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28星宿”十年記:21家公司實控人淨減持,有人套現近20億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只股票登陸創業板,被稱為“28星宿”。

如今,十年過去了,承載眾多期望的“28星宿”現狀如何?它們的實控人財富又是如何變化的?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這28家公司實控人的持股變化情況,力圖揭開他們的財富變遷情況。

股價翻10倍VS暫停上市

是“福星”還是“災星”?

十年間,“28星宿”的總市值從上市首日的1400億元上漲至4000多億元,其中,有10家公司市值翻倍,7家公司市值縮水。

愛爾眼科(300015.SZ)毫無疑問是最亮眼的那顆星。截至2019年10月30日,愛爾眼科最新股價為40.09元/股,市值1241億。上市以來,市值股價均上漲了超過16倍。但在上市初期,愛爾眼科走勢不溫不火,甚至跌到每股1.26元(以前復權計),隨後依靠著穩定的業績表現,股價不斷創新高,進入“千億市值俱樂部”。

愛爾眼科營業收入增速連續十年超過20%,除了2012年以外,其餘9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速也在20%以上,上市以來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超過30%。

10月29日,愛爾眼科公告稱,擬收購30家醫院,復牌後股價再創新高。雖然愛爾眼科稱此次大筆收購屬於原有業務的擴展,但也引發市場對其因大舉擴張帶來現金流承壓、商譽高企的擔憂。

创业板“28星宿”十年记:21家公司实控人净减持,有人套现近20亿

曾經的“28星宿”,有股價持續走牛的“福星”,也有站在退市邊緣的“災星”。

雖然業績看起來不是最糟糕的,但因被查實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金亞科技(300028.SZ)市值從最高的51.45億元跌至目前不足3億元,較上市首日已經縮水94.85%

金亞科技上市後,自2013年起主營業務不盡人意,淨虧損1.2億元。面對鉅額虧損,金亞科技竟通過做假賬粉飾業績。事實上,它早有造假的前科。2018年,金亞科技涉嫌欺詐發行被移送公安機關,繼欣泰電氣後成為第二家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創業板公司。

不止金亞科技,探路者(300005.SZ)也因連續兩年虧損徘徊在退市邊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探路者靠變賣資產收入1.4億實現扭虧為盈。

實控人行為報告:

21家公司淨減持,網宿科技套現近20億

上市公司實控人持股變動通常會影響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信心與否。整體來看,創業板還是以高科技、高成長性的中小市值公司為主,上市以後,實控人是會不斷增持還是套現離場,落袋為安?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發現,28家公司上市初期,僅機器人(300024.SZ)的實控人為中國科學院,其餘均為自然人。在這27家公司中,實控人淨減持的公司達到了21家,佔比近八成,僅金亞科技、大禹節水(300021.SZ)、特銳德(300001.SZ)、北陸藥業(300016.SZ)等4公司實控人在這十年間淨增持了股份。

減持最多的是網宿科技(300017.SZ),自2013年開始,創始人陳寶珍、董事長劉成彥減持了12筆、11筆,合計套現19.6億元,期間從未增持。值得注意的是,76歲高齡的陳寶珍和劉成彥已於2018年解除一致行動人關係,目前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此外,網宿科技還計劃引進國資廣投集團。陳寶珍和劉成彥擬以12元每股的價格轉讓12%的股份,交易金額達35億元。若交易順利實施,廣投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並可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權。

變更實控人的還有華星創業(300025.SZ)。上市首日,華星創業實控人程小彥持有22.2%股份,持股市值為4億元。隨後6次減持套現1.48億元,2018年11月,轉讓了全部股份獲轉讓款3.3億元,實控人也變更為現任董事長朱定楷。

创业板“28星宿”十年记:21家公司实控人净减持,有人套现近20亿

實控人減持疊加公司股價下跌,實控人持股市值也在不斷縮水。其中,神州泰嶽(300002.SZ)副董事長李力的持股市值減少了24億,其中1.55億元已經落袋為安。

南風股份(300004.SZ)、中元股份(300018.SZ)、鼎漢技術(300011.SZ)、探路者、吉峰科技(300022.SZ)等公司的實控人同樣因此持股市值不斷減少。

實控人持股市值減少也不僅僅是減持的因素。如金亞科技,股價大幅縮水,實控人增持也無力迴天。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2013年到2016年間,董事長周旭輝及其家族共增持了5次,減持了2次,淨增持市值2.7億元,為27家公司中淨增持最多的公司。如今金亞科技已被深交所強制退市,周旭輝也被追究刑事責任,已是回天乏術。

(作者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