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到了50歲不能打工了,在家乾點什麼好?

新大風歌


農村人到了50歲不能打工了,在家乾點什麼好?

農村人到了50歲,確實是個非常尷尬的年齡,出去打工吧,遭人嫌棄,也出不去了,不出去打工吧,在家也是閒著,沒事幹。但是不幹又不行,閒不住,生活壓力太大,還不想拖累兒女,種地又種不了。


但是生活還得繼續,總不能就那樣混日子吧!

其實,就目前來說,農村還是有很多的職業適合50歲的人去幹。因為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後,城市的快節奏,很多人更專注去農村旅遊,去農村感受生活,享受農村的新鮮空氣。正好他們可以提供這些人一些幫助。

一 比如在家裡準備一些當地的土特產,去野外摘一些野草,一些野果實,一些野草藥可以賣給他們,或者在家裡做好讓旅遊的人吃。還可以撿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樹根,野花,城市裡旅遊的人肯定會喜歡的。


二 可以搞養殖業

在農村可以搞養殖業,比如,土雞,土鴨,鴿子,兔子,鵝,羊,這些50歲的人都可以養。如果自己經濟條件和身體好的話,可以多養點,如果經濟不好,可以少養點,總比閒著沒事幹好吧!而我建議可以在農村養黑山羊或者土雞。

黑山羊是不錯的選擇

多了養不起,我們少養點總可以吧,黑山羊價錢很樂觀,我們養個10頭,9只母的,一隻公的,總成本也就萬把錢。農村有的是荒山,荒地,林地,可以趕出去放。不花一分的飼料錢。黑山羊繁殖能力很強,一胎能下2~3只。這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養殖本地土雞,賣土雞蛋

用純糧食餵養的雞很受消費者喜愛,我們可以餵養當地土雞。也不要太多,養個200只就可以。我們用玉米,小麥等五穀雜糧來喂,也可以去田裡挖一些野草,野草,來喂。一顆土雞蛋一塊多,很受歡迎!

總之,只要想幹,就一定能找到自己適合乾的,哪怕是50歲的人。

我是西北文輝,如果你有更多三農問題,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私信我,我們一起交流討論,期待你的到來謝謝!


西北文輝


對於大部分農村人來說是活到老幹到老!為什麼?

首先,50歲的農民在外打工的人還有很多,我有個伯伯,20年前就去廣東打工了,現在50多歲了才從廣東回來,雖然自己的社保從廣東轉回來了,但每月的退休金只有千把塊左右,對於他來說這點錢不夠,現在他在老家一家工廠當門衛,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

其次,對於很多農村出身的人來說,他們是閒不住的,像我爺爺70多歲了還在種地,雖然本質上還是缺錢想多掙點錢,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們一輩子勞動慣了,能掙一點是一點,也是幫子女減輕負擔。

第三,農村人不幹活會很無聊。農村老人不像城市老人,他們沒有多少文化,農村也沒有多少娛樂設施,城裡面的老人見識更廣,一般退休後就是搗鼓自己的興趣,比方說到處旅遊,看看書,鍛鍊身體,但農村老人如果不幹活就沒啥乾的了,一天24小時很難熬的,有些可能會打打小牌。

其實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他們在家乾的事情很多,要麼就是種田,只是相對年輕的時候種的少一點而已,有些還是會選擇出去打工,一般都是挑那種輕體力的工作,現在重體力的工作人家也不會請你。

對於五六十歲的人來說,這個年齡階段要乾的工作還是很多的,門衛、撿破爛、看工地這些都可以做,如果到了六七十歲了,基本上只能自己搞點活幹了,要麼自己種點東西,企業一般是不會請這個年齡的人了。


樓盤網


在農村50歲農民不能打工乾點什麼好?在東北農村50歲的農民主要是以種地為主,外出打工沒人要,你可以回家種地,我認為50歲年令不算太大,我65了還在種地,50歲身體好怎麼也得在幹個10多年,你可以回家承包土地,科學種田,掙錢不難,現在國家政策好,種田還有補貼,只要你認幹,幹啥都吃一碗飯。在農村,你50歲,可一養一幫羊,現在羊貴,一個羊羔子就賣500一600元。你也可以養豬,現在豬也很只錢,多養點也能發家致富。農村出錢的道很多,50歲的農民我認為你歲數不大,身體又好,你就要想辦法,在農村看看別人是怎麼發家致富的,咱們和人好好學學,咱們想辦法把自已的曰子過好,爭取早曰奔小康。


王臣150707683


到了五十歲不能打工了,可能是身體素質不允許了!



