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達到75分,真的很難嗎?

阿修羅君


申論難不難,能不能達到75分,我覺得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實力。如果您擅長對文字總結提煉,善於寫作,而且字寫得好不錯,那麼申論對於你應該是小意思。反之,考到75分就很難了。我也參加過公務員考試,申論對於我不是問題,但行測我確實不在行,所以每次都是申論高分,行測低分(上不到岸就是因為自己行測太差了)。下面我從申論考試內容、申論評分重點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申論考試內容。

申論主要是考的是應試者的寫作水平,通過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概括問題、提出對策、進行論證。

從考試內容可以看出,如果你語文還不錯,善於進行文字總結提煉,熟悉各種文體,善於寫作,那麼申論對於你就不難。

2、申論評分重點。

申論評分重點主要體現在“要點”是否齊全、句子通暢度、是否有錯別字、字數多少、作文立意或觀點、結合資料的程度,結構層次、語言表達和卷面整潔程度等幾個方面。

從評分重點來看,如果你善於寫作,文字表達比較好,而且寫得一手好字(整潔美觀),那麼國考考75分應該不成問題。

在這裡我想重點說的是,卷面真的很重要。卷面是申論分值配比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是對於作文評分來說,卷面整潔度和美觀度的影響更是大於其他題型。尤其是那麼多考試卷子,判卷老師看你卷子的時間也不會很長,如果你的字寫得漂亮整潔,那麼判卷老師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會很好,分數自然就不會很低。如果卷面不清,確實會影響判卷老師對要點、內容的判斷,直接影響分數高低啊。

總之,掌握住申論考試內容和評分要點,自己多熟悉各種文體,多做一些試題,你會發現其實申論也不難。最後還是要強調,一定要寫好字,不在卷面塗抹。


談教


難,不是一般的難。這樣說吧,如果你國考考140分,基本上一般的崗位都可以進面試了,如果你申論考75分,行測只需要考65分。而實際情況是,那些140+的大神,大部分申論也就60多分,而行測會考到70多分。也就是說,公務員考試,申論比行測更難得高分。

比如我當年考試,考了130多分,申論只考了62,而行測考了70分多,和我一樣的考生很多,大部分申論都在60左右,甚至有不到60分的,但是大家行測都很高。

總之,公務員申論考試,畢竟是主觀題,和行測不一樣,想要得高分確實不容易。不過,參加工作之後才發現,申論考試也是有套路的,因為除了大作文,任何申論題型百分之90的答案都是來自材料的,也就是主要考你的歸納概括能力。如果多加練習的話,申論答題套路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當然,如果有興趣可繼續交流探討。


中省直遴選


我在2003年參加公務員考試,申論成績85分。

那時候公務員考試還沒有各種各樣補習班,培訓班。唯一的複習資料是花20多元錢買了本申論的考試指南。說白點就是個歷年考試集錦。有試題有答案,以及解析。但對於當時還不知道什麼叫申論的人的確很有幫助。

申論我認為就是針對某一現象,闡述自己觀點。像寫議論文。對問題要有獨道的剖析,能夠往更深層次探討,把握大的方向和原則。這個主要是和平時的閱讀積累有關係,因為大學裡跟文有關係的課就是外語了,基本上在答題的時候就是吃老本。

想考申論,可以先看範例,平時在加強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側重在關注熱點話題。熱點往往被挑成考題的機率是非常大。看範例是讓自己知道看見題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去答。閱讀的東西多了,在去作答問題時就可以發表一些獨特的見解。語言會豐富,論證更有理有據,也更犀利直擊要害。

申論達到75分,個人覺得不難。關鍵是這個知識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想一下吃個胖子可是有點難啊。


凹凸體


剛過去的國考申論成績投票,雖然不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但是說明申論大部分得分在50-65之間,能考70就是挺不錯了,75真的是高分。

下面說說申論複習安排計劃,注重積累:

20天鞏固基礎階段

上午一個半小時:閱讀政府工作報告、申論真題、範文、半月談,培養申論語感,熟讀背誦習近平講話,好詞好句好標題。如果談到民生,談到創業,談到基層你就能想起對應習總的語錄、講話,慢慢讓自己肚子裡有貨。

上午3個小時:學習行測課程,有計劃的看課程,邊看邊記錄邊思考,專心!高效並配合做題。一般是開始專項模塊學習,建議將數量和常識放在後面,常識不要刻意去浪費時間複習。學到知識點就要記錄到筆記本上了,不能幹看

下午的三個小時:分成兩部分,如何分是否分看個人狀態,午睡後不太清醒,可以看一節申論過渡,再學習行測課程,配合做題!避免一整天只看一門課,效率極低。上午看了課程下午可以刷刷題,對應的模塊的題且,如果很吃力再結合解析和筆記再研究!

