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鋒作品:與路遙那段平凡的相識

美文 | 魏鋒作品:與路遙那段平凡的相識

2018年10月13日,李炳銀在路遙紀念館題詞

路遙是改革先鋒,是七十年“最美奮鬥者”中唯一的作家,是當代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一位,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獎章兩位上榜作家之一。路遙的英年早逝,給當代文學留下了太多遺憾,但他堅韌、頑強的創作精神,拼搏奮進、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對命運、對世界進行反抗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鼓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與讀者,並不斷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文學評論家李炳銀先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與路遙相識成為好友。在當代文壇,特別是中國報告文學領域,評論家李炳銀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在報告文學陣營裡,他是當代報告文學界的領軍人物,是對報告文學有許多獨到、深刻和理性評價研究的最具權威性的專家。觀察、總結敘述中國當代文學史,不能沒有報告文學,沒有李炳銀。追憶中國報告文學的開端和發展,李炳銀無疑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一座敦實厚重的大山,他不僅是一位報告文學界的長者、領導、著名學者和旗手,更像是一位報告文學界的道長,一個證道者、傳道者和守道者。

殊不知,當年作為編輯,作為鄉黨的他一直惦記著路遙的創作,慧眼識珠,《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作品完成,是李炳銀第一個推薦到《花城》雜誌發表的。

日前,作者聽李炳銀先生回憶了那段值得紀念的日子。

“不妥協、不低頭、不服輸!這就是路遙的生活信條。他這短暫的一輩子,一直跟自己、跟文學在較勁,無論周遭環境再惡劣也堅強不屈。”回憶起好友路遙,李炳銀脫口而出。

美文 | 魏鋒作品:與路遙那段平凡的相識

2012年7月,李炳銀受陝西省作家協會邀請,為銅川礦區建造路遙紀念館撰文

相識:“驚心動魄的一幕”

1978年底,全國中篇小說開始評獎,這是李炳銀第一次和路遙接觸。

評選的過程中,有人對路遙的作品提出意見,說寫得太直露,沒有獲獎的可能性。但是在《當代》主編秦兆陽的堅持和有力論說後,《驚心動魄的一幕》最後獲得優秀中篇小說獎。之後的研討會上,發生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開會的時候人來人往,有人不小心把桌上的杯子撞掉在地上摔碎了,發出“啪”的一聲,會上一位知名作家便帶有奚落的口味道:“這不是驚心動魄的一幕嗎”,立時引起一片轟然大笑。路遙被置於尷尬的境地。(《驚心動魄的一幕》正是路遙獲獎小說的名字)。

會開完了,路遙私下跟李炳銀說:“我總有一天寫出好作品超過他,讓他看。”不久,著名的中篇小說《人生》面世了,很快產生了強烈廣泛的社會影響。路遙的中篇小說處女作《驚心動魄的一幕》,發表在《當代》雜誌1980年第3期頭條。這部小說是路遙作品首次在我國大型文學刊物上亮相,並一連獲了兩個榮譽極高的獎項: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新時期陝西作家第一次獲獎);1979年-1981年度《當代》文學榮譽獎。

1982年時,路遙的《人生》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完全可以依此安逸地生活,但他沒有,他選擇了更為艱難的道路,籌劃寫作《平凡的世界》,開始了他6年時間的艱苦奮鬥和“拼命寫作”,沒日沒夜,沒休息沒娛樂,狠勁地讀書、寫作、抽菸、喝咖啡……

在談到路遙時,李炳銀說:“此前,我也知道路遙一些人生苦難的情形,知道他在尋求改變命運過程中的些許艱難,知道他在感情婚姻生活方面的某些曲折,知道他在投身文學創作時的激情執著情景,在《平凡的世界》最初發表時我還給予過切實幫助等,自以為是個瞭解理解路遙的人。”李炳銀回憶說,他認真反覆研讀了路遙的中篇小說處女作,主要對路遙小說所反映的歷史狀況進行反思,撰寫的評論發表在了1981年4月28日的《陝西日報》,據今38年了。

“幾年來,我一直寂寞而痛苦地在想追求一些東西。知音是有的,這是我最大的安慰。我對你是感激的,因為您是第一個正經八百地評論了我的作品。”路遙在1983年元月25日給李炳銀的來信中如是說。同年,《花城》雜誌編輯部謝望新通過時任《文藝報》編輯的李炳銀約稿。作為編輯、作為鄉黨的他,一直惦記著路遙的創作,慧眼識珠,與路遙取得聯繫同意後,向這位創作報告文學、評論文章的編輯、作家推薦了路遙。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出版過程

路遙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成後,中間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書稿輾轉北京幾家大型文學刊物,因為那個時候,文學屆都在熱衷搞意識流、現代派、先鋒派寫作等等,認為路遙還在用現實主義的觀察感受表達已經過時,所以不被認可遭遇“槍斃”。

路遙無奈地對李炳銀說:炳銀,我費心費力地寫出來,可北京的幾家沒有看上,怎麼辦?總得有個出處。

李炳銀說:你若不堅持在北京首發,我可以給你推薦到《花城》去發表。

路遙《平凡的世界》在北京沒有找到“婆家”,就這樣轉去《花城》雜誌編輯部了。此書稿在李炳銀的推薦之下,花城出版社總編輯、詩人李士菲第二天就派《花城》雜誌副主編謝望新乘飛機到西安約見了路遙,編輯經驗豐富的謝望新感到稿子的分量,埋頭幾天將稿子讀完,認為這部作品是近年來長篇小說裡的優秀之作,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並約定下半部交稿時間。謝望新將稿子帶回編輯部即行處理,交劉劍星任責編。謝望新不僅想讓這部作品在《花城》首發,還想在發表後由《花城》和《小說評論》聯合在京召開作品研討會,向社會推薦這部作品。

