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為啥非要攻城,繞過去不行嗎?

xiangping_sdk


古代作戰沒有手槍沒有飛機更沒有航空母艦,所有戰爭的發生幾乎都是靠肉搏。戰爭就意味著傷亡,軍師的存在就是為了更好更快的獲得戰爭的勝利。古人比我們聰明,直接繞過城池的方法他們肯定也思考過,甚至還實行過。能直接繞過自然是好,但實際情況多險惡,沒有繞過就相當於深入虎穴,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成功案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篇)

在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南下,也是打不下來就繞開;後金皇太極,也是山海關外城池打不下就圍,然後繞道,敵軍膽敢出來就一舉消滅,不出來的話,則就是一盤死棋。繞過城池需要非常縝密的計劃和對地形的十分把握,稍有一些差池就會功虧一簣甚至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般將領還是不會輕易採取如此草率的方法。

無法繞,不能繞

城池並非一個城,它是由四個城門組合起來的,其中還由城牆或者護城河相連接。每個國家的每代君主都會分外注重城牆的修建,城牆高聳且會將整個城池連起來,即使有守衛鬆散的地方,也必然是地形陡峭的天塹。而且,一般的城樓都會有嚴密的守衛,無論白天黑夜都會有人放哨值班。每當夜晚降臨,都會有宵禁,東西南北四個大門都關起來還有嚴密的防守。敵軍從大門進幾乎是不可能,翻牆或者從地形艱險的地方進入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有些重要城池外還有護城河,晚上也是燈火通明,大規模的行軍不被發現的可能幾乎為零。所以即使敵軍有想繞城的心,駐城者也不會給他機會。



不敢繞,代價太大

雖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繞過城池實在太考驗膽量。諸葛亮有一個重要的軍事計謀——空城計,當時諸葛亮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司馬懿的大軍就在城樓下面。如果當時司馬懿下令攻城,即使諸葛孔明有回天之力也反轉不了戰局。諸葛亮大開城門,守衛全無,自己獨自在城門上撫琴。司馬懿心裡鬥爭十分的激烈,但他最後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還是放棄了攻城,他擔心城內有詐,諸葛亮想要甕中捉鱉。於是司馬懿率大軍離去,諸葛亮成功躲過一劫。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直接繞城需要經歷的心裡鬥爭比司馬懿還要大。既然要繞城,為了隱蔽性規模必定不能太大,繞了城門就意味著徹底進入了敵人的包圍圈,可能會面臨四面八方的敵人,自己無處可逃還不會有援軍。更可怕的是,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城池後面有什麼,也許就是敵人的援軍,這時更是腹背受敵插翅難逃。


古人的智慧我們從萬里長城的宏偉和各種兵書的精妙就可以看出,他們審時度勢找出最合適最有利的解決方式。繞城看似可以省去很多鬥爭,但它背後卻潛伏著無數任何人都不敢觸碰的危機。


小鎮月明


當然可以繞過去了。歷史上繞開對方主要防禦陣地,直擊敵軍要害,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三國的鄧艾偷渡陰平,繞過劍閣關,攻打成都;明成祖朱棣繞過濟南城,直搗南京;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直打北京等。

這些成功案例都能證明,古代打仗,如果條件允許,並非一定要攻城,繞過去也可以。

但是,繞道成功是要有前提條件的。

①:要出奇兵制勝;

②:手裡要有必勝籌碼,不怕被包圍;

比如說鄧艾偷渡陰平小道,他就做到了出其不意,讓姜維和蜀後主都措手不及。而鍾會的大軍則是鄧艾的籌碼,是他在劍閣拖住姜維,輔助鄧艾在繞過蜀軍主力防線後,不至於被蜀軍包圍。

如果沒這兩個條件,蜀軍有準備,提前堅壁清野,餓也能餓死鄧艾部隊。

皇太極繞過山海關也是一樣的情況。明朝上下沒想到他會繞道,而八旗軍的戰力碾壓關內明軍,也使皇太極可以肆無忌憚的入關洗劫,不怕明軍堵截他的撤軍路線。(後來更過分,明知道皇太極會繞道,但明軍就是不敢抄後路)



