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河南農民工的驕傲

河南省新野縣城郊鄉馬營村的農家女王馨,從中國第一代農民工到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可以說是中國夢的一個成功實現者。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後,王馨表示:“我是來自中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的農民工人大代表,我會在我代表任期內行使人民賦予我的神聖權利,為廣大農民工兄弟姐妹當好代言人,當好服務員。”

王馨:河南農民工的驕傲

苦中堅守為拼搏創業

王馨是“70後”,還是一個苦命女孩。她13歲那年,父親開著拖拉機去田裡耕種遭遇車禍而離開人世,母親帶著三個孩子苦度時光。王馨是老大,她有兩個弟弟。1989年,年僅16歲的王馨得知縣裡組織100名青年前往廣東東莞打工。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她懷揣著母親賣黃豆湊的路費,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來到東莞一家玩具廠。自此,她成了全國第一波打工潮裡的弄潮兒。東莞當地人卻稱來此打工的女孩為“撈妹”,意思是“撈錢的打工妹”。

在玩具廠,王馨和小姐妹們早上6點鐘上班,晚上經常加班到12點,一個月工資200多元。一個多月後,一同來的100個人走了70多個。王馨卻沒有離開,因為每月200元的工資對於王馨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巨資。她下定決心,再苦也要堅持下去,這一干就是8年。

對一般的人來說,打工只是求生的手段;而對王馨來說,卻是學習和磨鍊的機會。8年的打工生涯,王馨積攢下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豐富的人際網絡。這些積累為她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8年,王馨懷揣8年打工積攢下來的辛苦錢,與家人一起創立了東莞市鼎泰鑫電子有限公司,主營印刷電路板鑽針、鋁基板等耗材。

創業伊始,公司面臨著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種種困難,王馨頑強地拼搏著。白天,她與員工一道跑市場,開拓客戶,說服大小印刷電路板生產企業選用自己公司生產的產品;晚上,她根據客戶對於產品的要求,與技術人員一起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試製工作。

依靠誠信經營、質量至上的經營理念,王馨努力開拓市場,鼎泰鑫公司生產的產品逐漸被珠三角地區眾多印刷電路板生產企業認可和接受,銷售額持續增長,公司效益逐漸提升。

王馨:河南農民工的驕傲

二次創業以回饋家鄉

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印刷電路行業也進入高速發展期。王馨和她的東莞鼎泰鑫電子有限公司在成長和壯大的過程中,也逐漸感受到企業在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尋找新的投資區域進行二次創業勢在必行。

2008年,王馨的家鄉發出“鼓勵在外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造福家鄉人民”的號召。王馨積極響應,欣然返鄉,在自己的家鄉新野縣投資建立了新野縣鼎泰鑫電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將鼎泰鑫的主要業務和生產基地全部放在新野。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及廣大鼎泰鑫員工的不懈努力,現在,“鼎泰鑫電子”已成為新野當地電子信息產業的領軍企業,為當地提供了70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為國家上繳利稅近百萬元。新野鼎泰鑫電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先後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成長型民營企業、國家及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產品 PCB微鑽針被評為河南省名牌產品。

在新野縣委、縣政府召開的一次招商引資座談會上,王馨發自肺腑地說:“新野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她非常需要我們這些企業家貢獻一份力量。當家鄉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也會因為是河南人、新野人而感到驕傲。在返鄉投資創業以後感覺現在自己與以前不一樣了,肩上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因為現在是做企業,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單純地做小生意。當看到有600多名工人在家鄉的工廠裡忙碌著,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我應該更加努力,使企業更加壯大,才能更好地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除了在家鄉投資辦廠外,王馨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得知家鄉的道路由於年久失修影響群眾出行的消息以後,她毫不猶豫地捐出數萬元用來改建道路。當地政府欲對其表彰時,她婉言謝絕了。得知新野鼎泰鑫電子廠裡有一位員工的女兒考上大學卻因為高昂的學費而面臨輟學時,王馨主動前往這位員工家中看望,表示自己願意每年拿出1萬元錢幫助孩子完成學業。這樣的善舉其實也圓了王馨的大學夢。在她上學的年代,家庭的拮据曾經讓她止步於大學校門。王馨說:“現在社會進步了,人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不能因為經濟的因素而使他們喪失上大學的機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王馨從電視新聞中看到災區人民的艱難生活,立即通過新野縣慈善協會向災區捐贈3萬元善款,並發動員工開展支援災區的募捐活動。2010年玉樹地震之後,王馨積極踴躍地向災區捐款捐物,表達一位企業家關注民生、報答社會的一顆善心。

王馨:河南農民工的驕傲

為農民工建言參政

王馨返鄉創業、熱心公益的事蹟不僅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2006年,她被評為新野縣優秀創業女青年;2013年1月,她被推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王馨是河南省第一位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農民工代表。

王馨說她最關心的是農民工的權益問題。20多年的打工創業經歷,讓她最理解農民工。她說:“我是農民工代表,就該為農民工代言。”她在北京開人代會期間,在所提交的建議中寫道:“經濟的巨大發展,城市的繁華美麗,離不開農民工付出的汗水,但農民工在城市裡卻缺乏平等的社會權利。比如,其子女無法在城市裡享受平等教育,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還沒得到徹底解決,一些企業剋扣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仍然存在。農民工從事的大多是艱苦或者對身體健康有危害的工作,但他們並沒有享受到基本的職業安全保障和職業安全教育,導致農民工群體成為職業病高發的人群。農民工由於不懂法律,因此,也無法通過有效的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在建議中呼籲,儘快制定農民工權益保障法。同時,建議國家司法機關應考慮農民工的現實狀況,從各個方面減少農民工的司法成本,使農民工能更多地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全國人大代表會議召開之前,王馨深入新野縣法院和農民中間進行走訪和調查,掌握了大量的材料。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期間,她根據掌握的情況在建議中呼籲:讓農民工打得起官司!希望各級人民法院能夠做農民工群體的堅強後盾,採取更多便民惠民政策,更好地落實司法為民宗旨,讓他們敢打官司,打得起官司。一是開通綠色通道,提高辦案效率。將涉及農民工勞動報酬、勞動關係解除等勞動爭議糾紛的審理作為重點,堅持“四快”原則,即快立、快審、快結、快執。儘量使用簡易程序審理,開展集中執行專項行動,縮短辦案週期,提高辦案效率,全力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二是強化司法救助,降低維權成本。不斷加大對農民工群體的救治力度,積極運用減緩免訴訟費等方式,讓弱勢群體打得起官司,確保農民工能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是實行判後答疑,減少纏訴上訪。農民工有疑問的,承辦法官應予以耐心解答,以幫助農民工全面認識和理解法院判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提高服判息訴率,減少農民工不斷纏訴和上訪,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四是強化法律宣傳,避免矛盾激化。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送法普法活動,深入農村、工廠開展法律宣傳及法律諮詢活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他們講解勞動合同訂立、證據收集、訴訟應當注意的事項等法律常識,從而不斷提高農民工的法律意識,使他們在日後的維權中能通過合法渠道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因不懂法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王馨是全國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31名農民工代表中的一員。任職期間,她願為農民工建言參政,決心向農民工交上一份最圓滿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