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古地圖中的占城

作為中南半島上使用南島語的主要族群,佔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俗。歷史上,佔族曾在現在的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區建立佔婆國,前後歷時超過千年,是東南亞地區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曾蔚為大觀的佔族古文民,處於轉運核心區位帶來強盛光景;現在卻在夾縫中苟延殘喘,成為分居各地的“少數民族”。從溼熱的雨林、斑駁的磚瓦建築中,可以看見由美麗和哀愁編織的佔族歷史。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佔族人都分佈在哪裡?深受印度文化影響,又改宗伊斯蘭

走在溼熱的雨林中,沿途豎立著許多斑駁的磚塔,見證早期佔婆王國的宗教信仰,風貌與越南京族建造的中國式廟宇截然不同,這是由於佔族文明受到印度文化影響頗深。美山聖地主要供奉溼婆,而且建築造型類似柬埔寨吳哥窟,但這不代表吳哥文明跟佔婆古國是同一個文明、同一個民族。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廣南省美山聖地遺址,基座上的石像部分移置峴港佔婆博物館。

目前佔族人分佈於柬埔寨東部、越南中南部等地,總人口約50萬。約有21萬人定居於柬埔寨、16萬人居於越南、1萬人在馬來西亞長住。現在佔族人多數信奉伊斯蘭遜尼教,但也有部分仍信奉婆羅門教。

目前在越南境內的伊斯蘭族群主要就是以佔族為主,如果再依據居住地區和宗教等因素,越南把境內佔族細分為赫柔伊佔族、寧順——平順佔族和南部佔族。佔族主要分佈在寧順、平順等省和富安、平定、安江、西寧、胡志明市等省市部分地區。其中南部佔族主要信奉伊斯蘭遜尼派,主要散居於越南南部安江省、西寧省等地。實際上全盛時期的佔族遺蹟以北可達廣平省,由於越南京族不斷驅趕,佔族已經四散各地。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美山遺蹟青苔斑駁,映照佔族人過去的輝煌和現今的沒落。

根據語言學研究,佔族應是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的一支,因此與屬於“孟高棉語族”的越南京族及柬埔寨高棉族不同。此外,佔族在歷史上長期與馬來人地區有著頻繁的商業往來,當佔婆古國逐漸沒落,並遭到越南後黎朝第四任皇帝黎聖宗,於1471年攻陷佔婆首都毗闍耶後,許多佔族遺民流亡至馬來王國滿者伯夷或馬六甲等地。最後,在阿拉伯商人的影響下,許多佔族人皈依遜尼伊斯蘭。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告示板上說明佔族集中分佈在越南寧順及平順二省,實際上全盛時期的佔族遺蹟以北可達廣平省。

越南的佔族人是古代佔婆王國倖存居民的直系後裔。柬埔寨的占人則是古代占人與馬來人的混血後裔。居住在越南中部以南沿海一帶的占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水稻,兼事漁業;居住在柬埔寨中南部各省的占人,主要從事畜牧,兼事山地耕種、伐木和編織。佔族人還保留母系社會殘餘,婦女在宗教祭祀中處於重要地位。

歷史榮光:三度攻陷升龍城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越南平定省歸仁市區“雙塔”遺蹟展現當年佔族文明全盛時期的英姿,今日已成越南京族遊客駐足留影的背景。

在我國曆代王朝歷史中,依稀還記得真臘、林邑、日南、九真等中南半島地名。“真臘”大約是目前柬埔寨的領域,“林邑”則曾經是佔族文明的根據地。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日南郡

宋代《諸蕃志·占城》記載:

“占城,東海路通廣州,西接雲南,南至真臘,北抵交趾,通邕州。自泉州至本國順風舟行二十餘程。其地東西七百里,南北三千里。國都號新州。”