如果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就繞道,那就最好別冒險了。

因為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佔據有利地形的交通要道上,而所謂的交通要道一般指得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

古代行軍打仗,就像現代的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是一樣的。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燃油燒完了,就回不去了。但若是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城池,其實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為大軍在中間提供補給點。

拿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來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皇太極多次繞道入關劫掠,但山海關卻始終是他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

因為他不拿下山海關,走不了大道,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走小路,肯定會增加後勤負擔,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不要小看了後勤補給這個因素。畢竟真正的打仗不是玩打仗遊戲。真正的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累了要休息,餓了要吃飯的人。

清軍雖然是以騎兵行軍,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過山海關,固然可以避過了明軍的主力,但是清軍的後勤負擔也增加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是繞道不能解決的,這就是無法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還是拿明末戰爭來說。明軍在遼西走廊上佈置了大量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清軍確實可以取巧入關,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個好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打擊。

戰爭的核心在人,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實沒那麼重要。

松錦戰役之前,明軍為什麼始終能跟清軍在關外有來有去,有時候還能發動反攻?說穿了不就是因為明軍在關外的十多萬精銳,始終沒被清軍殲滅嘛。而松錦戰役後,明軍的關外精銳盡喪,無力再與清軍拉鋸戰,只能退進山海關內,被動挨打了。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防守堅固的城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會增加後勤負擔,也會有被截斷後路的風險。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首都一擊必殺,摧毀地方的指揮系統,然後再回頭來逐個拔掉當初繞過的敵軍據點。


否則的話,真的還不如不繞道,待消滅了對方有生力量再擇機進攻。

記得以前中學上歷史課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蘇德戰爭時,當時我就在想,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拿下斯大林格勒?德軍傻嗎?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現在明白了。繞過去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就敢繞過去,這跟找死又有什麼區別呢?


Mer86


古人也是這麼想的,為什麼非得攻城呢?攻城送死的都笨,我聰明,我繞過去不就行了嗎?

假如你是一個大將啊,你下命令繞路。

這時地方守將看到你繞路,喜極而泣,下令半路截斷你的糧草物資,你的軍隊由於長時間沒有補給,卒。

第二種,你繞遠點,對方守將甚至都碰不到你的部隊,你覺得這下總行了吧,我說不定還能直接繞路到對方首都去,直接立下不世之功呢!

過了一段時間,你們在地圖上繞暈了,這是哪裡啊?正在疑惑呢,敵人主力部隊一擁而上,吃掉了你這隻小部隊。

第三次,你想,肯定是我人太少了,兵力不足深入腹地打不過,我這次多帶點人不就好了?

於是你繼續繞路,見一個繞一個,憑藉兵力多,耗得起,仍是在敵人內部直搗黃龍。

可你的部隊開的飛快,你的後勤部隊可就吃了耗子藥了,這哪裡跟得上啊?再說了,後勤部隊哪裡打得過對面正規軍啊。

於是你沒有後勤,敵人又堅壁清野堅守不出,你方軍隊把能吃的東西,連草根都嚼碎了,終於餓的不行,人吃馬,人吃人一段時間後全體投降。

第四次,你帶上了足夠的糧草,足夠的人馬,這時你想總該萬無一失了吧?

你喜氣洋洋的帶兵繞路,果然這次沒人打得過你,你以為這次終於能威風一回了吧?

後方斥候來報,你老家由於兵力不足,糧草不夠,連防守都做不到,已經被人吃掉了。

你怒火攻心,英年早逝。

恭喜你,達成成就,能攻城非得繞路。


山一樣的意志


我們看電視或者讀史書的時候會發現戰爭雙方會死盯著一個城池不放。交戰雙方為了一個城市你爭我搶,直到有一方最終敗下陣來。比如楚漢之爭時,項羽和劉邦基本上圍繞著滎陽和成皋這兩個城池展開拉鋸。項羽是一個敢於破釜沉舟的主,他如果能繞過滎陽—成皋一線直搗關中,他不會跟劉邦客氣。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吳楚聯軍一直死盯著睢陽城不放,結果被周亞夫抄了後路,最後全軍覆沒。安史之亂時,安史叛軍十幾萬人圍著睢陽死不放鬆,最終延緩了進軍時間,失去了先機。這些人為什麼不選擇繞過城池,直接攻擊敵人的心臟地區呢?

