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之申論文章的語言“專業性”

申論文章寫作一直是大多數考生比較頭疼的一個話題,論點不清,內容空泛,語言直白,是多數考生的一個共性問題,那麼今天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將帶領大家一同擊破申論行文用語當中的“屏障”。

一、語言規範性

一是使用規範的語種。 公務員考試大綱申論部分明確提出:“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再結合機關工作實際可知,申論考試“指定的語種”只能是規範的現代漢語普通話及其對應的簡體字,禁止運用古文、半文半白、方言、不必要的英文單詞、生編硬造的詞語或網絡語言。

二是使用規範的文字,不寫錯別字。錯別字是考生書寫申論文章時需要重點注意的事項,每3個錯別字扣1分、最對扣2分,而文面錯誤過多的文章也將直接被歸為四類文。

三是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並按照國家標準使用漢字數字和阿拉伯數字。這也是申論文章必須遵守的語言規範,這一點考生最容易忽視。

二、語言準確性

申論語言的準確性,是在語言規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準確就是指用造句正確貼切,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緊密,措辭嚴謹,風格莊重,代官方立言,切忌空話套話。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概念清楚,不會產生歧義,不能模稜兩可。在申論文章寫作中,但凡容易產生歧義的句子或詞語都要限制使用;要慎用多義詞或“大約"也許”大致尚可”等模稜兩可的詞語。

二是不要誤用某些詞語或句子,尤其是近義詞。注意辨析近義詞語的區別,在引用成語、俗語、歇後語、名言警句時必須明晰詞句的含義,避免出現望文生義、誤用之類的錯誤。

三是遣詞造句要合乎語法。一句話中的主謂、賓、定、狀、補等句子成分不可缺少,尤其是主幹部分,不能隨意省略;句子成分所處的位置要準確,不能顛三倒四。申論文章的語句儘量運用最明晰最單純的句式,可以採用陳述句、完全句和單句進行敘述,少用疑問句省略句。

四是把握分寸,褒貶恰當。要掌握詞義感情色彩,避免出現過於絕對化的語句。

三、用語靈活性

從語言風格上看,對於文化類思想認識類的題目.可以有一些自由表達的空間,允許有文學化的表述和哲理化形象化的論說,不用那麼官氣十足。選擇什麼樣的語言風格,看試題情況是政治論述的空間更大還是文學表達的空間更大;二看自己的優勢與習慣,揚長避短,長於哲思者可以論辯,長於政治者可以論政,生活閱歷豐富者可以生活化、通俗化。

細節決定成敗。語言運用是申論文章論述題的關鍵一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考生可以在平時多閱讀和觀看語言表述規範的報刊、網站、電視節目,同時加強對申論語言運用的練習,以提升自己的語言運用與表達能力。

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一舉成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