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農民後悔了,“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的區別你知道嗎?

褦襶子247


買房的農民後悔了,“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的區別你知道嗎?難道真像題主說的那樣:買房的農民後悔了嗎?我可不這麼認為。我老家的人都想著怎麼樣去城市買房呢?我也是一個農民,現在已經在我們當地小縣城買房七八年了,現在每次回家去,總有鄰居過來問我城市房價問題,比如什麼價格、方不方便、周邊學校等等。現在的農村都以在城市買房為榮,而在農村建房是在城裡買房之後,經濟容許再考慮的。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我們為什麼去城裡買房。

我當時也是很糾結,因為年齡也快30歲了,家裡也是催促著結婚。當時我和我女朋友在縣城上班,我們再三考慮還是在縣城買房,當時房價不是很高,三千多一個平方,也只能交首付辦理商業貸款。這樣才勉強按揭了一套房,其實,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考慮。

首先、將來小孩上學條件肯定比農村裡要強。我們父母這輩子的辛苦也就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有個好環境,我們也只能提供稍微好點的學習氛圍。環境造就人。古有孟母三遷,說明學習環境對子女學習多麼重要。


其次、城裡各項公共設施比較完善。如交通、休閒、週末親子活動等都比較方便。還能參加各類設施什麼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還有各類體育館、籃球場、足球場。特別要說的是醫院資源方便,每個人不可能保證不生病,生病住院城裡方便,醫術也會高超些。

第三、雖然我們戶口是農民,但是已經不在從事農業活動了,我們還是主要從事城裡的工作,再也回不去農村了,所以在城裡安家是水到渠成。

村裡蓋房又為哪般?

在農村裡蓋房實屬無賴,很多在農村蓋房子的,因為資金不夠,有的房子做起來沒有裝修,或者蓋一層留一層這樣子的。也有的舉家之力,外出打工,幾年之後,父母、子女所有的收入拿來在農村蓋房子,房子是蓋好了,但是依然手裡沒有錢了,剩下的是看似很氣派的獨家獨院得好房子,最後舉家還是要出去打工,房子用來喂蚊子。


農村蓋房子還與大齡青年找不到老婆有關。現在農村光棍越來越多,老婆找不到,家裡條件也不容許去城裡買房,只有在農村蓋房子撐門面,希望引鳳來,呈現龍鳳呈祥的局面,到最後鳳沒有來,龍也耽擱了。這樣陷入更大的困境中,再想去城裡買房更不現實,後悔在農村蓋房子。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開始在城裡買房,然而有的人買房後卻後悔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又有什麼區別?


先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大伯買房的故事吧,這可是身邊真實的案例哦。我大伯當年初中讀完後上的是烹飪技校,畢業後就應聘到省城一所高校的食堂做廚師,經過十餘年的努力,終於做到了廚師長的位置,手裡也有了一些積蓄,就想著買套百十來平米的房子,或者在老家蓋房。後來一琢磨,老家的房子還算過得去,沒有翻蓋的必要,那就買房吧。可是當時那十幾萬在省城只能夠首付款,在老家縣城卻可以全款付清。這時候就比較矛盾了:房子買在省城的話就不用租房,可是房貸壓力比較大;房子買在老家縣城吧,他們夫妻倆又都在省城上班,但縣城也有兩個優勢,一是沒有房貸壓力,二是女兒在縣城上學能方便點兒。

兩人經過再三商量後,還是把房子買在了縣城,幾年過去了,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一家三口平時都在省城上班,住的房子當然是租的;縣城的房子偶爾回去住一住,平時每個月的物業費還得按時繳納;農村老家的房子只有在農忙秋收或者過年的時候才會住一段時間。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明白了點什麼,那就是老家縣城的房子對他們家來說成了雞肋,平日在省城上班住不上,卻還得按時繳納物業費,有人說租出去吧,他們又不放心,怕租客不愛惜房子,亂塗亂畫,再說偶爾還會去住。



現在我們再來說“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的區別:

第一,城裡買的房子是商品房,既有居住屬性,又有投資屬性。如果是在城裡工作生活,我覺得從長遠來看,還是在城裡買房比較好,農村的房子只要過得去就行了,蓋的再好也就過年回去住幾天而已,況且還沒有升值的空間。