有沒有繞過城池直接攻擊敵人的案例呢?還真有!繞過城池攻擊敵人的核心地帶最經典的案例當屬鄧艾偷渡陰平。劉邦在西進咸陽的時候,也選擇繞過一些城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選擇繞過一些城市直搗南京。皇太極也曾經選擇躲過山海關,繞道進攻北京。像這樣繞過一些城池,最終取得勝利的例子相對來說比較少。古代打仗不是不可以繞過一些城池,繞過城池需要擔一定風險,而且不成功真的就成仁了。劉邦繞過的一些城池,城池力量小,而且基本上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鄧艾能夠偷渡陰平成功,和劉禪選擇屈膝投降有一定關係,而且蜀軍的絕大部分軍隊被鍾會吸引在劍閣一帶。朱棣繞過的那些城池基本都有軍隊對付。皇太極最終也沒有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在古代戰爭中不是不可以選擇性繞過一些城池,而是繞過城池的代價太高,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全軍覆滅。

古代戰爭也好,現代戰爭也罷,後勤永遠是打贏戰爭的至關重要因素。判斷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在一定程度可以通過後勤保障判斷。現代戰爭後勤保證的方式比較多樣化,可以通過陸路運輸,也可以通過空運。現代戰爭後勤保證也比較方便,軍隊自帶糧食也比較多。但是古代完全不一樣,古代後勤運輸一般只能通過陸路運輸。古代交通條件相對比較落後,運輸物資更加麻煩。當年為了支援長平前線,秦國幾乎舉國運輸糧草。漢武帝為了支援衛青和霍去病的十萬大軍,幾乎動用了上百萬征夫提供後勤保證。古代運輸糧草要麼靠牲畜拉,要麼靠人力,運輸慢而且損耗大,糧草運輸隊地質條件要求也非常高。作戰部隊後方一片坦蕩的時候,糧食運輸尚且會出現問題。如果作戰部隊後方還有敵人的一座城池,那麼軍用物資運輸將會非常困難,一旦運糧甬道被切斷,前方部隊將會斷糧,用不了多久所有部隊將會被活活餓死。不是每個人都是項羽,可以用三天的口糧擊敗秦軍。就算是項羽,也只有這麼一次破釜沉舟。

打仗的目的不是為了死,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生,而不是為了死。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保證自己打仗一定可以取得勝利,大部分將領在作戰時往往也會考慮自己的退路問題,一旦前方作戰不順利,需要留好退路。如果繞過城池攻擊其他城池失利的話,沒有被攻破的城池再截斷退路,那麼作戰部隊將會無路可退。屆時後方城池和前方城池極有可能把這支部隊包圍起來,來一個甕中捉鱉。後方的援軍也難以順利到達指定位置,這支部隊的命運將會非常危險。如果當時劉禪不著急投降,而是固守待援的話,鄧艾的這支軍隊將會淪為孤軍,戰爭的結果也就難以預料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劉禪的無能成就了鄧艾。

古代建城的時候並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個地方建一座城池就結束了。古代修建城池的時候,一般會考慮水文、地形、人口、周邊經濟狀況等。城池人口相對較多,經濟相對發達,農業經濟發達,也控制著水源。一座城池往往會扼守該地區乃至更大地區的咽喉要道,也可以認為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不打下這座城池,那麼就難以獲得這一地區的人口、經濟、水源,也難以打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不拔除這個嵌在咽喉要道的釘子,己方始終無法安心進攻,也難以安心運輸。敵人反倒可以利用這個咽喉要道,進可攻退可守,隨時打擊己方。

在古代繞過城池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繞過城池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繞過城池的部隊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所以古代絕大多數將軍會選擇按部就班攻陷一個個城池。


依稀說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古代打仗最慘烈的應該就是攻城戰,特別是防守方閉門不戰的時候,進攻方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城內一萬多士兵死守城門,直接把王莽的幾十萬大軍拖到無心戀戰;又比如黃巢攻打陳州,整整攻打了一年多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厲害的還要數宋朝的“釣魚城之戰”,城內守城兵將整整守了36年,直到南宋滅亡後才棄城自刎!

