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佔家庭財富的大頭,是貧困的表現

#房產佔家庭財富的大頭,是貧困的表現#

房產佔家庭財富的大頭,是貧困的表現

——韓毓祥這位先生說的是對的,但能夠說出這一席話也並非難事兒。本質上來講,他只是把恩格爾係數中食品支出總額換成了房產而已。實不相瞞,在下兩年前就設想過用房產作為衡量富裕程度的工具,但斟酌三思之後還是選用了“剩餘購買力”。

瑞士信貸上週公佈的《全球財富報告》稱,全球前10%富裕人群中有1億人是中國人,相較之下,美國人僅有9900萬。這是中國百萬美元富人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全球增長的真正驅動力可能將首次來自中國富裕的消費者。

不過,韓毓祥先生的觀點卻審慎了很多:房產佔中國富裕家庭財富的百分之七八十,而這並非富裕的表現,反而是貧困的表現。他還從房產財富、地產公司融資困難談到不同制度對金融危機的抵禦修復能力——過去一百年,美國發生過多次金融危機,卻都扛過來了;而很多拉美國家根本扛不過。在他看來,拉美不是經濟陷阱,而是政治制度陷阱。制度陷阱使阿根廷這樣的國家,百年前是世界前列,而現在無足輕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