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1 加強管理,提高營養水平

  (1)如果是想要生產普通的牛肉,那麼架子牛或者成年牛都可以是購買的對象。買回來了之後,讓它們先進過8~11d的準備時期,再經過13~20d的過渡,就可以在日常的食料中將精料的比例提高到50%左右,要這樣一直持續到將其宰殺為止。

  (2)如果是想要生產比較高檔的牛肉,那麼所購買的的對象最好是架子牛。在育肥期的問題上也要適當的延長一些,如果可以的話,精料的比例也要有所提高。

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2 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採用科學的飼養手段

  2.1 在飲水方面要有保證

  在正常的情況下,所飼養的牛在使用了1kg的幹飼料以後,就需要6kg的飲水。如果飼養期間,環境的溫度比較高,那麼牛在飲水方面還要增加。所以,讓處於催肥期的牛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喝上乾淨的飲水,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養殖戶還可以在養殖場增設一種可以自動供水的裝置;如果是家庭飼養,那麼每天最少要對牛進行供水3次以上。

  2.2 在飼料方面要多樣

  在培育肥牛的飼料中,精細的飼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粗料也是同樣重要。比如:乾草,秸稈。粗料要儘可能地多種類,不能只給一種。同時,在未央飼料的適口性方面也要多加註意,可以利用剪短,篩選等的方法,將雜質清除掉。本人在此要提醒廣大讀者,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採食量,千萬不可以將粗料進行粉碎,然後再用其飼養肉牛,要遵循先粗糧後精良的餵養原則。

  2.3 在添加劑方面要適當

  在餵養肉牛的過程中,飼料中的營養劑是必不可少的,瘤胃素、抗生素以及增重劑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瘤胃素。莫能黴素是它的另一個學名,它是一種鏈球菌經過發酵後的產物,能夠有效地降低瘤胃蛋白的分解,減少瘤胃內氨和乙酸的產量,使能夠到達真胃的蛋白質在數量上有所增加,氮的利用率有所提高,這樣就能減少飼料成本,提高飼料所帶來的報酬。在飼養期間,沒頭牛每天需要的瘤胃素含量是190~270mg。

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3 加強衛生管理,杜絕疫病的發生

  3.1 日常的觀察要仔細

  在對肉牛的養殖期間,尤其是在育肥期,負責管理方面的人員要經常對肉牛的採食,飲水,排便等狀況進行觀察。尤其是在變化其飼料後的前兩三天,要更加註意觀察,如果發現了其在腸胃方面的疾病,要及時採取防護措施。

  3.2 皮毛的清洗要經常

  經常清洗肉牛的皮毛不僅僅可以幫助其社體表面的塵土、寄生蟲、代謝出的廢物等,還可以促進其的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的速率增加,從而提高育肥的效果。進行皮毛的清洗時,要注意使用軟毛的刷子,順著毛的生長方向進行刷拭,每天2~3次。

  3.3 環境衛生要保證

  飼養肉牛的地方要乾淨,乾燥,冬天的時候要能夠達到一定的保溫效果,夏天的時候要能夠達到一定的防暑效果。每天都要對牛舍裡的糞便進行及時的清理,還要對食槽等的用具進行清洗和消毒,減少病原入侵的可能性。儘量保持環境沒有大的噪音汙染。為了減少肉牛在育肥期的活動,可以採取栓用飼養的方式。在冬天,如果天氣允許的話,可以在進行對肉牛的飼養以後,讓其享受一下陽光的沐浴。

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4 鼓勵舍飼圈養

  由於近些年來,我國在實行封山育林的政策,禁止放牧,輪流放牧的面積也在逐漸遞增,傳統的放養模式將會向舍飼圈養模式轉化是一個必然趨勢。而且,圈養模式有以下的優勢:

  4.1 從病源上防護

  因為限制的牛群之間的相互接觸,所以從根源上減少了傳染病的發生。讓其引用乾淨的水,可以減少其體內寄生蟲病發生的頻率。

  4.2 減少消耗,增膘快

  將肉牛在牛舍裡進行飼養,可以減少其活動所引起的消耗,進而能夠快速上膘。就如老話所說的:“吃肥走瘦”。對其進行圈養以後,可以餵養相比較於放養更少的飼料,就能得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5 有效地保護了牛的安全

  在將肉牛進行圈養的過程中,其所食用的飼料都是人為提供的,有效地避免了放養牛由於誤食有毒的果子、田地裡已經被噴灑過農藥的糧食和雜草等現象的發生,有效地保護了牛在飲食方面的安全。

肉牛的飼養管理技術

  6 有利於生態維護

  如果將肉牛進行放養,會對植被的破壞比較大,減少現在本來就不多的綠化面積,不利於生態保護。圈養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

  7 總結

  養殖戶在對肉牛進行飼養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在瞭解肉牛在生物學上的特性的基礎上,在不同的飼養階段要能夠採用不同的飼養方式,還要經常對以前的飼養和管理教訓進行總結,吸取經驗,在實踐中摸索更加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方式。這樣不僅僅能夠使自身的效益大大提高,還可以為社會提供健康、綠色、優質的牛肉類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