與此同時,正在西安組稿的中國文聯出版公司青年編輯李金玉,注意到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她被作品的恢弘氣魄和深刻內涵深深震撼,感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手筆”,隨之鄭重向路遙約稿。當李金玉興致勃勃地帶著這部三十多萬字的書稿回到出版公司後,一些領導卻認為她“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但李金玉堅持自己對書稿價值的判斷,進行了不懈的堅持與艱難的斡旋,公司領導才下決心出版這部小說。

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終於在1986年11月由《花城》全文刊發,也在1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了第一版的精裝與平裝兩種版本……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平凡的世界》這部書稿才得以問世,1991年摘得茅盾文學獎。

路遙:關於創作的兩封來信

憶及這段過往的歷史,李炳銀說:“《人生》《平凡的世界》也寫到很多不公、艱難和苦難,但路遙給予讀者的是積極引導和戰勝苦難的力量。文學不管是批評還是褒獎,都需要真誠溫情的撫慰,需要理解和悲憫的情懷。”

北京至西安相距1000多公里,路遙與李炳銀保持著書信來往。

1983年1月25日,路遙的來信中談到《在困難的日子裡》和《人生》的創作情況——

炳銀兄:你好!我剛從鄉下回來,高興地讀到您的信,非常感謝你對我的熱情鼓勵,我自己寫得少且差,經常內疚,覺得有辜於朋友的期望。實事求是地說,我對自己不抱什麼希望,只是儘自己的能力去做,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我知道,我的這兩篇作品儘管讀者給予了很大的熱情,但官方與批評界的態度有一定保留,因為這兩篇作品我是想追求一些東西,衝擊一些東西的,似乎顯示了一些非主流的傾向,因此恐怕有些領導同志不大習慣。關鍵問題是我沒直接迎合一種需要。我們多年來的文學說明我們對文學的理解並不寬闊,需要一些勇氣去衝擊,而不管自己和自己作品在眼前的命運如何。幾年來,我一直寂寞而痛苦地在想追求一些東西。知音是有的,這是我最大的安慰。我對你是感激的,因為您是第一個正經八百地評論了我的作品。另外,《在困難的日子裡》一稿,《當代》壓了一年才免強發表,聽說編輯部意見很分歧,有同志說我寫“飢餓文學”我很不理解。他們沒有看出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在寫一種精神上的“溫飽”。發表出來,讀者並沒被這種“飢餓”嚇倒,這篇作品《中篇選刊》今年二期將轉載,安徽電視臺已拍成電視,關於《人生》,是我苦熬的一篇作品,現關於高加林這個人物爭論,您不知看沒看《上海文學》今年一期的那篇評論?這是站在哲學的高度來評價人物的。先寫這些,祝你愉快!
路遙一九八三年元月二十五日

1983年8月20日,路遙給李炳銀覆信,表示會認真思考《人生》的創作——

炳銀兄:你好!前後兩信件及您的稿件均收讀,因這兩天忙於搬家,遲迴了幾天信,請原諒。我八月一日開始已正式離開編輯部,手續已交清,也不在編輯部上班了。碰巧天芳也休創作假,您的稿件我妥交值班室的副主任賀抒玉同志,她說一定妥善處理。照我看,此稿刊用是可以的。如果我在編輯部,問題不會太大,另一班的同志情況較複雜一些。稿件如何處理,估計會很快告訴您的。關於《人生》您寫了這麼長的一封信,看來你是認真讀了,我十分感謝。其中許多意見是極好的,我會認真思考你的意見的。這部作品不管成功與否,得失如何,我無疑是想追求一些東西,也想帶來一些東西。主題和人物是複雜的,也是多義的。我總覺得評論家對這部作品似乎不好說話?作為我自己來說,沒什麼奢求,我只是較愉快地完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我喜歡有什麼奢求,但我永遠也達不到這樣的目標。以後時間多了但創作最需要的是一種心理因素,最近的日子這個因素欠佳,因此很難動筆寫什麼。您一直熱心地關懷著我的創作,望今後仍能給予支持。最近忙嗎?育(有)什麼事來信。致敬意!
路遙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

……

路遙寫作《平凡的世界》期間,曾在陝西銅川煤礦體驗生活。2012年7月,李炳銀受陝西省作家協會邀請,為銅川礦區建造路遙紀念館撰文並書寫了如下文字:

在飢餓的日子裡遭遇熬煎,驚心動魄的時候經歷社會的波瀾,開始於人生的思索與奮發,延伸到平凡世界的書寫。苦難生活同命運改變的不斷追尋,將文學的根扎進人生與土地的深處,具有永久的力量和存在的意義。

路遙不朽!

“路遙是一個空間很大的話題,他堅定不移地走現實主義文學道路,把他的人生、社會的感知融入《平凡的世界》中,他的寫作是人生的寫作,是有社會擔當的寫作。路遙作品給人的幫助是實實在在的,對人的啟示非常深刻。路遙的作品給那些弱勢、底層的群體指出了一個方向,給予他們很大的力量,這一點在當代知名作家中無人超越。”提起自己與路遙這段友誼,李炳銀仍然感慨不已。

更多新聞:http://www.sxwork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