攻城如此困難,為何不選擇棄城而繞路呢?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的一則故事:

張飛帶兵攻打江州的時候,守將嚴顏死守不降。張飛想到一個辦法,他放出風去,說自己要在晚上抄小路繞城而過。

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嚴顏耳裡,大喜道:“我算定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過去,須是糧草輜重在後;我截住後路,你如何得過?好無謀匹夫,中我之計!”

當天晚上,嚴顏提前做飯,大夥們吃飽飽後開始在小路埋伏。張飛的隊伍如約而至,嚴顏提示要放過先行軍,攻擊後面的糧草後勤。結果在他們發起進攻的時候,後面又來了一大批彪軍,正是張飛本人帶領的主力軍!

嚴顏中計了,被張飛生擒。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繞城而過的代價就是後方糧草輜重會被偷襲攻擊!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關於打仗的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人認為,古代打仗是把糧草排在前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古代軍隊的陣列,排在最前面的是先鋒兵,他們負責探路,並用“旗語”向後面的戰友傳遞信息。如果亮紅旗,表示前方有危險,要暫停前進;如果亮藍旗,表示前方有很多敵人,不同的旗代表不同的狀況。

糧草輜重是隊伍的重要物資,打仗的時候人要吃糧,馬要吃草,還有一些衣物、鎧甲、弓箭等物品都會安排在這裡。管理糧草輜重的是後勤隊伍,他們一般排在陣列後方,因為經過前方隊伍的清理,後方是最安全的。

打仗的時候如果繞城而過將會如何?

攻城的時候如果棄城而繞路,那麼後方陣列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威脅,這時候如果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陣列中間,前往都安排士兵保護,那麼前方的攻擊力會受影響。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不管哪一方被攻擊都將會是致命打擊!

不過有些時候還是可以選擇繞路的,那就是雙方兵力非常懸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繞城而過。比如昆陽之戰,當時王莽軍有幾十萬,而昆陽守城兵力只有一萬左右,這種情況下就算繞城而過,他們完全可以把糧草輜重安排在隊伍中間,這樣就算城內士兵前來偷襲,也完全有能力對付。

關於古代的攻城戰,大家有什麼觀點或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我們在看戰爭劇,很多時候都能發現在兩國發生衝突時,一國的君主會率領大軍,一個一個的拔除敵國的據點,若是有一個城池拔不下來,大軍可能就在這裡耗住了。比如元末之戰中,漢帝陳友諒就是在洪都之戰中被藍玉拖了100多天,這才給了朱元璋緩衝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打仗為啥非要攻城,繞過去不行嗎?

其實繞過去當然可以,比如三國時期,魏滅蜀之戰中鄧艾就是率領小部隊繞過漢中直插成都,最後奪取了蜀漢王朝,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至於理由也很簡單。這是由於城池通常都建設在交通要道上,假如不攻陷城池,你的後勤補給就會遭到城內兵力的襲擾,大軍的後勤不能保證的話,也就無法前進了,因為軍隊可以繞路,但是後勤很難,難得你要軍人揹著糧食走山路?

當然,你要是能有其它方法,不依賴後勤補給,那也可以繞過一些城池,但是這就等於是孤軍深入,稍有不慎,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其實古代打仗繞過城池的也有,比如朱棣就是飲馬長江直搗南京,鄧艾偷渡陰平直搗成都,但那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穩紮穩打的,基本上都會拔掉敵軍的重要關隘,至於為什麼非要攻下城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有的實在是繞不過去

其實古代的城池大多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走這裡是最省力,最方便的,如果繞過這個城池,那你面臨的有可能是耽誤行軍的天數,也有可能面臨的是非常惡劣的地理環境,有的根本就跨越不過去。

比如還有的城池是建立在山川之間,例如蜀地的劍閣。有的則是以河流做護城河,例如襄陽城。像這樣的,你可能去找其他的路都找不到,何來的繞城一說。

二:部隊需要休整,糧草可以就近供應

軍隊在外面打仗,如果深入敵境戰線過長,那後面補給物資的供應就會非常困難,要自己籌備不說,由於距離過遠,運送時間肯定會很長,運到地方也剩不了多少,畢竟拉糧食的人也要吃飯。

假如這時候軍隊攻陷了敵軍的城池,部隊就可以得到休整,那麼裡面的糧草、打仗的裝備,就都歸自己所有。這樣就做到了就近補給,緩輕了後方補給部隊的壓力,何樂而不為呢?

