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咬住大項目好項目——“雙招雙引”深度調研(上)

緊緊咬住大項目好項目——“雙招雙引”深度調研(上)

■編者按 當前,全省上下正把穩增長作為首要職責,全力以赴抓好四季度經濟工作。然而我們要看到,目前我省新舊動能轉換仍處於膠著期,新動能與舊動能、新思想與舊觀念、加快發展與守成守舊正在博弈較勁。為此,各級各部門在按照省委部署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尤其要加快推進“雙招雙引”工作,通過引進大項目好項目,通過把“雙招雙引”項目轉化為更多實物工作量,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新動能,為穩增長注入強大動力。當前全省“雙招雙引”呈現一種什麼狀況?還有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怎樣解決?本報記者在全省進行了深度調研,併到省外採訪借鑑。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王學文 張依盟

齊 靜

當前,我省“雙招雙引”取得重大成就,各地在大項目好項目的招引上各有特色、各有突破,面向未來的“四新”經濟正加速成長。很多企業反映“落戶山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投入到山東這一輪的大招商中。

然而從總體上看,當前我省“雙招雙引”中的大項目好項目還是偏少。個別地方為完成招商任務,仍然存在“剜到籃子裡就是菜”的現象,為當地發展遺留一些問題。緊緊咬住大項目好項目,招來能真正促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項目,是各地急需做的事情。

立足當地基礎,打通“中阻梗”

算經濟賬吸引大項目好項目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大項目好項目偏少,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類項目“侯門深似海”,缺乏對接渠道。

大項目好項目有怎樣的招引特點?首先需要主要領導親力親為。主要領導能與大客商對話,能為大項目進行最大力度的資源統籌。綜覽各地的大項目,無不是主要領導親談甚至是省領導“站臺”促成的。

近兩年我省搭建了儒商大會、青企峰會等一系列“雙招雙引”平臺,省領導親自出席;下一步我省還將繼續搭建省級招商平臺,並強調書記市長在“雙招雙引”中是“第一環境”,強調發揮他們的作用,在考核上繼續突出考核黨政主要負責人——正是洞悉大項目好項目招商規律的科學作為。

然而還要看到,對大項目好項目,首先需要招商人員發現、進行初步對接。在這個層面怎樣打通渠道?今年上半年,淄博戰勝全國20多個化工園區,成功摘得中國化學集團總投資200億元的高科技己二腈項目。勝出的重要原因,是當地雄厚的化工產業基礎——己二腈項目所需原料,僅用幾百米管道就能從淄博當地企業輸入,大大節省成本。

立足當地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在商言商,算經濟賬,是引起大項目好項目注目的興奮點。這裡的前提是,招商人員對大項目有一種鍥而不捨、其成在勤的精神,雖然一次次被拒,卻一次次登門,最終敲開大門,推銷自己的“優勢”。各地有許多這樣的感人事例。

然而對個別招商人員來說,當前急需解決一個問題:對大項目好項目,領導著急,項目持有者著急。“兩頭急”,卻出現“中阻梗”。

一個治療癌症的高科技項目,產品已取得中美兩國質量認證,總投資100億元。但項目方跑了幾個地方,接洽部門或者說看不懂,或認為他們另有所圖,或者認為項目大有風險,皆拒之門外。項目方對記者說,現在最想的就是認識這幾個地方的主要領導,讓領導從上向下推動。其實,提升招商工作者的對接能力、主動引入外腦幫助諮詢決策,才是治本之策。

一位業內人士說,這裡的關鍵是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按照項目的優劣進行選擇,形成“雙招雙引”的市場機制,而不是逆淘汰。這位在我省多個縣有投資項目的人士以切身體會建議,調動積極性,除了制定鼓勵擔當作為政策、推進公務員職級改革外,很現實的一點是,多渠道提高基層幹部收入——現在縣裡一般幹部年收入六七萬元,很多人有“幹多幹少就這幾個錢”的消極認識,而沒有服務項目的積極性。

大項目好項目招商周期長,而一些幹部存在短期政績觀,急於完成招商任務,是造成這類項目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去年一個市召開招商大會,簽約的最大項目是房地產項目,投資200億元。“要是擱在製造業,幾年也招不來這麼大的項目!就是小一點的項目,雙方反反覆覆考察,一兩年籤不了合同。”一位招商辦主任說。

同時,縣區級財政支出壓力大,房地產項目稅收高,是一些地方青睞房地產項目的現實原因。一位招商辦主任給記者分析:“100畝的工業園,一年能繳5000萬稅收算多的,如果用來做房地產,一年收稅四五億沒問題。”然而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多招製造業、高科技等領域的大項目好項目才是正途。

此外對大項目好項目要有辯證眼光。既要招引現有的大項目好項目,還要“有培養未來‘華為’的眼光和魄力”。多位人士對記者說“大項目好項目的核心業務不會輕易搬遷”,就算是搬遷來的部分業務,也可能會隨著環境、政策變化而“飛”走,而培養起來的大項目,則有較高忠誠度。

9年來,圍繞落戶當地的清華大學國家高新區微機電系統研究院,淄博高新區引進2個過20億元項目、10個過億元項目,今年7月又引進5億元的傳感器項目。這一切的源頭是,9年前當研究院還是沒有任何科研成果的“小不點”時,淄博高新區看準其發展潛力,將其招來並大力培養。

專業招商看前景,有的幹部招商看企業眼前大小

朝專業招商進行改革

招大項目好項目,需要專業招商。誠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專業招商要看產業是否有發展前景,如果只看企業眼前的大小,容易錯失良機。

