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印度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大國有些言過其實?

魑魅涅槃


從第三軍事大國到第一百軍事大國的排名都毫無意義,連水滸一百零八將都不是按照武力值排名的,真以為國際軍事舞臺和水泊梁山或者瓦崗寨似的呢?

軍事大國本身不是一個精確的,有嚴格定義的概念,但大體上可以給這個概念設定一些必要條件,比如國家的戰略威懾能力,大規模戰爭持久能力,以及當前時代背景下越來越重要的常規衝突處置能力和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這些條件的背後是國家綜合實力,決策者與執行者運用國家實力的能力,以及人民和統帥應對挑戰消除威脅追求目標的意志。

按照這一標準,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可以被稱之為真正的全球軍事大國,而俄羅斯的全球能力正在萎縮中。亞洲國家目前仍然只擁有區域性軍事力量,印度如此,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所以,先不要關心誰第三第四了,發展軍事力量的要義是滿足國防需求,而不是互相攀比。印度是第四或者第十四,如果鄰國對付不了或者無意志對付,差別並不大。


葉海林


印度就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大國,這都是專家們排好的,為什麼要說名不副實呢?

印度有各種武器,各種武器齊全,數量龐大,海陸空三軍都非常先進,都是各國的名牌產品,都是主流產品,不叫軍事大國,難道叫軍事小國嗎?

但是,軍事大國不是軍事強國,數量是數量,質量是質量,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精良武器也不是戰鬥力的全部,戰鬥力必須包括操縱武器的人,和戰爭思想的先進性。

而戰鬥力強不強還要看結果,自古以來就有強大的軍事強國,微名都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專家排出來的。專家的武器排名,從來不把人放在條件裡,只看武器,也可以叫武器制勝論。

而人是第一要素,結果主要看戰史和實戰,你看出印度厲害嗎?哇,你真厲害,佩服佩服!



大志遠思想空間


印度作為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國,其在獨立以後,印度的開國元勳尼赫魯就抱有將印度打造為世界大國的遠大理想,想要作為世界大國是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支撐的,美國全球火力網站最新軍力排名前五位的排名順序是:1,美國,2,俄羅斯,3,中國,4,印度,5,法國。大家看來這個排名前三是沒有什麼大問題,大家也都非常的認可,把印度排到第四,我們很多人感覺到這個排名有點言過其實,我們的印象是阿三的實力,不可能這麼厲害,把中國排在第三,排名第四的印度阿三也非常不服氣!

為何說印度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大國有些言過其實?

1、大家都很清楚,印度的軍事實力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在印度的軍隊中,基本上是很少能看到印度的國產裝備的。印度的武器裝備都是萬國牌,在印度的這一種“全靠買”的軍事發展模式下,它在短時間內提升的是非常快的,但是印度的軍隊卻缺少了很多的自主權。一旦買進的裝備出現了問題,印度必須要厚著臉去求助出口國,這就相當於印度是有著把柄捏在別國的手裡的,受制於人。

2、從國內形勢來看,在印度的國內並不太平,很多邦都在搞分裂,重要的是,如今的印度還是一個沒有統一的語言。就這使得各個區域之間的交流和發展是存在很大的障礙的。如果一個國家自身都還沒有治理好的話,內部問題太多,他有什麼在國際上和其他的實力強大的國家競爭呢?軍事實力如果細化分析,印度排名第四還是有點瑕疵的。誠然,印度的年生產總值是能夠排進世界前幾名的,但是印度同樣的人口也是很多的。印度的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軍人的素質普遍不高,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印度在世界上摔飛機可是出了名的,每年都拿冠軍,這樣的情況作為世界第四的軍事大國缺少讓人汗顏。


山外山FJH


域外大國為了自己利益需要,尤其是歐美為一己之私,對三哥捧得很高;加上印度自己不假推辭的驕傲,更受不了解底細的人那裡推祟,才成就了第四軍事大國的地位。如果印度可以擺在第四的話,那麼如英法等軍事強國,又擺在何種地位?

