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北斗”,未來可期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10月31日,在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宣佈5G商用正式啟動,今年年底將開通13萬個5G基站。同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宣佈共同啟動5G商用計劃。

中國移動憑藉參與全球5G技術標準研發制定的先發優勢,戰略定位中部龍頭城市武漢。2018年11月,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與武漢大學合作成立了全國首個“5G北斗精準定位聯合創新實驗”,共同在5G北斗高精定位技術測試及應用、智慧校區、遠程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大量創新性研究,促進5G技術商用和創新業務發展。

5G發展如火如荼,智能化時代近在咫尺。在中國移動等行業夥伴共同努力下,5G加持北斗系統,實現強強聯合,讓定位高度精準,讓產業深度融合,即將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目前湖北5G北斗高精度定位平臺試驗已經能做到釐米、毫米級精確定位。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從上圖可以看到,5G北斗高精度定位平臺通過基準站與北斗衛星實時交互,獲得每個基準站的衛星對用戶的直接定位數據;同時通過5G網絡將基準站定位信息回傳至北斗定位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通過基準站的實際位置及基準站的直接定位信息,計算每個站點的差分修正數據,最後根據用戶所在地點,整合多個站點的修正結果,計算用戶所在地的修正數據,從而達到毫米級精準定位。

5G來臨後, “5G+北斗”能進一步突破很多關鍵技術與難題,實現室內室外定位一體化,將能大力推動北斗系統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10月15日,在武漢智能網聯示範區舉辦的東風汽車自動駕駛成果展上,36輛各類型無人駕駛車輛一字排開,空前強大的陣容讓業內為之側目。

9月底,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在武漢誕生,打開了自動駕駛商用化的大門。在武漢之前,上海頒佈了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在武漢之後,長沙自動駕駛出租車開始試運行,自動駕駛“中國方案”正在加速落地。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示範區內未來自動駕駛展區


01、毫秒級時延、釐米級定位


由武漢大學劉經南院士團隊提供自主核心技術和算法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可以實現毫秒級時延和釐米級定位。同時,V2X車聯網可以實現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包括識別高速運動的移動目標,車與車之間的快速雙向通信;智能電網、分佈式智能供能系統打破單一業態,將消費者轉變成“產消者”。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近年來,劉經南院士主持研發了深圳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推動了省級及城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在中國的建設。劉經南院士還主持研製了諸如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北斗高精度定位和慣導一體化設備產品等多項成果,已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

記者瞭解到,以特斯拉為代表、傳統的自動駕駛模式,靠的是車輛自身強大的探測感知和運算能力,而武漢正在構建一張由5G通信、北斗高精度定位,V2X技術和智慧新能源構成的智慧交通網,兩種方案之間的最大鴻溝是5G技術的運用。一秒鐘可以下載一部4K大片,這是人們對5G的普遍認知,其實是對5G技術的一種“誤解”,5G真正的長處是場景應用:比如坐著無人駕駛的出租車,在家裡享受遠程醫療,動動手指就可以遠距離給果樹噴灑農藥。


目前的4G技術,會有幾十毫秒的延時,對高速行駛的車輛來說,可能意味著十幾米的行駛距離,會產生重大安全隱患。而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所採用的5G技術,可將時延控制低於10ms,並通過蜂窩式的通信方式,由統一的數據中心進行調度,構建真正的“交通大腦”。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記者體驗智能自動駕駛巴士

02、武漢經驗將成“樣板標杆”


儘管國內同類型測試區也採用了5G和V2X車聯網技術,但

武漢示範區是國內建成的首個真正基於大規模商用5G的車聯網,通過5G可實現遠程駕駛、車路協同,是5G真正進行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武漢示範區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鑑,未來其他城市想要效仿,武漢經驗將成為樣板和標杆。” 華為全球項目管理部智慧城市項目總監馬林說。


截至目前,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一期28公里的道路上,共架設了196根監控杆和1000多套各種監測設備,可以全領域、全天候監控所有進行測試的車輛,並將相關數據及時傳回指揮調試中心。


當下,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以構建智慧交通系統的硬核實力,為不同企業、不同車型打造多品牌、多車型、多主體共存的自動駕駛車輛示範試驗生態圈,正張開雙臂,以“零門檻”歡迎所有取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的企業前來進行測試、運營,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討自動駕駛的中國方案,推動中國下一代汽車產業真正走在世界前列。


5G今日正式商用 |“5G+北斗”,未來可期

智能自動駕駛汽車

據統計,2018 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 3016 億元,較 2017 年增長 18.3%。其中,北斗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達 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 1947 億元。

釐米級的精度、毫秒級時延將會成為5G+北斗導航的標配,並將給很多行業及應用提供有利條件,許多設想中的技術和能力都能在未來實現,北斗系統將會成為全球範圍內導航和定位的有力競爭者,這不僅意味著國內自主研發的北斗系統進入商業化模式,同時也成為打破GPS高依賴度局面的開端。

“5G+北斗”,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