當前,從省領導到業內人士,都反對所有幹部去招商。然而我們在採訪中卻聽到:有的地方讓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去招工業項目,雙方不在一個頻道上對話,結果可想而知。

專業招商,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依託招商公司。今年,青島市市北區成立首個區市層面的招商公司:政府制定招商政策、條件,每年出資720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招商公司進行招商。招商公司不負所望,僅用6個月,就為市北區引進45個產業項目,其中28個簽約落地,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招商任務。市北區招商促進中心主任隋淼說,

這種模式很好操作,關鍵是政府要放手,不要把什麼資源都抓在手裡,尤其是招商這種需要市場化、高效率運作的資源。

專業招商還有一種方式,引進產業園。政府負責出地、出政策,園方負責建園、招商。平原縣去年從濟南引進客商建設京德智造產業園,現在一期10萬平方米的廠房正在建設中,產業園已從北京引來20多個高科技項目。“好比是先建鳥籠子再把籠子租給鳥來掙錢,我能不趕緊地引好鳥嗎?”京德智造產業園董事長盧宗富說。

“基金招商”是專業招商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基金追求投資的最大回報,有天然動力去招好項目。京德產業園短時間引來好項目,就是與北京基金公司合作的結果。然而我省很多縣區對基金公司的認識不足。一家招商公司去年為我省某縣引來一家基金公司,縣裡膚淺地認為人家是來掙錢佔便宜的,拖了一年多才給辦齊證照。這位人士呼籲,山東干部尤其是縣區幹部要趕緊補上金融這一課,建議省里加大對金融幹部的配備。

對專業招商,要看到當前我省一個實際情況:很多地方是依靠政府的招商部門進行招商。如此怎樣進行專業招商?答案是,招商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學習,力求專業化。

一家養老服務企業看中魯南某縣。他們到這個縣的規劃局對接,被反問“你們是不是建別墅賣房子?”;到民政局,答覆“不知道你們是做什麼的!”;到工商局,同樣被以各種藉口支走。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政府部門不懂某個行業沒什麼,然而卻不去學習,我們多次邀請他們到企業看看,沒有一家去。這家企業最終轉投他省。

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山東開創集團,被廈門市思明區找上門來。開創集團董事長周伯虎發現,思明區的招商人員非常瞭解行業發展情況,甚至連開創落戶當地後,給引進什麼樣的配套企業,都說得一清二楚。去年開創集團將華南總部落戶思明區。

可見招商人員針對當地產業,補上產業知識這一課是多麼重要!據記者瞭解,相比其它部門,各地招商部門組成時間晚,人員是從不同部門調來的,專業水平不一是現實情況。但既然幹了這行,就要從頭學起、懂這行。

政府部門招商正暴露出一些問題。我省某縣負責招商的五個產業辦公室,去年沒招來一個項目。有的產業辦甚至聯合企業造假:企業本無意到該縣投資,卻被產業辦力邀,裝作投資來縣裡考察,在書記、縣長接待時,產業辦教唆企業故意提出縣裡不能答應的條件,項目雖然沒談成,但畢竟招來企業考察了一回,產業辦也交了差。更有甚者,有的還招來淘汰生產線、瀕臨破產企業等。

看來,朝專業招商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互搶好項目,招商同質化

大項目不能踩著別人的腳步走

當前,各地“雙招雙引”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不但大項目好項目少,有的地方還互搶好項目,招商同質化。

某市要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下轄一個區招來國內外知名銀行,沒想到被鄰區挖走。中部某市招來一個太陽能電池項目,規劃建成同類最大的生產基地,西部某市很快也上了同樣項目。

在別人蹚出一條招商路子後,搶人家到嘴的肉,說到底是懶漢思維、懶政思想。這是招商同質化的一個根源。

一些企業為了套取國家的產業補貼而到處布點,有的地方急欲招商,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也是招商同質化的一個原因。前兩年國家出臺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魯南某市招來一家企業,很快魯中又招來同樣的項目。在國家調整補貼政策後,這兩家都“爛尾”。

山東省浙江商會會長章鵬飛的朋友經營一家互聯網企業,想到杭州的桐廬縣投資,沒想到被當地領導“婉拒”,推薦到臨安區——臨安區發展電商產業,桐廬縣打造民營快遞之鄉……

據章鵬飛觀察,浙江的這些專業縣,最早是立足當地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自發成長,後來政府請專家制定產業規劃,並據此招商引資。章鵬飛認為,根據產業規劃招商引資,既能立足當地優勢發揮出項目的最大潛力,又避免互挖牆角、同質化招商。

縱覽全省,縣區制定空間規劃多,產業規劃偏少。一位業內人士曾勸一個縣做產業規劃,讓他吃驚的是,該縣派出做空間規劃的規劃局領頭,而實際上需要工信局領銜。他們找到北京大學的專家,對方要價280萬,該縣卻嫌貴拒絕。看來縣區亟須補上產業規劃這一課。

上級政府進行頂層設計,也是避免縣區同質化招商的重要措施。今年上半年青島出臺15個攻勢的作戰方案,形成市一級的頂層設計。在“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領域,以嶗山區為主打造全球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即墨區則承建青島微電子產業基地。由於定位明確,“雙招雙引”成果顯著——青島微電子企業從2016年的2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90餘家。

“省一級對各市甚至各縣區,市一級對各縣區,都應該統籌安排項目,這正是政府這隻有形的手發揮作用的時候。”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福一對記者說。

招引大項目好項目是一場“大競賽”“大比武”,既比速度、比力量,也比意志、比智慧;不光看誰跑得快,還看誰跑得好。只要各級主要領導親上一線,立足本地優勢,進行專業化招商,走差異化路子,就一定能招來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贏得競賽,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