有人可能以為,印度幾十年日積月累地購買洋裝備,現在從空軍到海軍已是不小規模,在數量上至少已超過英法,然而數量不等於質量,裝備不等於戰力。

僅以空軍裝備數量為例,能使用的三代機以上戰鬥機,還不到10箇中隊,也比不得英法空軍。再從質量上去觀察,由於萬國裝備充斥,造成了龐大的後勤維護負擔,以致於維護水平低下,修一架墜毀一架,成為規律。飛行員登上飛機,便有顫顫驚驚的感覺,以此空軍莫說打仗的話,訓練也成為大感頭痛之事,當然與第四的地位根本不相稱。自個造的飛機不敢飛,只能成為閱兵裝備,引進的機型太龐雜,使用也成了大問題。

空軍如此,海軍一樣,不是靠買,就是關鍵技術設備,萬國大冷拼,不只維護困難,就是彈藥戰鬥儲存量,也遠遠達不到要求,有艦無彈,正感棘手和發愁。

再觀察其陸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即說要買槍造炮,四十年以後怎麼樣了呢?各種洋槍管理混亂,先進的火炮,不足十分之一,一支軍隊如果連槍炮基本裝備,都滿足不了,奢談什麼戰力的話,正是南轅北轍,漸行漸遠。

主要的原因,科技實力相當落後,在一個工業化尚未完成30%的國家,全部裝備靠對外購買,要實現軍隊現代化,是一件根本不現實的任務。綜合而論,印度軍隊莫說第四的話,能擠進前20名,以為就相當了不起了呢。


魂舞大漠


印度就是世界第四軍事大國。不要把軍事大國和軍事強國弄混了,也不存在什麼全球性軍事大國一說。

軍事大國的的幾個要素:軍隊的規模,數量,武器裝備的質量種類,戰爭動員能力,戰略縱深,戰爭潛力,經濟實力,工業生產能力等等…我們來看看印度的實際情況。

印度是聯合國安理會所認可的七個擁核國家之一,據估計有一百幾十枚核彈頭,有剛試射成功的烈火五型中遠程導彈,可打擊五千公里的目標,有了戰略核威懾能力。印度有一百一十多萬的常備部隊,陸軍有大量俄製的比較先進的坦克,有先進的S400防空系統,空軍有大量的三代戰機蘇3O,比較先進的法國的陣風飛機,儘管摔飛機世界第一,但數量還是很大的。海軍有一艘極老舊的航母和一艘租來的俄航母,一艘租來的核潛艇,還有一定數量的驅護艦。印度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儘管在某些裝備上落後於日本法國等國,但規模上僅次於美中俄三國,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印度的武器裝備大部都是購買的,可稱大雜燴,一旦和強國開戰,有可能就暴露出大而虛大而弱的真相,歷史也早已證明過大不等於強,在強大的久經考驗的中國軍隊面前,那都不是什麼事。


遼瀋之星


印度的第四軍事大國排名只是紙面實力的比較,其實很多人都不認可,尤其是歐洲人,他們認為印度連武器都造不了,打起仗來還不是隻有被虐的份。但其實印度的軍事還是有他強大的地方的。

印度現在的軍隊裝備,眾所周知印度武器那是”萬國造“。所以裝備是五花八門。

陸軍,印度陸軍是三軍中人數最多的,人數約98萬,編為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及15個獨立旅。陸軍主要裝備有主戰坦克3500輛,步兵戰車1600輛,牽引火炮4300門,自行火炮180門,多管火箭炮150門,高射炮2400門,地空導彈1900枚,直升機185架。

海軍,兵力約5.5萬,編有4個地區司令部和東、西2支艦隊。另編有潛艇司令部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主要裝備了航空母艦3艘(但是現役僅一艘“超日王”號)、潛艇19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18艘、巡邏與海岸艦艇49艘、掃雷艇20艘、兩棲登陸艦艇10艘、各種支援艦船28艘,作戰飛機67加,直升機83加。

空軍,兵力約13.3萬人,編有39個飛行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22個雷達中隊。主要裝備53架米格-23BN/UM型、88架"美洲虎"、148架米格-17型、79架米格-21、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26架米格-23MF/UM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8架蘇-30MK型、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

以上就是印度三軍總體實力,另外印度還有100萬準軍事部隊,印度還是擁核國家,擁有月130枚核彈,主要載具為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

綜上所訴只看紙面實力印度確實能排第四,但戰爭打得不是數據,是綜合國力,印度的國防體系缺失,註定印度的戰爭潛力較低,就如印度國防部宣稱的那樣,印度的彈藥儲備只能支撐印軍作戰42天。現代戰爭就是鐵與火的碰撞,缺少彈藥的印度則只能用人民的血肉去對抗外軍。


誰心而論之言


要評論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可不是單單數數這個國家有多少戰鬥機、多少軍艦和多少導彈來確定的,而且還需要考慮它的士兵戰鬥能力和裝備補給能力等等!


