戰也成為傳統戰爭中與攻城戰並列的兩大殘酷戰鬥形式!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高地仰攻,死傷慘重)

高地對於重火力的佈置也影響頗大,佔領高地的守軍可以在反斜面選擇任意合適區域設置榴彈炮或者大口徑迫擊炮陣地,這樣的陣地可以在敵人進攻時提供有效炮火支援,也可以直接延伸射程奇襲敵人後方指揮所和炮兵陣地,由於高地的遮蔽,這樣的火力覆蓋往往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攻擊效果。而藉助於這樣的地形,敵人由於不能控制制高點,無法越過山脊,自然也就難以偵查到守方反斜面的炮陣地位置,加之山地地形的阻隔和防護,防守方地形死角下的炮陣地也難以被對方炮兵摧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高地在戰鬥中都具備決定性意義,這得分析高地所處位置,如果是處於交通咽喉地帶的高地,當然可以利用高地發起阻擊戰,遲滯敵人進攻速度,消耗敵方有生力量。在2000年發生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空降兵第76普斯科夫師為了防止車臣武裝的逃竄,就曾經在烏魯斯—克爾特地區776高地利用地形優勢將2500多名反政府武裝頑強阻擊了三天三夜!而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利用597.9高地巧妙構築各種反斜面工事和坑道,靈活佈置輕重火力,足足阻擊了美韓聯軍43天,打退敵人900多次進攻,創造了人類的奇蹟!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然而有些地方雖然屬於高地,但是並不是交通咽喉,戰略位置並不重要,甚至周圍沒有其他相互支援的高地,那麼堅守這樣的地方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很可能會陷入包圍之中成為圍點打援的誘餌!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張靈甫所部整74師就因為裝逼導致孤軍冒進,最後被華東野戰軍包圍于山東蒙陰東南的孟良崮山區,成就了一次經典的圍點打援戰役,張靈甫本人也被直接擊斃!大大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到了現代正規化戰場,隨著空中運輸方式的普及以及各種大威力精確制導武器的研發,實際上不管是高地還是什麼其他地形,對於戰爭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你方死守一座高地,我方完全可以利用運輸機進行敵後空降或者直升機機降實施蛙跳戰術越過,實在無法繞過也可以從空中利用各類對地攻擊平臺使用精確制導鑽地彈對各類工事碉堡進行定點清除。在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中,已經不存在所謂的爭奪地形高地,而是要真正追逐科技的高地方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高地在戰爭中有多重要?用好了就是阻擊戰,用不好就被圍點打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