第二,城裡買房有土地使用年限,比如住宅用地是七十年,公寓用地是四十年。農村蓋房的話,一般來說沒有這個年限限制,只要房子質量好,可以一直住下去。如果是長期居住在農村,那麼我覺得還是在農村蓋房吧,把自己的住所修建地更好,居住也舒適。除非是為了投資,可以在城裡買房。

第三,城裡的房子需要繳納物業費,還有其他比如暖氣費,停車費啥的,但是子女上學比較方便。而農村房子則沒有上面這些費用,可子女上學不太方便。

其實說到底,城裡買房還是農村蓋房,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以上就是我對“買房的農民後悔了,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的區別你知道嗎?”這一問題的回答,如果您還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歡迎留言,謝謝支持。


秦農視野


您好,三農小管家我是一個種植創業的青年,我來分享關於買房或在農村建房的感受吧!

我個人很有體會,我就是在縣城買房,我來說一下我的感受吧。買房到現在可以說是沒有一天享福過,原因就是工作忙,加上誰年紀輕輕的就回家睡懶覺嘛,總想出去外面打拼。因此購房至今幾年都是同村一些小孩到縣城讀書直接住我家,又不好拒絕,現在搞得好像都成了別人的房子似的,這個先不講了。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只是存在城裡購房與在農村建房得到的教育,醫療等其它補貼存在差異而已,別的完全是看個人能力進行。

要說後悔的話,我個人倒是不後悔,我的感受是,這一輩的人買房只有下一代享福吧,因為買房後沒有在附近工作,也就沒有時間享福,但有房總比沒有的好,有能力可以再在農村建房,只要是不佔用規劃地,自然不成問題。

我相信買房的人應該都不會後悔吧,畢竟是有了固定存款在那裡,隨時可以轉手,像我前幾年買的時候20萬多點,現在同地域價格翻了一倍,我就是現在賣出去,少說可以賺10萬塊錢,其實我意思是說,買房是有好處的,但得根據個人能力進行。


如果是在農村蓋房,其實也是和購房的錢差不多,不然房子也不像樣,購房與農村建房區別我認為是聯通上和氣候不同,城裡各方面都方便,但是想找一處空氣又好又清靜的地方根本很難,不可能整體不出門,換句話說,哪怕樓上別人摔個東西都足夠把你嚇一跳,這事我還真經歷過。

另外,在農村建房雖然安靜,但聯通不方便,這就得根據個人的生活需要進行選擇購買或買房,不能一概而論,就說我自己吧,雖然我縣城買房,但是每次回家到縣城有時候都不去看一次,都是直接保持和物業聯繫而已,一旦有什麼事,通過網絡就可以解決。

我個人又比較喜歡在農村,以後也會住農村,可我不後悔,我覺得如果有能力,可以買房給下一代,這樣不是很好嗎?

怎麼可以說後悔?

要說後悔,只能說能力存在很大因素,可能買房後又想呆在農村,可又沒錢再建房子了就會後悔吧?


大家覺得在城裡買房好嗎?還是在農村建房好?


三農小管家


城看什麼城!!!

我們這裡十有八九農村人在城(縣)鎮(鄉鎮)買的都後悔了!

因為住在城鎮,外出務工,逢年過節還是在老家,城市沒有工作,圖一時之快,跟風,買,現在都是賣賣賣!

都想在老家蓋新房一一別墅樣式!住著舒心!


黃仿巢


買房的農民後悔?雖然說今年的樓市不是很景氣,但是還不至於到買了就後悔的地步。不知別的地方房價怎麼樣,今年走過的幾個城市房價都跌了,不過我感覺總體還是挺貴的,咱們普通老百姓想要在城市買套房,怎麼也得準備個百八十萬。那麼在城裡買房和在農村蓋房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是有了,可以說是各有千秋吧。


先來說一說在城市買房的吧,現在很多農村孩子大學畢業之後都選擇在城市裡工作,很少有回到小城鎮農村的,這樣一來,即使有宅基地想在村裡蓋房子也是不可能的,畢竟不能在農村住,再來回開車去城市上班,這樣很不方便,因此就要多方籌錢在城裡買樓房。

當然了,在城市裡面居住也不是沒有好處的。雖然它貴,但也有貴的道理嘛,城市裡的各種基礎設施都很完善,醫療條件好,教育資源好,這些都是農村所不具備的。就拿我們住的小縣城來說,雖然也有好幾所醫院,但是隻要有點病災的就要跑去市裡的醫院看病,從這一點來看,住在農村就不如人家住在城裡的人方便了。


