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華為市值可達一萬三千億美金,你怎麼看?

天天高興37417441


這個就是胡扯了,最近一年華為受到美國的打壓,國內民族之情更盛,民眾自然把這杆民族企業的大旗給了華為,但是當我們普通人都在義憤填膺的時候,華為的管理層相對要冷靜和理性很多,任正非自己使用的也是蘋果電腦,而且任正非也認為不要把科技導向民族主義,不要煽動民族情緒。

華為值得驕傲嗎?這是當然的!肯定的!我們正視自己的優勢和成績但是也要看到我們的差距,客觀的看到我們當前的自己,不要忘記我們從哪裡來,起點是什麼?更不要忘記我們要到哪裡去!

1、華為市值1.3萬億美金的出處

這是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紹全球信息和通信領域企業市值排名,前十名的企業美國國有6家,中國有華為、阿里和騰訊上榜,而第十名是三星,華為沒有上市,估值1.3萬億美元,但是倪光南院士是隨口說的還是確實有投資機構對此 進行了評估,我們不得而知。


倪光南是計算機領域的專家,更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計算計算研究所研究員,是聯想的創始人之一,1984年聯想成立的時候,出任聯想的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放了聯想式漢字系統,並獲得國家進步一等獎。2011年倪光南院士被中軟件協會評為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勳人物,2015年獲得中國計算機協會終身成就獎。

多年來,倪光南一直呼籲中國在計算機領域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要有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所以他加入聯想,希望實現這個夢想,從聯想出來後又加入了多個公司,都希望能夠實現這個夢想,但是最終都沒有合適的平臺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和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華為今天有了麒麟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這是中國的企業,這是倪光南院士一身的夙願,他雖然沒有在華為工作過,但是他也許比任何人都自豪。

這是一位對中國計算機事業奔走終身的老人!

2、科技領域的領頭羊一般是什麼估值?

儘管華為的科技含量很高,又掌握了5G的核心技術,對中國來說意義非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你可以說是“無價”的!說是13萬億美元都不為過。

但是,在商業領域,就一定會有一個價格,就一定會有一個估值,沒有價格就沒有辦法交易,蘋果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是劃時代的創造者,而且營收達到2600億美元,淨利潤也在550億美元,他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微軟從80年代開始就是PC電腦操作系統的統治者,也是劃時代的創造者,年營收1260億美元,淨利潤392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IBM是個人電腦的開創者,營收800億美元,淨利潤87億美元,市值也不過1200億美元。

谷歌是搜索的王者,是安卓系統的創造者,營收1370億美元,淨利潤300億美元,他的市值也不過是1萬億美元。

高通,芯片領域的老大,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是195億美元,淨利潤是39億美元,市值是1000億美元。

思科,通信領域的知名企業,營收520億美元,淨利潤12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

這些企業都是當年和華為業務相關的最知名的企業,他們的營收、利潤和行業地位都有目共睹,他們的科技含量也是有目共睹。

華為很優秀不假,但是正確的認識自己也很重要!

3、華為真的可以估值1.3萬億美元嗎?

在商業上我們就得以商業的規則去看待,華為無論具有多少技術,他都是一家企業,企業就是商業行為,企業的核心目的是為了盈利,有了業績就有估值。

2018年華為的營收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了7212億人民幣,淨利潤593億人民幣,分別增長19.5%和25%。

而2019年前三季度華為的營收為6033億美元,淨利潤535億美元,分別增長24%和22%,這份成績非常厲害。


我們 假設2019年全年華為的淨利潤增速是22%,那麼2019年全年的淨利潤將達到723億元人民幣,由於增速是22%,我們可以給與25倍的市場估值,那麼估值就是1.8萬億人民!

