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終於看完《少年的你》,拋開票房,拋開流量和話題,想單純的講一講這個故事。

跟絕大多數普通的中學生比起來,故事裡的陳念和小北,縱使生活破碎,但無疑坎坷刺激。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如果他們不曾相遇

陳念熬過了被欺凌的最後兩個月,考出不壞的成績,擁有一段好學生的平凡人生。

大學畢業後,做著普通白領的工作,寡言慎行的習慣讓她成為習慣埋頭做事的人,然後找一個與自己相當的男人,結婚生子。

小北依然會打打殺殺磕磕碰碰,熬過熱血的青春期,或者最終成為一個靠修手機養家的底層中年人,閒暇時間打麻煩,玩手機。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或者,他們會在未來某次為手機貼膜而討價還價的時候看清對方的臉。

然後再麻木的繼續習以為常的生活。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但他們終究在少年時相遇,如果沒有鄭警官的堅持,這個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始終覺得,“鄭易”這個同音“正義”的角色,應該是導演特意安排進來牽引劇情的存在。

如果沒有鄭警官,這概率是一個連開場都難的更加貼近普通高中生關於校園欺凌的現實故事。

現實中的“鄭警官們”大都平淡如水,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人在成年後,往往都會不自覺的選擇遺忘年少時的熱血,衝動,只留下單純的記憶。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更何況,男女生之間的欺凌大多不是同樣的模式。

性別不同的成年人,並不能輕易理解到類似經歷對於一個女高中生心裡血淋淋的壓抑和委屈。

沒有他,陳唸的報警會更加軟弱無力。

“魏萊們”甚至都不用被停學,而對陳唸的欺凌會變得更加隱秘和日常。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真正的校園欺凌,不是那些表皮上的傷口,是在被害者的性格里埋下對自己的苛責和無從發洩的恨。

“你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

少年的小北和陳念甘願為對方付出,被安排進故事的鄭警官也是少年。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如果沒有他在故事中帶著成年人的思維,用少年的心堅持重寫二人的結局,那必定留下一個破敗的結局。

其實在故事的一開始,小北和陳念就已經不平等。

一個有著光明前途的好學生,一個穿梭於晦暗隧道的混混。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你不是瞧不起我麼”

是內心自卑卻要強的小北對陳念說過很多次的話。

“押題是什麼意思?”陳念聽到的第一反應是啞然失笑。

“算了,我也不想知道”。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如果不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係,陳念和小北甚至連日常的溝通都會蒼白無力,甚至於最後無話可聊。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如果魏萊沒死。

考上大學的陳念和混跡街頭的小北也許會短暫的戀愛,然後漸漸淡去聯繫。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如果鄭易沒有硬要拖下陳念。

小北在監牢裡的過完呆了小半輩子,陳念帶著光亮體面的學歷出入社會。

兩人再見,小北會更自卑。陳念心裡的愧疚會在她每一次向前跨步時發作陣痛。

陳念和小北的感情也再也不會重合。

聽說電影上映的版本改動了原本的結局,雖然也好奇改之前的結局是怎樣。

但是,目前這個應該是最保護陳念和小北的感情線的結局。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片名《少年的你》,講的就是最純粹的那一種少年之情。

現實生活中的欺凌,也許會加以遮掩,變成日常點點滴滴融入學生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也不會有這麼多小北,有洞悉一切的鄭易。

但是,不要怕。

因為經歷這一切,會有一個努力扛過一切艱難而變得更堅強勇敢的你自己。

少年的你:如果他們不曾相遇,魏萊還在,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圖片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