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前三季報:順豐營收近800億領跑,韻達申通德邦淨利下降

導讀

近日,各家快遞企業紛紛發佈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順豐控股的下沉戰略持續推進,企業市佔率將持續提升,快運業務有望於年底實現盈虧平衡。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德邦股份三家企業在營收方面保持較好增長,但在淨利潤方面卻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圓通速遞基於公司價格策略調整以及公司成本優化,單票收入降幅明顯,下降13.51%。
快遞前三季報:順豐營收近800億領跑,韻達申通德邦淨利下降

順豐2019年三季報

Q1-Q3 順豐實現歸母淨利潤43.11 億元,同比增長44.77%;營業收入787.7 億元,同比增長20.37%;毛利率19.31%,同比提升0.9pcts。單季度來看,順豐控股Q3 營業收入286.95 億元,同比增長25.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81 億元,同比增長61.62%;毛利率18.43%,同比提升0.96pcts。

點評

1. 新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勢,市佔率拐點出現。

5月順豐推出“特惠專配”產品以來,業務量增速持續提升,Q3順豐實現業務量12.24億票,同比增長30%。業務量的提升反映的是順豐品牌在下沉市場的認可度。隨著順豐下沉戰略的持續推進,企業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2. 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Q3 業績超預期。

2018 年順豐Capex 支出116.39 億,大量的產能釋放抑制了順豐的當年業績,去年同期Q3 業績基數較低;2019 年前三季度apex 大規模收縮至45.91 億,疊加新產品帶來的業務放量進一步提升了順豐的產能利用率;同期30 億成本管控政策持續推進,多重改善疊加下,順豐Q3 業績超預期,同比增長62%。

3. A 股唯一綜合物流標的,長期成長空間廣闊。

順豐是A股快遞公司中率先進行綜合物流佈局的企業,其快運、冷鏈、供應鏈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持續減虧,其中快運業務有望於年底實現盈虧平衡,短期業績有支撐動力。長期來看,行業最核心競爭力仍是成本,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實現物流產品時效和服務的均衡仍是考驗物流企業的重大難題,已經走好第一步的順豐能否在大物流賽道上持續前進,我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圓通速遞2019年三季報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16億元,同比增長16.1%;歸母淨利潤13.76億元,同比上升9.75%;扣非歸母淨利潤13.41億元,同比上升11.27%。其中Q3實現營業收入76.6億元,同比增長16.8%;歸母淨利潤5.14億元,同比增長13.5%;扣非歸母淨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17.4%,公司業績環比改善。

點評:

1.Q3業務量增速提升顯著,單票收入降幅擴大公司。

Q1/Q2/Q3業務量增速分別為39.6%/31.9%/44.1%,Q3業務量增速提升顯著,公司市佔率達到14.5%(同比+1.7pts/環比+0.8pts),戰略調整效果明顯。Q3公司快遞業務單件收入為3.19元,同比下降15.7%,而Q1/Q2單票收入(可比口徑下)降幅分別為5.5%/5.0%,單價降幅擴大我們認為主要與公司價格策略調整以及公司成本優化有關。

2.綜合毛利率環比提升,成本持續優化。

公司Q1/Q2/Q3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2.1%/12.5%/12.7%,綜合毛利率連續提升,我們認為在單票收入下滑的同時,公司持續在設備自動化上投入、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實現了單票成本的不斷降低。Q3公司費用率為4.28%,同比下降0.14pts,環比下降0.13pts,在良好的成本和費用管控下,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穩定,Q3單票扣非淨利為0.22元(環比持平/同比降0.05元)。

3.公司提價應對行業旺季,長期經營改善可期。

當前快遞行業已進入旺季,各大電商平臺已開啟雙11預售活動,公司已發佈調價通知,短期價格下滑趨勢有望減緩,在業務量高速增長帶動下,四季度業績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長期來看,公司積極調整戰略,聚焦核心資產投入和服務質量改善,前三季度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長期資產支付現金9.51億元,在手資金達64億元,長期經營改善可期。

申通快遞2019年三季報

2019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56.56億元,同比增長41.01%,歸母淨利潤11.06億元,同比下降31.35%,扣非淨利潤10.49億元,同比下降16.89%。2019Q3營收57.85億元,同比增長29.67%,歸母淨利潤2.73億元,同比下降63.23%,扣非淨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38.3%。

點評:

1.受上年同期豐巢處置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影響業績下降。

公司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3.23%,主要繫上年同期處置豐巢股權產生投資收益基數高所致。19Q3公司單票收入2.8元,較18Q3下降13.13%,主要受單票重量下降所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5.83pct至11.99%,主要系加盟商增量補貼政策,市場競爭加劇影響。費用率方面,銷售費用率增加0.3pct至0.68%,主要系組織架構變動、銷售人員人工成本相應增加所致;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下降0.07pct至2.68%;財務費用率增加0.75pct至-0.25%,主要系利息收入減少所致。

2.三季度加大資本開支力度,保證旺季服務質量。

“雙十一”預售活動已經啟動,行業進入傳統快遞旺季,市場有望提價,公司前三季度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17.0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支出9.07億元,資本開支加大使得公司產能提高,產能提升能夠在旺季有效承接快遞業務,保證服務質量。

3.阿里擬增購申通快遞,未來前景看好。

阿里巴巴擬增購上市公司31.349%股權,自2019年12月28日起三年內收購,全部行權之後,阿里巴巴將持有上市公司46%的股權。阿里巴巴增購公司股權有利於幫助上市公司儘快完成主營業務的迭代升級,有利於上市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韻達股份2019年三季報

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42.53億元,同比+162.3%;實現歸母淨利19.55億元,同比-1.3%,實現扣非業績17.85億元,同比+26.6%;其中19Q3扣非業績5.98億元,同比+25%,業績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點評:

1.業務量保持高增長,單價總體平穩。

19Q3公司完成快遞業務量26億票,同比+47%,超出行業增速19.4個百分點,業務量市佔率16.1%(同比+2.1pts),繼續緊跟中通。考慮到公司19年將派費收入計入營收,剔除派費後我們測算19Q3營收同比+42.16%(派費按1.6元/票),單票快遞收入1.56元,同比-3.3%,環比Q2降2%,公司單價水平總體保持平穩,一方面來自公司今年自身激勵政策的調整,另外反映出公司並未通過大幅的價格讓步獲取市場份額。

2.降本增效持續推進,單票盈利保持較高水平。

19Q3剔除派費支出,公司營業成本34.1億元,同比+41.1%,成本增速低於業務量增速,可比口徑毛利率為25%(同比降約2.8pct),公司降本增效持續推進,隨著核心區域自有車比例以及幹線裝載率提升,疊加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的投入,我們預計單票幹線運輸成本以及中轉操作成本將持續改善。從單票盈利水平看,19Q3單票扣非淨利0.23元,同比降4分(降幅15%,環比收窄2.8pct),在業務量高增長背景下,單票盈利能力仍保持較高水平。

3.核心基礎設施不斷投入,上線“韻達特快”產品,佈局高端市場。

前三季度,公司資本開支(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28.4億元,同比+42%,主要投向轉運中心建設、土地購置、設備車輛等,公司在建工程13.6億元,較年初大幅+253%,同時公司土地購置加快,無形資產達18.1億元,較年初+48%,公司核心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有助於公司進一步降本增效。近期公司推出特快產品,產品升級加速。新的時效產品將為韻達進一步推進實施“客戶分群,消費分級”的發展策略創造條件。結合前期推行的多頻派送政策,公司有望在高端件市場加速拓展。

德邦股份2019年三季報

德邦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4.47億元,同比增長14.93%;快遞業務收入達103.24億元,同比增長38.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億元,同比下滑75.7%。

點評:

1.德邦快遞整體快遞業務持續增長,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從三季報來看,其快遞業務收入達103.24億元,同比增長38.24%。從盈利能力來看。今年以來,德邦快遞整體快遞業務持續增長,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2.德邦股份的營收及利潤延續Q1低迷的情況,左右互博的局面沒有改變。

2019年前三季度,德邦快遞毛利潤達17.41億元,同比下降23.62%,毛利率9.44%,同比下降4.76個百分點。對於利潤背後的原因,德邦快遞在三季報中解釋稱,三季度成本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延續上半年“衝收入”的策略,維持人力、運力等方面的投入,旨在提升全鏈路時效及客戶體驗,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吸引客戶、提高收入增速。據德邦快遞內部人士稱,在下半年,德邦快遞及時調整戰略,將“衝收入”轉變為下半年的“優質量”,加大投入管控時效並提升服務質量,降本增效明顯。

3.德邦快遞“黑科技”向前垮一大步。

10月25日,德邦快遞獲得了快遞行業的首張運營牌照,使無人貨車送貨成為可能。市場人士介紹,無人駕駛貨車送貨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快遞物流行業安全等級。

安信證券在研報中對德邦快遞的未來發展給予想象空間,“德邦快遞短期正處於轉型陣痛期,展望未來,隨著創始人的重新迴歸以及自身經營策略的調整,認為公司盈利情況有望逐步改善。”

來源:由安信證券、方正交運發佈內容整理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