那麼在農村蓋房子不好嗎?也好呀,現在農村戶口可是吃香,在農村要是有套農房,早晚等著拆遷可以換樓房,就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幹活賺首付,然後背一輩子的債還房貸了。我們家有一個親戚就是這種情況,家裡過去條件很是一般,也可以說比較窮,不過他們村屬於城中村,前年趕上大範圍棚改的時候,他們家的兩套農房被拆了,於是分得了五套樓房,雖然面積都在100平左右,但也很不錯了,要不然恐怕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其中的一套,如今家裡老人孩子也都住上了新樓房。


所以大家也不必太糾結是買樓房好,還是蓋農房好,自己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勁唄,也不要太難為自己。


一品小十六


農村的人想要住在城鎮,人口的流動性也就是這麼來的,這可能是一個地方呆久了,想去另一個地方看看的原因,在農村大多都是自建房,生活也比較自由一些,可是對於上班族來說交通就很不方便了,那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現階段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城鎮居住的人想要搬去農村,農村的人想要住在城鎮,人口的流動性也就是這麼來的,這可能是一個地方呆久了,想去另一個地方看看的原因,在農村大多都是自建房,生活也比較自由一些,可是對於上班族來說交通就很不方便了,那麼在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在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

買房的好處在於能遷到城裡,享受城裡優越的交通、醫療、教育等配套。有的也為了投資、出租,房子升值也快(房子的區位、戶型等要好才行)。在城裡買了房,也比較有面子。在城裡工作多年,也能有個家。買房的弊端首先肯定是錢。有能力的全款不愁,但普通一點的還得貸款,那就涉及到後續的月供了。

如果沒有固定收入,月供和生活帶來的壓力甚至會影響基本的生活。農民進城買房後,那鄉下的宅基地、耕地等也要處理,這是件麻煩事。蓋房的成本相對較低,在農村建房,日後徵地拆遷時也能享受一定的補償。農村的自然環境也比較好,空氣汙染沒有城裡嚴重。左鄰右舍都是熟悉的人,聊天也比較容易。相對城裡的房產,農村的自建房價值相對會低些。

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一、居住氛圍天壤之別

城裡整體的規劃,相較於農村要提前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從周邊的配套來說,城裡有好的醫院、有大型的綜合商超、有著非常傑出資源的學校、有出門即到的綠色公園、更是有大批志同道合的同齡人。而農村的發展參差不齊。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更多的是傾向於選擇城裡。因為這樣可與更多的同齡人溝通、交流。

二、費用金額差距較大

由於面積、地段等因素,想要蓋兩層小洋樓,也不用借多少外債。而買樓房就恰恰相反,首付款完了後,後續就走上了還貸之路。這樣一來就無形中增加了生活的壓力,走上了為銀行打工的路。

三、空間佈局截然不同

就普通家庭而言,大多數面積在70-90平之間,甚至更小。但自建房可遠遠不止這個面積,很多農村的自建房都建起了二層或是三層小樓,如果把周邊的環境換下,嫣然就是一個精簡版的別墅。所以,從空間上來說,農村要遠勝於城鎮。

四、漲價速度快慢不一

農村的土地面積大,還有很多未開墾的土地及荒地,農村土地的存儲度要遠遠超過城鎮,但農村的人口卻在往城鎮聚集,這讓城鎮的土地更加稀缺。因此,就漲價速度而言,城鎮明顯快於農村。

五、交通便捷迥然不同

在城裡上班,住在農村,出行多是公交或自駕+地鐵的模式,每天的早晚高峰期,就是擠完地鐵擠公交。而住在城裡,這樣就可以直接搭乘地鐵上班。地鐵雖然擁擠,但準點省時不堵車的特性依舊成為上班族的喜愛。

綜合上述內容在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買樓房不僅居住氛圍好,但是後面居住還款的話有一定的壓力,自建房的話,雖然建房有一定的壓力,但是居住更舒適。雖然各有利弊,但是無論選則買房還是蓋房,應在下決定前權衡之間的利弊,和家人商量一下,其實買樓房比較適合工作,而自建房則適合養老。


