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WEN STUDIO曹議文:七分設計三分留白,時裝應該“有溫度”

幸運眷顧,19歲當選上海小姐;25歲由演員轉型為服裝設計師,人生也如電影般繽紛精彩。YIWEN STUDIO 品牌創始人曹議文,致力打造有“溫度”的服飾,作品從設計、面料、製作每個環節都經得起時間考驗,盡展溫暖情懷。

“每一位女性的人生,都是一部電影。”看議文如何巧用七分設計三分留白,打造女性自信迷人、從容優雅的寫意人生。

YIWEN STUDIO曹議文:七分設計三分留白,時裝應該“有溫度”

YIWEN STUDIO品牌創始人 曹議文


憶童年,她離夢想很近

夢想的種子萌芽,與家庭氛圍的薰陶密切相關。她自幼在外婆家長大,外公從事電影行業,外婆早年就職於文工團,上世紀80年代又去管理服裝廠。受他們的影響,童年時的議文就對服裝設計與演藝有格外的熱情。

做服裝設計師,於議文來說是一個很自然的表達方式。從小就會給娃娃做衣服,用串珠做首飾。外婆算是引路人,不斷挖掘她身上的奇思妙想。這一路走來,少不了外婆的支持與鼓勵。

議文轉型做設計師之前,曾有過一段演員生涯。打小受港臺片、譯製片的影響,世界在議文的眼裡總顯得格外新鮮。如何體驗這樣的豐富人生,年少的她因此萌生了做演員的想法。

她經常在外公單位的剪輯室裡拿電影膠片做燈片,看電影不用買票,是拿“誰誰家的孩子”刷臉。小學書本的包書紙都是用電影海報做的。“那時就覺得電影離我並不很遙遠。跟電影的緣分是一個種子,它種下來了。我自己去找機會,實現夢想。”

創業初體驗,選擇很重要運氣也不差

議文的初次創業,其實是16歲。她和母親在上海開了第一家服裝店,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古往今來。入駐了上海時裝週的Show Room,品牌也被時裝報刊報道過。

她自幼與母親的相處模式,更像是朋友。因此,心生做服裝的想法時,母親自然尊重她的決定且極力支持。母親曾從事過藝術品經營,故負責品牌運營,議文則專注於產品設計與研發。

16歲的她還得兼顧美術學業,幸運的是遇到了一位給力的班主任,給了她很大空間和自由。“老師當時跟我說,能將自己的想法轉變成產品,這是另一種學習。”

平常議文在店裡時,都會將自己的作品穿在身上。好身段再加上甜美又沉靜的氣質,有一次就被廣告導演看中,拍了人生中的首支廣告。

後來,議文順利考上謝晉藝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又參加了“上海小姐”的選秀。兩個月選秀過程收穫頗豐,對議文來說堪稱“成人禮”。這屆上海小姐的當選,也為19歲的她成為連續劇《中華小當家》的女主角奠定了基礎。

從上海小姐選秀出道,第一次演戲就是女主角,可以說每走一步都有好運相伴。憶過往六年的拍戲時光,議文說:“我享受,但也很彷徨。當時太年輕,許多機會來得太突然。”

兜兜轉轉回歸初心

突如其來的機會,像極了開外掛的人生。實際上沒那麼簡單,連續劇在發行上存在問題,接下來拍的幾部劇並沒預期中的大熱。

當時議文有些迷茫,後來她用“年紀輕,起點高不容易有平常心”來總結彼時的心態,她也意識到了做演員的被動性。25歲的她迎來了人生第一個瓶頸期,“到了25歲那年,我又想起我的16歲。我需要做些事情來證明自己。”

懷著對服裝設計難以抑制的熱愛,議文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次更為辛苦,全靠自己打理公司,一人即一個團隊。既是司機又是出納,還是財務和銷售,一日三餐都沒正經吃過。

中途接到片約,考慮片刻也拒絕了。“同一時段,我只能全情投入的做一件事。”原本計劃用兩年時間創業,等服裝店步入正軌再去拍戲。沒想到兩年過得飛快,她卻越來越投入,也越來越享受“時裝設計師”這個身份。

一見傾心,她的面料情結

外婆的衣帽間,是幼時的議文最愛玩耍的地方。她是天生的“面料控”,格外喜愛收集面料。憑著對絲絨、緞面這類細膩的面料材質的喜愛,議文就開始用中國傳統面料做起旗袍來。小時候,外婆想辦法購到了少見的布料,也成了議文最初的設計素材。

衣服從面料到成品有一個過程,就像女人的成長過程,它有自己的品性,議文娓娓道來。“跟面料獨處的時光是非常美妙的。”這是她的作品從設計到製作都經得起時間打磨的原因。

正如同影片《蒂凡尼的早餐》,大家可能忘記劇情,但總會記得角色的形象和那身衣服。議文認為,“衣服能與穿著者能產生情感上的連接,擁有互相成就的關係。”議文在做演員時,曾有個小習慣,收藏女主角的某些衣服、小配件、包包等零碎東西。在她看來物件本身是有記憶的,而那些零碎東西正是她和角色的情感留存。

三七原則,做有溫度的服飾

溫度、“不費力氣”的優雅,和留白是YIWEN STUDIO 的品牌基因。

議文創立品牌的初衷便是希望做有溫度的衣服。 得知有一批客人至今還依然在穿十年前她做的衣服,萬分欣慰,感激之情由心而發。“有溫度的服裝,能夠陪伴我的顧客朋友一起成長,歷經時間的考驗。”

為打造“不費力氣”的優雅,YIWEN STUDIO每一季出的衣服基本都能跟上季掛鉤,每個單品之間都可以互相搭配 。議文說:“我喜歡甜美,但不會過度甜美,得有一點節制。譬如,性感在我的設計裡,會變成有節制的性感。”

“我通常只完成了70%設計,剩下30%是留給客人的。”平面設計一定有它的點睛之筆——留白。作品是會呼吸的,那麼留白是通風透氣的窗口。

若衣服設計得太滿,只是空架在人身上,讓客人的氣質融入到時裝裡才是議文的追求。為此YIWEN STUDIO每年都會推出一個設計非常簡潔的經典系列,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揮,穿出自身的韻味。

“想明白自己是誰,要去何處”

“明白自己是誰,要去何處,我是到了30歲之後才想明白。”在工作忙碌的同時,她從不缺席孩子的成長。這必然會減少花在事業上的時間,而議文的感受是“當媽媽後,女人會經歷一次再成長的過程。”

面對YIWEN STUDIO穩步向前的節奏,也曾有投資人曾表示議文的規劃太過保守。在她看來,上市、營業額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堅持品牌初心——做有溫度的服飾。

品牌一直堅持做了六年的沙龍,穿YIWEN STUDIO的女人們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齊聚分享。未來她還將通過書籍傳遞溫暖,會出一本關於衣櫥管理,還有人生感悟和心得的書。近幾年她的沉澱醞釀,只為厚積薄發,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