如果行情好,可以看到30倍的市盈率,那麼估值可以達到2.17萬億人民幣,如果行情低迷,給與20倍的估值,那麼估值可以達到1.44萬億人民幣。

總的來說,按照2019年全年的預測業績,他的估值區間在1.44萬億人民幣到2.17萬億人民幣之間,中間值就是1.8萬億人民幣,也就是2560億美元,估值區間在2050億美元到3080億美元。

最後再看一下華為的同行——中興通訊,動態市盈率是25倍,市值0.14萬億人民幣。

最後:如果你認為華為在資本市場價值1.3萬億美元,那麼如果在A股上市,你願意用這個價格來購買嗎?你願意購買多少?(1.3萬億美元的估值,動態市盈率126倍,滾動市盈率133倍)

華為無疑是優秀的科技企業,也是世界頂尖 級別的科技企業,華為的未來有更大的想象力,我們也很願意看到那一天的到來,希望在未來10年內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一家營收兩三千億美元,零利潤也兩三千億人民幣的華為,那個時候華為就真的可以估值1.3萬億美元了。


壹號股權


眾所周知,華為是全球未上市的500強公司。近日倪光南的一番熱捧華為的言論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倪光南認為華為如果上市,那麼其市值能成為全球第一,估值可高達13000億美金。那麼問題來了,倪光南這個說法有沒有根據呢?就我個人看來,這是一個站不住腳的觀點。我的理由如下;

平臺級公司

首先,我們發現目前全球市值排前的公司都是平臺型公司。如何理解平臺型公司?說直白一點,這些公司的業務在國內或者說全球市場有很大的話語權,諸如美國的亞馬遜、微軟和Facebook等,國內的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而且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護城河足夠的深。

而反觀華為公司,雖然其5G技術在全球領先,但該領域也存在愛立信和諾基亞等這樣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

再看華為手機,華為手機近些年銷量確實很不錯,但華為高端手機的銷量還是蘋果三星差了不少。更為難在的是,三星蘋果手機的利潤還要高於華為!

所以,綜合以上來看,華為雖然能看作是一家平臺型公司,但其現在的護城河並不是那麼堅固!

倪光南憑什麼說華為值13000億美金?

話可以亂說,但請拿出根據!倪光南任務,華為從他的業務情況、創新情況等等是第一。而且華為的人才儲備很強,比如今年華為就曾多次在全球招聘精英。但這隻能說華為確實有實力,但你要說因此華為就能有13000億美金的話,我覺得並不是很可信。

13000億美金是什麼概念?那是比蘋果、亞馬遜的公司市值高,而且還能買下近2個阿里巴巴公司,難不成,阿里在華為眼中不堪一擊?

就算是從華為的創新、人才等多方面來看,華為也不可能有那麼高的市值,因為資本也並不會買賬!

華為到達值多少美金?

按照華為在2018年的財報來看,華為的銷售收入為7212億元,摺合美元為1048.7741萬美元,在目前的世界500強中,它排名第72位。我們再來對比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2018年的總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大關,淨利潤大概在696億元左右。而阿里巴巴的市值目前也還在4500億美金徘徊。

即便是未來華為的營收突破了1000億美金,我們也最多隻能把華為的市值提一番,那也就是8000億美金。當然了,這還不包括資本等因素。所以倪光南說華為上市能達到13000億美金,我完全認不下!但也不可否認華為目前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


春公子


倪光南被當時聯想負責人搞出公司,就是因為大嘴胡吹。一個純硬件公司華為,參照有諸多核心技術的三星公司,華為估值最多是三星的1/5,三星現在市值2500億美元,華為最多估值500億美元。


大俠0000


華為自己都不想做世界第一,但是分分鐘被人推上世界第一。華為還沒有想過上市,人家已經將他上市的市值算的一清二楚,一個個都是神乎其技,未卜先知。實際上華為是個挺簡單的公司,三季報出來很強勁,營收6108億,淨利潤率8.7%,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妥妥的淨利潤700億以上。可問題是,這這這是人民幣啊,摺合100億美元。

看看部分美國科技股:

臉書:2018年利潤221.1億美元,市值5401億,2019年半年利潤50.4億(交罰款了)