廣東zting


城市買房和在農村建房的區別。

自然是有區別的,區別還很大。一般現在很多農民靠著打工或是做生意發家致富之後,都會選擇在城裡買房。在城裡買房有時候好處呢?其實也算是一種無奈之舉。工作穩定了,回到農村能幹嘛?城裡的教育、醫療水平都被農村要好,一些農民工來到了城裡,看慣了大城市的繁華熱鬧和機會,自然會想著去城市發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年輕人嚮往著大城市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大城市不只是生活條件好,而且能給予自己的機會也有很多。種種的原因,讓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城裡買房,少數人會在賺了錢之後還會到農村建房居住。你能說這是沒有追求嗎?這不是沒有追求,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一位農民伯伯自述:我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年,進城打拼了四十年,勸歲數大了的農民不要去城裡買房居住,因為城市裡面的繁華不一定屬於你,打拼十多年付首付,再用十多年還房貸,還完房貸都四十多了,在這期間,你還要生活和生兒育女,花銷很大,這就是像個“無底洞”一樣,為了房子、車子、面子,根本不值得。

這位農民伯伯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在城裡買了房子,也是貸款買的房子。那幾年趕時髦,周圍的親戚和鄰居都勸誡他去城裡買房,於是他去了。然後這房貸還下來自己已經年老了,期間感到被壓得透不過氣,哪裡都要花錢,自己的土地也被徵收了。雖然後面兩代人也在城裡生活了,但是他還是勸誡,年紀大了的農民不要選擇在城裡買房生活。悔不當初的農民!5年後,城裡買房和農村建房的差別在哪兒?“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

在農村蓋房,蓋好了房子,接下來要操心的就是生活和子女的事情了。沒有房貸的壓力,也沒有買菜的壓力。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在農村生活生活費一個月花不了多少,而在城裡買房生活費就高了,出行要錢、去玩耍要錢,衣食住行都要錢,還不包括你的房貸。所以很多老人覺得,在城裡買房可能你買得起,但是生活花銷實在是一個“無底洞”。而在農村建房呢?有自己的土地可以種菜,只需要時不時買點肉吃就行了。安靜、恬靜的鄉村生活,少去了城市的喧囂和壓力,自然更適合老人。老人本就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了,農村老人也沒有所謂的退休工資,年紀大了之後只能靠著子女撫養,這是一點很難解決的問題。

不過在城裡買房和在農村建房相比,有一點優勢很大,那就是城裡的房子是可以買賣出租的,農村的房子只有居住的價值。農村房子舊了要翻新,如果你有子女還要給他們蓋一棟新的;城裡買房就不一樣了,城裡的房子舊了可以等出租、等拆遷,房子還有金融價值。所以為什麼大家都想買好地段的房子呢?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房子是半輩子的心血,是一筆財產,能賺錢的財產,這也是在城裡買房和在農村建房的一個區別,而這個區別,在5年後可能你就能看見了,因為5年內,城裡房子可能會升值,而農村的房子也有一定程度的舊了。

其實最大的區別還是農村生活和城裡生活的壓力。戶口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有些農民在城裡買了房子,卻依舊不願意改掉自己的農村戶口,因為農村戶口有很多福利,比如低保。雖然說城市戶口也有福利,但是相比起來,大家不願意放手已經到手的福利,低保一個月至少幾百塊,這對於廣大農民伯伯來說是不小的收入。

生活水平的差異、享受福利的差異、房子的屬性差異,這就是城裡買房和農村建房所存在的區別。其實筆者的建議是這樣的,對於老人來說,首先的就是遵循他們的意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如果是不遠的農民,老人在安靜的農村生活其實對身體和自身壓力都是很好的,如果是偏遠的農村,老人想要去城裡生活還是可以去城裡買房。並沒有說建房好還是買房好,主要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吧。




大興安嶺小俊


農民進城買房也不後悔。因為買房都有原因,首先是兒子娶親媳婦兒要樓。二是孩子們進城上學,城裡沒房不收。三是在哪做買賣或者是上合同班等原因才買。如果後悔那就是農村的一應雜物沒地方放,也就是說物業也通不過。在村裡蓋就不同啦,用不了買樓錢一個小院也有了。而且一應雜物,不賣的糧食,小汽車,電瓶東等所有東西都有交代處。所以城裡也好,村裡也罷,只要安居樂業就是幸福。沒有後悔的。


連生903


城裡買房一度成為農村居民的追求,但是買得起房“養不起”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農村蓋房與城裡買房的區別在哪?跟大家分享下,幾點觀察:

