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臨陣換將,土工作業破防禦,眾志成城殲"黃軍"
1948年11月,蔣介石麾下悍將黃百韜及其兵團被華東野戰軍緊緊包圍在碾莊,對於粟裕來說,這無疑是殲滅他們的大好機會。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作為資深的戰略戰術指揮家,粟裕絲毫沒有輕敵之態,精心安排部署。畢竟,對手和自己三次交手,三次卻都安然逃脫。
事已過三,這次定不能讓他跑了。
黃百韜久經戰陣,利用碾莊有力地形,構築防禦工事。
而粟裕也因勢而變,將野戰軍一分為三,分別交由麾下三員大將陳士榘、王建安、韋國清負責。陳士榘負責指揮負責圍殲黃百韜。而王建安、譚震林負責阻擊徐州來的援兵。
碾莊攻堅開始後,陶勇、王必成、周志堅、張仁初、鄧鳳智五員虎將都採用連續突擊戰術,猛攻猛打。
然而,碾莊一帶,房屋、窪地、水塘密佈,人多地窄,易守難攻。華東野戰軍擅長的穿插分割、逐一殲滅的戰術無法施展,進攻受挫。
進攻開始已經三天,進展卻異常緩慢,傷亡逐漸增多,黃百韜臨危不懼,穩如泰山。
粟裕批評指示陳士榘整頓後再打,並不是一味責備,他自己也在思考攻擊受阻的原因。
粟裕不僅視察自己部隊情況,也親自到前沿觀察敵方陣地,經過研究,終於找到癥結之所在。
一是部隊一直追擊黃百韜部,後勤供給嚴重不足;二是供給正面狹窄,地方配置大量重武器,僅僅100米的戰線,機槍就有20度架;三是我軍指戰員首次圍殲人數如此眾多的部隊,缺乏經驗,對戰略戰術研究還不太細緻。
找到問題就好辦,粟裕立即召集負責人召開會議,商討出瞭解決辦法。
其中,粟裕明確指出,戰術上,要由野戰攻擊轉為土工近迫作業。利用暗夜將交通壕挖至敵軍陣前30到50米處,同時考慮指揮任務重,統一指揮任務交由指揮機構健全的王建安、譚震林所部。
圍殲部隊接到指令後,5個步兵縱隊按照粟裕的統一部署,立即搶挖交通壕,一條條坑道抵近黃百韜陣地100米左右。
萬事俱備,大計已安。確定好總攻時間後,粟裕已經確定黃百韜插翅難逃,遂將重心轉移至西面的來援之敵上。
古有圍魏救趙,今有圍點打援,可是粟裕胃口大,心更大。圍要殲,援也要打。
在圍殲黃百韜開始後,粟裕直接指揮攻打從徐州來的重兵——杜聿明集團。杜粟之戰也是從此開始。
經過6天6夜的鏖戰,華業突擊集團攻破黃百韜部防線,全殲黃百韜兵團,兵團司令官黃百韜身死道消。
人雖就義,事卻難消,黃百韜兵團戰敗時,杜聿明已經和粟裕打的不可開交,本想全身而退的杜聿明卻身陷囹圄。
粟裕用兵環環相扣,高瞻遠矚,黃百韜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戰敗後續極大影響了戰爭態勢。
閱讀更多 航空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