蘋果:2018年利潤595.3億美元,市值1.1萬億,2019年半年利潤226億。

谷歌:2018年淨利潤307億美元,市值1.2萬億(比較特殊的是谷歌有ABC三種普通股,AC加總不包括B股創始人股,也許總額會超過1.3萬億美元)

微軟:2018年淨利潤392.4億美元,市值1.1萬億美元

看了上面什麼感覺?為什麼要去搶這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第一市值?華為對於我們國家的意義,並不是說一個華為的意義,而是我們需要華為這一類型的企業,不是一家,而是很多。所以我們要讓其他企業以華為為榜樣來進行研發投入。

實際上華為的對手並不是體量見長,比如芯片領域的對手三星、高通,合作伙伴臺積電,上游合作伙伴ARM,EDA三大工具廠商。高通並不龐大,但是一方面基站芯片,一方面手機芯片,從設備商,吃到運營商,再吃到手機用戶。整個高通幾乎沒有冗餘,全部是技術產業。而高通相對來說體量很小。

要說明什麼呢?要說明的是,我們不應該只有華為。一條價值鏈,從資源礦產多個環節到一部手機,國外的很多小企業都佔據了有利地形,他們就生產價值鏈裡面的一兩個配件,就這一兩個配件就統治了整條價值鏈。這就是華為所說的拳頭捏緊了打出去。現階段華為不但不應該做的太大,實際上還應該收縮外延,將研發力量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對於一家企業,很多業務管理難度很大,但是利潤卻很少。這就是大企業的冗餘。在日本,松下,索尼,夏普,哪一家不是當年的技術性企業,但是他們的技術都分散了,沒有聚焦,最後你走哪一步都趕不上時代。喬布斯從索尼買走了MP4的技術,形成了移動互聯網的開端,就是我們以前用的小NANO。夏普還是孫正義當年的出資人。

所以,華為是個榜樣,真正要研究的,是如何激勵所有企業都去走研發投入這條獨木橋。知識產權要保護嗎?當然要,不然怎麼激勵。


財經紙老虎


可以算一下,華為沒有上市,但也可以用市值=淨利潤*估值,淨利潤可以查到,去年是593億人民幣,19年毛估差不多是700億人民幣,也就是100億美金。

如果市值13000=淨利潤100*估值130
也就是需要130倍估值了,也就是130倍的估值就是13000美金的市值。
那麼估值怎麼對比,我們就來看因為華為主要是消費者業務(手機業務)佔比48.4%,運營商業務佔比40.8%,企業業務佔比10.3%,都是通訊行業內的,因此,我們來對比全球通訊行業估值情況,蘋果的市盈率(估值)19.9倍,愛立信靜態市盈率1982倍(當然他是虧損的,市盈率不準,市值300億美金)。
當然,華為的硬件技術,研發投入,智能手機等等競爭力都是一流的,而且華為的營收和淨利潤還在保持高增長。
但是估值這東西是藝術,沒能說高估或者是低估,反正華為也不上市,你也買不了,如果能上市,130倍的估值,在A股比比皆是。
最後,絕對理性來說,50倍算合理,80倍算是情懷,130倍我真不知道怎麼說,有點飄。華為大家應該是把它作為科技股吧,科技的未來真的不好說,前有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倒下,如果華為能一直把握科技的最前沿,130倍合情合理。這是是說如果哈。

上面是我不嚴謹的觀察的。


股市小獵豹


朋友們好!