晚上3小時:前期主要是理論、方法的積累,晚上的時間可以做做專項題,用各種app就可以!並且用一定的時間來鞏固前一-天的錯題,並補充筆記。

30天加強提高階段:

上午一個半小時:

背誦、記憶申論、行測筆記,申論積累的好詞好句,自己定製、仿寫個性化的好的句式,好的開頭,結尾,經典的論據,時事熱點,人民時評經典句子。行測的公式,成語等。

上午三小時:

模擬答題,一定要限定時間!最好從app上做套題給自己足夠的緊迫感、緊張感!如果遇到某個模塊答題狀態不佳,低端錯誤較多,後天停下模擬套題練習,改成專項練習,針對弱點進行專項攻克和提高,記住遇到坎坷和低谷了就說明你有提高的地方了,如何動真碰硬你應該很清楚,這是你趕超別人的機會!

下午三小時: 這各階段應該提高申論學習時間比重,申論;比你想象中的重要,上岸的人申論沒有低分,殺手銅放在申論上成功率才高這個階段練習套題,3個小時一套真題,關掉手機遠離wif1;靜下心來閱讀,標記,組織答案、行文寫作。如果環境允許,請堅持,如果你想上岸的話,能堅持住半月,你已經是申論高手了!

晚上三個半小時: 這裡晚上的時間延長了半小時,因為白天的兩套題需要消化,需要研究和總結,其實3個小時是不夠的,所以如果總結跟不上,後一天也要出半天的時間繼續總結和思考。千萬不要以為,我做了兩套題就成就感滿滿,沒有總結就沒有一點提高,你需要記錄到你的筆記本上,你有必要再把申論大作文再寫兩遍

10天衝刺階段:

上午一個半小時:這個階段自己應該有自己成體系的筆記本,包括個人定製的申論框架,亮點標題、開篇,名人名言,古詩詞,好詞好句,各個主題的論據積累,這幾天側重整理新的焦點時政,無其10九大重要講話,靈活引用真的會很有價值

上午三小時: 堅持行測套題練習,按照自己答題順序和策略。掐準時間,習慣自己的節奏,基本和第階段保持順延,練習節奏不要停, 保持手感和大腦活躍度!

下午三小時: 申論套題練習,給自己提高要求,注重閱讀技巧鞏固,並且在行文構思,體現亮點上下功夫,臨近考試適當降低練習強度和密度, 保持熱身答題

晚上 兩個半小時:臨近幾天,自己要串聯自己的知識體系,包括行測的邏輯推理和申論素材,針對薄弱點做做題,總結下白天做得錯題。







心竺教育


國考申論難以取得高分,尤其70+以上的成績,很大原因在於考生存在以下能力的欠缺:

通俗來講,現在太多的考生報班,拜讀網上的各類難辨真偽的高分申論文章,刻苦練習萬能模板,最後答題時候千篇一律,思路僵化,讓閱卷人看的如同千人一面,味同嚼蠟,絲毫沒有深度和心意。試想,本來文無定法,你複製仿照別人來做申論,考官是不是已經無視這樣的卷子啦!

具體來說又有幾個原因:

1.抽象概括能力不強。申論前面的材料分析打分是按照要點打分的,當你大段落的閱讀完以後,需要排除干擾內容,篩選有用信息,並加以概括總結。好多考生對材料信息吃的不夠,倉促作答,導致內在邏輯性和全面性不足,只能得一個普通的分數。

2.對應用文體裁練習不夠。近些年的國考經常要考到應用類文體,比如調研報告提綱,發炎材料提綱,然而好多人根本沒有針對性的練習,導致作答中想當然,連最起碼的公文命題、內容格式、落款等都搞不好,給考官很差的印象,最終被嚴重打分。

3.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申論大作文特別注重語言表達能力,優美的語言,有力的排比,形象的比喻,生動的修辭都需要經過應用,而好多考生語言功底淺薄,詞彙選用蒼白,舉例佐證缺乏典型性、代表性、時代感,讓考官讀完標題和第一段就判斷出你的水平啦。

4.練習的太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好多考生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也看了背誦啦,但就是寫的少,要知道者申論作答考的是硬功夫,是你這個人十幾年積累的真水平。可不是你一兩個月衝刺就能大幅度提升的,你要是沒有厚實的知識積累,敏感的社會熱點判斷,條分縷析的思維邏輯,臨時抱佛腳再多也是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局面的。