五十歲的年紀,在農村,閨女已經出嫁了,兒子已經結婚了,相對來說,壓力也已經不那麼大了,到五十歲了,忙活了大半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

但是人都是閒不下來的!

在農村能做點什麼呢?

我覺得還是種幾畝果樹吧,果樹比較好打理,一年之中就果子熟的時候會忙一點,也忙不了多長時間,平時打理果樹的時候,家裡有事情了可以推遲幾天,也累不著!



而且果樹的收益也挺不錯的,種個三四畝的話,一年也能淨賺個二三萬,最起碼自己的開銷是錯錯有餘了!

種果樹的話,一年之中也有好多清閒的時間,自己想去哪裡看看了,也沒有那麼多的顧忌,沒事了,可以幫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子帶帶孩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總結,五十歲了,不管做什麼,別人的建議只是建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焉能無情


現在很多的農民都進城打工去了,因為進城工資更高一些,夫妻倆一起出去外面打工,一年也能夠拿七八萬塊的現金回來。不過農民一旦年紀大了,那就不容易找工作了。

農村人到了50歲不能打工了,在家乾點什麼好?

要說50歲的農民乾點什麼好,其實在農村50歲還算是正壯年的,畢竟70歲的農村老人都還會下地幹活的。既然不能夠進城打工了,那在農村還是需要養活自己的。


其實在農村工作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就比如說我們村家家戶戶種植柑橘一樣,一個人都能夠種植五六畝,一年也可以賺到兩三萬塊錢,也能夠養活一家人了。當然搞種植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近幾年柑橘行情不行,不少農民都不賺錢。所以不想種植柑橘的話,是可以幫一些種植大戶打工的。

如今在農村就有不少種植柑橘的大戶,平時都是需要人去鋤草打農藥的,完全可以幫這些人打工,這樣一個月也能夠拿到上千塊錢的收入,不說太多至少能夠養活自己了。


如果覺得這錢太少也不是很穩定的話,可以去幫人砌磚蓋房,現在農村常年都在蓋新房的,一座新房蓋個一兩個月,一年下來工作是不間斷的。像我們村更是想蓋房必須要預約施工隊的,馬上找人根本找不到的,都得先排隊的。


所以有一技之長的可以去找村裡面的包工頭聊聊,在村裡就可以蓋房賺錢了。一般來說150塊一天都是可以的,一個月三四千塊錢還是可以拿到手的,不比進城打工差的。

而對於年紀再大一些,已經達到60歲的農民,老農就建議養牛了。因為老農也養過牛,知道的養牛的利潤,這裡是不建議規模養牛的,畢竟年紀大了也養不了那麼多。最好就是家庭散養,一個人養個兩三頭牛,平時可以直接拉出去外面放牛,沒精力就是割草回來餵養,這樣一年到頭七八千塊錢還是可以賺得到的,完全夠老人的日常所需了。


對於年紀超過60歲已經沒力氣幹農活的,無疑養牛是不錯的選擇了,家裡面再養點雞就可以過上養牛的生活了,也是夠吃夠用了。


老王談養牛


50歲的農民不能打工了,這怎麼可能?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擔,外出打工還是能找到活路的,也正是最後一搏的時候。50歲就想摞下擔子,除非自己身體不好,或者家中有了拖累。這也是心有而力不足,沒辦法的事。那就只能在家中發展了。

家庭搞養殖。雖說小型養殖廠因環境汙染問題,養殖50頭以下的豬廠被叫停,可家庭養殖也沒有限制。農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屋舍寬敞,草場寬闊,又有種植的秸杆,家畜家禽的飼料不成多大的問題。養幾十只土雞,一兩頭豬、一兩頭牛,還可養鴨、養兔子學。養雞可以買活雞,買雞蛋。我們這裡有些人家專養白色的土雞,一隻200多元(用途農村人猜得出)。養豬逢年未節日,如元旦、春節,一頭豬宰殺賣肉至少也收入3000多元,一頭牛年尾出手還不至收入3000元。像我們這裡,很少有人養牛。如果誰家養一頭牛,不論大小補貼2000元。農村陡坡地多的是,機械無法到達。得靠畜力耕種。收費還比機械高,一畝地要收80元以上。這幾項下來,將近一萬元收入。50歲的人在家幹這些活一點多問題。