華為市值可以達到了1.3萬億美金,這樣的說法有點捧殺的嫌疑了。雖然華為是我們民族品牌的驕傲,也是非常牛的硬核科技企業,但是市值1.3萬億美金還是太高了。

華為現在市值達不到1.3萬億美元

華為現在市值根本就達不到1.3萬億美元,現在華為大概能夠值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大概2131億美元的樣子。

華為市值1.3萬億美元,有可能是好多人跟蘋果市值比出來的。現在蘋果公司市值達到了10993.36億美元。

好多人可能覺得華為公司手機銷售已經超過了蘋果公司,而且在5G行業裡面也是第一的位置,也屬於超級牛的狀態,這樣的華為市值應該是要超過蘋果才對的。

但是現在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都要比華為公司高了很多,華為公司現在跟蘋果公司還是沒有辦法比的。

根據蘋果公司的年報,蘋果公司2018財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655.95億美元,2019財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601.74億美元,淨利潤也是達到了595.31億美元,和552.56億美元。

根據人民幣最新匯率7.0388,蘋果公司2019財年營業收入摺合人民幣為18308億人民幣,淨利潤摺合人民幣為3889億人民幣。

因此,現在華為市值是達不到1.3萬億美元的。

華為的市值未來可能超過1.3萬億美元

華為現在市值是達不到1.3萬億美元的,未來是有可能達到的。現在華為2018年的銷售收入是7212億人民幣,淨利潤為593億元。華為控股有限公司公佈了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033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淨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21.86%。

因此,從現在華為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情況來看,距離蘋果公司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利潤差別比較大。華為銷售收入佔據蘋果公司收入的39.4%,淨利潤佔蘋果淨利潤的15.25%。

華為這樣的收入和利潤情況,可以說市值根本就達不到1.3萬億美元的。

如果按照華為現在的收入和利潤的情況,華為高一點市值也就是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摺合大概2131億美元。

現在華為還處於發展過程中,華為現在還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方面的研發,如果未來華為能夠做出革命性的技術革新和貢獻,研究開發出來具有顛覆性的技術成果,那麼華為未來是有可能市值達到1.3萬億美元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網上傳言不準確的,如果上市的話,價格應該能買下幾個美國。這下華為水軍可以吹牛皮了。


國光先知


一個體制內蛀蟲的胡言亂語,就不要當真了。

如果華為後年收入達到1350億美元,按照8%的淨利潤率算,淨利潤108億美元。按照20x市盈率(蘋果參考),市值2160億美元,約1.5萬億人民幣。不到阿里巴巴現在市值的一半。 ​

當然如果華為在A股上市,融資10億人民幣,炒到1.3萬億美金市值也有可能!


檸檬冷愛


謝謝您的問題。華為的市值可以跟亞馬遜、騰訊和阿里巴巴比較而估算。

業績對比。 2018年騰訊營業收入是3127億元、淨利潤787億元。阿里巴巴營業收入4000多億元、淨利潤約696億元。華為營業收入7212億元、淨利潤為593億元。華為營業收入是騰訊2倍多、是阿里巴巴1.8倍,但是利潤遠低於騰訊和阿里。亞馬遜2018年淨銷售額2329億美元,亞馬遜 2018 營收為2329億美元,營業利潤為51億美元。



研發對比。最近10年,華為研發投入為4800億元,2018年華為投入1015億元,騰訊投入212億元, 阿里巴巴投入287億元。華為的研發費用基本是騰訊、阿里巴巴的四五倍。2018年亞馬遜研發費用是288億美元,華為約為亞馬遜50%,但華為研發增速達到了150%,緊追亞馬遜。

市值比較。如果估值主要根據業績、科研實力,那麼就可以與阿里、騰訊、亞馬遜比市值。阿里巴巴市值是4720億美元,騰訊市值是4380億美元,按照收入華為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兩三倍,華為具備1.3萬億美元的市值資格。2018年,亞馬遜的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華為的利潤與研發投入、通行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潛力,市值是可以與亞馬遜並論的。所以,基於以上比較,我認為華為市值未必會達到1.3萬億美元,但可以接近萬億美元,應該問題不大,不過這都是估值,對華為意義不大。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倪光南院士在8月、10月,2次援引有人做出的對華為市值13000億美元的估算,看來院士對華為內在價值為世界第一是深信不疑的。