總之,國考申論要想取得70+的好成績,就必須提前準備,多閱讀,多練習,要學會跳出模板去作答。

公考千里馬,歡迎各位考生討論,願您早日成公。


高中作文幫


不難,只要方法得當。

作為一個上岸六年的文藝青年,從懵懂無知到深諳其道,從無知迷茫到感同身受,從無限遐想到隨波逐流,六年的時間很長也很短,六年間從一名村官到省直部門,其間有人生百態也有酸甜苦辣,其中滋味只有經歷才懂,只有懂的才深有體會。就像那圍城,多少人趨之若鶩的來,就有多少人想逃離這煉獄,但是想逃又不敢逃,逃不掉還躲不掉,也許這就是人生百態。

先說什麼是公務員考試?是指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是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考試方式有筆試和麵試,筆試科目一般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和申論。

公務員考試其實就是工作招聘,是機關事業單位招聘,是國家或者各省統一組織的招聘,因為有世俗說的鐵飯碗,所以備受青睞。重視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成反比,經濟發展水平越低越重視,這就是所謂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吧,經濟水平高的不滿足於溫飽了,需要人生價值的體現,只有那些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的才需要這份飯碗保證溫飽。

行測考的是智商。如果有做過智商測試的,就會發現行測跟智商測試很像,都考的是各種題型,有言語理解與表達,有常識判斷,更有判斷推理邏輯判斷。因為很簡單既然是工作招聘,肯定要招聘一個正常人,也就是智商正常的人,招了一個智商低的人,連正常的溝通都做不好,又談何工作,談何為人民群眾服務。行測的具體題型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如果你智商足夠高,那恭喜你,你具備上岸的一半條件了。

申論考的是情商。工作中智商高一定會勝任嗎不一定,智商決定你是正常人決定你的初始級別,情商的高低才能決定你能走多遠。考試更是如此,申論考的是你面對問題如何解決。做工作和會工作兩個不同層次,做是基礎,會是方法。申論主要考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如果你情商夠高,那麼再次恭喜你離上岸更近了一步。

那麼是否雙商高就一定會成功上岸嗎答案是否定的。都高會增加概率,但是方法很重要,要到達彼岸,很多方法,有步行,有汽車,有火車,也有飛機,方法就是交通工具,看似一樣的路但是效率卻天壤之別,這就是培訓機構存在的價值,存在即真理。成功上岸靠的是實力+運氣。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小新雜書館


今天我更新網站的時候,正好在做申論這塊的總結,就在悟空問答上搜了一下,希望我以下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75分是真的挺難得,但也不是沒有!

首先,提高申論的閱讀水平:

一、養成標記閱讀的習慣

在審題過程中,圈出考察的關鍵信息(例如:作答對象、作答主體、作答任務、作答限制條件等),然後到材料中對應找出信息點。

二、增加對詞的敏感性

需要我們增加對於詞閱讀的敏感性,在材料中圈出高頻信息詞,這些高頻詞就會反映出某則材料或者某段材料的核心思想,方便我們得出作答思路。

三、善於找出文章中關鍵句

 在材料中經常會在某段出現整個段落或者是整篇材料的中心句,找到中心句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精準地把握材料核心思想,為答題服務。

其次,掌握申論技巧:

一、找準對策詞,提煉材料核心對策

二、找準問題和源頭,反推對策要點

三、借鑑“他家”做法,得出“我家”答案

最後,掌握申論的寫作技巧:

典型代表 以一馭十

典型、代表性為選用論據的首要法則。只有這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論據說明論點的作用,加強論證的說服力,產生以一馭十、以少勝多的議論效果。

推陳出新 引人入勝

論據光光做到典型,僅屬於一般要求,若想真正出差,必須做到“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也就是要有新穎性。從前方給定資料中截取素材,是一般考生的基本操作,但大家都能做到,資料中的素材便顯得俗套,難以吸引閱卷者的關注。因此,適當動用自身理論熱點的儲備,方能脫穎而出。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拿高分拿高分拿高分!!!!!