種植油料作物。農民可是有土地的。種植糧食作物基本不賺錢。農村的現狀是,大多數青壯年人外出打工,他們只耕種川水地,山原地不是摞荒就是一畝超不過50元轉包。那一家不吃油,超市的油便宜點,吃著不夠放心。太多的農民因打工,或因油料播種在冬季(如菜籽)、春季(如胡麻),很容易遇到乾旱天氣,都不看好耕種。但他們熱衷於自榨油食用。因此買油料的人很多。以胡麻為例,每斤售價3.50元。50歲的你,本身是農民,又不能去打工,完全可以種植這些油料。現在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種收都是機械,你只管指地塊,操個心就行。



栽植蔬菜。農民缺錢不缺地。現在反季節蔬菜都是使用了農藥的。別看農民,很注重養生了。就那些蔬菜,做飯前都要在鹽水中浸泡一兩個小時才加工。相對來說旱地蔬菜很受青睞。可以種栽植蔥、蒜、蘿蔔、黃瓜、西紅柿、蓮花白、豆角、辣椒等大眾化的蔬菜品種。這些菜品在集市上總是力壓菜販子兜售的蔬菜,價格高,出手快。一畝地少說也收入三四幹元,50歲年齡的人,應該說是種地的“把式”,這種菜的事也難不倒你。


收撿破爛。如果缺本錢,或者為省錢,可以在村裡、街道收撿破爛。從事收撿破爛這一行,主要是面子拉不開。只要面子拉開了,這一行一定要賺頭。我們這有一家河北邯鄲人在收破爛,本地人也有一家,其他不說,就廢紙箱每斤相差一毛五。本地人給的錢少都賺,那外地人走大貨更賺。這些年農民家裡廢品也不少,可以上門收購,順道也撿。不信你50歲不能外出打工,在家裡的這事還不能做?收回的廢品可以拆除歸類,鐵是鐵價、銅是銅價,鋁也有它的價。


建議歸建議,要因人而異,事在人為。外地人都上門收購舊電器了,還有舊手機換碟子、換碗、換菜刀玩具的。憑啥當地人不能去做?我給別人的建議,也許就是我的打算。


為生活而提神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農村50歲以上的農民應該在家裡種點地,再養上幾頭牛最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農村人到了50歲就不能打工了,這是因為農村上了50歲以後就不能超出負荷的體力勞動了,而且即使是想去打工也不容易找到工作,更何況上了50歲以後所掙的工資還不理想。

其次就是現在農村在國家的幫扶下大力發展,所以農村的各種養殖產業都能得到國家的幫扶補助政策。那麼50歲以上的農村人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種上些糧食以及熟菜,然後再養上幾頭牛,每年就可以保證生活問題,而且還能靠養牛賺些錢,並且如果在飼養管理科學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比外出打工的還賺的多。再者說,現在搞養殖國家會給於一系列的幫扶補助政策,比如貼息貸款、養殖補助、免費防疫、技術培訓、幫助銷售等等。

最後就是為什麼要選擇養牛呢?那是因為養牛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而且牛肉的價格還比較穩定,再加上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就導致人們對牛肉的消費有所提高,同時又能保證穩重遞增的牛肉價格。所以選擇養牛就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因此,我覺得農村50歲以上的人在家種點糧食,再養上幾頭牛最好。


農民小席


50歲的人不能打工了,在農村老家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農村資源豐富,比如種植、養殖等都可以,精力充沛的還可以帶一些小本生意,像水果攤、豬肉檔等,經營好的比打工強多了。

其實50歲的人並不是不能打工了,城市裡面五六十歲還忙碌在工地上的大有人在。只是有些人歸屬感比較強,在外面呆久了,覺得回到農村才是落葉歸根。

種養殖儘量選擇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快的,可以種植些蔬菜、玉米之類的;養殖雞鴨鵝等比較常見的。但是不建議大規模種養,畢竟農村的消費市場有限,加上常年在外面打工,沒有多少銷售經驗。50歲的人了,為避免幾十年的積蓄付之東流,還是穩打穩紮比較合適。