即使是院士的採信,也一定會引發爭議。

我估計地看,有人的這個估值是偏重於華為科技,科技含量高,當前發展速度快,未來發展前景好,主要是據此而格外高看未上市華為的資產和獲利能力,而對當前的營收和利潤則格外地"忽視″了。

這,正切中了倪光南作為工程院院士的聚焦點、重視區,接過有人提交給的估值報告後見到華為是第一名,後面的9名中美國大公司有6個,三星倒數第二,再一聯想華為的科技現狀尤其是發展趨勢,馬上連連稱是,大喜過望。

估計,工程院士對估值、投資專業也有不會太淺的研究。

然後,院士便逢會便提13000億美元。

估值報告前十名lCT企業中還有中國的BAT公司,可喜可賀、實至名歸,但,有人說其科技含量被華為的科技給甩了幾十條街,靠譜。

中國科技尤其是高科技不是不如美國嗎?怎麼就竟然有這麼牛的高科技公司呢?居然一個蓋過了一眾美國大公司?不可能吧?

事實上,中國還真有1個這麼牛的高科技公司,名字叫華為,信不信都有、就是。

華為1家公司幾乎是扛起了1個國家的科技責任,說不定真像有人說的那樣,會引發中國科技與美國科技的總決戰,反正中國勢必成為全球科技另一強、也是第一強,以至於把美國幹到世界第二的位置,這就是華為科技之於中國的意味、意蘊、意義,這也就是中國堅定支持、國人堅決支持的原因所在,華為科技無價。

美國政府深知,華為科技已經讓美國科技變得不安全了,久久佔據的老大位置越發不穩了。

華為在多個科技領域的多個方面,真就蓋過了有人在那份估值報告中列於華為之後的市值巨高大公司,綜合起來、整體看來,哪家都比不過,單個沒有對等的,一個巨頭頂得上多個巨頭,華為玩的是全套,做的是全產業鏈技術、產品及其備胎,連基礎研究都搞,很累,卻又很快就出很厲害的技術與產品,單個的美國大公司會越來越比不上。

把分散在更多家大公司裡的科技加在一起倒是可以比得過,還可以超過華為科技。

單說現在的華為科技,在電信界是王者,繼蓋過西門子、阿爾卡特,又遠超愛立信;在數據通信領域甩開了思科,美國不讓華為進入本國,就含有思科被甩得更遠的擔心;在手機領域,5年未必、十年差不多連銷量帶利潤都蓋過蘋果、三星,數數大家都數過的現在華為手機技術吧,照相第一,攝像至少第三,射頻至少第二,sensor整合、結構、硬件、系統優化應該是位居世界第一梯隊中。

華為通信域中的芯片、硬件、軟件、協議、系統、跨系統整合、管理,在世界不是數一也是數二的。

至於專利,大家早就知道華為已經與思科、谷歌、蘋果、微軟、三星、高通互授互換。

一直有人在質疑華為技術的領先性,有些確實還落後,沒錯,比如最高端的路由器,但更多的人則說差距一直在縮小,大多數領域微乎其微,一些領域已經超過。

是啊,網上早就流傳華為內部在談進入無人區了,這是要做引領者的節奏。

華為科技無價是真的,如果能夠進一步帶動起貫穿上、下游的一整條高新科技產業鏈,比如出現多個京東方,美國就會難以再像以前和現在這樣,用"科技優勢武器化″(網友語)對待中國。

"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鄭永年語)這個情形也必定漸漸改變。最近,美國又有了不理性的動向,擬要求農村運營商移除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要投票認定華為和中興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禁止利用 85 億美元的政府項目資金從這兩家公司購買設備或服務。

看似,倪光南院士連連提及那份華為市值13000億美元的估值報告,真不是時候,有人說了,目前華為全面受阻,致使基站、手機等等不得不去美國化,這個冬天,華為冷。

好在,華為科技研發熱、科技熱力大,似夏,更由於之前多年的預熱十足,在冰冷的冬天裡也不會感覺有多冷,如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