三:減除敵軍後方威脅

好多的戰爭都是穩紮穩打,即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打下一座城池都派軍駐守,那麼你的後方是很安全的,不會擔心別人會抄你的後路。

如果你越過了這座城池,直插敵人中心的話,這時候軍隊在前方節節勝利還好說,如果和敵軍僵持不下,又或者是打了敗仗往後撤,這時候估計想跑都跑不掉,因為你的後方是敵軍在那裡駐守,就相當於安放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準備爆炸,到時肯定會來個前後夾擊,說不定還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由於以上幾個原因,因此軍隊在打仗時大多不會選擇繞過城池,因為所有的財富和軍事力量基本上都集中在城池之中。如果打下了它,那麼即解決了糧草供應問題,又解決了後方的軍事威脅。


景觀歷史


首先明確一點不是不能繞過去,只是繞過去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等同於玩命式賭博。

一旦繞城作戰後勤補給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你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結束戰爭。古代的城池都修建在險要的關隘處,如果要繞過去,戰線勢必也會拉長,後勤消耗也將大大增加,而一旦敵軍此時偷襲並且截斷糧草,將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其次,繞城作戰將難以獲得部隊支援。如果繞城,那軍隊將會陷入孤軍作戰的狀態,切斷了與外界的交流,得不到友軍的有效支援。更嚴重的是這些孤軍奮戰的軍隊很有可能面臨著被“包餃子”的形勢,遭到前後夾擊。


繞城需要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古代行軍打仗基本上都是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紮的戰略,不到迫不得已不會選擇繞城這條道路,當然不是沒有繞城成功的戰例。

如果要舉例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經典的“繞城取得勝利”的戰爭,那麼非朱棣的“靖難之役”莫屬。擁有北方精銳騎兵的朱棣,一度在濟南堅城陷入了困境,無論朱棣使出什麼招數,都無法攻破濟南城。關鍵時刻,軍事天才朱棣果斷提出了“繞過城池”的戰略思想,直搗南京城,果然一箭穿心,最後奪取了皇位。


當然朱棣在靈璧險些被“包餃子”,就連部下都勸他退兵,但關鍵時刻朱允炆將徐輝祖從前線調回南京,最後朱棣抓住機會,絕地反擊。

綜上,如果想要繞城勝利不單要有強大而又迅速的騎兵,還要有朱允炆這樣“優秀”的對手。


雁城流浪僧


大部分情況在地形上繞不過去,加上古代到處都是荒山野嶺,想找條象樣的路都不容易,繞過去也怕偷襲,更怕乘虛而入,對方進攻自己本國。繞過去了對方援軍形成夾擊之勢。

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可以繞過去直奔國都,滅國當然繞了。劉邦就是很好例子,先入咸陽。





蔡爾德


古人之所以選擇攻城,自有他們的道理。我們可以想到繞過城池的方法,古人一定可以考慮。

首先,攻城一方考慮到繞過城池,守城一方考自然也考慮到,如何讓對方繞不過城池。

所以,古代的城池建造是封閉式的,一般在四面有四個城門。並不是只有一面城樓立在那邊,其餘三面處於沒有城牆的情況。所以,你無法繞過城池,要想拿下這種城池,只能選擇攻城。

其次,每座城池都有一定的戰略意義,裡面都有大量的糧草,攻下城市,既有利於提高士兵的氣勢,又利於補償糧草。

在古代 ,士兵的士氣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戰局的勝利。這種不戰而繞的行為,會大大減少士兵的鬥志,不利於下一場戰役。

最後,古代之所以通過一次次的攻城拔寨,是想一步步第擴大自己的領土,方便自己的後續兵力,可以及時地支援和救助。

如果繞過這座城市,去攻打下一座城市,容易進入被兩面夾擊的局面。

古人的做法,自然有他們的道理。作為後人,我們應該品讀歷史,學習古人的智慧,吸取他們失敗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