新鄉中公教育


很難。

首先你的備考方向要對,如果你搞不清楚申論的方向,大作文全是假大空,可讀性很差,閱卷人看半天看得雲裡霧裡,或者全篇抄材料,那你努力備考三年,分數都不會超過平均分的。

其次,即便你的水平確實不錯,但你也很難在大作文裡拿到高分,這是申論的批改機制決定的。

申論的批改,是兩個人同時改一個人的試卷,如果兩個人打的分數相差太大,就要重新提交給第三人判。這樣的話,有可能此前兩個人的批改,就無效了。

那麼,批改人往往是在校的碩士博士生,他們來批改申論試卷,就是為了掙錢,完成一份試卷,有一份錢。

如果他們覺得你寫得真的很不錯,給你的分數過高,那很有可能和另一個批改人的分數衝突,那他就白花時間批改了。

於是,為了省去麻煩,申論批改人,傾向於打平均分,大家都打平均分,這樣重判的可能性是最小的,這樣就省事了。

所以,大家會發現,很多人的申論成績,好像都差不多,很重要的就是因為這個批改機制。


公務員說公考


相比於行測,申論的得分有跡可循,有理可據,所謂“得行測者得天下,失申論者失公考”,而申論的重中之重又在於最後一道分值40分的申發論述,即大作文上,寫出一篇精彩的大作文基本上就能實現申論高分的夢想。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具體說明。

》》申論技巧丨寫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論範文丨申論頻道《《

相對於內容,有兩點比文章本身內容還重要:“結構和條理”。你如果能形成自己的寫作結構和條理,申論大作文寫起來比其他任何文章都簡單。那麼如何建立自己的結構和條理呢?這裡做一個簡單說明:

一、結構與條理

1,結構與條理每本輔導書都這麼強調,但是能正真意識到這個重要性的考生並不多。結構上,要注意各部分劃分合理,各部分之間邏輯性強,每段開始和最後要承上啟下,每段一定要保證總分結構。

條理上,要保證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條理之內,也就是都被“就國內形勢而言…就國際形勢來看…”“一方面…另一方面…總之”“短期來看…長期來看…”等格式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條理之中。

二、不要背資料

2,知識累積千萬不要背資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問題的核心實質所在,更要善於總結。

很多人推薦看半月談或者人民網的評論文章,我覺得初學的時候可以這樣,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報道性的文章,直接獲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別人咀嚼過的東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來也會更靈活。

三、多寫多學

3,在剛接觸申論的初期應該多接觸一些模板,多嘗試一些不一樣的寫作套路,選出你認為最適合自己的寫作套路去學瞭解,學習,操練,並且操練到爛熟於胸的地步。

學申論的人應該都接觸過各式各樣的寫作套路,但是有多少人深入瞭解了這些寫作套路的細節,有多少人應用這個套路反覆寫作操練到爐火純青?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有的時候並不是哪個套路更好,就像葉問講的,功夫哪有高下之分,人才有高下之分。

有效率的持之以恆,不要懷疑自己能不能行,只要堅持積累,堅持練習,堅持總結,注意方法,注意心態,你會發現大作文這頭攔路虎最後可以成為獲得申論高分的登雲梯。


貴港中公教育


以我的考試經歷來看,真的很難!!!特別是國考的申論成績很難到70,一般65分到68分就算高分了,75分簡直不敢想。

看過書,做過題,一個感受:難,取得高分更難。絕不存在考場上的超常發揮,好文一定是平時的點滴積累,不僅包括筆記、好詞好句、結構思維,更有不斷運用的駕輕就熟。

我的申論成績也不是很高,現在仍走在備考的路上,簡要提幾點建議:

不能抓大放小,小題和大作文同樣重要

申論不同於中學作文那樣簡單,賦分雖有不同,但地位幾乎一致。“作文佔了半壁江山”,在申論裡決不是這樣,前面的小題作答不好,後面的大作文出彩也依然考不了高分。所以,要著重複習每一個題型,不能抓大放小,不可放過細節。最難的題型也並不一定是大作文,綜合分析和事務性文書難度也不低啊,需要下一番苦功的。

題目要求看三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題目的要求看三遍!考場上見過很多同學,一看題目給定範圍,閱讀材料,開始動筆,幾乎不注意題目要求,或者只粗略看一下題目要求。語言簡明、邏輯清晰、內容充實、有針對性、有實用性、不拘泥於材料、題目自擬等等題目要求都隱含著得分點,對應題目要求才能更準確地作答。

內容和形式並重

作答內容來源於材料,需要自己加工提煉,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絕不能脫離材料。找到材料中的得分點,提煉出來,用簡潔的語言論述。但內容選好,構思好,還不夠,需要形式的配合,使得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

形式注意層次,體現出論述的思路、行文的邏輯即可。典型的就是分條作答:一、(一)、1、(1)。不要糾結於要不要寫“答”,不要糾結於要不要開頭有引言,直接了當給出自己的答案,方便閱卷老師看到得分點。

當然,要想取得高分需要做到的遠不止這些。多個因素影響著成績,複習時要精耕細作,踏實認真,注意細節,點滴積累。

備考2019省考的小夥伴們,一起加油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