種植推薦是玉米,一根生的玉米棒子,隨便都可以賣兩三塊錢,煮熟的起碼五塊錢以上。

養殖推薦養土雞,土雞的市場價格也不錯,小打小鬧在農村根本不愁賣,同時還可以賣土雞蛋。

不過種養殖的弊端就是時間較長,還要靠天吃飯。雖然是小規模,但是風險是共存的。

50歲的人回農村最推薦做的就是賣豬肉,只要是行動方便,配個三輪自行車就可以上手了。雖然是在農村,但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一日三餐幾乎都少不了豬肉。而且賣豬肉時間自由,不但還可以幫做一些家務活,天天走動人也比較活躍,不至於像幹農活那麼單調,有時候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最主要的是賣豬肉天天來的都是現錢,利潤也相當可觀,就算最後剩下一點賣不出去,還可以拿回家自己吃,既賺錢又給家人添加了油水,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現在50歲的人精力還是非常旺盛的,回農村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比那些二三十歲年輕人強的也多的去了。但是有那麼大的年紀了,需要投資多的就要謹慎了,畢竟誰都不能保證成功與失敗,千萬不要給後輩們留下債務。


農村蔣小蘭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在農村,如果家庭生活條件一般,兒女沒有成家也沒有工作的,50歲的人還要出去打工的,一般到了60歲以上,招聘單位沒人要的時候,才不出去打工了。但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兒女發展也不錯的這些人,到了50歲一般就不出去打工了。這是農村的現實。

那麼農村人到了50歲不外打工了,在家乾點什麼好呢?

一是可以種植當地的增收產業。

如今的農村,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帶動下,都在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一縣一品已經大範圍內落實。以阿麗所在縣來說,黃芪、黃芩中藥材已經登上了央視,成了地理性標誌產業,再加上最近幾年中藥材市場走俏,所以當地政府也是大力鼓勵農村種植黃芪黃芩中藥材。靠種植中藥材的農民,現在都有不錯的收入。

所以阿麗覺得,如果在當地也有特色增收產業,是可以考慮種植的,這比種植一般的糧食作物增收很多。


二是搞養殖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農村,草木較多,糧食的秸稈也不少,這些都可以用來養牛養豬等,在養殖成本上就能降低很多。在阿麗本地,牛羊養殖戶一年的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最近幾年靠養牛養羊脫貧致富的還真不少。所以如果50歲左右的農民,在農村沒有其他好的項目可做,搞一些適合當地的養殖就是不錯的選擇。

三是在村周邊有臨散工,也是可以做的。

作為50歲左右的農民,不外出打工了。在家門口打一些零散工還是可以考慮的。現在農村基礎建設項目非常多,還有些農村附近有開辦工廠。這些項目都會就近招工,所以可以在這些地方打工,一來可以天天回家,吃住不用花錢,二來還可以照顧家庭。兩全齊美。雖然工資少一些,但一般比單純種地收入能高很多。

總結:俗話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對於50歲的農村人來說,真的不算老,只要還有拼勁有幹勁,以現在農村的發展,搞一些增收的種養殖業,或者就近打一些零散工,只要肯下功夫肯吃得了苦,也能有不錯的收入。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農村人到了50歲不能打工了,在家乾點什麼好?

就拿我本人來說,現年55歲,還正在外面的工地上幹著架模的木工活兒,在我們這個工地裡,象50來歲的農民工有很多,所以,提問者說50歲不能打工了,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這裡就不去討論了,但他不打工了也不想回家在農村閒著,該乾點什麼呢?

一,如果提問者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50歲了不能打工而選擇回家的,在農村還是有很多事情可幹的。首先是管理好已確權了屬於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是種糧還是種經濟作物,根據當地行情,因地制宜。如果不想種田種地,可把田地流轉出去,在家裡搞養殖、象農村養土雞,黑山羊,土黃牛等養殖業也還是可以的,

二,如果提問者是身體的原因50歲了不能外出打工了而回農村的,但農村的一般的活兒都是體力活兒,那你同樣是幹不來的。所以,你要不在家幫年青人看看家帶帶孩子,讓年青人純下心來去幹事業,或是利用你自己打工的積蓄,在農村裡開個農家樂的綜合小店,或是投資顧人在家裡辦個小的當地農產品的深加工企業,自己只負責光管理一下也還是可以的。

總之,農村是個廣闊天地,視個人的各種能力,去發掘創造。

(配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