要是隻按照目前的軍事裝備數量和性能排名,印度的確可以排在世界第四,有核武器,有航母,有核潛艇等等高端武器,軍事大國該有的配置印度基本全都有,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大問題,印度的主戰武器基本上都是靠進口買來的,並不是自造的,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旦打起仗來,武器消耗完了怎麼辦?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戰爭,武器的消耗都是驚人的,沒有強大的後勤保障,根本打不了持久戰。就比如好幾次中東戰爭,打了沒幾天,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雙方武器彈藥全部告急,雙方不得不接受停火協議進行武器彈藥的補充,然後接著打!如果不是整個西方世界在背後賣力的給以色列輸送武器彈藥,幾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是絕對贏不了。就包括現在,以色列和中東地區任何一個國家對戰,沒有外部的補給,以色列也打不了多久。



我們來列舉幾款印度主要的軍事裝備,首先從空軍說起。目前印度主力戰機是進口俄羅斯的蘇30MKI,雖然摔了10多架,但目前數量還超過了250架。而印度國產的光輝戰鬥機,研製了三十多年,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戰鬥力,問題眾多。


海軍的絕對主力就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是進口俄羅斯,上面的艦載機米格29K,也是俄羅斯配套出口。航母戰鬥群的配套艦隻,除了印度國產的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還有租借俄羅斯的核潛艇,印度自產的核潛艇也是問題眾多。

陸軍方面,主力主戰坦克也是來自俄羅斯,包括T90和T72主戰坦克,印度自己研製的阿瓊主戰坦克,同樣也因為毛病眾多,不受軍方待見。

除了海陸空三軍傳統的裝備,一些新式的武器,印度基本上也是進口,比如前段時間印度就從俄羅斯又進口了約1000枚各類型導彈,包括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等!目前熱門的巡航導彈,印度也是和俄羅斯合作研製的,其實就是印度給錢,俄羅斯給技術。

所以印度軍隊擁有“萬國造”的稱號,事實的確是這樣,一旦開戰,武器裝備用完了,只能購買,這樣受制於人,怎麼能打好戰!要是俄羅斯考慮到影響,不給出口,那麼印度失敗的概率會增大。例如英國和阿根廷爆發的馬島海戰,要不是法國不願意出口飛魚反艦導彈,英國或許就輸了。



前面說的還是武器裝備,印度軍隊的戰鬥素質也堪憂,最近的表現就是二月份和巴基斯坦爆發的空戰,結果印度被擊落一架米格21,一架蘇30MKI疑似被擊落,甚至衝突中,印度還擊落一架自己的米17直升機,讓人難以置信。


所以一個國家必須要用自己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否則購買再多的武器,也有用完的那天。


資訊所長


說印度是世界弟四軍事大國是從人基數來評差不多,要說綜合軍事實力印度目前還達不到,為什麼這樣說呢?

1、印度自主研發武器的能力,只是在亞洲都不如日本,雖然日本現在國防軍稱為自衛隊,但是日本已經完成了準軍隊的所有條件,只是名稱上的稱呼沒有變,而印度雖然通過在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迴流,在研發是有一定的進步,但是大多數還是以購買武器為主。

日本的軍工業研發一直在暗地進行,從來沒有間斷過,其軍工實力一直保存著領先地位。

2、印度的綜合戰鬥力,也和日本有一定差距,從印度的空軍頻發的戰機操作時,頻發戰機的墮毀事故可以看出,其空中做戰能力不足,然而現代化的做戰體系是,三維一體式作戰體系,海、陸、空相互配合立體作戰,空中力量薄弱,無法達到做戰效果。

3、打仗就是打經濟,燒錢💰,印度的經濟實力還達不到。

所以印度要稱為世界軍事第四大軍事大國,目前還做不到。


馥郁75716347


說印度是世界第四軍事大國,有些牽強。軍事實力靠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支撐,印度的這兩項實力世界排名並靠前,國內宗派多,爭鬥激烈,社會並不很穩定。而且印度軍工企業底子薄弱,技術含量高的軍工件依賴進口,大到航母、飛機,小到槍支彈藥,都是多國支持或製造。所以說印度枉稱第四有些不實際!對不起,差一不字。報歉!


抬頭見喜XY


印度從軍隊人數和裝備數量上確實是世界第四。但是從戰鬥力排行它只能在後面,因為它沒有成熟的軍事體系支持它的軍事力量,這種數量優勢不能轉化為戰鬥力。比如電子支援和情報力量。再一個印度的軍隊組織結構非常落後,這使得它的軍隊的行動能力,指揮效率都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國家。這樣印度即便有數量優勢也不能擊敗世界先進國家的軍隊,比如德,法,英甚至韓國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