第一、城市商品房基本都是配套物業的,物業費、水費等各種固定開支都不是一個小數目。相比於農村蓋房來說,城市商品房每年的物業管理費、水費和天然氣費、暖氣費等固定開始是少不了的。記得有個朋友跟我分享其父母(老家是農村的)一年的花費,基本上在2000元以內,讓我不敢想象。其實後來計算下實際也是這樣,農村生活除去衣服是必買品外,吃的喝的用的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這裡也可以理解為何鶴崗獲得拆遷安置的居民(原本是農村居民)寧可低價出售房屋也不願意多留幾套房的原因。因為不僅僅沒有租金收益而且每年需要繳納一筆物業費等固定開支,如今卻是存在一些實際情況,農民朋友在城市購買了房產但是養不起(或者叫住不起),這種情況尤其是以縣城最為明顯。

第二、從居住舒適度來說,農村的獨家小院肯定優於城市的大平層,再說自然環境沒得說。去過農村的朋友應該知道,農村居民的家庭基本都是獨家小院,有條件的蓋的是2-3層小洋樓,養點花草,甚至種點蔬菜什麼的。城市的商品房可以說除去能夠滿足居住需求外,其他舒適度很難比擬。如果未來農村在交通建設、網絡和基礎配套(暖氣和天燃氣等)上完善的話,我相信不少朋友是願意居住在農村的。甚至如果戶籍制度徹底放開,不少城市的老人們還是希望能夠回到農村居住的。

農民城市買房後悔的多數集中在出售了自己家的宅基地或遷出戶口的朋友

我就有親戚是這樣的,在九幾年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全家都搬去了城市居住,老家宅基地也賣給了村裡人,戶口也遷出去了。直到接近50歲的年紀才突然後悔,自己老家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天天生活在城市雖然各方面都比較便利,但是天天都是跟錢打交道,在城市生活的成本確實要遠遠高於農村。本身60歲就可以休息的年齡,在城市還是不得不繼續掙錢,後悔也是必然的。借用網友的一句話:曾經為了理想,離開家,現在,家成為了理想;幾點感悟:

第一、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已經深入每個人的骨髓,年輕的時候不明顯,老了自然就懂得“老家”的彌足珍貴。曾經記得一位美食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人出生的時候第一口吃到的東西這種給予胃的“刺激”是根深蒂固的,這就是家鄉的味道。這也是為何我國一直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樣說法的原因。

第二、如今已經有不少的農村朋友哪怕在城市購房定居,但是戶口仍然不願意遷出,留有宅基地的原因也正在此。除去農村土地和宅基地本身就有一些價值外,更主要的是國人多數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這隻能說人都是在吃虧中長大的。城鎮化速度仍要快速推進中,但是農村不會消亡,未來農民會是一種職業身份,搞不好還會是一種待遇很高的職業哦。

綜上,不可否認確實存在了在城市買房後悔的農民朋友,只能說還沒有完全適應城市的生活節奏。理想是要有的,家也是要保留的,你可以說如今的人越來越“貪婪”,這又是人之常情。你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為了給孩子陪讀,有相當一部分農民追趕潮流爭先恐後不惜一切代價,寧願揹著沉重的外債。在縣城或者省城買樓房。由於他們打工收入有限,在大都市根本無法承受高消費生活帶來的重壓和困惑,一般的農民都感覺到筋疲力盡,苦不堪言。有的農民後悔連連的說,買完樓之後就後悔了,還不如在自己家建造房屋了。在自家農村建房,自己設計建造房屋寬敞明亮,佈局合理,陽光充足,住著開心。最關鍵一條價格低廉,比在城裡買房要便宜兩倍以上。如果一旦政府規劃或者拆遷,還要按房屋的面積,給予較高的補償款,所以說農村建房不是賠本兒的買賣。另外房前屋後栽果樹種綠色蔬菜,既美化環境吃了身體又健康。茶餘飯後行走在院落當中,心裡感到特別的舒心。相反在城市買房,首先沒有足夠的錢財,需要房貸或者四處借錢,拉下來很多外債。城市裡高消費,要交物業費取暖費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雜費,甚至吃菜還要花錢實在讓農民難以招架。農民沒有過高的文化,靠出大力或者做買賣掙錢,必定收入有限,在大城市生活確實很吃力。總之,農民在城市買房,雖然說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但是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趕潮流,瘦驢拉犟屎要不得,苦果只能自己往下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