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談錢真的傷感情嗎?

即便是成熟的大人之間,討論金錢好像也不容易。

當我們想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金錢的知識時,就更不容易了。

比如,孩子看上了一輛巨貴的玩具卡車,可你捨不得買,你心裡想的是:

“這個玩具卡車也太貴了,咱家這個月電費都超支了,還沒交呢!”

可是你怎麼跟孩子解釋“保持家庭生活必備的電力”比“玩具卡車”更重要呢?

這太不容易了。

有些東西是我們“需要”的,有些東西只是我們“想要”的。

父母能盡力給予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卻不能保證給予孩子所“想要”的一切。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舉幾個例子:

一些需要的物品:

  • 衣服
  • 食物
  • 居所
  • 洗漱用品
  • 交通工具

……

一些想要的物品:

  • 新款手機
  • 玩具
  • 新自行車
  • 糖果

……

當我們手裡有一定的預算時,我們可以為“需要”買單,也可以為某些“想要”買單。

如果孩子也能漸漸明白“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就可以更輕鬆地預算自己的資金,學會設置適當的“財政優先事項”。

爸爸媽媽也會覺得孩子“省心”很多了。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可是,“需要”和“想要”很好區分嗎?

看起來,需要彷彿很好確定。我們需要一個居住的地方,需要穿衣服,需要足夠的食物和水來維持健康。這些是生存的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其他所有條件都不是必須的了?

這正是界線開始模糊的地方

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都在主觀、而不是客觀的基礎上,做出了很多購買決定(馬上到“雙11”了,你們懂的)。

比如,雖說食物是必須的,但是我們真的需要草莓味冰淇淋、芒果味蛋糕嗎?

比如,雖說衣物鞋襪是必須的,但我們買普通的球鞋,還是花大價錢穿一雙Adidas Yeezy Boost?

別說是經濟情況相對寬裕的家庭,即便極端貧困的家庭,也不一定都會把錢花在所謂的必需品上。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才揭曉不久。這次獲獎的三位經濟學家分別是班納吉、迪弗洛,克雷默。

他們的貢獻是“以實驗性的方法致力於減輕全球貧困”(諾貝爾獎的頒獎詞)

這幾位經濟學家,對18個國家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即便是極端貧困人口,食品消費也只佔總消費的36%-79%。

那剩下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呢?

在摩洛哥的一個偏遠山村,經濟學家遇到一個人,他說自己吃不飽飯。經濟學家就問“如果你有更多錢,你會用來幹嘛?”

他說:“用來買食品”。

但是在調查的過程中,經濟學家發現這個人家裡有電視機和DVD播放器,就穩他:“你都吃不飽,你還買這些?”

他的回答是:“哦,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這其實很好理解,即便生活非常貧困,可只要是人,都有超越生活的各種期待。比如面子、娛樂。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與個人的視角以及如何選擇管理資金有關。

“需要”和“想要”之間那條模糊的線條怎麼畫?這是孩子,甚至我們成人自己都比較棘手的問題。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如何幫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下面這些適合年齡的解釋和練習,或許會有幫助。

一、主題繪本

繪本是孩子生活經驗的補充。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一些相關主題的圖畫書,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來理解“需要”、“想要”這個又難又抽象的概念。比如這本:

《Those shoes》 作者: Maribeth Boelts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黑色的高筒球鞋,上面有兩條白色的條紋──這正是學校裡流行的鞋款,傑瑞米也好想要有一雙。

但是,祖母說只能買“需要”的東西,他們沒有多餘的錢花在“想要”的事物上。傑瑞米只好忍受身邊同學一個接著一個穿著這雙夢幻球鞋來上課,自己的舊鞋卻在踢球時落了底。

老師從愛心箱翻出一雙鞋子給傑瑞米,不但是藍色的,上面還有不知名的卡通人物,害傑瑞米更自卑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特價商店看到了夢想中的黑色球鞋,雖然尺寸明明不夠大,還是堅持用自己的錢把它買下來。

終於穿上夢幻球鞋的傑瑞米好開心,但是他的腳很快就痛了起來,最後他決定將球鞋送給更有需要的同學,讓這雙鞋子發揮更大的用途。

而傑瑞米也瞭解祖母的關愛和幫助朋友的機會,遠比他想擁有的新行頭重要多了!

二、購物車討論

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3歲多的孩子相比“2歲的小時候”更自控一些。或許他已經有些明白: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

於是即便看到廣告中漂亮的玩具,也不一定會跟爸媽開口了。

這便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時機。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寫下今天要採購的購物清單,即便孩子不能全認識這些字,也可以畫圖,或用從廣告紙上剪下來的圖片代替。

讓孩子拿著這份購物清單一起去超市,當母子倆推車購物車一起走過長長的通道時,請孩子根據清單來提醒媽媽:

哪些東西是需要買的,哪些東西沒必要買?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三、創建一個需求圖

從報紙、雜誌、廣告傳單上剪下各種商品的圖片。然後再準備一張紙。

紙的中央畫下一條豎線,左側標記為“需要”,右側標記為“想要”。

然後請孩子把之前剪下的各種商品圖片分類粘貼到紙上。

孩子想把哪些東西貼在“需要欄”,哪些東西貼到“想要欄”呢?

爸爸媽媽自己也可以試著貼一下,看看自己的選擇和孩子有什麼不同?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你們各自的選擇。

這個粘貼遊戲看似“幼稚”,但如果我們和孩子一起認真做了,和孩子一起直觀地區別出了自己的“需要”和“想要”,你可能會發現

原來我已經能夠實現的“想要”,比我想象中多多了。

當我們心中充滿了“想要”卻買不起的東西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些東西上。

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以至於忽略了自己已經得到的、曾經也非常心愛的東西。

總覺得自己被剝奪,其實是個錯覺。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四、預算練習

如果孩子5、6歲了,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加減運算,就可以嘗試讓孩子學習如何定製和執行預算,以及如何節省。

這樣的技能,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有價值。

為了讓孩子有興趣,計算也不太困難,我們可以先讓孩子瞭解自己特別喜歡的、價錢也比較低的物品價格。

比如,孩子最喜歡吃蛋糕。那我們就一起去逛當地的蛋糕店、超市等地方,對比一下各種蛋糕的價格。

然後,孩子就能思考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獲得同樣的蛋糕嗎?哪裡的蛋糕最划算?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總結一下:

孩子有各種需要以及想要的東西,這很正常,我們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過,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存在,卻不是所有的行為都可以被接受。

同理,“想要”是沒問題的,但到底能不能得到呢?不一定。

我們得學會接受這一點。

這很令人沮喪嗎?

恰恰相反,把孩子想要的一切都捧到孩子面前,並不是什麼好事,也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這種過度地放縱,還可能使得孩子過於看重物質,從而導致生活滿意度的降低,甚至是抑鬱症患病率的提升。

而當爸爸媽媽教孩子“需要”與“想要”之間的區別之後,她反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更加滿意,

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懂得對財務負責的孩子。

最後,雙十一快到了,問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你買過哪些買之前覺得是“需要”,買之後才發現只是“想要”的東西?

媽媽,你會花錢嗎?如何教孩子區別“需要”和“想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