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項羽垓下一戰,為楚漢之爭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烏江上下,頓失滔滔。烏騅生而追隨項羽南征北戰,死了也投江自裁與項羽共赴黃泉。它與項羽一路之間的點點滴滴,撥動了後世無數人的心絃,即使歷經千年,撥動的琴絃,依舊清晰明朗,垓下那曲人馬之間蕩氣迴腸的英雄末路悲歌已成千古絕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烏騅”出自於《西漢演義》,在項羽時期號稱天下第一駿馬。史載:古有神馬,通體烏黑,四肢修長,筋腱壯實,四蹄雪白,好似雲中踏雪,背長腰短而平直,故而名喚踏雪烏騅。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項羽初見烏騅時,它野性難馴。征服欲一向強烈的項羽見其骨相俊朗,神駿非凡,斷定烏騅為絕世好馬。項羽和烏騅于山巔相視而立,世界慢慢凝視縮成一點,跌到各自的眼瞳裡,頓時惺惺相惜。烏騅馬仰頭不停的嘶鳴,龍吟般的厚重鼻息聲一重接一重,似乎表示它的興奮。它前蹄觸地頭顱高高揚起,骨子裡的高傲好像想和項羽較量一番。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項羽飛身上馬,急架疾馳!崇山峻嶺在項羽身前快速倒退。烏騅興奮的斯鳴著越跑越快,非但沒把項羽甩下身子,反倒汗流浹背,急喘吁吁。項羽忽然用手攔抱住路邊碗粗的樹幹,雙腳緊夾馬腹,想要讓烏騅動彈不得。誰知烏騅天生神力,它奮力掙扎,用雪白的蹄子刨地猛蹬,仰嘶不止,竟將那碗粗的樹杆連根拔起!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公元前二零二年,西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韓信佈下四面楚歌,自知大勢已去,率八百騎連夜突圍,行至垓下的烏江岸邊,回頭一看只剩下二十八騎,有一老翁伐舟而來,想把項羽接過去東山再起。項羽深知百姓因為戰爭生活苦了很久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拒絕了,烏騅通人意,親暱地蹭了蹭項羽,似乎知曉主人的無奈與悲憤。項羽回首愛撫著這匹追隨自己出生入死的戰馬,眼裡滿是慈祥。嘆道:“這匹烏騅馬跟隨我征戰五年,與我心意相通,我們一路浴血奮戰所向無敵。這樣的千古神馬,我不忍心讓他與我埋骨這裡,請老人家把它送到對岸,讓它迴歸楚地”。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歷史是殘酷的,隨著戰鬥越來越久,項羽寡不敵眾,君王解劍,自刎而亡。史載:渡河中的烏騅似乎知道主人離去,仰頸長嘶,悲鳴久久迴盪於烏江之上。當船行至烏江中心時,烏騅停止了哀鳴。君王已逝去,何處逐英雄?天下已不是主人的天下,豈安食漢慄苟活於世?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想罷,雙眼淚泉滾滾,痛失主人的神馬縱身一躍,跳入江中。江水無言,淘不盡千古英魂。隨著烏騅的縱身一躍,它與霸王黃泉路上,相守在了一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忠馬烏騅,主人亡便跳河自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