柬埔寨目前仍是現代國家的一員,但佔族卻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夾攻之下,逐漸失去可以建立國家的根據地。佔族在過去曾經建立中南半島強盛的文明,佔婆在我國東漢時期屬交州。137年(永和二年)東漢象林縣功曹區連率領佔族數千人起兵,攻打象林縣,殺死縣令。隨後佔領了整個日南郡,自稱“林邑王”,該地稱為“林邑”。到了唐朝初期,出現過“佔波”、“瞻波”等叫法。唐朝中期,該國改名“環王”。五代十國時期則稱之為“占城”,該國開始以“占城”之名,出現在中國和越南的史料之中。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佔族姑娘

佔婆首都毗闍耶大約位在今天越南平定省省會歸仁市的位置,歸仁市除了有美麗的海灘和便宜的海鮮之外,還能看到當初佔婆文化的遺緒。

市區陳興道路上矗立了一座“雙塔”,該塔建於12至13世紀之交。根據研究,塔頂端四角的神鷹造型應是受到吳哥文化的影響,但塔的底座則是維持佔婆族本身的建築風格。

佔婆文明勢力範圍大概是在越南中部峴港到芽莊一帶的濱海區域,在公元7世紀到10世紀時,唐朝海上貿易相當頻繁,佔婆文明的位置剛好扼在中國商船前往印度以及阿拉伯的要道,因而搭了經濟發展的順風車,藉此強盛起來;875年,占城在因陀羅補羅建立都城。甚至在14世紀末期,佔婆君主制蓬峨曾趁著當時越南陳朝末年國力衰弱時,三度攻陷越南首都升龍城(今河內)。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占城憑藉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海上絲綢之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而獲取了巨大的利益。但在制蓬峨死後,由於人口稀少和與真臘以及越南長期發生戰爭,不斷地消耗占城的國力,國勢轉衰。1471年,越南後黎朝聖宗皇帝發兵討伐佔婆,佔領佔婆的首都毘闍耶。從此以後,佔婆僅領有南部賓童龍地區,並於1697年成為越南屬下的一個土司。1832年,阮朝的明命帝下令“改土歸流”,正式兼併了賓童龍地區,從此以後,佔婆正式滅亡。

“斬首三萬級”、“斬佔主乍鬥首於陣”、“生擒將卒五千眾人、獲馴象三十餘匹”、“遂入佛誓城俘佔主妻妾及宮女”。——《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如今,佔族人四散於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及泰國境內。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佔族

從王國變成少數民族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美山聖地的分層式林伽,建於10世紀

在越南河內市的民族學博物館一睹佔族文化風情,越南民族學博物館在1997年時落成,博物館內展示著越南54個少數民族的服裝、建築、音樂等收藏品,最令人驚豔的是依據古法、等比例建造的各少數民族建築。博物館園中展示的佔族的傳統住屋,似乎和在安江省河畔看到的近代居住環境有所不同,這點或許和佔族分部的地理環境有關。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清邁市區內處處可見以泰文(第一排)、蘭納文(第二排)及英文並列的說明。

在安江省可以搭船看到湄公河三角洲河流上的水上市場,也能拜訪佔族的村落。由於佔族人以手工紡織工藝聞名,村內婦女一邊以傳統機具編織,一邊販賣紀念品,小孩則託著竹盤兜售手工小餅乾,並熟練地用英文或越南文向觀光客說:“請你幫幫我上學”。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佔族兒童

對遊客來說,這光景似乎是個遠離塵囂的寧靜村落,讓遊客對這樣一個少數民族產生“保持原始生活型態”的想像時,又能滿足本身觀光的需求。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居民房屋

三度攻陷升龍城的千年古國佔婆,緣何最終被“改土歸流”

屋腳刻畫著每年淹水的高度。

不過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如此依賴遊客維生的小村落,將漸漸失去傳統佔族聚落的原貌。但回過頭來說,如果佔族不能透過旅遊為生,那又該如何延續他自身的傳統呢?也許這是所有在一個主權國家裡生存的少數民族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